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关于火炮与火药

朱由检下了道旨意,升迁汤若望为工部火铳局郎中,领詹事府少詹事官职。

这可是四品官,在以往是属于翰林清流官才有的清贵官职,太子东宫属官,基本上是官员从翰林到内阁必经的一次过程。

不过朱由检让汤若望任詹事府少詹事不是让他入内阁,而是以此表明自己对科研的重视。

蓝衣脱去换红袍的汤若望看着四千名工匠傻了眼。

他从没想过自己会要管理这么多的人和自己一起制造燧发枪。

“陛下显然错了,这可不是人多就能造出来的”,汤若望低声埋怨了一句,就坐在木桌旁开始思索着如何开始燧发枪的制造。

四千名工匠也傻了眼,分到钢铁冶炼局的工匠们都有了官身,领了官服和银元。管自己这些人的这位洋人咋半天没动静,就坐在原地看图发什么愣?

火炮局有三千名人,主意是之前负责铸造火炮与参与火炮保管与运输的官吏和工匠。

朱由检在几日前便已经让孙元化之次子孙和斗做了火炮局郎中,同时领尚宝司丞。

崇祯五年,因温体仁陷害,孙元化被杀,朱由检也于数日前恢复了孙元化名誉,赠兵部尚书,赐谥端毅。

而孙元化三子也被朱由检召集到南京,孙和斗继承了其父铸炮之术,因而让孙和斗领火炮局自然也是再合适不过的。

孙和鼎则做了工部火药局郎中,但火药局工匠不多,不过千余人左右。

朱由检让孙元化长子孙和鼎管理火药局,是因为要安抚冤死之臣并体恤其子嗣,同时也是考虑到孙和鼎从小跟着其父耳濡目染才下了这样的旨意。

至少,孙和鼎对于火药研发要比只读四书五经的酸儒们强。

至于专门制作非常规武器如震天雷、万人敌等守城和近战爆炸武器等的王恭厂。

朱由检则也让孙和京做了工部郎中暂时执掌王恭厂。

孙和鼎、孙和斗、孙和京三兄弟自然与汤若望不一样,三人现在已经对所属官吏工匠进行了报备,该授官的授官,该评级的评级,且三人也都是从其父一样在上海接受过徐光启的教导,对于火器制造流程比较熟悉,一来就开始按照朱由检指示拟定计划。

朱由检对于火炮的要求同火铳一样,不需要五花八门,也得有重点,有明确的改进方向。

西方火炮以炮弹重量为标准来划分火炮,而朱由检也要求大明的火炮也要有满足不同射程的火炮类型,并以炮管口径来划分火炮,这样更方便炮弹与炮管进行配对,比用炮弹重量比对更方便。

火炮划分是一回事,大明的火炮还有一个弊端也得纠正,由于之前匠籍制度影响,研发投入与积极性不够,大明的火炮大多来源于仿制,但所仿制的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都不是最适合的野战炮,前者太小,后者太大太重,一个适合海战一个适合守城。

对于野战而言,戚家军使用的虎蹲炮作为一种曲射炮倒挺适合山地丛林野战,和迫击炮类似。

也就是说,大明还需要自主研发一门陆地野战的一系列平射炮,按照口径区别,可满足不同射程要求的一系列火炮。

对于大明火炮最重要的改进地方还不是上述这些,而是测距标尺和瞄准照门的应用。

测距标尺与瞄准照门就相当于火炮的眼睛,之前的大明火炮是没有眼睛的,全凭炮兵用经验打,效率自然低,甚至会伤到自己的步兵阵营。

大明火炮与西方火炮最大的差距不在于炮管的锻造,这些可以通过钢铁冶炼局的改进而提高,但真正需要火炮局铸造的便是这些火炮的眼睛。

也不知道是汤若望这些西洋番故意藏私还是大明国内几何学没跟进,到现在都还没有人意识到火炮也是需要瞄准和测距的。

火炮发射与三角函数应用和几何学应用有很大关系,所以说,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还真不是因为一时兴趣,甚至还在上海开新学堂授徒,教出了孙元化这样的人,可惜这位为大明自然科学奠定基础的徐阁老已经过世,不然,朱由检的金手指可以开得更大。

火药改进比较现实和切实可行的是纸壳装弹,朱由检已经让孙和鼎在做,然后则需要火药颗粒化,这个《纪效新书》已提到过,对于孙和鼎而言,难度也不大,整个军械所,最先投入量产的便是火药局的颗粒火药纸壳弹。

而对于火药的研发自然是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从有烟火药到无烟火药,需要化学工艺的提升,硝化炸药的出现更是如此。当然火枪发射的引燃材料也与化学工艺改进休戚相关。

王恭厂,朱由检没有什么明确要求,他允许年少轻狂的孙和斗用他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去瞎搞,只要能在战场上弄死人,什么巴豆、硫酸、水银都可以随便乱搞。

前面提到化学工艺,自然不得不提朱由检对大明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建设。

理论奠定工艺的基础,大明不但缺乏专业的化学工艺研究机构,更缺乏自然科学理论建立机构。

朱由检不希望未来大明的社会精英们继续把智慧花在考究古诗词的正确读音上,考证性的朴学可以有,但若是作为主流对于一个文明而言就有点畸形了。

将探究真理,皓首穷经的钻研精神花在数理化以及思想建设上或许带来的社会意义更大。

大明科学院便是未来理论研究的重地,而工程院便是技术研究的重地,或许还有一系列的大学兼具这两者的功能。

这或许给未来大明朝廷的财政压力肯定会很大,但他给大明带来的财富也是不可估量的。

南京煦园,前永乐年间的汉王府被朱由检拨给了方以智做大明科学院的基地,这些园林放着也是白放着,让其成为学问的圣地倒也不用再花钱选地建房。

而大明工程院,朱由检则直接征用了魏国公的别业愚园,以徐文爵为工程院掌院学士,暂在此地研制金鸡纳霜一事。

第六十八章 税政改革开始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虏满清王爷第七十八章 预备练兵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复天津卫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军训练正式启动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杀人的近卫军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围 二第三十六章 未雨绸缪 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统治下的黄河两岸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户部左侍郎党崇雅看押起来第六百一十六章 枪杀红毛番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员在吴桥的新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击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对骑兵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内阁出面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进击之残阳烟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张献忠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进击之残阳烟火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离开紫禁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复东番岛 三 炮击东洋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儿子被抓后的祖大寿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二百一十三章 鞑子掠鲁南第三十三章 诛杀刘泽清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电学的发展第四十一章 内心崩溃的文官们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动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四十六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军之后是清军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郑家别威胁朕!第五百五十九章 处决宁完我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进京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满清的奸贼第五百七十一章 敌袭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腾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来了第九十一章 刘芳亮的烦恼第四百八十一章 线膛炮轰炸清军骑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临扬州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第二百七十六章 应天巡抚与东厂抓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针对王承恩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前准备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旧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复吴桥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第三百三十四章 马士英挂帅第二百七十二章 户部左侍郎党崇雅之胆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与宁完我第六百零五章 锁拿朝鲜使团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五百零六章 近卫军海军舰临辽东第七十章 两个太监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书生,亦当投笔从戎!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五十二章 认罪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杀与占领九州岛全境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围开封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其他方面的发展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为妻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复山西全境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厂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进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云集南京城第三百九十章 全歼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三十六章 未雨绸缪 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个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汉贼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新第三百六十七章 谍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对骑兵第二百一十章 一万清军攻定远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国政体基本稳固下来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两百零二章 离开开封请个假第二百七十六章 应天巡抚与东厂抓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十八章 阁老下跪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鲜第六百五十六章 资产阶级与手工业者渗透进朝堂第五百六十四章 战争要继续进行下去第一百五十章 对峙第五百三十一章 绝望的满清贵族们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战时指挥部第六百三十九章 准备征服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