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打草惊蛇

高务实打草惊蛇,张居正也打草惊蛇。

这不是古龙武侠的小说,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结果动起手来就是一剑封喉。高张知根知底,在当前的局面下,大家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击必杀,所以没有谁会一上来就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双方都在不断的做出试探,希望对方应对失当露出破绽。

但这样的试探因为一件事的到来戛然而止。

隆庆六年三月十二,皇帝在文华殿召见高拱、郭朴、张居正三位阁老了解近期政务时再次晕倒,并且这一次与上次不同,皇帝陷入了深深的昏迷,一直到了当天夜里接近子时才醒过来。

破例留在内阁休息而不敢回家的三位阁老在大批宦官的陪同下来到乾清宫探视。

皇帝面色苍白,把高拱召至榻前,抓着老师的手问道:“先生,太子尚幼,如何是好?”

高拱鼻子一酸,喉头动了动,望着皇帝近乎绝望的双眼,又深吸了一口气,强自安慰道:“皇上莫想太多,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次陛下病得虽然急,但只要不自乱阵脚,慢慢将养着,总会好起来的。”

隆庆帝面露苦笑,把自己抓着高拱的那只右手松开,一边吃力的抬起来给高拱看,一边道:“先生你看。”

高拱这才注意到自己这位皇帝学生的手肿得老大,根根手指几乎都有平时两个粗,而且颜色也不对劲,明显有些泛着暗红。

哪怕高拱不通医理,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却也至少可以看出来情况的严重。

皇帝见高拱变了脸色,苦笑着把手放了下来,小声道:“太医们说这是气血瘀滞……我觉得他们没说实话,或者就是还有话没说完。哈,皇帝……”隆庆面露嘲讽,“满朝上下有几个人肯对皇帝说真话呢?”

高拱只觉得喉咙被什么东西卡住,咳嗽了一声,才道:“许是为尊者讳。”

“为尊者讳?”隆庆居然没有计较,反而叹了口气,幽幽地道:“是啊,为尊者讳,讳到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高拱吃了一惊,正要说话,却不料皇帝微微摇了摇头,道:“先生不必着急,朕现在什么都看得开,不会跟他们计较的。”

本来高拱还挺着不想太伤感,但他确实是个性情中人,听皇帝这么一说,分明是已经到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地步,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抓住皇帝的手道:“陛下,老臣有罪,老臣未尽劝谏之责……”

“先生莫要如此说。”隆庆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吃力地拍了拍高拱的手,安慰道:“天下没有人能比先生做得更好了,是朕自己不争气,是朕……怨不得先生。”

高拱心中更悲,抓着皇帝的手,却一时哽咽,说不出话来。

隆庆的目光从高拱身侧而过,看了一眼郭朴和张居正,小声问道:“先生和张先生都是经年同僚,志同道合,互相砥砺,教我助我多矣,可近来之事……”皇帝微微犹豫了一下,望向高拱的目光之中露出希冀之色,“可还能缓和么?”

高拱被皇帝这一问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此情此景之下,他的良心容不得自己说那些口不应心的话来敷衍皇帝,只好道:“老臣惟陛下之命是从。”

皇帝盯着高拱的双眼,仔细看了一会儿,终于露出笑容,松了口气,道:“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高拱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欲言又止,终于没有坑声。

皇帝见他不说话,仿佛明白了什么,又道:“先生可知学生为何有此一说?”

这一句“学生”让高拱不由吃了一惊,忙道:“不敢,老臣受之有愧。”

隆庆本想摆摆手,却觉得吃力,便微微摇了摇头:“何愧之有?先生本就是我老师,当年我为裕王时,亦对先生行过师礼,难道做了皇帝就说不得了?”

高拱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如果要讲道理,以他宗师水准的学问,当然能侃侃而谈,然而此时皇帝这么说话,显然不是要和他讲道理来的,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皇帝见高拱不再辩解,这才继续道:“先生今年过寿便是耳顺之年(虚岁六十),朕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那时候。万一……届时太子年幼,万事都要拜托先生照拂……朕也不瞒先生,有几句心里话想对先生明言。”

高拱当即跪下,一头磕在地上,道:“陛下有什么吩咐但请直言,臣虽愚钝老朽,然但有一息尚存,必竭心尽力,不敢稍违。”

他身后不远处的郭朴和张居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高拱忽然跪下,而皇帝面露希冀之色,两人下意识对视一眼,都只当是皇帝自认不支,已经要托孤了。

二人顿时不敢怠慢,也一齐跪了下来,一头磕在地上,不敢抬头稍动。

谁知道隆庆说话声音很小,他们俩在高拱身后丈余之地,根本听不清皇帝在说什么。

此时只有高拱能听清皇帝刻意小声说出的话:“按着国朝规制,先生还能宰执天下十一年,但那时太子也才弱冠,虽说是成年了,但……咱们都是过来人,知道那个年纪的孩子,做事多半还很冲动,偏又自以为什么都懂了,就像我当年一样,须得有老臣在他身旁,规着他些。张先生那时节便和先生今日年岁仿佛……我的意思,到时候张先生还能再看顾太子十年。等这个十年之后,太子也就而立之年了,若是再不知事,我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高拱明白过来了,皇帝心里的这个安排,和他自己之前的想法很类似,都是打算自己干到致仕之后,让张居正来接班。

所不同的是,二者的出发点不同:

高拱之前这么考虑,主要是因为他觉得张居正跟自己一样,是主张改革的,能力也不错。首辅这个位置,自己这边干到七十岁,等于是把改革推进了十六七年,然后张居正接班再干个十一二年,这改革也就差不多进行了三十年……想来大抵应该能够完成自己和张居正通过改革中兴大明的宏愿了。

但皇帝的考虑却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从太子能顺利接班来考虑的。

在皇帝的眼中,继位并不等于接班,他现在也不是在担心太子能不能顺利继位,毕竟大明两百年来的规矩摆在这里,太子的地位无可动摇,根本不可能发生什么意外。

皇帝担心的是太子年幼,自己这个做父皇的又驾崩得太早,如果到时候太子掌权之时过于年轻气盛,又没有人监督辅佐,可能就会变成了英宗、武宗早年那般模样,把个好好的天下搞得一塌糊涂,也使自己这近六年来苦心经营得来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总而言之一句话,皇帝是在求稳。

这当然可以理解,高拱完全理解皇帝的用心。

只是这样一来,高拱的态度就尴尬了。

到底要怎么对待张居正?

第095章 流言与三件事第171章 大汗,臣确有一计第225章 三策(上)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谈话第064章 曹淦归来(上)第272章 孝陵卫司香第007章 张氏例钱(下)第082章 宁夏之变(中)第007章 申阁老之庙算(下)第四更第122章 蒙疆风云(三)第100章 蒙古局势(上)第241章 闽浙谣言起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50章 担当第068章 隆庆托孤(五)第122章 鹿鸣之宴(上)第4更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第158章 庚辰春闱(一)第048章 叛军旧事(下)第100章 别有所图第062章 暴怒的图们汗第007章 申阁老之庙算(上)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儿发了第027章 巨富之家(上)第096章 冯保倒台(五)第4更!第123章 俺答封贡(二)第096章 冯保倒台(四)第056章 漠南之战(九)第148章 谤君案(上)第078章 两道命令第036章 戚继光的彩虹屁第150章 宫墙内外第022章 轻取案首(上)第096章 地雷阵第032章 京师潜流(下)第077章 各有所谋(4更破万)第148章 娱乐活动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205章 政策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下)第022章 花厅议事(上)第007章 申阁老之庙算(上)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39章 恰台吉的底线第162章 廷争状元第027章 把汝裁为三截第096章 冯保倒台(三)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67章 决战沙城(四)第047章 未雨绸缪(上)第003章 新内阁,新七卿第134章 万事开头难第216章 天赐之宝也第102章 一掷千金(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七)第023章 连中三元(中)第129章 关系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123章 俺答封贡(三)第112章 初会戚帅(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43章 致谢?第100章 蒙古局势(下)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43章 步丁耗费第063章 海瑞调职(下)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062章 打草惊蛇第212章 误解第152章 认贼作父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64章 手长的优势第024章 政绩量化(下)第051章 贼酋叩首(下)第030章 河南民变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67章 决战沙城(四)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一)第040章 纾驿路疏(中)第123章 俺答封贡(三)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四)第097章 黄孟宇意外到访第038章 园内收支(上)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34章 万事开头难第185章 女真人的干爹第122章 相府夜会(上)第058章 实者虚之第104章 复宁夏(下)第100章 胡闹!第170章 这就是大胜!第067章 决战沙城(七)第048章 叛军旧事(下)第007章 张氏例钱(上)第097章 黄孟宇意外到访第120章 指点还是暗示第203章 做黄雀(3更破万)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气”(4更破万)第087章 翰林清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