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军撤退

接下来,左军又连续发动了几波攻击,不要命的往九江城城墙下堆积尸体与箭矢弹药。

但九江城依旧巍然不动地屹立在江岸,偶尔被炸塌的残墙在左军退却后又会被及时的补上。

黄得功带着督战队亲自在城门各处巡视,手里提着不少因怯战而临阵脱逃的官兵脑袋,使得守城官兵不敢不力战。

巡抚唐祥泰则带着一帮属吏将肉汤与热饭送上城楼发放。

硝烟弥漫的九江城因此而冒出暖烘烘的热气。

而在江北对岸的左军阵营,左良玉的病是越发的重,左军的官兵也是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

他们大都是只能欺负欺负老百姓的军队,再加上将领们各有私心,所以都不愿意再去攻打坚城九江城。

再加上粮草的短缺,左军现在开始尝试到自己祸乱湖广的后果,对岸的官军尚能吃饱饭,而左军则有不少辅兵早已是饥寒交迫。

“父亲,如今士气低迷,且九江城有长江为依托,再加上城高墙厚,我们不能在这里耗下去了,黄得功多拖住我们一日,我们就少一天的粮,到时候我们即便没有战死也会被活活饿死的”,没人此时敢劝谏左良玉,也就只有他的儿子左梦庚此时敢战出来。

左良玉喟然一叹,只得命道:“传令三军,除金声桓部警戒敌军来袭外,其余人等准备拔营北上,由黄梅,宿松攻安庆,攻下一城,就屠一城!”

为了满足军需,再加上心情的确很郁闷,所以左良玉下了下一城就屠一城的屠城令。

数十万左军闻知又可以进行掠民屠城,低迷的士气又恢复了些,开始配合着进行着北撤之举。

左军这里一开始撤营,便有人立即来到九江城将左军北走的消息告知给了黄得功:“大帅,左军退了!”

“什么,左军退了!”

唐祥泰先激动地反问了一句。

而紧接着,整个九江城的官民都激动而兴奋地高喊了起来。

“左军退了!”

对于九江城的官民而言,左军撤退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不用再紧绷着神经,不用再担心军纪败坏的左军一旦攻破九江的后果。

但黄得功和吴孟明等并未因此高兴。

作为统筹整个江右地区防范左军的主将,黄得功深知左军北走就意味着,翁之琪部要面临左军的攻击,而接下来,安庆将成为双方下一个主要争夺点。

“不能让左军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撤走,所有骑兵带足三天干粮,随我渡江追击左军!”

说毕,靖南侯黄得功便立即下了九江城楼,将城防任务交托给巡抚唐祥泰后就立即骑着战马出城而去。

黄得功知道左军肯定也会有军队警戒后方,因而黄得功命令水军避开德化境,由一小渡口等岸,带着数千骑兵直接朝左军金声桓部右翼杀来。

虽说黄得功的骑兵也难比建奴八旗,但也是黄得功不惜牺牲朝廷拨予的三万兵额养出来的敢战铁骑,因而一冲入金声桓部便大砍大杀起来。

金声桓只得趁着前军未乱,丢弃后军,带着前军立即奔跑,一路上丢盔弃甲,抛弃辎重无数,等到了左良玉中军大帐时,使得整个左良玉的中军也跟着军心涣散,误以为黄得功大军来追,慌忙往北而逃,丝毫没有秩序。

黄得功杀了一路,招降了数万左军,除派水军押金受降左军回城外,他则继续带着骑兵往北追来。

不过,等黄得功到达黄梅县附近后,因得知张元亮部与左军主力会师,因而也只能选择回撤九江。

左良玉的大军到达了黄梅县附近,因后面没有了追兵,而黄梅县又在明将李时春手里,因而只能在黄梅县附近安营扎寨,准备养足精神后再攻克黄梅县城。

左军四处劫掠,为筹足数十万大军的军需,几乎是把整个黄州府刮地三尺。

负责黄梅县守卫的将领李时春乃袁继咸的人,官职是副将,与翁之琪一同离开九江来到了这里,且主动请缨负责黄梅县的防务。

黄梅县不过是一座小县城,除了能为宿松城抵挡部分压力外,也没多大的防守意义,而且城墙并不是砖墙,而是土墙,因而如果不是左军如今军心涣散的话,李时春是守不住黄梅县城的。

“总督有令,左军乃兵匪畜生,着副将李时春立即转移城中百姓于宿松,转移后主动弃城,不得有误!”

在通过翁之琪的斥候知道整个黄州府都在被左军疯狂破坏时,总督袁继咸毅然决定放弃黄梅等非可守之城的坚守,并果断令李时春等转移民众财产的宿松,然后再转移到安庆,他也要学黄得功在安庆城下与左军来一场消耗战。

这也算是袁继咸军事能力的最大展现了,而左军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要面对下一场消耗战,在不费一兵一卒占领黄梅后,左军犹如流寇一般,丝毫没有据地养兵的意思,疯狂地掠夺与杀戮,直到了宿松城下,因宿松城百姓已经听闻左军的暴行,全都上了城楼,和官军翁之琪部一同守城。

左军攻了数日也攻不破宿松城,便只得绕开宿松城,直接攻安庆,可安庆比宿松城还坚固,自然也攻不破。

于是,整个三四月间,左军便困在了宿松安庆一带,不得进寸步,好在眼下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温度适宜,也就还能坚持着。

不过,左良玉的病情是越来越糟糕,为了能早日抵达江南,他只能在十日后再次下达攻打安庆的军令。

甚至这一次,左良玉还摆出了阵法。

这一日,袁继咸照旧闻战鼓而等城墙,却看见整个城外都是妇孺被剥得不着一物,露出不堪入目之物,惹得城墙上的官兵都瞪大了双眼,甚至已经有忍不住地把手伸进了裤兜里。

“这是什么阵法,竟然以妇孺为质,实在是无耻至极!”

袁继咸不由得骂道。

其学生傅青主回道:“恩师,这叫阴0门阵,昔日张献忠与左良玉斗战时用过,如今没想到左良玉也学了此招,他们抓来妇孺以此露下身便是有意转移守城官兵阳气,使人无心作战,欲破此阵,只能摆阳0门阵!”

“何为阳门阵”,袁继咸问道。

第四百六十章 线膛炮与未来制造业瓶颈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处理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书生上阵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见郑家兄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线膛枪挑射清军火器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闹户部、礼部衙门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计第八十九章 疯狂的张慎言第四百七十四章 刘文秀投奔李定国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八十四章 积极响应第三百九十八章 袭扰第三百五十章 一个不留第三百六十七章 谍战第三百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新第五百七十九章 关于蒸汽轮船制造引发的争议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国扩张之路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进击之横扫千军第二百一十四章 歼灭准塔部五千铁骑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红毛范德兰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进击之血肉横飞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畴第八十七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铎受刑第一百零三章 圣学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绅关于孔门自缢之事的想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用新的战争方式第五百一十七章 满清太庙前杀清军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隶众议司驳回咨议司提案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想做辽地王第五百七十九章 关于蒸汽轮船制造引发的争议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个县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进击之血肉横飞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针对王承恩第五十八章 打击大乡绅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战武昌第五章 言官唱反调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应星反对议和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来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兰东印度公司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并进灭朝鲜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将交锋第四章 调兵入京第三百九十章 全歼第六百章 国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针对王承恩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挂帅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与朝鲜的战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复广宁城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击阿济格部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复广宁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军训练正式启动第一百五十八章 闯军有意归附大明第三百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见工部官员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乌江关第六百一十七章 扫荡荷兰东印度群岛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镇的朱皇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围 三第四百零七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检知道税政出现腐败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无能,何关陛下之罪!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四百七十四章 刘文秀投奔李定国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严惩第五百一十章 要辫子还是要命的两种选择第六百三十一章 机炮营出动第二百一十章 骑兵对骑兵,硬碰硬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战 二 巨炮发威第一百零九章 关于火炮与火药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鲜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来的大敌会变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 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军大败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赏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鞑子第二百七十章 未来朕的皇家资本定会夺回自己的利益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二十八章 卖国求荣的代价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杀与占领九州岛全境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八大晋商之临汾亢氏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