第053章 最后一课(中)

怎么看待安史之乱?这个问题如果是问高务实,高务实一定会先思索隆庆问这个问题的出发点,然后根据这个出发点来考虑回答的倾向性,甚至还会考虑回答的时候不要把答案说得太全面,要给皇帝留下补充、发挥的空间,这是一名久历官场的下属能给出的最正经但也最官僚的答复。

但朱翊钧不是高务实,他不会考虑那么多,也考虑不到那么多,所以他一听隆庆的问题,就毫不犹豫地道:“安禄山非我族类,其心自异,且其人狼子野心,辜负了一力重用于他的唐玄宗,罪该万死!”

隆庆叹了口气,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你要知道,安禄山原本不过区区一柳城杂胡儿,哪有什么临朝称制的野心?这野心不是凭空而来,而正是唐玄宗一点一点给他的。”

隆庆认真地道:“唐玄宗以为,汉臣读书多,心思复杂,是以不可轻信。胡儿读书少,心思单纯,因此可以信赖。正是因为这样的用人态度,他才会以莫名其妙的原因撤了王忠嗣,而事实上,王忠嗣若在,借安禄山十个狗胆,他也不敢反。因此安禄山之反,他自己固然罪在不赦,但归根结底,在于唐玄宗一边自废武功,一边泰阿倒持。”

“哦……原来是这样。”朱翊钧倒也容易受教,闻言点了点头,又补充道:“高务实也和儿臣说过王忠嗣,他说后来唐朝平定安史之乱,靠的基本都是王忠嗣以前的部下。”

隆庆并不是打算给儿子讲史,只是引出论点,所以便只点了点头,就将话题转了回来,继续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乃世间常理,安禄山当然也想往上爬,因此在他早年,也曾兢兢业业,为唐朝镇守边关、安抚藩部,实有功绩。但唐玄宗却忘了,人的野心总是随着实力增长一点一点的累积而来,他以为自己给得起,也愿意给,结果到头来却发现,安禄山已经不满足于要当官、当大官,而是想要一步到位直接当皇帝了——这还能给吗?”

朱翊钧这时候终于想起来此前父皇曾经跟他说的话,道:“我明白了,所以那一次父皇就说过,要知道臣子想要的是什么,譬如高先生那样,他家世代官宦,名声又好,想要的便是辅佐圣天子中兴大明,以图流芳百世——这也是一种野心,但却是皇帝需要的那一种。”

隆庆高兴地拍了拍手,赞道:“好好好,看来钧儿的确明白了。不过你既然提到高先生,爹爹就还要补充一下。刚才说,唐玄宗以为汉臣读书多,是以心思复杂,不可轻信,其实他这个想法未必全错,也绝非全对,你可知道为何?”

朱翊钧当然不知道,立刻摇头,并表示请父皇指点。

隆庆便道:“汉臣读书当然是多的,可是唐臣之读书与我明臣之读书,本有不同……嗯,算了,这个我先不多说,我且说另外一点:汉臣于胡人之不同,有一个最大的区别:胡人以力为尊,你比我力大势强,我即尊你为主;反之,我比你力大势强,我便绝不能容忍你还在我头上发号施令。”

朱翊钧连连点头,这个情况他读史的时候已经发现了。

“汉人则不同。”隆庆道:“周文王天下三分有其二,仍然臣事殷商,何以?周公旦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也。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在摄政七年之后,交还大政于成王,何以?”

朱翊钧道:“此前贤知忠义也。”

隆庆先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道:“知忠义固然有,却未必尽然。你应该听读过白居易那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可见这也要看人来,因此白居易才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不能因为一个人当时表现很好,你便倾心相待,总要有一段时间细细观察,看这个人究竟是个何等样人。”

隆庆想了想,又道:“咱们还拿高先生举例:高先生侍我于潜邸多年,忠心任事,这都不必说了……上次你曾问我,为何当年徐阶逼走高先生时,我没有力持不允,当时我没有明确告诉你原因,今天却可以说一说。”

朱翊钧想起来,上次父皇面对自己的这个疑问时只说“有时候,做大事总要有些牺牲”,不禁点了点头,心里有些期待,不知道父皇当初这么做的真实原因。

隆庆叹了口气,道:“原因其实有几项,不过其他的,今日都不必说,只说一条:前次高先生致仕,其实也是一场‘试玉’——是朕对他的最后一次试玉。”

因为有前面说的那些打底,朱翊钧这次一听就有些明白过来了。

隆庆笑了笑,补充道:“甚至,连起复本身,也是这最后一次试玉的一部分。”

朱翊钧连连点头,这次他觉得自己是真的懂了,道:“高先生致仕,没有一言以怨父皇,后来起复,也没有一言以推辞,因此高先生对父皇,实在是忠心耿耿。”

隆庆点了点头:“没错,所以爹爹那时候便完全确定了高先生的志向,就是做个中兴之臣,且极重臣节。他想要的,爹爹给得起,也愿意给……所以,钧儿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如今高先生能以首辅之尊兼掌吏部事,不是爹爹这个做皇帝的偏心厚予,而是他自己用行动、用表现争取而来,这都是他应得的。”

朱翊钧点了点头,但忽然又有些迟疑起来,忍不住问道:“虽然如此,可是爹爹方才也说过,人的野心是可能一步步增长的,虽然高先生忠义……”

“你是想问,高先生是不是也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局势变化,而慢慢增长了野心?”隆庆笑着问。

朱翊钧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这么怀疑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实在是太多疑了——多疑这个词,在史书中历来不是好词。更何况,这个老臣还是他的伴读高务实的亲伯父,以他和高务实的关系,这就更显得有些刻薄寡恩。只是,这毕竟是在和父皇“论政”,把疑问憋在肚子里,好像也不太对。

隆庆却不介意,反而有些欣慰,微笑着,温和地道:“你能时刻保持警惕,也未尝不是好事,只要保持理智,不以一言断忠奸,不以一事定贤愚,便是可取的。”

然后顿了一顿,又道:“在大明,不论一个文官的权力有多大,你只要不放松两点,就至少不必担心这个人成为王莽。”

朱翊钧目光发亮,诚心正意地问道:“哪两点?”

隆庆面色平静,如古井不波,淡淡地道:“厂卫和京营。”

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45章 务实御下(上)第271章 步步紧扣第263章 密议第090章 净军围剿第209章 阴谋家开动头脑第130章 开平潜流(下)第253章 贼首可曾备好?第158章 庚辰春闱(三)第136章 为西南千秋永固!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125章 可战方和(一)第232章 大司马之请第070章 逐保倒张(六)第010章 朕这主意绝了啊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056章 土司之会第068章 隆庆托孤(六)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险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97章 夺城杀兄第047章 地方也有党争第057章 帷幕拉开第108章 隐情(上)第051章 贼酋叩首(上)第041章 太子赐赏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222章 麻烦大了啊第029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211章 目标第115章 封爵?第034章 高党大隐忧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80章 务实之请(下)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第094章 经济控制(上)第045章 务实御下(上)第122章 蒙疆风云(八)第010章 新郑高氏(下)第086章 提督西北军务第148章 谤君案(中)第062章 打草惊蛇第122章 相府夜会(下)第177章 海军就是砸钱(4更破万)第003章 新内阁,新七卿第080章 务实之请(下)第203章 做黄雀(3更破万)第112章 我愿意借第005章 升官第011章 材料价格(上)第061章 戚继光车营第015章 伴读之邀(下)第003章 徽州异相(上)第125章 重阳大会(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66章 喜得贵子第218章 再临东昌堡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074章 朱翊钧的烦躁第248章 超级误会第110章 背后的刀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50章 张四维小出一手第122章 覆灭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线第056章 漠南之战(八)头铁就会白给第007章 张氏例钱(上)第203章 谁取叶赫第083章 宫外反应(上)第054章 明修栈道(上)第117章 意外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14章 你让朕怎么办啊!第134章 朝局变化(上)第139章 这是咋了?第164章 手长的优势第221章 抵京第094章 经济控制(上)第140章 九边有兵几何第091章 居正之叹第115章 别院如堡第067章 茶楼听报(下)第136章 三员大将第039章 郭朴之意第046章 商政相连(上)第187章 叶赫女婿第118章 真是世事难料第124章 奉旨观政(一)第122章 蒙疆风云(九)第147章 不与闻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31章 官民两便第227章 旧党争,新疑云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九)第067章 倒高风波(五)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