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军出征

当日,正是艳阳高照之时。

八万将士清一色鸳鸯战袍,身着棉甲,头戴红缨圆头盔,手持崇祯十九式燧发枪,脚蹬皮靴,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显得威武不凡。

即便是骑兵也俱是骑着高头大马,戴着白手套,持着合金钢弯刀,闪耀着寒光。

炮车更是列阵于外,虎虎生威,仿若铁制巨兽一般,怒视前方。

秦良玉着一身银色锁子甲骑着一匹白色战马,持着一长戟,头盔银色如冰晶一般,一双凤目扫过却也尽显其巾帼英雄本色。

她作为此次大战的明军主帅自然要有一定的气度,是故,朱由检特命她着银甲和持长戟,如此方显得威武不凡。

但秦良玉到底也已年迈,穿如此厚重的银甲与长戟已不能再驰骋沙场,但骑马走一走还是无妨。

紧随着在秦良玉后面的便是何新和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两人皆是着蟒服,没有身着戎装,以此衬托出秦良玉的威仪。

朱由检是乘着金色蟠龙大辇出来的,这一次他只能算是巡视不算是御驾亲征,因而这个风头他自然也没有出,只在龙辇中和卢九德一起处理政事。

按理,这一次大战,他作为皇帝他是可以不必出紫禁城的。

但是,朱由检不想把自己一直困在紫禁城,他要出去看看,他要亲眼看看在战争发生地带的百姓们是如何看待明清之争的,亲眼看看参与这场战争的近卫军官兵到底是如何想的。

另外,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几乎已经得罪了整个文官集团,而自己现在最大的凭仗就是军队,自己不能失去对军队的掌控,即便这次大战,他也要更加近距离的与近卫军官兵接触。

北方集团的士绅们不愿意看见大明继续存在下去,这样他们永远都背负着背叛大明的罪名,而且他们也不希望海洋利益一直被大明占据。

因为在满清是禁海政策,而士大夫们尤其是沿海的士大夫们希望禁海的,这样才能把海洋贸易的利润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而大明是开海的,而且现在是越开越大,甚至直接影响了北方士绅的利益。

因而北方士绅们希望满清能一统天下。

而大明国内的士绅们也是反对开海的,东林党甚至一直主张禁海,而大明在崇祯十七年也因为陷于党争,使得江南士绅得偿所愿,如今崇祯十七年以后更是进一步开海达四个口岸。

正因为这四个口岸全开加上商税执行才导致江南士绅们在钱谦益案也张慎言案以后依旧强烈抵抗着朱由检的皇权,甚至几乎就要发动政变。

确切的说,从朱由检在南迁之前发布旨意征收商税前就已经历了几次文官们企图颠覆朱由检政权的政变。

但现在朱由检仗着自己有军队支持和庶民支持以及笼络郑氏集团,建立起自己的海军,使得江南士绅们继续被打压,整个文官集团也不敢再干涉皇权,甚至已扶持起阮大钺这种只能跟随自己的“奸臣”,从废黜太子和拆毁东林书院开始,便标志着整个文官集团已彻底没有了抵抗皇权的任何机会。

不过这些文官们肯定是对朱由检的行为不满的,甚至已开始在坊间流传如今是大明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代,比之于成化天启年间还要黑暗,因为朱由检对待文官不仅仅是廷仗而是直接调动军队屠杀。

这些文官们如今是敢怒不敢言,一边在国内想着如何让朱慈烺复位一边希望满清能给朱由检一次教训,让朱由检知道如此暴政是不好的。

朱由检知道这些文官士绅们心里对自己狠不满。

但如果重新再来一次,他还是要这样做,不从文官士绅手里夺走利益如何能养出属于自己的军队,如何能发展出如今已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大明军工基地。

朱由检如果没有将这些江南士绅的利益通过抄家与商税的方式夺来再全部砸给军队,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地控制住六十万大军的。

高额的薪酬与福利待遇还有优等的政治待遇,甚至敢为近卫军官兵的尊严下令屠杀士子,这些都是让朱由检牢牢把控住军队的原因。

这也是为何许多士绅大族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子弟在参加近卫军后不再愿意听从自己宗族的摆布,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通过宗族获得更多的利益。

朱由检知道这场大战不能输,一旦输掉便意味着满清会一统天下。

而他的后院也会跟着起火,对自己不满的文官集团会趁机发难,而自己掌控的军队也会因为失败而分崩离析,自己失去了军队就会失去对财政的掌控,海洋贸易的利益就会被重新夺走,和自己还没反目成仇的郑氏集团会摇身一变继续当他的走私集团。

不过,朱由检认为自己不可能输。

至少休养生息的庶民不愿意打仗,手工业者和小商户与小资产阶级也不会愿意让大部分商业利益都被豪门大族给占据。

这些都是软实力的比较,即便是比较硬实力,朱由检也不觉得自己会输。

此时大明军队战斗力与装备水平已远非崇祯十七年可比,崇祯十七年尚且力挫满洲铁骑南下,崇祯二十年即便满清再在火器上改进与扩充兵马,也不会再有第一次的攻势。

看着长江上连绵不断的船只陆续出港,上面全部码放着装有枪械火炮与弹,朱由检无疑更有信心。

此时芷江造船厂也开始陆续有一批战船陆续出了军港开始首航,大明海军现有的大型战舰已达数十艘,警戒整个江南海域和骚扰辽东半岛到渤海湾已不成问题。

朱由检一行是在瓜埠登的岸。

一到达瓜埠,除锦衣卫和一个近卫军第二兵团直属骑兵独立营和独立步兵营继续护卫朱由检安全外,秦良玉则先带着近卫军第二军第二兵团主力先行赶去凤阳。

按照计划,各近卫军的总督总部官要在十二月初于凤阳召开战前会议,下达最后的战略部署。

朱由检不直接参与这场战争自然不急着赶路。

电影看完后又和朋友来了个周末聚餐,所以回来晚了,会尽量在12点前写完这一万字多谢书友浮笙100书币打赏

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军官生毕业典礼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员们第二百九十章 要让大明成为强大的资本帝国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复吴桥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九章 宁负汉也不负满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二百六十章 阿济格回京后的满洲贵族反应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严惩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员被杀事件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士英的算计第五百零九章 光复金州卫第二百九十章 要让大明成为强大的资本帝国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进击之血肉横飞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围 三第三十二章 嚣张至极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击阿济格部第九十一章 刘芳亮的烦恼第九十八章 去军器局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万石粮在武昌第四十二章 满门自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检知道税政出现腐败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临蜀地第三百二十三章 刘孔昭要和红毛番做生意第一百六十四章 准备对左军决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给老太监的恩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两百三十八章 降清汉臣盼明亡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们要求皇帝重新掌权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权术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处理第三百七十四章 钱还够不够用第三十四章 收编刘泽清大军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复四川全境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围开封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国政体基本稳固下来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 新第二十七章 陈圆圆第二十五章 继续南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刘文秀力促李定国降明第二十八章 卖国求荣的代价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检申斥刘孔昭第六百三十六章 给老太监的恩赐第六百五十六章 资产阶级与手工业者渗透进朝堂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战前夕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想做辽地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大明第两百零一章 朕还要留五日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声桓突然变卦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四百章 疑阵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军大败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击阿济格部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士英的算计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进京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二百七十二章 户部左侍郎党崇雅之胆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第五百零一章 无耻士绅之嘴脸第三十七章 单纯的文官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罗郡王阿巴泰第二百八十六章 调回郑森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六十三章 阁臣议政第四百章 疑阵第三百六十一章 烧毁东林书院第五百零六章 近卫军海军舰临辽东第三十章 对付刘泽清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样的帝国治理方式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第三百九十三章 诈败第六百零八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将交锋 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清介入西南战事第二百八十章 这下国库有钱了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 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围开封第五十一章 万人空巷第六百二十一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击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试探帝王心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前准备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见郑家兄弟第二十二章 诈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工业现状第三十九章 内廷多一忠良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针对王承恩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赏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儿子被抓后的祖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