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京华集团的定位

安南“太上皇”高务实的日子过得一点也不轻松惬意,由于他广西巡按御史的任期已经只剩不足五个月,其在安南的时间就更紧张了。

他自己估计,顶多还能在安南再呆两个月,最后一点时间怎么说都要回广西——他这个巡按的本职工作还是得做啊,可没法不管不顾。

虽然现在广西方面本着“巡按本来就是到处跑的”原则,把部分察院人员都紧急派往升龙来了,一些需要巡按御史批复、裁定的公文也都二话不说直接往升龙送,但毕竟安南“独立”了这么多年,以前永乐时期打造的驿道体系早就没影了,这些公文现在多是走钦州入海,再经红河送到高务实手中的,比较麻烦,也不太安全。

麻烦好理解,但为何不太安全呢?

记性好的读者大概还记得,之前高璟的舰队出动南征的时候,高璟和胡老板、李老板在新郑号上曾经有过一段对话,就提到过下龙湾附近的海盗问题。

随着莫氏政权的实权被京华集团取代,安邦宣抚司现在成了黄芷汀实际控制的地盘,而潡河以南则是海阳宣抚司,更是高务实用京华直接掌控的地盘。

这样一来,老巢位于潡河河口偏北部下龙湾中的海盗们就坐不住了。

原先他们跟莫朝地方官员是有“默契”的:由于下龙湾这一大块地方,水文和地理情况非常复杂,海岛多如牛毛,莫氏水军又要一直保持对郑氏的压力,所以没有工夫去跟这些海盗死磕,任由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海盗乐园。

可是京华却不同,因为高务实的重视,京华对海盗一贯的态度就是极其明确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们要投诚可以,我会严加整肃和改编,基本上还是能给你们一条活路;但你要想继续在我京华的航道上称王称霸,那就得先问问我京华的大炮巨舰同不同意!

安南的海盗们,论实力肯定不如大明的海盗们那般牛逼,胆子肥到敢去打纵横四海的西班牙,但是在下龙湾附近,他们还是有一定底气的——这个地方的地理优势太明显了,大舰巨炮钻进来,不仅调动不便,而且很容易被绕晕。

要知道,这地方在后世可是被称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在这大概只有1500平方公里的海域,竟然有3000多个岩石岛屿和土岛,不是在这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海盗,基本上进来了就出不去。

而这里的海盗,只要从下龙湾稍稍往东出击,就能掐断从钦州到海防或者红河河口的航道,甚至从广州来的航道都可以堵死。

这就太恶心了,高务实觉得如鲠在喉,已经下令给高璟,让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不过高务实也知道,想办法归想办法,京华作为一个盈利性质的商业集团,其舰队作战可不能搞什么“不惜一切代价”,那是作死的前兆。

因此,高璟要是没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估计宁可不出动,也不会瞎出动,否则万一损失太大,他这个位置可保不住。

下龙湾的海盗如鲠在喉,让高务实很不开心,但他却很快接到了另一处的捷报,相对比下龙湾这边的纠结,那一处却是“拔刺”一样的痛快。

泉州私港方面的京华与海商联合舰队,一举大败闽海附近十余家海盗的联盟!

私港主管高思棠明确报捷称,此战泉州联合舰队一共击毁、俘获海盗船一百三十二艘,俘获海盗四千二百六十七人,妇女一千四百九十三人,老幼一千三百七十五人,击杀海盗无算!

其自身方面,合计损失了三十九艘海船,包括京华的制式武装运输舰五艘。

高思棠委婉的表示,建议酌情补贴闽省海商的损失,毕竟他们是跟着京华真刀真枪和海盗见仗才会损失惨重的。

酌情补贴当然是可以考虑的,甚至是必须认真考虑的,因为这是一个“江湖地位”的问题,要是跟着你京华出去找海盗开战,打完之后你京华却不闻不问,这种事只要发生一次,估计一下子就得人心涣散?

人心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将来再有类似的事情,京华还想拉着人家一同出去砍人,人家傻了才会同意!就算碍于京华的威势不敢不去,临战之时也必然拖拖拉拉、能躲则躲,搞不好还来个临阵脱逃,那影响就坏了。

不过具体到补贴的事情,高务实现在也不敢大笔撒钱了,因为现在需要花钱的点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他不能不考虑一下“现金流”的问题,所以最后他给出了“其损失船只折价一半的现银补贴”,外加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包括“建造新船免息借款”、“京华造船厂优先开建”、“广西优质木料以成本价优先选用”、“泉州港三年免征港口税”等。

当然,免征港口税是跟损失船只挂钩的,譬如说某老板随京华舰队出征三条船,损失了一条,那就是拥有一条船三年免征港口税的特权,并不是该老板的全部船只都免征了。

不过于此同时,这个免征是在新船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才开始计算的,

至于还有一些优惠,如京华集团各类货物的优先购买权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而言之,虽然高务实只补贴了一半的船只损失费用,但这些七七八八的优惠加起来,对于海商们的实际价值反倒更高,而高务实也可以避免一次性砸进去太多现金,可以算是双赢。

而这次战斗更让高务实满意的,还不仅仅是几乎一举荡平了从来没有安靖过的闽海附近,而是高思棠在海盗老巢搞到了番薯和玉米。

光是这个功劳,就抵得过一切的损失!

接到捷报的高务实当时看见这句之后,霍然起身,拍着桌子大声赞道:“好,好,好!高思棠当赏,当重赏!”

然后写下亲笔回函,先是大大表扬了高思棠和泉州舰队以及泉州海商们一番,然后再一次强调这两样作物的种子必须妥善保管并立刻择地试种。

高务实还不厌其烦地交待高思棠,诸如试种方式,一定要分多种,千万不要用同一种方式来种,既要避免一下子全给种死了,也要根据不同的种植手段看看哪种方式最为合适,等等。

最后,虽然高思棠自己没好意思说,但高务实很是“上路”,在信中给高思棠改名为“高琦”,并且表示会在京华内部通报。

除此之外,高务实还下令让高思棠——嗯,现在该叫高琦了——立刻安排船只,送一批来安南。

这些东西在大明的推广快不快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在安南的推广肯定快,因为安南是他高务实说了算!

如果要说这一次高务实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大概就是三大高产农作物还差了马铃薯这一项。这的确是挺遗憾的,因为高务实的农业知识虽然相较于其他方面差了不少,但有一点他记得很清楚:沙俄是曾经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的,甚至某一段时期还有个很常见的惩罚——发配西伯利亚种土豆。

可见马铃薯一定是耐寒的高产作物,而大明的小冰河期危害最严重的就是北方,现在很需要这玩意啊!

----------

好几章忘了说了……继续求下订阅和各种票票~

第056章 漠南之战(六)第096章 冯保倒台(六)第010章 朕这主意绝了啊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气”(4更破万)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三)第076章 七镇经略第068章 隆庆托孤(六)第123章 准备回京(下)第043章 威逼(4更破万)第129章 基本就绪第124章 公主的决绝第087章 岑凌到访第154章 皆大欢喜第125章 却之不恭第071章 影帝隆庆(下)第143章 致谢?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104章 复宁夏(上)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第083章 三边震动第068章 隆庆托孤(四)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第111章 开平之行(上)第148章 娱乐活动第092章 各有所谋第249章 二虎竞食?第099章 归途考察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60章 变生肘腋第123章 俺答封贡(五)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谥第080章 务实之请(上)第045章 谕德上疏(下)第084章 务实回府(上)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46章 冰底潜流(下)第043章 步丁耗费第085章 官场百态(上)第143章 新郑新政(下)第067章 决战沙城(九)第150章 部堂拜访第021章 大阅之金玉其外第209章 阴谋家开动头脑第039章 郭朴之意第055章 缺朝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106章 春游踏青(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81章 内廷行走(上)第014章 务实读书(下)第125章 可战方和(八)第062章 犹豫难决(上)第042章 护卫定制(上)第101章 戚帅继光(上)第067章 倒高风波(一)第056章 漠南之战(四)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八)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46章 狂澜巨浪第041章 议编卫队(下)第096章 冯保倒台(二)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09章 皇帝不担心第053章 善后安排(上)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08章 宁夏告定第067章 决战沙城(二)第123章 大危机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68章 幕后第085章 黄承祖(4更破万)第018章 谁是王法?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下)第154章 皆大欢喜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03章 纨绔之王(下)第057章 隆庆教子(下)第114章 独家代理(下)第233章 谦之不让第097章 夺城杀兄第063章 海瑞调职(下)第130章 故事第078章 太子伴读(下)第067章 茶楼听报(上)第177章 海军就是砸钱(4更破万)第050章 四方会谈(上)第073章 团结才有力量(4更1万)第057章 帷幕拉开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58章 故友刘馨,敬上第082章 宁夏之变(下)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52章 边市秘闻(下)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37章 李成梁的惊、怒、急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二)第064章 联名信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二)第104章 权贵子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