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四章 立杆见影

局势开始渐渐明朗虽然仍有少数顽固分子坚持他们的反对意见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同意了王阳明等人提出的想法不管他们是否处于真心只要不反对或者说将来不横加阻扰坏事朱玉刚就谢天谢地了。王阳明的话说完后朝上出现了一阵寂静人人都望着朱玉刚他知道该自己说话了他要用自己天子的权威一锤定音!

朱玉刚凝望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形势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所谓变革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朕想大家作为大明的臣子吃朝廷的俸禄一定是都想着国家能够繁荣昌盛的也许想法各有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所以朕也不会计较大家刚才说的话。朕已经决定从即日起朝廷就要开始变法改革将各种陈旧、落后的规章制度逐一废除取而代之新的章程当然这些作为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朕决定如果这次改革失败朕一人承担全部的责任与众爱卿无关!”朱玉刚的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他猛的一拳砸在龙案上震得龙椅也晃动了几下脸上显示得是一副坚毅、果断的神情显而易见他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这既是向众大臣表示他的态度也是在鼓励他们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果然众人见朱玉刚如此表态再也不能站在那儿不声不吭稳如泰山了纷纷说道“皇上万万不要这样说。臣等愿与皇上同甘共苦共同进退如有什么难以预料的后果就由臣来承担吧!”

形势既然发展到了这一步那些刚开始一直反对地大臣——小-说-网此刻也是如坐针毡再冷眼旁观下去不仅要成为众矢之敌恐怕真的要惹得龙颜大怒了。于是也上奏说愿意和皇上一齐度过难关。

朱玉刚暗暗得意说道“好朕即日下旨在六部之外新成立一个计划部尚书一职就由王阳明兼任。”

王阳明一听大急刚想拒绝朱玉刚就堵住了他的话道“你不必多说朕意已决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的。再说在朕心目中除了你之外再无第二人可以担此重任了。”

“计划部尚书负责统筹总帅变革事宜并且有向朕的专奏权可以随时进宫面朕任何人不得无故阻拦违者杀无赦!”

“是谨遵圣命!”

“计划部之下再按原来地六部分为六科每科设正副主事二人为领导。直接对尚书负责具体督导各科的变革主事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见朕提出。从明日起朝廷的重心要转移到改革上来各部各大臣都要全力不得懈怠!”朱玉刚将他的施政纲领一一道出然后注意着众人地反应。众大臣纷纷交头接耳。虽然听不清他们具体说的什么但是朱玉刚可以断定他们一定在议论此方案的可施行性有多大于是笑眯眯的望着他们任由他们说话。不一会儿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臣站了出来朱玉刚定睛一看。小说网原来是李东阳。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李东阳身为士。本来就依附于他现在年纪老迈想必他更不会与他背道而驰了。

“皇上英明臣代表内阁士赞同皇上的方案皇上大可放心。”李东阳果然没有和朱玉刚唱对台戏。

朱玉刚大喜继续说道“如此甚好只要朝廷上下团结一心相信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大家的。另外朕心目中还有几个人选如戎帅、唐伯虎、古孝天等人都要将委以重任其他的人选就由王阳明一手挑选不必向朕请示。”

众人一听都是一愣继而面面相觑起来因为朱玉刚所提到的这几个除了王阳明可以让他们感到信服之外其他的几个人都是朝中新冒出来而且和皇上走得比较近地所以他们不免怀疑上述几人的才能。皇上既然下了决心要变革那么为了变革而设立的部门权利一定会非常大而且很有可能超过士们掌管的内阁因为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计划部门但是皇上可以将各种大小事务下发到计划部冠以变革的名目众人也就无可奈何了计划部的权利就能够在无形中慢慢扩大成为朝廷中一个新兴的中枢机构那么如果这样的机构被唐伯虎等人所霸占对他们的利益就构成了潜在地危险。一部分大臣越想越是心惊于是就相互之间用眼神推举了一个大臣出来说话这人就是因为军功而升任士的杨一清。

杨一清在军事上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政治上却单纯得很此刻按道理来说他并不应该站出来只因为他的官职比那些人高又在他们的眼光怂恿下一时冲动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有话想说.”

“哦你有何话?说吧。”朱玉刚不料他会站出来冷冷的打量着杨一清。

杨一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此刻碰到朱玉刚凌厉的眼神竟然心中也是一凛他愣了一下鼓起勇气说道“皇上臣有一个建议不如在六科中再加入一些朝中的元老大臣用他们的阅历和经验去辅助唐伯虎等人因为唐等人虽然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但他们缺少的是一种经验这恰恰是最最致命地万一有所冒失就事败垂成了!恳请皇上三思。”

朱玉刚暗想所谓的缺少经验只是一种借口而已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想抓住一切就在手边的权利难道王阳明的经验比他们少吗?他起用唐伯虎等人就是看中他们地那股不怕一切地冲劲和超前的领悟力这些恰恰是那些老成地大臣所不具备的。想到此朱玉刚冷笑道“杨大人别忘了现在讨论的是改革的事那么既然说的是改革难道还要按照以前的那一套去做吗?如果再用你们这些大臣那么朕还设立新部门干什么?也就不用改革了就算改了革朕想局面也不会有多大的改观的那还不如不改呢!”

杨一清受了一顿训斥脸上一红连忙退下去口中连连说道“臣不敢皇上说的对臣不敢再有异议。”

“好既然众卿没有其他看法那么今天的朝会就到此结束退朝!”朱玉刚当机立断立刻宣布散朝他怕再拖下去再生意外。

第二天圣旨就下来了不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不过说来也奇怪这事除了在官员中间引起了一阵骚动外那些老百姓却并不惊奇相反却表现出了一副处变不惊见怪不怪的姿态仍旧像往常一样生活因此并没有打破京城的平静。而那些官员大多数只是处在观望状态级别高一些知道一些内幕的就都缜口不言级别低一些的反正一时半刻也不会波及到他们身上所以也就只当不知道。

但是在这种平静下一切仍旧在起着变化。朝廷很快就下了第二道圣旨内容是关于贸易的朝廷决定在京城的西郊专门辟出来一块巨大的空地用来作为贸易市场老百姓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新名词纷纷前往观看。朝廷为了鼓励京城的百姓、商人去进行交易特别下达了鼓励令鼓励老百姓将家中多余的物品拿到贸易市场上去出售以物品的价值奖励一定的金钱这时候当然不能谈到税的问题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在没有尝到甜头之前是不会心甘情愿交钱的。圣旨下达后老百姓犹豫不决他们生怕这是朝廷一时心血来潮因为从表面上来看这样做法朝廷一点好处都得不到他们会这么傻吗?也许朝令夕改说不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道圣旨仍然没有变动有些胆大的百姓试着去了竟然真的拿到了朝廷的赏钱因此回去一传扬不出三天京城中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纷纷拿出家中用不着的物品去贸易市场出售有这样好的事他们怎么会轻易放过呢!中国那时本就是个农业大国商业并不发达虽然说明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商业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一向被人所看不起连带着商人的交易也并不是那么顺当此刻听到有一块朝廷公开允许进行贸易的地方而且连老百姓也纷纷参与他们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润于是试探了一阵后也都忍不住加入进来了商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不仅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使市场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起来而且还带动了京城周围的商人纷纷涌入京城。朝廷为了照顾他们特别给了他们优厚的政策给了那些常驻市场的商人一张执照有了这张执照就能得到朝廷的特殊照顾令那些百姓羡慕不已贸易市场渐渐稳定下来成为了京城一道非常奇特的风景线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今天又要去市场卖什么之类的话题。

朱玉刚听到这样的消息高兴不已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些商人得到甜头就再也不会放弃这种交易模式了那么收税也是必然的趋势而且这种模式可以向全国推广那么不久朝廷就能每年从这方面得到一大笔的收入了朱玉刚想到自己的第一步竟然就这样慢慢实现了不禁得意的笑了。

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五十一章 烟消云散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五章 再起风波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一章 塞外警报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网(上)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九章 航海之说第二章 调戏宫女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二章 酒肆惊变第十七章 御驾亲征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九章 航海之说第五章 赈灾风波第二十章 将计就计第十三章 古寺惊魂(一)第六章 皇帝出马第二十章 宫闱秘闻第二十九章 先发制人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八章 初遇阻难第二十五章 大战鄱阳湖(中)第十七章 暗藏杀机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断案(上)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六章 窃旗大盗第六章 豹房传说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一章 山西艳遇第二十章 途中遇险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访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九章 龙虎堂(上)第三十章 权监伏首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章 群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一章 回京风波第九章 一网打尽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四章 航海大计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一章 山西艳遇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八章 初遇阻难第二章 计探学士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一章 探访军营第十三章 黄雀在后第六章 皇帝出马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六章 醋海风云第十七章 暗藏杀机第十五章 兵部尚书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章 朝堂舌战第十四章 宁王造反第十三章 黄雀在后第十五章 计除妖僧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三章 情报战(下)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七章 开学典礼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一章 回京风波第十三章 御前会议第十章 朱宁伏诛(上)第七章 狗急跳墙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章 朝堂舌战第九章 一网打尽第十五章 计除妖僧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六章 攻城第十章 朱宁伏诛(上)第九章 一网打尽第一章 国之栋梁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九章 中计(下)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一章 山西艳遇第十章 皇后之争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三十三章 得胜归朝第十五章 计除妖僧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断案(上)第三章 除佞大计第三章 扬名立万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二十九章 九江称帝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二十九章 九江称帝第二十章 途中遇险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四章 阴谋(中)第二十章 将计就计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九章 垂死挣扎第十五章 风流唐寅(上)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七章 开学典礼第六章 神秘乐工第二章 调戏宫女第十八章 阳明之计第十三章 黄雀在后第十七章 声色误国第六章 豹房传说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五章 节外生枝第二十五章 大战鄱阳湖(中)第二十三章 会师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六章 沧州之行(下)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四章 立杆见影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六章 窃旗大盗第七章 狗急跳墙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二章 调戏宫女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一章 海国图志第十三章 古寺惊魂(一)第九章 朝堂之争(二)第六章 豹房传说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