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

朱由检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在朝会上说的是让外朝督抚与在京各部堂官以及内阁首辅皆上奏疏陈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如果成为内阁首辅后如何治理大明帝国。

但朱由检不知道是内阁传达错了意思,还是官员们依旧还是不太习惯直接表达自己。

使得官员们自荐做内阁首辅的奏疏表面上看去就很像是讨好自己的奏疏一样。

朱由检尽量让自己认真地去看丁楚魁这篇献祥瑞的奏疏。

但他不得不承认丁楚魁奏疏的开篇真的烂,即便单纯以献祥瑞的目的来看的话,有一半的内容在写白鹤是如何的美,最后笔锋直转说陛下是如何的英明,然后才提了一句:

“臣自知愚钝粗鄙,学术浅陋,但若蒙陛下不弃,或可忝居内阁首揆,当必忠心谨慎以奉君父!”

就结尾一句才点了题,表示自己想当内阁首辅。

而且如果当了内阁首辅一定会忠诚于自己这个皇帝,会小心谨慎行事。

朱由检现在才算明白,不是这些大明官员不想当内阁首辅,不敢表达自己。

而是他们领会错了自己的意思,同时还本能地喜欢用自谦的方式来委婉含蓄的表达自己不是很想当内阁首辅,但是如果当了一定不会辜负陛下和百姓们什么的。

这些官员以为用讨的吉利越好称颂自己这个君王越好而把自己表达的越谦虚就越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内阁首辅,

坦白讲。

朱由检读完丁楚魁这篇奏疏还是挺辛苦的。

朱由检不是一个古汉语特别强的人,毕竟他在后世是理科出身。

他现在能咬着牙看完这满篇废话还极为拗口用了八个排比句去形容白鹤神态的奏疏不可谓不容易。

朱由检很累。

但让他更心累的是,他没有从江西巡抚丁楚魁身上看见半点适合做内阁首辅的影子。

先不说其奏疏都写的不够意思明白。

即便是在对内阁首辅这个职位的认识方面都有所欠缺,只知道讨好自己这个皇帝,以为讨好自己这个皇帝就一定能得到首辅之位,甚至以为自己选内阁首辅是看重是否忠诚谨慎。

“忠心谨慎是为人臣之德,不是内阁首辅也当有之,是内阁首辅更当有之,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若是做了内阁首辅能干什么,而说自知愚钝粗鄙,学术浅陋,既然知道自己不行那何必写这种没用的自荐奏疏!”

朱由检气得将丁楚魁的奏疏摔在了桌上:

“去把那些献祥瑞的奏疏全都拿过来,如果朕所料不差,应该差不多这些都是他们的自荐疏了,只是自荐疏变成马屁疏,好像朕是要他们上奏疏夸朕一样,可明明朕是要让他们夸夸自己!”

左通政吴贞毓不由得红了脸,尴尬地笑了笑。

因为他自己的自荐奏疏虽然不是献祥瑞但内容也差不多是称颂自己陛下英明。

因而当朱由检这么一说后,他便把自己的奏疏悄悄地塞进了袖子里,把一堆其他官员呈递上来的奏疏放在了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虽然知道这些奏疏只怕八成和丁楚魁的奏疏差不多一样废话连篇,词不达意。

但他还是想尽量咬牙看下去。

他就不相信不能从这么多奏疏中找出一两个适合内阁首辅的官员。

可惜的是,朱由检看了老半天也没看出几个有价值的。

有的先把自己这个皇帝的功绩称颂了一番,然后表明自己如果能成为内阁首辅会很幸运。

有的则是把整个大明歌颂了一番,然后表示如果自己当内阁首辅一定会让陛下远迈尧舜,成为千古圣君。

有的则是表示自己当内阁首辅一定会让天下的人好好孝顺父母,做到兄友弟恭,忠孝仁义。

朱由检越看越烦躁,他不知道这些身居高位的许多大明官员到底在想什么。

“真是一群尸位素餐的家伙,这些读了数十年的书,到底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要为大明做什么,他们难道只读四书五经不成。”

朱由检自己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心道:“好像从举业开始,读的的确都是四书五经,考的也四书五经。”

在此之前。

朱由检很少关心吏治尤其是大明官员的整体质量。

毕竟之前一直是各种内忧外患不断。

但现在天下基本稳定后,尤其是在此刻,他才发现大明的官员原来已经无能到这种地步,即便是督抚六部堂官这些大员都只知道溜须拍马迎逢圣意而已,并不清楚自己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儒家理学!

儒家理学只培养出了一帮君子,甚至是道貌岸然虚情假意的伪君子,但却没有明确教育一个儒士如何成为一个好官。

朱由检很失望地离开了通政司,他现在算是明白为何自己一个后世社会里的普通大学生公务员在这个时代也能和这些家伙板板手腕了。

原因无他,在如今的大明王朝,在心学又被理学压下去后,几十年来大明的官员们已经不知道去主动思考自己应该为这个家国做什么了,在他们眼里面,内阁首辅就只是一种政治地位的象征,而不知道坐在了这个官位上需要做什么。

“陛下,这是李明睿的自荐疏”,朱由检得到了李明睿的自荐疏,见文疏上没再写什么祥瑞和对自己歌功颂德的话,也没有说自己可能不适合当内阁首辅,只说自己如果成为内阁首辅会有什么样的目标。

“三年内让大明再添一个省的建制,五年内让大明每一位子民都能吃饱饭!”

朱由检总算是笑了起来:“这才是作为一个官员应该有的自荐疏,只需要告诉自己你自己想让大明变成什么,甚至说说自己以往的政绩都可以,但别全写废话。”

左通政吴贞毓不由得暗自庆幸还好自己能提前得知陛下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然就也会被陛下丢在地上而与内阁首辅擦肩而过。

不过,朱由检也懒得明着把自己的看法公布出去,在他看来,或许大明的官员才经历一些事情后才会明白,帝国现在已经不需要规规矩矩而没有灵魂的官员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导权贵进军机械制造业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六百二十六章 开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师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无情的人第三十七章 单纯的文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访丹徒听说书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机与纺织工业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国亮剑西洋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歼清军,明军大胜!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第四十六章 夜访丹徒第二百六十三章 烟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迟处死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枪械制造的现状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检喝令多尔衮滚开第六百七十六章 这笔债务由我们大明军方来要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连杀三总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战 二 巨炮发威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开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开最高级别军事会议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复广宁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用新的战争方式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祯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畴第三百九十八章 袭扰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应天卫叛军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五百三十章 让汉贼感到害怕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大明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士英改革大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检搞不懂大明官员们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统治下的黄河两岸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东番岛 二 又收三艘战船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围开封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试探帝王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东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乐盛世的辉煌第五百零六章 近卫军海军舰临辽东第十章 帝后第六百零五章 锁拿朝鲜使团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九十章 要让大明成为强大的资本帝国第三百三十章 宋应星立军令状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五百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经变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前准备第五百五十四章 陈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战前夕第二百一十四章 歼灭准塔部五千铁骑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没晋商之介休范氏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团出现第四百八十二章 线膛枪挑射清军火器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军即将再次南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复广宁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资本与郑氏资本第两百三十二章 当鼓励盐商转型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宫第七十五章 龙颜大怒第四百零七章 回师江南第六百零一章 朝鲜使团与朝贡制度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书生,亦当投笔从戎!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进击之炮声滚滚第一百二十七章 兴风作浪第六章 大丈夫相时而动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铁骑第三百七十四章 钱还够不够用第五百七十三章 占领科尔沁第十二章 遇袭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新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学的种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继续做一个贤惠的皇后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抚李定国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对于战争的不同感受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个西洋殖民地第十章 帝后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罗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围 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挂帅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国亮剑西洋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国亮剑西洋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