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马市卖马

(感谢月语心楼,浮云兔晓月、天下第一白,在下定当努力,让苏天成多创辉煌。)

明朝实行的是是职业兵役制。也就是一朝当兵,终生为伍,父去子替,世代沿袭的袭替制度,军人的家庭叫做军户,军户的户籍归兵部直接管理。军人按照军官和军士的品秩高低,获得不同的俸禄和俸粮,军阶越高俸禄越高,军人到六十岁退休,按照军阶享受优给(退休待遇),普通士兵的优给寥寥无几。

大明朝和以前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在军队的管理上面,开创了军屯的制度,开国皇帝朱元璋规定,所有外卫所辖卫所军队,全部都要从事屯种,卫所周围的土地,大都收归国有,叫做官田,划拨给卫所,边疆地区,三分军士守城,七分军士屯种,内地两分守城,八分屯种。屯种的士兵,每人分给田地五十亩,算作一份,配备耕牛、农具,征收租税。

明朝的军队有内卫和外卫两大块,内卫分为京营和亲军都护府,京营负责京师的守卫,亲军都护府负责皇宫的守卫、皇帝的护驾等事宜,亲军都护府设卫十二个,第一卫就是著名的锦衣卫。内卫的地位特殊,不需要屯田。

军队占压倒性多数的,还是外卫,外卫的军队,大体上分为四种,戍军、屯军、运军和班军,戍军负责戍守城池、巡逻和海防,屯军从事军屯的耕作,运军负责运输通讯,班军轮流到京城或者边境执行勤务。

明初的时候,正规军总兵力达到了两百万人,加上地方名团,一共是三百一十万人,这么庞大的军队,依靠朝廷来养活,可能性太小了,所以朱元璋想到了军屯的办法,让军队自己来养活自己,军士屯种,征收租税,自给自足。

这个想法是不错的,刚开始效果也很好,各卫所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还有部分的钱粮用来扩建和修缮卫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屯制度慢慢的崩溃了。

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军屯的税赋太高了,甚至远远高于农民承担的赋税,军士无力承担,军队是军事化管理的地方,交不上赋税,就要行军法的,农民交不起赋税,官府还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有些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征收了。

基于这样的情况,军士开始大批量的逃亡,军户成为所有户籍人员中间,最为贫穷的群体了。穷则思变,军士开始变卖战马、武器、军服等等,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

偏偏天启年间和崇祯年间,后金的骚扰,迫使朝廷开始实行招募制度,专门招募军士,既然招募军士打战,那就要出银子啊,没银子谁为你打战啊,朝廷拿不出来银子,欠饷的事情,屡屡发生,以至于有些地方的军士,一年都领不到饷银,吃不上饭了,崇祯元年开始,各地的卫所军士开始哗变,逐渐成为农民起义军的中坚力量。至于说杀良冒功,根本不算什么事情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

熟知历史,就是有好处,正因为如此,苏天成敢于到襄陵城外去卖战马。

朝廷对马匹的控制非常严格,作战需要大批的军马,导致民间缺乏马匹,马市的交易是非常火爆的。但马市一般都是在府城、州城和县城的外面,一方面规避官府的检查,留给官府颜面,一方面为了交易的顺利。各地的卫所和巡检司,知道很多的情况,照样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马市的负责人,孝敬了银子,根本就不管不问。

寅时,苏天成和苏二童骑马来到了襄陵城外。

大户人家的子弟,必须要学会骑马,包括跟随的小厮,这是家族颜面的体现,就好比现代社会富家子弟会开车一样,苏天成感觉到庆幸,幸好自己会骑马。

“二童,找一家客栈,你在客栈等候,我骑着一匹马,到马市去,其余的战马,你看好了,不要和任何人接触,叫客栈的掌柜,帮着喂食。”

苏天成说完,掏出了一锭银子,递给了苏二童。

这一锭银子,有五两左右。

“少爷,小的不需要这么多银子,一两就足够了。”

“说那么多干什么,拿着这些银子,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苏二童赶忙接过了银子,自家少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寅时不到的时候,马市就非常热闹了,交易多半是在半夜进行的,天亮之后,马市就萧条下来了,谁都是有顾忌的,大白天牵着马匹去交易,岂不是明目张胆和官府做对,再说了,开年之后,平阳府到处都是流寇,官府随便找个理由,说你是流寇,收缴了马匹,就会闹得人财两空。

苏天成早就换了衣服,好在苏二童出门的时候,想到了带着两套衣服。他穿的还是不错的,锦袍绸缎,看上去就不同于一般。

为了安全起见,苏天成带上了斗笠,遮着面纱,这样谁都看不见他的面容。

马市里面的人真的是不少,熙熙攘攘,初冬的季节,寒气逼人,可马市里面,可以看见很多赤膊的汉子,满头大汗。

苏天成非常的谨慎,这样的地方,三教九流,龙蛇混杂,若是不能够摸清楚情况,贸然的去交易了,说不定被谁给盯上了。

这里的人,都是人精,什么样的情况没有见过,若是想着糊弄别人,你就等着杀人劫财的事情发生吧,已经杀了五个军士了,苏天成不想继续杀人了。

稍稍的平静之后,苏天成开始慢慢消化脑袋里面的信息。

以前的那个苏天成,满脑子书呆子的思维: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男尊女卑,令他这个21世纪的人感觉到好笑甚至荒谬。最为可恨的,一天到晚,就知道死读书,十六岁成为生员,自身压力过大,以至于走火入魔。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包括家族的漠视,包括大太太的欺凌,包括现实生活的压力,可男人就是要承受压力啊。

过了好一会,苏天成都没有搜索到马匹交易的价格。

他有些气馁,死读书真的是害死人啊。

不知道价格就无法交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管做什么事情,心里都要有底,这是苏天成做事情的原则,他必须要探听清楚价格,而且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展开交易的,否则,宁可暂时不卖战马。

马市里面的交易很是火爆,到处都有人举着火把,不断有马匹被牵进马市,或者是骑马进来,不要多长的时间,就有人骑着马出去了,这显然是交易成功了。

苏天成很快发现自己出现了错误,在马市大致转了一圈,他很少看见自己这样穿着的人,就是有,也是在这里购买马匹的,而且都带着下人。自己这样牵着一匹战马,在马市里面瞎转悠,人家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啊。

通过一会的观察,他发现了,马市里面的交易,和寻常做生意的情况大不一样,牵来的马匹,都在一个统一的地方,不少的买主在这里看,有中意的马匹,就直接和卖主协商价格,这些协商,都是私下里进行的,旁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商量一些什么。

看见这个样子,苏天成明白了,自己想要打听马匹交易的价格,无异于天方夜谭。

稍稍有些失望之后,苏天成很快调整了自身的情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昨天傍晚,遇见了军士,自己都能够应付过来的,何况是到马市来卖马了,这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只不过自己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拖得太长了,毕竟手里有五匹战马,要快速的交易出去。

稍微的思索之后,苏天成下定了决心,准备开始交易了,既来之则安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临机应变也就能够处理好目前的困境了。

第502章 再一次的说服第111章 舌战孙传庭第348章 有关建议第824章 准备(3)第1246章 生死考验(1)第1179章 帮倒忙第36章 如愿以偿第354章 初见洪承畴第638章 岳托的精明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183章 定局第1041章 没得商量第907章 皇太极的誓言(2)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903章 代善的思虑第1092章 夹在中间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388章 敲定人选第777章 迅雷动作(2)第281章 训练开始第19章 牛二的节日第1159章 惨烈的内讧(2)第308章 刘宗周归心第170章 朱审馨的心思第130章 基本情况第89章 圣心不可测第419章 贺疯子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84章 明确的态度第662章 皇太极的身体第1221章 新的对峙第250章 端倪初现第1023章 无力回天(1)第1039章 汉奸的下场(1)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879章 对决(1)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1107章 天赐良机(1)第563章 不一般的嘱托第564章 真诚的祝福第969章 非凡一战(3)第336章 血色残阳(1)第997章 好不到哪里去第1010章 鱼与熊掌的关系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745章 苏天成的分析第66章 乡试第633章 不能好高骛远第443章 排兵布阵第712章 调整安排第970章 非凡一战(4)第622章 庙会戏班子第29章 从容应对第345章 必须冷静第203章 必须听我的第443章 排兵布阵第644章 松山第518章 互市的警报(2)第31章 我相信事实第423章 炮兵营的威力(2)第715章 心有些凉第195章 问责第129章 忠告第9章 所谓斩草除根第1049章 无所畏惧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761章 开埠的时间(1)第835章 推迟进攻第343章 冰火两重天(2)第1056章 无法预料第989章 何等讽刺第891章 渠清泽的紧张第732章 蓬莱水城第1182章 强将手下无弱兵(2)第297章 必须要坚持第922章 台湾的变故第191章 两边都要兼顾第201章 军心第287章 应对办法(2)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119章 或许是残酷第522章 千钧一发(1)第376章 难得的精明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开第689章 不能够过于悲观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48章 渠清泽来了第665章 孙承宗的要求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210章 廷议第735章 青州第1193章 铁血面容第120章 东林四公子第386章 家庭计划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385章 杀一儆百第949章 刘基的机遇第1248章 生死考验(3)第347章 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