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国

大明现在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都是朱由检根据自己在后世的理科知识写的一些资料提供给了宋应星等人的。

虽说他在后世是某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医学生物专业的本科生,学过基础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生物学、生物学概论、正常人体解剖学、高等数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且各科学分绩点都在三以上,但他现在也不清楚太多内容,只能清楚最基本的规律。

很多知识都是散乱的,因而他现在只能等着将来北伐后由这个时代的科学研究者替自己完善和补充。

这个完善和补充肯定是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或许朱由检还得着人去西洋诸国挖人才行,譬如同时代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物理学家布莱士·帕斯卡等人。

大明未来的科学建设将会进入理论建设为主的阶段,大跨越式的科技进步已经明显不可能。

朱由检也不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汽车出现、电脑出现的那一天。

他现在唯一能享受到的科技福利便只有具备减震系统的大型马车,特别是在乘船抵达长沙府改走陆路后,这样的马车能让他可以在颠簸的湘西官道上睡一个好觉。

“陛下,清廷那边传来消息,周则已被任命为川陕总督,现已抵达汉中,多尔衮也已称病不朝,现在主持国政的乃是郑亲王济尔哈朗,至于满清使臣被我们处死后,清廷是何反应还没有明确的消息。”

一时快要贵州铜仁的时候,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便将来自满清的情报禀告给了朱由检。

郑亲王济尔哈朗主政?

朱由检对于济尔哈朗不算了解,也只知道在原本历史上此人是死于多尔衮之后,且联合了顺治打击多尔衮余党迫使阿济格没能做成第二个摄政王。

除此之外,朱由检还知道济尔哈朗是现在唯一可以和多尔衮抗衡的势力,多尔衮是摄政王,而他是辅政王。

不过,朱由检如果预料的不错,济尔哈朗当没有多尔衮那么大的野心,不单单是根据朱由检对原本明清史的了解知道济尔哈朗不会背叛顺治,也因为济尔哈朗非是努尔哈赤之子,而是努尔哈赤之侄,因而他没有夺帝位的资格。

“一个人没有称帝位的野心,思想就会变得保守,也难怪他会派人来议和,看样子这济尔哈朗如今的确只想保住北方的半壁江山。”

朱由检说着又问向吴孟明:“周则任川陕总督出自谁的授意,以济尔哈朗之性格,当不会在这个时候还想着得陇望蜀。”

“陛下英明,周则出任川陕总督出自多尔衮的授意,多尔衮要他在汉中屯粮养兵,以待他变。”

吴孟明这么说后,朱由检点了点头:“现在周则出任清廷川陕总督,也相当于是封疆大吏了,山高皇帝远,他的满清主子自然再管不着他,想办法多派些可靠的锦衣卫打入他这个总督的督标绿营里担任要职,为将来更彻底地歼灭建虏做准备!

另外,现在周则离开了北京,北京方面的锦衣卫情报来源是否受到影响?”

朱由检说后又问道。

“影响不大,周则已扶正涵染为妻,现在满北京城都知道周则是爱妾如命,都以此觉得他无大志,而涵染现在也得了诰命身份,时常与一些满清权贵夫人小聚从这些女人口中打探了不少重要消息,比如满清皇太后布木布泰小产的消息都被我们知道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说后,朱由检颇有些八卦地看了他一眼:“布木布泰小产,是多尔衮的种?”

朱由检刚这么一问,此时外面已传来张同敞的声音:“陛下,前面就是铜仁府了,督师马阁老已率西南众文武于在前面恭迎。”

“朕知道了”。

朱由检回应了一声。

按理说,西南战事不过是局部战争,别说现在已经加入了大明近卫军一个军,即便没加入,张献忠的大西军也不可能打过湖广逼近江南。

但朱由检还是决定在北伐之前,趁着自己在南边的时候,亲自来西南看看,而他来西南为的不是其他事,实则只为了一个人。

此人便是李定国。

崇祯十七年后的大明人物中,朱由检最敬服的便是李定国。

谁都知道,李定国是南明历史上最善战的将领,被称为最后的军神。

但现在的李定国还是张献忠的义子,甚至还是跟朱由检敌对的,是以造朱由检的反起家的贼寇。

换句话说,朱由检即便凌迟李定国都不为过。

但朱由检还真的舍不得凌迟李定国。

这种华夏脊梁,虽说在这个时代,他依旧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但朱由检对李定国却提不起半点恨意。

然而,根据锦衣卫的军事奏报。

如今这李定国却是一个很让明廷头疼的人物。

特别是马士英,马士英现在最恨的就是李定国。

因为自从李定国南征以后,马士英是丢城失地,最后不得已退到了贵州铜仁。

若不是因为大明近卫军第七军的出现以及马士英在几次吃亏后开始听从杨展以及李岩等意见才使得李定国攻势被阻,只怕马士英如今连贵州也难以保住。

朱由检也是因为此才想到来西南看看,他要亲自会会这李定国。

刚好现在周则也成了西北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清廷官员。

朱由检觉得西南地区如今就像一盘三方角逐的大旗,而他朱由检最大的目的就是在北伐前把西南局势彻底稳定下来,消灭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同时占据四川。

马士英精于权谋算计但打仗的确不行,在原本历史上虽手握江北四镇也没能守住南京,当然这也跟江北四镇听调不听宣有关系。

朱由检也知道马士英不是这块料,但在当时满清南下的情况下,朱由检也只能派他来镇西南。

而如今满清南下之战彻底失败,朱由检也能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对付张献忠部,即便马士英把西南丢了,张献忠也不再对大明有任何的威胁。

好在马士英也不是真的那么无用,至少也还是保住了贵州大部和云南全境。

第八十七章第五百零七章 近卫军第二军登陆旅顺第一百六十八章 决战之日已定第五百零一章 无耻士绅之嘴脸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团出现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第四十二章 满门自缢第一百五十五章 调近卫军剿左良玉第五百三十一章 绝望的满清贵族们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红毛范德兰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复京师!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军大乱又是一年初夏时第三十章 对付刘泽清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个投名状吧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议合围全歼左军事宜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并进灭朝鲜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十章 物议沸腾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阵全歼清军铁骑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郑家别威胁朕!第四百四十七章 发动民众第六百二十一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三百二十章 帝国海军掠东洋震津门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户部左侍郎党崇雅之胆第二百一十八章 杀虏第一百二十一章 给盐商吃定心丸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无情的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断英国发展进程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战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内官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后宫第二百八十七章 赐名郑成功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复遵义第五百五十六章 处决多尔衮第一百六十八章 决战之日已定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战榴弹炮第五百二十七章 围攻祖大寿部清军主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围开封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厂第一百三十八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严办!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国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二百四十章 还有大明皇上吗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三百六十二章 关于选妃的真实目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满清太庙前杀清军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厂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军大乱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儿子被抓后的祖大寿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国偷袭铜仁失败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舆论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赏第三百八十三章 关于土地和粮价第六百五十六章 资产阶级与手工业者渗透进朝堂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应星反对议和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还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零五章 剿杀旗人恶奴第五百零八章 兵临辽东金州卫第二百六十七章 处决尚可喜第二百七十九章 处决数十名勋贵高官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杀与占领九州岛全境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第六十三章 阁臣议政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团出现第五十五章 对钱谦益的处决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十六章 夜访丹徒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变革政治制度第七十七章 执法从严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六百六十九章 关于电磁感应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发怒第二百零六章 让清军尝尝大明的火炮第四十六章 夜访丹徒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国军队内部人心涣散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士英改革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