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学

可以说,在现今的大明,从法治到农业收入分配以及土地资源分配这些基层统治权都控制在宗族手里,甚至个人的生命财产与人身自由都被宗族控制着,无论男女,从出生到死亡,婚丧嫁娶和读书谋生皆离不开宗族,但却可以离得开朝廷。

许多官员为官不凡有理想主义者,但到最后皆循规蹈矩甚至成为统治者剥削庶民的急先锋,未尝不是因为宗族的压力,有时候在很多官僚眼里,宗族的利益大于国家利益甚至大于民族利益。

朱由检现在想打破的便是宗族对大明基层的统治权,达到真正的由中央朝廷控制地方乃至基层,这才能充分调动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才能彻底摆脱士绅对大明的控制,因为大多宗族社会的族长皆是士绅乡宦。

“正如刘爱卿所言,当今之学问过于强调制艺之术,解析学问也不过是拾古人牙慧,强调自身之理与纲常,而不重教化世人,礼部负责天下教化之事,当需引导天下人之思想,对于士子,要强调忠君爱国之道,国破则必家亡,你们都是当世大儒,朕鼓励你们兴办书院与讲坛甚至是文社,但应着重于如何匡正天下人心,让他们知道汉人与胡人的分别,知道华夏五千年传承所依靠的是什么,让他们知道大明代表的是什么。”

朱由检这么一说,刘宗周等人也明白了些,知道自己作为礼部官员无非就是大办书院和文社宣扬忠君爱国之学,引导人们明白华夷之别。

“文人引以正经之学,但武人与庶民则需要普及识字教化之道,明年礼部当联合各省学政,督察天下社学,

一村必有一社学,社学设一教谕之官职,每三十学童配一名先生,任社学先生者,童生则赐廪生功名,生员则赐举人功名,由官府统一发放俸禄,俸禄同于教谕,务必实行下去。

朕的要求是各地七岁以上孩童不得有未入学者,无论此孩童是什么户籍,务必学满三年,社学分高中初级小学之别,每级分三年,三年满者可自费读中等小学也可参加科举,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大明以后无论是乡野田舍还是城郭市镇,只要是我大明的子民,不能不识字,不能知晓忠君爱国之念!”

礼部尚书刘宗周颇为惊骇,他甚至都激动地手足无措起来。

他没想到陛下朱由检早已有了主意,前者兴办天下书院与文社,他倒是颇为赞同,从万历末以来,天下书院讲坛再次大兴,传授学业已蔚然成风,但他没想到的是后者:

“陛下要改天下社学之制,有意让天下黎庶皆受教化,不可谓不是善政,但这样的话,岂不增加朝廷之支出?”

“这个无妨,朕以后的膳食规格减半,不必次次要做数十道大菜,以后改为点菜制,帝王排场不是这么摆的,另外,大明以后之个税即部分高俸禄与高所得者,包括你们在光华日报以及其他报刊上所获得的稿费收入,以及各处公司作坊的掌柜等的高薪酬者所缴纳之费单独立为助学之资,以后还有各地景点统一由礼部管理收费,所赚取利润也充作助学之资,满足大明所以孩童入学三年以及奉养教职书生已绰绰有余;

另外,依旧鼓励民间乡绅开办私塾和书院,私塾与书院的山长若无出身赐予教谕官,私塾或书院先生同社学先生赐予功名,其学生等同社学学生,可参加科举以及大明其他各类选拔考试,不过私办之私塾与书院学生可不免费,官府也不提供俸禄支持。”

朱由检这么一说,礼部尚书刘宗周和礼部左侍郎黄道周和礼部右侍郎王思任皆很为惊讶,他们没想到陛下为完成如此助学大业,竟不惜缩减御膳规格,而且还单独拨出赋税种类助学。

“陛下此举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盛世之君也难及陛下之仁德,微臣替天下学子先叩谢圣主隆恩”。

理学名臣黄道周是专职负责科举与学校教育事务的,如今他自然得先表示一下,也的确是感激涕零地向朱由检叩拜了下去。

朱由检忙让史可法扶起了黄道周:“爱卿不必如此,为大明江山社稷之千秋计,为我汉人之万世居于世界之巅计,此乃你我应做之事,明年你可有信心促成此事?”

“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陛下之命,只是微臣有一事不明,何谓天下各处景点管理之费,陛下之意难道是要由朝廷官府管理天下名胜,收取费用不成?”

黄道周这么一问,朱由检便点了点头:“忠良贤臣之墓,钟灵毓秀之地,乡贤帝王之遗迹,皆需保养,此乃大明乃至整个汉人之瑰宝,而以后路引取缔后,四处游览着必多,不收取费用如何养护,且游览天下者多为有财者,正好收其微小之利以助教学。”

朱由检这么一解释,黄道周也算是明白了,游览天下胜迹的多是文人书生,陛下这是又要从文人书生手里收钱的意思,但偏偏陛下把这笔钱是用在资助文人书生求学身上,他也不好说什么。

“另外,如此实行后,天下社学先生必然急缺,天下士子多重举业仕途,而轻教学之业,以后朕会下一道旨意,从崇祯十九年起,凡教职满三年者同国子监监生,可直接参加乡试,且阅卷时当单独标明,会试榜上当不少于五十名有教职经历者,各省乡试以此比例类推,如此方可让天下士子热衷于教学之业!”

朱由检这么一说,礼部左侍郎黄道周便点了点头,没有反驳,在他看来,陛下此举也算是改了科举之业,天下士民最为看重的科举彻彻底底地当成了引导士子从业之路的手段。

但比起动辄赐予没走举业之路的人进士出身已算好得多,而且自从崇祯以来,早已因为国家体制紊乱,而使得进士骤加,他一个礼部左侍郎自然也没有要阻止朱由检这样做的意思。

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军出征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百零三章 圣学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郑家别威胁朕!第七十九章 多尔衮与李自成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四十九章 运筹帷幄之军师李岩第三百九十章 全歼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广督抚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御战 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十七章 陈圆圆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御战 四第三十章 对付刘泽清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应对张献忠与满清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见郑家兄弟第四百七十五章 刘文秀力促李定国降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离死不远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战与摧毁清军炮兵营第五十一章 万人空巷第四百三十九章 满清想议和第六百三十六章 给老太监的恩赐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国扩张之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声桓突然变卦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顿和他的表妹第二百四十九章 运筹帷幄之军师李岩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与上海县的经济崛起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冬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兰方阵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 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机与纺织工业第四百五十九章 线膛枪第五百九十章 周后着急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结大军于扬州城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强敌众多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才是天下民意!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复山海关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五十九章 处决宁完我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谏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严办!第四百四十章 选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二百四十章 还有大明皇上吗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铎败退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寿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稳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训练日常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卫军经略山西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败退和全军出击第四百三十二章 处决造反的文官们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严办!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击豪格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应星反对议和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三十七章 处决外番贵族第两百章 击败白甲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还有希望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来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畴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谏第五十五章 对钱谦益的处决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二十八章 卖国求荣的代价第五十二章 认罪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应元的天赋与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七十三章 孙可望降清第二百零三章 帝临凤阳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戏新妃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调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个投名状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败退和全军出击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乌江关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宫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复广宁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贪官们的应变之策第五百二十七章 围攻祖大寿部清军主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国两派之争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杀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战前夕的盛世华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经济更加活跃了起来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军撤退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击豪格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乱党,给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