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扬帆 (下)

第十四章 内应 (中)

“三成?”李彤微微一愣 ,质疑的话脱口而出。

日本盛产黄铜,并且因为银价低廉和冶炼水平有限,导致黄铜中含有一定量的白银,这些知识对他来说其实并不陌生。毕竟日本适合往大明贩运的货物就那十几样,通常当买无可买之时,海商们为了避免半空着船只返回,都会买一些铜锭来压仓。

然而,光是将铜锭中的纯铜与白银分离,再分别折算,利润并没姓范的所说那般离奇,更不可能让大伙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涨浮三成!除非,除非将白银全部换成金锭。

然而,范姓海商却仍嫌他自己语不惊人 ,想了想,又用极低的声音补充道,“何止三成,关键要看如何出手。如果只是想赚安稳钱,就直接找个下家推出去。如果想赚得更多,就拿到温州府那边,找人换成铜钱,红利至少能翻上一倍。”

“温州府?换铜钱?” 李彤越听越糊涂,继续皱着眉头质疑。

作为浙江都指挥使司的正三品佥事,他对同属于浙江的温州府,当然不可能陌生。记忆里,那边山多平地少,物产毫无特色,海港也算不得优良,为何铜锭却在那边如此值钱?

“那边私铸成风,并且早就能做到以假乱真。咱们大明的私钱,有六成以上都来自该地。”见他始终一脸茫然,马全终于难耐不住,在旁边小声提醒。

“可铜钱毕竟过于笨重,咱们用他进货,极为不便。拿来花销,更是麻烦。随便去一趟秦淮河,恐怕都得装上半马车!” 不愿意看到自家姐夫露怯,刘继业在旁边忽然大声插嘴。

众海商闻听,个个面带苦笑。同时对“李有德、张发财和刘宝贵”三人的身份,愈发不敢怀疑。

自打隆庆年间选择性开海以来,大明的确因为番银的海量输入,导致物价逐年高企。但寻常人家去喝顿花酒,花费也就二三十吊铜钱的模样,怎么可能用马车来装。况且画舫掌柜与带头赏花的恩客,多半还是熟面孔,头天说个数目,第二天派伙计给画舫送过去,或者画舫掌柜派人来取都可以,也根本用不到现付。也只有那种拿钱不当钱的二世祖,才会嚣张到让随从带着银锭和金锭上船,玩到尽兴处,出手就几枚元宝。如此一晚上下来,至少七八十两银子起步,换成铜钱,就是五百多斤,当然要拿马车来拉! (注1:一千文制钱重六斤四两,八十两白银折八十千文。注2:明代因为西班牙货船将大量美洲白银输入,以及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白银正式成为货币。铜钱和白银兑换比在1000:1上下浮动。明末因为墨西哥白银逐渐枯竭,兑换比为1500:1甚至更高。)

“这个,这个…”范姓老板单名一个剑字,笑过之后,又向前凑了半步,低着脑袋,满脸谄媚。“咱们进货和日常花销,当然不会用这些铜钱,需要数量太大,携带也不方便。但是,但是如果能将铜钱送入官库,再从官库中兑银子出来,就能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李公子,您实力雄厚,大伙都看在眼里。如果能让您的族兄促成此事,我等愿将贩铜的收益再让出两成来给他老人家润笔…啊!”

话说到一半儿,他忽然低声叫痛。李彤闻声看去,恰看见马全将手指从此人腋下迅速收回。而此人,则乖乖地闭上了嘴巴,不再做任何补充。转头再瞧其他各位老板,也全都不再言语,但每个人的脸上,却写满了期待。

下一个瞬间,李彤眼前一片雪亮,心脏处,却宛若遭到雷击。明白了,全都明白了,怪不得这些海商们今天联袂而至,并且如此郑重其事。怪不得如此一大批铜锭运回大明,价格不跌,利润还能比正常情况再多出三成!原来,原来大伙打的是将铜锭兑换成私钱,再拿私钱从大明官库里兑换银子的主意!而这个主意实施的关键,就是南京户部。眼下户部尚书,正是自己那个杜撰出来的祖兄李三才!

这群杀才,海上走私已经赚了翻倍的红利,竟然还嫌不够!还想在大明原本就不充裕的官库上“钻洞” ,大偷特偷。并且从他们的思路还如此顺畅,很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偷。只是以前偷得少,“洞”只挖在地方。而这次数量实在太大,光在地方上挖洞已经不够用。所以才把心思打在了集中江南各地税金北运的南京户部头上!

李三才本人若知晓此事,会作何选择,李彤不知道。可是他心中的怒火,却已经熊熊翻滚。若身在国内,此刻他就算不大开杀戒,也要将马、孙、范、陶几位,揍得几人满脸开花。但是,此刻他却身在长崎,除了沙船上的兄弟之外,四周围全是敌人!

“这个,这个,李某只能说尽力。让大村家用铜锭来付账,甚至让其他日本商人用铜锭付账,李某都可以为大伙去分说。” 即便心中再恨再怒,他也不敢暴露出半点儿,更不敢让众海商等得太久,“但是族兄那边,却不敢替他做主。毕竟 ,毕竟他老人家两袖清风,未必肯替咱们开这种口子。并且私钱入公,前后涉及到的人太多,眼太杂,也需要仔细谋划!”

他如果当场大包大揽,马、孙、范、陶、林等辈当中,肯定有人会心生疑虑。然而,此刻他越是装出一幅为难的模样,欲拒还赢,众海商反倒觉得他做事牢靠 。当即,马全就又主动带头,笑着表态,“李会首请放心,我等肯定不会强人所难!能将大伙手里其余的货物,尽数换成铜锭,我等已经很感谢了。至于接下来怎么处理铜锭,咱们可以回到大明之后慢慢运作 。”

“对,我等能将尾货换成铜锭就很知足了,不贪心,不贪心!” 范剑挥动着肥肥的小手儿,大声附和。仿佛刚才提议将铜锭换成私钱,再将私钱换给国库的,是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一般!

“不贪,不贪,咱们回去之后慢慢运作!” 其他海商,也陆续摆手表态,但看向李会首的目光,却与先前别无二致。

这么好的一条路子,还守着南京户部的银库,他们才不相信 ,李有德将铜锭带回大明后,会老老实实按着市面上的铜价出手。而只要李有德自己想按照他们指出的路子发财,就少不了再向他们当中某个人咨询其中操作细节。届时,大伙再一步步参与进来,甚至分作几批,轮流参与进来,也不为迟!

反正,反正李三才这棵大树,根深叶茂。十年八年倒不了,而借着这棵大树的树枝,去户部银库用私钱倒换上十年官银 ,是何等一本万利的买卖?想想都让人热血澎湃!

只可惜,他们想着一本万利,却将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心中,对他们最后一点儿好感,给烧了个干干净净。原本因为交往时间久了,彼此之间也算配合默契,李彤和张维善、刘继业等人,还为了不远的将来,有可能把众海商拖下水,而感到内疚。现在 ,兄弟三个却在心中不约而同地决定,该怎干就怎么干,绝不会因为众海商有可能受到拖累,就冒险创造条件将他们支开!

那些人根本不值得他们兄弟几个冒险,也不值得他们提前做任何示警。那些人眼里 ,除了钱就是钱,根本没有大明和大明父老乡亲。那些人和他们各自背后的家族,就像阮籍笔下生活在裤裆里的虱子,一天到晚只懂得吸血,吸血,再吸血,丝毫不管大火已经烧到了裤脚,随时都可能将他们与被他们吸血的目标一同焚成焦炭!

偷偷在心中叹了口气,李彤笑着向马、孙、范、陶、林等海商点头。然后又开始慢条斯理地跟大伙约定,等回到大明之后,务必找时间相聚。众海商只当他想借着相聚的机会,跟大伙商讨铜锭“变”成官银的细节,所以全都心领神会。于是乎,再度以茶代酒,向李会首齐眉相敬。(注 3:齐眉相敬,把酒杯举到与自己眉毛齐平,是一种非常尊重的礼节。一般只对高寿的长辈。)

张维善和刘继业两个,不愿让李彤一个人承受众海商的浊气,也上前帮忙。大伙谈谈生意经,聊聊欢场轶事,其乐融融。直到茶水换过了四遍,才宾主尽欢而散。

强打精神,将马、孙 、范、陶等海商送下了沙船,望着他们心满意足的背影,李彤忽然觉得好生疲倦。

朝堂上的大佬们,昏庸的昏庸,贪婪的贪婪,被沈惟敬和小西行长两个,像耍傻子一般,耍得团团转。大明的民间,又遍地都是冯、孙、范、陶这样的蠹虫,只管埋头吸血,不问其余。如此国家,不遇到强大的外敌还算走运,好歹烂船也有三斤钉。万一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外敌,如晋末的匈奴,宋末的蒙古,岂不又要哀鸿遍野,甚至再遇一次崖山?!

而自己,虽然有一帮兄弟生死相随,所能做的,却非常有限。且不说这次拆穿议和骗局能否成功,即便最终得偿所愿,并且平安脱身,谁能保证类似的君臣一起替骗子圆谎的怪事,不会出现第二回 ?!

“与其那样,还真不如坐看“和议”达成,好歹大明还能从海贸上赚点儿!” 疲倦过后,随之涌上李彤心头的,便是自暴自弃。

倭军的战斗力,他早就领教得清清楚楚。两年半之前,如果不是因为大明朝廷中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东征军早就拿下了釜山,将倭寇尽数赶下的大海。而经历两年多的厉兵秣马,和针对性准备,倭军的战斗力虽然有所提高,却未必就是大明将士的敌手。毕竟这两年多,李如松、李如柏等人也没闲着,一直带着麾下弟兄在北疆为国东挡西杀。

所以,倭寇虽恶,对大明来说,却不致命。

怕就怕的是,朝廷从这次屈辱的议和中,得不到半点儿教训,从上到下,继续醉生梦死!

那样,早晚会有真正的威胁临近,甚至远远来自海上。佛郎机,干丝蜡,甚至其他不知名的国家。那些国家的战舰和大炮,已经远比大明所造出色。那些国家的水手个个人高马大,且悍不畏死。

正疲倦地不停叹气之时,远远地,却从码头上又走来几个急匆匆的人影。紧跟着,负责外围警戒的顾君恩快步上前回报,说肥后国有一群商人前来,想要拜见李会首,询问大宗丝绸的价格。

李彤闻听“肥后国”三个字,心中就是一喜。连忙收起心事,小声吩咐:“直接带他们去码头上的货仓,让他们先看货,我随后就到!”

“是!” 顾君恩知道李彤这么安排,必有道理,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有鱼咬饵了 ?” 张维善和刘继业,却相继从肥后国三个字,想到了瓜分了肥后的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凑到李彤身边 ,满脸兴奋。

“应该是,小西行长再器重大村喜前,也不会让他一个人把所有钱全赚走。” 李彤笑了笑,轻轻点头。随即,又快速吩咐,“守义留在船上坐镇,永贵,你和李盛、崔管事一起陪我过去。咱们试试,能不能通过这些人,接触到小西行长身边的家臣!”

“姐夫…” 刘继业脸上的兴奋,立刻变成了失望,跺着脚大声抗议。李彤却没功夫再跟他讨价还价,略微收拾了一下,与张维善,李盛,崔永和三人快速赶赴货仓。

为了放货方便,也为了体现大村氏的诚意,货仓距离沙船的泊位并不远。李彤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酝酿情绪和说辞,正准备大展身手。然而,待来到货仓,与对方见了面儿,所有说辞却瞬间全都憋在了嗓子里。

来人共有十余位,三名豪商,一名通译,剩下的则是随行的武士。其中两名豪商生得五短身材,肥头大耳,与他以前接触过的日本商人,不乏类似之处。而最后那名,却身材魁梧,凤目蚕眉,胸前还挂着一个明晃晃的十字架。

“各位贵客光临,我家会首深感荣幸。刚才因为有客人在,所以来得稍微迟了一些,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好在李彤身边还带着张维善,后者反应迅速,且从朝长家老那里学了一大堆日本人的虚礼。发现好兄弟表现不对,立刻上前向对方用力鞠躬。

“让各位久等了!” 李彤得到了一个喘息之机,迅速收拾起心中的震撼,也笑着向大伙拱手。

他目前的身份是大明在长崎商会的会首,又是沙船的第一货主。所以比同伴拿捏一些,理所当然。三名肥前豪商听了通译的传话之后,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还礼,嘴里客套话一串接着一串,亏得那通译和朴七两人都反应足够快,才不至于招架不暇 。

足足用了一刻钟 ,废话才终于说完。李彤也终于平心静气,并且弄清楚了那两名肥头大耳家伙,如小西飞(内藤如安)一样,都以小西为姓,一个叫安东尼奥,一个叫莱昂。而那个胸前挂着十字架的凤目蚕眉者,则自称叫岸本幸史,教名则是克莱门。

听到“岸本幸史”四个字,好不容易才平心静气的李彤,肚皮顿时又开抽搐。多亏了衣服肥大,才不至于当场露馅儿。

‘岸本姓史,俺本姓史,史叔啊史叔,你可真够实在’,心里偷偷嘀咕着,他再度向对方施礼,这次,却是恭恭敬敬,不待一点儿做作。

原来那岸本姓史,根本不是别人,正是大明锦衣卫指挥佥事,三年多之前曾经救过刘继业一命的史世用!

第二十三章奇招(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上)第十一章城狐(下)第十二章 大明 (上)第二十三章奇招(下)第七章 危机 (中)第二章互啄(上)第四章 碧蹄(上)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上)第四章 碧蹄(中 )第十一章 虎啸 (上)第九章 驰援 (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上)第九章宝物(上)第二十章 围猎 (下)第六章 鸿门 (中)第二十六章 袭营 (中)第十一章 奇兵 (上)第二十二章 借势(中)第十二章 争夺 (下)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上)第十三章 夜袭(上)第十章 管窥(上 )第十三章乱(下)第十六章抽丝(下)第二十五章 又逢(下)第十七章 权谋(上)第二十三章奇招(中)第十二章 龙山 (中)第三章 曲直 (中)第十五章 清流 (下)第二十章 使者 (上)第二十章 后生( 下)第二十章 使者 (下)第十九章 死地 (中)第八章将门(中)第二十一章所图(中)第二十五章 时代 (上)第十五章 奇货 (下 )第五章 上宾 (下)第二十章 围猎 (下)第三章 曲直 (下)第八章 立威(中)第十八章 寒风(中 )第十七章图穷(中)第二十六章 迟暮(下)第一章 真伪 (下)第三十一章同行(下)第二十五章绝境(下)第二十七章 消息 (中)第九章雨夜(上)第二十九章勾兑(下)第三十一章同行(下)第三十章 平壤 (下)第二十五章绝境(中)第二十九章 阙一 (中)第七章 夜这 (下)第十一章城狐(中)第十一章三国(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上)第八章 立威(中)第六章 使舵 (上)第二十章 旋涡(下)第二十章石出(中)第十六章 砺锋 (中)第二十四章 得归 (下)第十章 管窥 (中 )第二十七章 消息 (下)第九章 交易 (上 )第十章 逆风 (下)第十五章 狐与狸 (下)第一章 伏波 (中)第八章将门(一)第十五章 清流(上)第三十一章 芒刺(中)第二十五章绝境(上)第三十章 平壤 (下)第二章 旋涡 (中)第十二章 龙山 (上)第十章黑白(下)第十七章图穷(中)第六章 鸿门 (下)第一章雏鹰(上)第二十三章 威压 (上)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二十四章 得归 (中)第二十三章 脱离 (中)第八章将门(下)第十九章水落(中)第七章老儒(下)第十四章 野火 (上)第六章 使舵 (下)第十二章变数(下)第七章 扬帆 (上)第二十五章 又逢(中)第十章 逆风 (上)第十二章社鼠(上)第七章 夜这 (下)第十章黑白(下)第二十三章 奇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