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缜密的运筹

皇太极这次是真的有些无法支撑了,接踵而来的坏消息,令他难以承受了,不过生性顽强的皇太极,在众人面前的表现,还是神采奕奕,比较前段时间,精神还要好一些的。

多铎带领的三万大军,被江宁营剿灭了,逃回来的将士寥寥无几,多铎也被斩杀了,汉八旗所属正蓝旗固山额真金砺被生擒,接着盖州也丢掉了,驻守盖州的汉军全部投降。

这些消息,每一个都是令人胆战心惊的,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就连豪格,都发了几次脾气了,甚至直接教训了下人,显然是控制不住怒火了。

皇太极非常的冷静,事已至此,发脾气是没有作用的,那是懦弱的表现,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的弥补,如何的稳固海州方向的防御,或者说从海州方向发动进攻,与苏天成展开决战。

皇太极恨不得撕碎苏天成,可惜他也只能够这样想想,从海州方向发动进攻,显然是有着极大困难的,凭着如今驻扎在海州的军士,根本无法与苏天成决战,就算是调集驻扎在辽阳的满八旗之中的镶黄旗和正蓝旗,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打败苏天成,唯有调集驻扎在辽东的大军,才能够保证击败苏天成,可有那么多的时间吗,辽东和大同的明军,会眼看着厮杀无动于衷吗,到时候,明军从辽东大举进攻沈阳,大清国就将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了。

走错一步棋的后果,就是需要承担一切。但这个后果太惨烈了,多铎丧命。这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私下里的时候,皇太极想着多铎的往事,毕竟是自己的弟弟,毕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勇士,皇太极几次泪流满面,这是因为他判断的失误,导致了此等情况的出现。尽管多铎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人已经死了。说那些都没有什么作用了。

皇太极确立的下一步的战役部署,还是他和豪格说到的思路,那就是从草原上找寻突破口,利用蒙八旗来牵制辽东和大同的明军,满八旗和汉八旗的主力,调到海州,与苏天成展开决战。只要打败了苏天成和江宁营,一切都好说了,至于说从辽东方向展开进攻,那是不现实的事情,大清国的军队,从来都没有能够攻破关宁锦防线。以前不能够做到,现在更是不要异想天开了。

还有范文程正在联系的日本人,协议已经签署了,由范文程代表大清国与日本的代表签署的,九月份日本就要出兵攻打朝鲜。皇太极不敢肯定。日本人真的会那样做,近几十年来。日本人几次与大明朝廷作对,换来的都是惨败,嘉靖年间倭寇在浙江等沿海地带作乱,结果被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打败,万历年间,日本倭寇入侵朝鲜,结果被明军打败,损失惨重,不得不逃回日本,也就是从那以后,日本人就没有过海挑衅了。

皇太极的部署是三个方面的,除开草原上的部署,辽东的部署,剩下就是海州方向部署的调整了,日本人那边,皇太极没有认为是单独的部署。

海州方向,苏天成占领盖州之后,暂时停止了进攻。苏天成做出来的这个决定,再次让皇太极感觉到了恼火,多铎捐躯、金砺被生擒的消息,传到沈阳之后,满人权贵之中,出现了巨大的波澜,很多人都要求从海州方向发动进攻,与苏天成进行决战,彻底打败苏天成,这种呼声占据了绝大多数,但也有冷静的人,包括众人都不可能想到的多尔衮。

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三人,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阿济格的年纪最大,多尔衮其次,多铎的年纪最小,其中多尔衮和多铎两人的感情是最深的,而且两人也是政治上绝对的联盟,按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多尔衮是绝对要求给多铎报仇的。

在如何处理海州方向的战役部署方面,多尔衮与阿济格之间,产生了直接的冲突。

阿济格坚决支持从海州方向发动总攻,打败苏天成,为多铎报仇,而且还主动请缨,赶赴海州作战,坚决要斩杀苏天成,阿济格的意见,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甚至正黄旗里面的鳌拜,都是同意这个意见的。

但多尔衮不同意,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行的。

多铎战败被杀之后,除开驻扎在海州的济尔哈朗,其余的满人权贵,几乎都回到了沈阳,大家都清楚,皇太极肯定要做出来新的部署了。

所以说,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包括代善,都在沈阳。

多尔衮的意见非常明确,不能够因为一次的失败,毫无顾忌的将整个的大清国都压上去,这是赌气的做法,不是明智的选择,驻扎在辽东的大军,悉数调到海州,辽东的广宁和西平堡,恐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会失守,这样明军就可以渡过辽河,展开对沈阳的进攻,到时候,海州方向的大军,又要抽调回来,保护沈阳,这完全是自我折腾。

多尔衮也认为,事情到了这一步,海州的局面,被辽东更加的重要,适当抽调大军,赶赴海州是有必要的,盖州已经丢失了,绝不能够丢失耀州和海州,那样辽阳也危险了,若是辽阳失守,沈阳肯定是守不住的。

多尔衮的建议之中,同样提到了蒙八旗,提到了蒙古的力量。

这令皇太极再一次的对多尔衮刮目相看了,皇太极清楚的知道,多尔衮的能力是强于豪格的,若是自己走了,将大清国托付给多尔衮,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皇太极不能够这样做,多尔衮能力是不用说的,可权力欲望过于的强烈,心狠手辣,可以预见的是,多尔衮一旦掌握了大权,豪格等人都不得好死,包括自己的诸多儿子,还有代善和济尔哈朗等人,一旦多尔衮稳固了局面,就会有清洗异己的动作。

皇太极想到的,还是让豪格能够笼络多尔衮,尽管这样做的难度很大。

不得不说的是,多铎的丧命,让多尔衮的力量更加的单薄,失去了与豪格竞争的机会,多铎是镶白旗的旗主,手握兵权,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也是多尔衮最为有力的支持者,如今多铎丧命了,多尔衮的政治同盟也就不存在了。

可还有一件事情,也是皇太极头疼的,那就是镶白旗的旗主。

多铎尚没有年岁大的儿子,如此的情况下,能够掌控镶白旗的最佳人选,就是多尔衮了,这也是大清国的惯例,譬如说正红旗与镶红旗,都是代善直接掌管的,只不过皇太极想了一些办法,才暂时管着镶红旗,后来代善彻底归心了,皇太极才将镶红旗交给代善。

若是多尔衮掌管了正白旗和镶白旗,力量将更为强大。

满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下五旗为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分在于,上三旗由皇上直接担任旗主,皇宫里面的护卫,都是从上三旗之中挑选的,下五旗由亲王和郡王担任旗主。后来流传的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那是多尔衮掌握权力之后,将正蓝旗排挤出去,让正白旗成为了上三旗。

也就是说,豪格继承皇位之后,直接掌管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力量是不错的,但多尔衮掌管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属于最能够打战的军队,作战能力方面,甚至超过了上三旗,如此的情况下,多尔衮只要找准时机,联合其他旗的旗主,就能够夺豪格的权。

这是皇太极最为担心的地方,以前皇太极甚至有过极端的想法,那就是干掉多尔衮,但从事态的发展来看,大清国恐怕还离不开多尔衮。

处于两难之中的皇太极,艰难的找寻出路,那就是让豪格与多尔衮尽量多的接触,让豪格能够笼络多尔衮,一段时间过去,进展不是很好。

皇太极也下定了决心,很多事情是苍天注定的,人力无法彻底改变的,立豪格为皇太极,将豪格扶上马再送一程,皇太极也只能够做到这一步了,剩下的就看豪格自己去把握了,多尔衮是大清国不可多得的骁将,做事冷静,有勇有谋,皇太极是不会做出来同室操戈事情的,至于豪格今后会不会做,皇太极想不到那么多了。

有关大清国下一步的部署,必须要决定下来了,皇太极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之后,准备着急满人权贵商议了,这次参加商议的没有汉人。

商议之前,皇太极再次与豪格商议,做出来了诸多的解释,他想好了,有些事情,让豪格去解释,让豪格说出来,让诸多的满人权贵佩服豪格。

皇太极更想趁着这个机会,让豪格与多尔衮之间改善关系,让两人团结起来,哪怕是暂时的团结起来,共同来应付大清国的这场危局。

皇太极清楚,目前的情况下,唯有这样做,才是有利于大清国稳固发展的,要是出现了内讧,就是大明朝廷的机会了。

第27章 声誉和反响第122章 眉姑娘第735章 青州第89章 圣心不可测第430章 妥善布置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587章 核心情报第656章 最坏的打算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07章 必须支持第779章 迅雷动作(4)第49章 春耕时节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69章 发榜(1)第778章 收复台湾(3)第1115章 老顽固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394章 孙承宗的计划第1219章 沧州血战(13)第684章 都会算第817章 争执第516章 机会还是陷井(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034章 圣旨第634章 难辨真假第262章 真实的朱由检第1169章 昏头了第80章 刘仲基的选择第891章 渠清泽的紧张第834章 无力阻止第758章 辽东的变化(2)第748章 不详的预感第1032章 多铎的末路第124章 得瑟什么第330章 说做就做第528章 眼光要长远第958章 草原之殇4第221章 谁与争锋(1)第55章 真相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666章 重要解释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87章 礼部第339章 血色残阳(4)第579 天降神兵(1)第1303章 尊严之战(22)第84章 小试牛刀(1)第654章 朝廷的焦虑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战(2)第915章 朝贡第418章 造势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战(2)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465章 保卫昌平第122章 眉姑娘第532章 聪明的皇太极第415章 无所适从(1)第693章 苏天成的态度第319章 脱颖而出(1)第98章 会试恩师(2)第1191章 称帝(3)第1038章 表面的统一(3)第1054章 辽东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164章 徐徐拉开的大幕第863章 慌作一团第321章 圣旨下第1171章 漂亮的围歼第815章 登州的布置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46章 军队的凝聚力第665章 孙承宗的要求第1061章 辽东决战(3)第60章 震动第137章 目标是银子第590章 不仅仅是巧合第252章 关乎未来发展的辩论(2)第234章 惨烈一战(3)第498章 内讧(3)第1211章 沧州血战(5)第1118章 硬骨头(3)第614章 剪不断第875章 济尔哈朗的困惑第800章 明确的任务第888章 济尔哈朗的选择(3)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701章 皇太极的计谋第1043章 高瞻远瞩第993章 整合(1)第330章 说做就做第846章 惨败(4)第539章 孙承宗的智慧第1071章 决战辽东(1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31章 我相信事实第875章 济尔哈朗的困惑第1086章 议和与臣服第907章 皇太极的誓言(2)第679章 反应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