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清介入西南战事

就在朱由检在遵义召见各地土司,以达到在北伐前稳定西南后方的目的时。

周则这边也已经从锦衣卫李永行这里得到了朱由检的指示。

“陛下谕旨,尽快发动入川之战,对张献忠部展开攻势,确定进攻日期,到时候灭虏军会予以配合。”

锦衣校尉李永行将一小纸条递给了周则,周则当即接过去看了一眼旋即便丢进了香炉之中焚烬。

“微臣明白,烦请转告陛下,微臣定不负所托。”

周则说完便开始仔细盘算了起来,他自从秉承多尔衮的授意来汉中屯粮养兵后便已募兵十万,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中下层军官皆是锦衣卫暗探。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眼前这支清军绿营新军基本上已经是大明的军队,不过暂时披着清军的皮而已。

甚至近卫军还以马士英的名义暗中资助了周则所部五千支崇祯十九式燧发枪和步兵轻型三斤野战炮和步兵重型十六斤野战炮各一百门。

多尔衮对于周则基本上是放养的状态,他有经略川陕的心思却已无帮助周则经略川陕的能力。

他的正黄正白镶黄旗在数次大战中已经损伤殆尽。

因而,他只能希望周则在川陕能自己打出一片天地,若能打下四川自然好,若不能占据四川死得也不过是汉军绿营,他也不心疼。

不过,多尔衮还是尽量的给周则给予帮助,为了能让周则在西南牵制明军。

多尔衮甚至还亲自登门拜访济尔哈朗,恳请济尔哈朗给周则在川陕的经营予以帮助既是为将来阻止明军由汉中北上也是为将来明军北伐牵制明军做准备,甚至他还幻想若时局有变也可以趁此不必回关外而割据四川。

“南军北伐素来有这几条路,走蜀道入汉中出潼关是一道,北渡黄河由襄阳北上潼关是一道,出虎牢关北渡黄河走大名府是一道,还有走漕运过德州进占保定是一道,另外便是海路由天津卫直抵京畿。”

“予西我们可以派重兵守住潼关即可,予南我们需守住大名府与保定,予东我们需守住天津卫,从丰润到山海关以及沈阳一带也需要布置重兵,另外则是蓟州与古北口,若北京不保还能从容撤出关外,若明军利用海军优势先占关外,则或可以从四川入乌斯藏,或者由陕西出漠北。”

多尔衮没有抱大明能同意和议的希望,因而一见到辅政王济尔哈朗便直接开始谈及如何防御北方诸省。

辅政王济尔哈朗虽说与多尔衮不和睦,但也不得不承认多尔衮所说的防御策略很是恰当。

如今大明拒绝议和还直接杀了使臣,使得济尔哈朗也没有了和谈的盼望,他现在也不得不支持多尔衮与周则。

“摄政王前日说希望派一支兵马支援一下周则经略四川,我想了想,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虽说如今我大清兵马越来越少,但也还是能抽出一支精兵的,再则说即便是经略四川哪有让一个戏子出身的汉人挂帅的理,以我看,何不让豪格挂帅,他是先帝之子,皇室贵胄,他的正蓝旗也还未遭遇太大的损失,以他经略四川说不定还能事半功倍!”

济尔哈朗是一个标准的保皇党。

如今多尔衮的实力大损,能与济尔哈朗抗衡且对顺治帝形成威胁的便是只有一直觊觎皇帝之位的肃亲王豪格。

因而,济尔哈朗便想着借着多尔衮这个支援周则的提议调出豪格,让其远离京城,即便以后京城失守退回关内也能少个威胁。

虽说济尔哈朗以前与豪格关系不错,但时过境迁,如今多尔衮不再是他的对手,还有实力的豪格自然就从盟友变成了他的对手。

多尔衮承认济尔哈朗打得一手好算盘,现在正红镶红两旗由济尔哈朗的人控制着,而若将豪格的正蓝旗调走,等于整个顺治身边便都是他正红旗和镶红旗的人,也就意味着济尔哈朗的权力更为集中。

但多尔衮现在也已无意阻止济尔哈朗,且他和豪格也素来关系不和,自然也不希望豪格做大,如今也愿意借安济尔哈朗的刀整治豪格的势力。

“辅政王说得有理,肃亲王素来骁勇善战,如今我大清正是危机四起时,也须得他这样的皇亲贵胄才能力挽狂澜,何不如我们这就联合上奏,请万岁爷封肃亲王为征西大将军与川陕总督周则联合讨伐四川。”

多尔衮这么一说,济尔哈朗也颔首笑了起来:“摄政王所言极是!”

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

豪格现在心情很烦躁,他本以为多尔衮实力大损后他就可以趁机崛起执掌大清国政,但他没想到许多八旗贵族竟选择支持济尔哈朗,连范文程等汉人官僚也以郑亲王济尔哈朗马首是瞻。

因而豪格现在是恨不得找机会直接把济尔哈朗杀掉。

但他不会想到的是,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已经联合把他卖了。

等到豪格接到清廷任命他为征西大将军领正蓝旗主力征伐四川时,豪格当场气得是雷霆大怒,但朝廷的旨意他也不能违背,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带着大军离开北京,西征四川。

豪格一离开京城,济尔哈朗便立即在潼关、虎牢关、以及山海关和天津卫派驻了自己的重兵。

同时,济尔哈朗又开始下令将各类珍贵文物与黄金白银运往关外沈阳,粮食也大量囤积于燕郊,甚至连茶盐也大量征收,至于资助豪格的后勤,他没有安排,只让川陕总督周则负责,明显是把豪格等当成了弃子。

周则再没多久也得知了豪格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的消息。

如今的他在北京城也有自己的眼线,而且涵染现在已经是清廷的二品诰命利用重金巴结清廷达官贵人之夫人,硬是在妇女圈内打听不少关于清廷内部的秘辛,并通过锦衣卫传递到了周则这里。

“肃亲王豪格对于西征四川没有意向,他为保存实力已就屯兵于西安,且命你为先锋先南下攻下保宁与夔州,摆明了是要牺牲你的部队去完成朝廷让他攻伐四川的旨意,而他自己则躲在西安不出,甚至还让你解五万石粮草给他。”

锦衣校尉李永行说后,周则笑了起来:“这肃亲王倒也不傻,也罢,我还是答应他,给他十万石粮,让他在西安吃好喝好,我们这边于中秋节过后当立即对进攻保宁!你着人去告诉陛下,让灭虏军配合攻打夔州与重庆两府。”

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检第一百一十八章 还乡与帝临扬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军大败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助朱元璋子孙全球化第二百七十二章 户部左侍郎党崇雅之胆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毁清东陵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腾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助朱元璋子孙全球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关于选妃的真实目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五百三十章 让汉贼感到害怕第六百六十五章 内阁否决两院提案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第三百九十章 全歼第二百零六章 让清军尝尝大明的火炮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五百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扬州大牢里的满清王公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机与纺织工业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儿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为妻第六百四十章 明军登陆长崎第七章 带兵闯京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学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准备玩把大的第五百三十章 让汉贼感到害怕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声桓反水第四百一十章 让俘虏先接受劳动改造第五百七十三章 占领科尔沁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卫军进逼天津卫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声桓突然变卦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后勤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鲜国王求饶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战 二 巨炮发威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御战 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击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针对王承恩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个县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五百五十九章 处决宁完我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三百五十一章 无耻文官与收军心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绅关于孔门自缢之事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还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二十五章 继续南下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欢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两百三十二章 当鼓励盐商转型第二百九十章 要让大明成为强大的资本帝国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俘虏张献忠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决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并进灭朝鲜第四百四十七章 发动民众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第二百七十七章 贪官们的应变之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两百章 击败白甲兵第十章 帝后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兰的风帆战舰第九十五章 确定第一军第一营番号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俘虏张献忠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六十三章 阁臣议政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没晋商之介休范氏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见郑家兄弟第四百七十五章 刘文秀力促李定国降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五十九章 东林党和阉党第七十章 两个太监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工业现状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计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们的深谋远虑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国的殖民时代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败退和全军出击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无情的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二百六十章 阿济格回京后的满洲贵族反应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卫军经略山西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员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铎败退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军孤注一掷第九章 加征商税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锅侠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开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员被杀事件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脑后的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