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太子的学业

????大明朝官员之间的拜访,从腊月初就开始了,这和几百年之后是有些相似的,官员休沐的时间不多,今年承蒙皇上的恩赐,京官的休沐时间,从腊月二十九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这么长的假期,好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了。

京官其实很累的,倒不是身体累,而是心里累,在京城里面,天子脚下,高官显贵太多了,看见这些显贵,就想着必须要进步和升迁,才能够过人上人的日子,平日里需要不断找机会去拜访上级,时时刻刻都需要找到理由,让上级不要忘记自己。

所以,真正到了过年的时间,休沐时间,所有官员都需要休息,今年的假期有些长,有些中低品秩的官吏,甚至准备请假了,回到老家去看看,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这个时候,大家是不会相互串门的,在家里舒服很多的,不过春节是最大的节日,不去拜访上级肯定是不行的,那就只能够选择腊月的时间了。

也有例外,正月的时间,有些官员也到上级的府邸去拜年,那样就不是一般的关系了,心腹之类的,选择这个时候到上级的家里去,显得是一家人。

腊月到来,苏天成在京城的日子也不多了,正月十五之前,他是必须要赶到宁远去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不能够耽误了,虽然说宁远一带的情况特殊。

腊月二十,徐尔一上门来拜年了。

徐尔一是苏天成的老师,按说是不该给苏天成拜年的,但苏天成的身份不同了,太子太保、蓟辽督师、兵部尚书、右都御使,已经是从一品的高官了,这等于是大明朝顶尖的存在了。徐尔一来拜年,也是说得过去的。

听说徐尔一来拜年,苏天成连忙到府邸门口迎接,嘴里连声说不敢叨扰老师的话语。

徐尔一依旧是兵部左侍郎,正三品的官员,短时间之内想着做尚书。恐怕是有些困难的。

苏天成带着徐尔一,直接进入了书房。

坐下之后,两人寒暄了一阵子,徐尔一很是感慨,说自己在京城这么多年了,今年是最为热闹的,很久没有看见如此热闹的情形了,这都是因为剿灭了流寇、辽东安静的缘故。

说完这些之后,徐尔一的话题很快转移了。直接说到太子殿下的事情了。

“太子殿下从四川回来之后,朝廷的诸位大人都感觉到了,太子殿下的变化很大啊,皇上已经做出来了决定,从正月开始,太子殿下就要出阁讲学了,这表示太子殿下就要出宫了,我真的是没有想到啊。按照朝廷的规矩,太子殿下出阁讲学。至少要等到十四岁的时候啊。”

太子出阁讲学,又称为经筵,是专门为皇帝或者太子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习,由朝廷里面学识最为深厚的大臣、翰林院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大臣等,分别授课,这其实是一种帝王接受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方式。

明朝是非常重视经筵的。开经筵为朝廷的盛事,十分隆重,仪式由内阁首辅主持,内阁所有的阁臣协助,六部尚书、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副都御使,都是要参加的。

崇祯登基以来,内外交困,经筵一事没有谁提及了,如今情况开始好转,经筵自然被朝廷大臣开始重视起来了。

太子出阁讲学,这的确是大事情。

徐尔一说出来这件事情的事情,苏天成心里动了一下。

明朝的经筵,一般是每个月三次,日子在初二、十二和二十二日,看样子太子殿下第一次出阁讲学,肯定安排在正月二十二,这就预示着,从这个时候开始,经筵将要常规化了,太子的学习必须正规化了。

如果经筵开始了,朱慈烺就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到辽东去了。要不然满朝的大臣,都会弹劾的太子殿下的学业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啊。

“太子殿下出阁讲学,这是好事情啊,也是大事情,只可惜学生不能参加了,老师是一定要参加的。”

“大人职责重大,不能够参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苏天成的品秩太高了,徐尔一不好托大了,这也是朝廷里面的规矩。

“学生在家里的时间太长了,正月十五以前,就要赶到宁远去了,要不然学生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大人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想的,辽东的局势很是平稳,后金鞑子不敢学以前那样猖獗了,江宁营驻扎在锦州和宁远,对后金鞑子是极大的震慑啊。”

苏天成没有说话,满朝的大臣都是这样的看法,包括皇上。

一直以来,皇上都没有提及剿灭后金鞑子的事情,大概在意识里面,也认为这样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尽管说江宁营骁勇,但后金八旗人数众多,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样的思想,在大明还是很盛行的,就算是苏天成和江宁营有着剿灭后金鞑子的想法,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形成的,所以说,只要江宁营驻扎在关宁锦防线一带,边关相安无事,大家就满足了。

这种短视的行为,普遍存在。

这也是苏天成遇见的难题,这表示着,朝廷对辽东战事的态度是复杂的,只要稍微遭遇到波折,一定是满朝的反对声音,不同意主动展开进攻的。

蓟辽督师府的官吏,基本还没有配置,徐尔一向苏天成推荐了几个人选,苏天成一一都记下了。

蓟辽督师府的官吏,鼎盛的时候,可以达到数百人,不过这些年以来,蓟辽督师这个职务,没有延续性,所以说,督师府的官吏,也是临时组建的,一旦朝廷没有任命蓟辽督师,督师府基本就没有什么官吏了。

徐尔一告辞之后,苏天成很快做好了准备,去给孙承宗拜年了。

孙承宗是内阁首辅,尽管说老家在保定,距离京城不远,但也不大可能回到老家去的,加之孙承宗的家眷,大都从江宁县和保定县迁到了京城,所以说,孙承宗也不需要回去了,儿孙过年的时候,回去给祖宗上香就可以了。

孙承宗的府邸,距离苏天成的府邸不远,不过几条街就到了。

孙承宗刚刚回到家里,带着苏天成直接到了书房,至于说朱审馨,由夫人陪着。

“老师很是操劳,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啊。”

“唉,确实有些累啊,年纪大了,体力大不如以前了,不过也无法懈怠啊,对了,皇上做出来了决定,太子殿下正月二十二出阁讲学,这件事情,你知道了吗。”

“晚辈刚刚听说了,太子殿下出阁讲学,这是好事情啊。”

“老夫的想法不同了,太子殿下最好是跟着你到辽东去,这次太子殿下从四川回来,老夫总算是明白了,经筵确实有必要,但若是能够接触到实际,在实践中学习,情况好很多的。”

“晚辈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有不同。”

“哦,你有什么想法啊,难道说步同意太子殿下到辽东去吗。”

“晚辈觉得,目前没有这个必要,晚辈到辽东去之后,面临的事情很多,诸多的事情,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够过于着急,欲速则不达,这个过程,有可能是一年、两年,甚至是三五年时间。”

孙承宗的脸色变得有些严肃了。

“坤元,老夫知道你的想法,你想着能够彻底剿灭后金鞑子,老夫是支持的,老夫以为,凡是到过辽东的文武大臣,都是有这个想法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后金鞑子最终是我大明最大的威胁,若是不能够彻底剿灭,最终会威胁我大明社稷的,可朝廷诸多大人,未必是这样的想法,恐怕有乐观的想法,认为辽东平静,就是最好了。”

“晚辈也想到这个问题了,晚辈到辽东去,最大的目标就是剿灭后金鞑子,不过这个想法,晚辈暂时不会表露出来的,若是说出来了这个目标,恐怕引发轩然大波啊。”

“坤元是不是想到了袁崇焕啊,袁崇焕当年出任蓟辽督师的时候,曾经夸下海口,五年时间平定辽东,还立下了军令状,老夫当时就感觉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果不其然,后金都打到京师来了,这件事情,在朝廷里面的影响很大,老夫尽管是内阁首辅了,也不敢轻易说剿灭后金鞑子的事情,这种承诺,不是轻易能够说出来的。”

苏天成点点头。

“不过,坤元,老夫是相信你的,只要是你下定决定的事情,一定能够做到的,两年前,你许下承诺,剿灭流寇,如今流寇灰飞烟灭了,前年后金鞑子十万大兵,气势汹汹入关,当时的情形非常危急,但你率领江宁营,一举歼灭三万后金鞑子,也正是这一次的战斗,令后金鞑子老实很多了,两年时间过去了,不敢越雷池一步。”

“老师,晚辈其实也是很忐忑的,后金八旗不同于流寇啊。”

“老夫清楚,但老夫感觉到,你已经提前布局了,蒙古部落的变化,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棋,其次还有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榆林营的成立,这一切,如今看来,都是提前布下的棋子,当时老夫都没有看出来啊,如今总算是清晰了。”(未完待续。。)

第883章 对决(5)第355章 痴情的女孩子第204章 敌情第706章 大胆安排第514章 趁热打铁第971章 非凡一战(5)第859章 京师戒严第305章 闫子章 的体会第762章 开埠的时间(2)第1130章 眼见为实(4)第280章 温体仁其人第651章 恨铁不成钢(2)第5章 马市卖马第1022章 什么是醒悟第953章 进攻的前奏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91章 周康的态度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434章 后金建国第864章 能够镇定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66章 胆大妄为第972章 草原的变化第673章 皇太极的提醒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434章 后金建国第1209章 沧州血战(3)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51章 首战必胜(2)第476章 启动第366章 阐明态度第599章 血战夔州府城(3)第753章 收获的季节第1228章 天津决战(7)第1198章 利益链条第938章 发现端倪第982章 台湾区划第338章 血色残阳(3)第120章 东林四公子第5章 马市卖马第381章 严格的检查第940章 危险重重(2)第742章 汉八旗的影响(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380章 暗中布置第80章 刘仲基的选择第268章 敌情第87章 礼部第849章 稳如磐石(2)第239章 故人来(1)第961章 草原之殇7第273章 麻烦事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788章 无法放心第540章 互市的规模第1098章 大军的安排第443章 排兵布阵第302章 江宁县的调整第212章 再遇吴三桂第390章 局势突变第378章 喜得贵子第631章 重要会议第840章 苏天成的决定第1169章 昏头了第779章 迅雷动作(4)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327章 功败垂成(3)第728章 江湖第1108章 天赐良机(2)第331章 暗线的利用第996章 决战前的猜忌第1296章 尊严之战(15)第110章 家人的态度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66章 乡试第493章 宿命论(2)第997章 好不到哪里去第449章 尚方宝剑第181章 幕僚第882章 对决(4)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950章 统筹协调第364章 基本情况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908章 皇太极的誓言(3)第997章 好不到哪里去第66章 乡试第951章 不对等的碰撞第172章 争取官田第582章 不能平静第1076章 应对办法(2)第515章 机会还是陷井(1)第38章 威信第1291章 尊严之战(10)第557章 稳定性之重要第137章 目标是银子第348章 有关建议第62章 神秘队伍(1)第1237章 皇太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