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这边

在这个时代,到底是农耕文明更强于商业文明,还是商业文明更强于农耕文明,朱由检还真不知道答案。

若是在公元十九世纪中叶,朱由检可以很快给出答案,商业文明簇生出的工业文明,无论是在生产技术还是在生产产值上都完爆农耕文明,优势已经可以直接体现在战争的形式上,几乎故步自封的昔日强大的农耕文明社会都在那个时代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甚至不少古时盛极一时的文明社会在坚船利炮下直接消亡。

但在这个时代,朱由检所代表的南方集团的商业文明是脆弱的,除江南之外,大明统治的其他地区依旧是农耕文明,大部分朝中官员也还是传统士绅阶层出身,他们虽然因为没有利益的冲突而与朱由检作对,但朱由检不认为他们能在代表农耕文明的北方集团南下之时表现得多么积极,最多也只是中立,大明也好大清也好,对于他们而言依旧不过是改朝换代那么一件事。

而初始的商业文明社会里的既得利益者们又是目光狭隘或者是自私自利者居多,这些经营着商业活动的新型士绅们不愿意为国家尽到自己的义务,只希望自己能独自享有商业利益,因而他们在朱由检掌控商业文明的初期甚至还是反动的,他们宁愿被北方集团统治,那样的话,他们就依旧可以享用不用缴纳大量商税且继续享用在商业上的特权。

朱由检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生活在大明的士绅开心向往大清,他想应该是有的,就好像后世的特权阶层们为了享用更大的自由而憎恶自己的祖国一样。

最无辜的当属老百姓,他们是没有任何的选择权,无论是大清占据天下还是大明重振河山,他们都是最基层的生产者,在农耕文明社会他们是农民,在商业与工业文明社会里,他们是工人,很多时候他们是两者兼具既是农民又是工人,合称农民工。

庶民阶层是最庞大的阶层也是掌握生产力的阶层,但正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性,很多特权阶层的人会忽视掉他们的意向,尽管这个时代的很多官员常常把“民为天”的思想挂在嘴边,但真正所在意的依旧不过是自己能不能在这个乱世中攫取到更多的利益。

朱由检知道庶民虽然没有选择的权力,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政治诉求,他们没有权力去分配与争夺社会利益,但他们不希望有战争,不希望生产与生活的秩序被打破,而占据着社会最多利益且站在社会最顶端的皇帝朱由检也同庶民一样,更多的是希冀着社会的稳定,而不是自己的得失。

一个没有,一个已经拥有了一切,自然不在乎得失。

也就是说,眼下虽然南方集团内部有反动且自私的商业型士绅,有中立的传统乡绅,但满清北方集团的南下是违背了广大庶民阶层的初衷的,不仅仅是大明的庶民百姓,还有满清统治下的北方百姓,这些庶民百姓为了生存放弃了恪守千年的风俗,忍下了被欺凌的耻辱,好不容易可以苟且偷安下来,喘了一口气,又得为上层满清统治者更大的胃口承受战争的负担,北方的百姓内心里肯定是不答应,也会有很多怨愤产生。

所以,满清即将发布的第二次南北决战,大明依旧占据着正义。

朱由检虽不能让士绅阶层完全跟自己一条心,尤其是在江南的一些希冀着得到更多商业利益的反动士绅,但朱由检知道自己可以利用庶民阶层的需求,让庶民支持自己的统治。

为此,朱由检已诏令各战区督抚积极发动基层力量对庶民百姓尤其是河南、淮扬、湖广等南北中间地带的大明百姓多加宣传,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在宁静的生活是因为谁在做皇帝,而现在是谁将要破坏他们这种宁静的生活,而将要将他们剃发易服做奴才任其宰割。

总之,早在崇祯十七年起,朱由检已让近卫军系统的官府有意识地对庶民百姓进行着对北方百姓惨状进行描述,让来自北方的百姓当着所有的百姓面讲述自己在北方的悲惨经历,虽然有时候有些夸大,但起到的效果却是很好的。

尤其是在崇祯十九年以后,大批近卫军伤残官兵补充进基层官吏管理乡村事务,对于这些庶民百姓灌输清廷之恶政与胡人欲南下破坏他们家园之野心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到现在几乎整个大明基层百姓,尤其是河南、山东、南直隶北部、湖广一带的百姓对于建奴南下皆是深恶痛绝,深怕自己好不容易安宁的生活会再次被破坏。

因而,无论是近卫军这一带训练还是作战,皆有当地民夫支持与提供情报信息,甚至直接引路抄小道,上次近卫军第三军的步兵营刘希尧部能迅速轻装急进到湖广阻击阿济格退兵成功和当地百姓支持不无关系,虽说现在的大明官兵和基层官府发动群众比不上后世,但是至少在号召时,百姓们不会反对,不会有怨言,对于近卫军扩充兵员也不抵制,而且在得知近卫军待遇后还很是积极。

可以这么说,现在庶民阶层是和朱由检这个皇帝站在一边的,而传统士绅保持着中立或者因为道统而支持朱由检,那么接下来便只有对反动士绅的应付,这股势力若没有把控后,或许将成为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

朱由检不担心这些反动士绅明着来,自己通过皇家利益控制着六十万精兵,又得到郑氏集团的支持,不惧怕反动士绅的势力,但朱由检担心这些反动士绅会走极端,在自己背后动手。

一时,女官陈圆圆来报,东厂提督王承恩已到,朱由检便回到了殿内,将外袍一脱,只穿着一层薄纱衣,躺在竹藤椅上,看见王承恩满头滚汗,便让陈圆圆赐王承恩一根拭汗的帕子:“这大毒日头地下,让你在这个时候跑来倒有些难为你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眼下北方建奴又有举兵南下之兆,西南烽火连传,你这个管国内安全的可不能有半点掉以轻心之举,这宫墙里宫墙外,朕的性命和全天下的安稳都关系在你一人身上。”

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一百四十章 三颗重磅炸弹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复东番岛 一 誓师金门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员在吴桥的新政第两百三十八章 降清汉臣盼明亡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复山西全境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进式射击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声桓反水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军训练正式启动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与上海县的经济崛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将交锋 三第九十七章 崇祯十七年冬请个假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样的帝国治理方式第三十九章 内廷多一忠良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战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会为胡人奴才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战与摧毁清军炮兵营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进击之残阳烟火第一百二十章 护短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新第五十六章 铁血统治开始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国亮剑西洋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三十七章 单纯的文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还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铁骑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围开封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试探帝王心第五百零八章 兵临辽东金州卫第二百六十三章 烟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张献忠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复吴桥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对骑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统治下的黄河两岸第五十八章 打击大乡绅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四百三十二章 处决造反的文官们第六百三十一章 机炮营出动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没晋商之介休范氏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诈败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隶众议司驳回咨议司提案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临蜀地第九十章 小冰河时代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锡赴武昌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儿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罗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其他方面的发展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军训练正式启动第三百四十四章 贬黜史可法第六百章 国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祯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严办!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六百三十九章 准备征服倭国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绅关于孔门自缢之事的想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卫军经略山西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毁清东陵第六百四十八章 黄河铁路大桥上的君臣奏对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围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来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祯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七十九章 处决数十名勋贵高官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军大乱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虏烟尘笼开封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应元的天赋与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贼,我要打死你!第四百二十二章 抠门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国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稳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离死不远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国军队内部人心涣散第六百七十三章 发电机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四百六十章 线膛炮与未来制造业瓶颈第一百二十七章 兴风作浪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七十章 两个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