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动

朱由检站了起来:“那好,朕便先下达一旨圣谕,着司礼监与内阁联合筹备设立中央之咨议院、众议院,地方之咨议局、众议局诸事,以内阁次辅兼组织部尚书温初时负责牵头,成立改革小组,务必于年底前完成。”

朱由检说毕,温初时便站了出来:“微臣谨遵圣谕。”

于是,很快,翰林院侍讲学士官便写好了朱由检的这道谕旨,且授予内阁次辅温初时,温初时立即按照谕旨,着令组织部发钧令于天下各省府州县,要求立即由民间选举成立相应咨议与众议机构。

同时,组织部派遣专员奔赴各省督导各省实施这一决策,且商议确立如何选举。

张煌言等保守派高官也立即和自己门生故吏写信要求其遵循组织部要求行事,不得有丝毫违背,并透露这是朝堂妥协之结果乃陛下钦定,乃万般无奈之举等等。

而王家勤等激进派高官也向自己的商界学界朋友写信,说此乃他们尽力争取之结果,虽不能使得朝廷大政听命于商,但地方可以借此阻止地方官之暴行,因而希望商界学界之朋友抓住机会,勿让地方官府让地方之议会变了味。

一时间,朝廷之上议论纷纷,而在朝廷去向地方的官道上以及铁路水路上也是行色匆匆的送信人,报刊也连篇累牍的报道。

地方上的反响也是巨大,有说这是千古未有之德政的,有说这是千古未有之乱政的。

应天巡抚白允明在收到组织部之令后也拍了桌子:“简直是胡闹!内阁究竟是如何想的,如若真要民众管地方事务,不信任我等,那要我们做这官还有何用!与其憋屈地做这巡抚,倒不如老子也辞官经商去!”

这应天巡抚白允明一时激动之下,当场就吩咐人笔墨伺候,扬言要写辞官疏。

他底下的官吏们也没有阻止,也都是满脸不高兴,毕竟他们也知道这种议会要是一设立,他们也就没了随便盘剥商户的机会,也少了许多发财路子。

不过,就在这时候,他一师爷走了进来:“老爷,阁老的信到了。”

“恩师的信?快给本官看看,我就不相信,恩师真的能答应这么玩,难不成他们这些内阁的重臣们不要碳敬冰敬了不成!”

应天巡抚白允明说着就打开了信,见上面写道:

“吾生近来可好,朝廷组织部之最新政令,虽有利于万民不利于官吏,但也实在是因为底下的你们闹得不像话,陛下的意见很大,朝堂上说你们不是的官员也很多;

且民智已开,不比以前,如今为大明不至于被尔等败光,为长久计,不得不设两议会以求民众有决策地方事务之权,以此实现民意通达之境,尔等不可阻拦,也不准辞官……

好在内阁尚有大权,当感激陛下依旧信任吾等,也是朝廷诸公博弈之果,内阁当不至于亏了尔等富贵名利,如今气候温和,一应年敬俱取消,长安居虽大不易,但内阁诸公自有办法,不必挂念。”

白允明不是愚笨之人,从信中内容也大致猜到了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一时不由得喟然一叹:

“而今时局真不比以前了,也罢,既然恩师等都不要年敬了,那本官也无话可说,告诉底下的人,想辞官不做的,现在就来找本官,来一个本官批准一个!到时候等时局乱了,我们让议会的人去想办法!”

“名深兄谨启,弟忝在内阁已久,而今总算为天下商民做一大事,此乃陛下之功,吾等应感恩不尽,但因大明之局势复杂且交趾、西伯利亚、建虏余孽、西洋番夷等大事未做,又因朝堂之保守官员阻止,无奈内阁依旧有大权,但所幸地方已可由百姓做主,请兄得信后立即组织各界商会,要求官府按朝廷钧旨行事,违者可以罢市相抗,上意已准,可放心矣。”

杨名深收到王家勤的信件后不由得泪如雨下:“吾皇万岁!”

旋即,杨名深便吩咐道:“立即联系各大报社,将朝廷内阁组织部之钧旨文书告知于众,持我禀帖去见各界商会会长,请他们到我公馆议事,到时候好共同向抚台大人施压,同时想好对策;

抚台定不会轻易就范,我们当先帮助他们确定好设立议会之程序,立即去大明行政学院招募一批行政系毕业之学员来,同时在我们银行内部统计一下有没有有志做官为民干事的人。”

犹如应天即南直隶省一样,其他各省也是如此反应,许多官员扬言要辞官。

许多富商则积极开始准备与官府交涉,但因有上面的弹压与劝慰或者是自身对官位的眷念,使得也没有多少知县以上的官员辞官。

但底层官吏辞官的则有很多,一大批没有正式编制的吏员都不干了。

一下子,地方各省的各级官府空了许多。

应天巡抚白允明开始拒绝见各界商会领袖,以生病为由称病不出,并趁此大量批准麾下官吏离职。

半个月后,随着组织部专员要来,他才不得不出来见了杨名深等人,在杨名深等商人质问白允明是否要抗朝廷钧旨时,白允明说道:

“本官没有要违背朝廷钧旨的意思,成立两院和选举议员,本官没有意见,但是现在本官手底下就五百来个官吏;

杨先生,你应该也清楚,大明的官吏素来正当收入少,虽说当今陛下宽厚,屡次加薪甚至还有年终之例,而今在编的官吏过个小富即安的生活也还凑合;

但没编制的官吏则没法活了啊,朝廷财政有限,你们又不准加税,本抚只能给他们很低的薪酬,让他们靠灰色收入养家糊口,如今这两院一设,他们的灰色收入自然没了,也就大都辞了职,导致现在整个巡抚衙门就只有五百个官吏,整个南直隶数千万人,你让本官怎么去搞两院之事。”

应天巡抚白允明说完就看向杨名深,眼神中透露出得意之色,心道:

“谁不知道这些事都是你杨名深这些富商搞出来的,仗着和陛下有关系,想把持朝政,你要把持可以,现在问题摆在这里,看你怎么解决!”

“在下明白抚台大人的难处,也替抚台大人考虑到了这里,在下成立了一个行政事务培训公司,招募和培训了一批学员,皆是大明行政学院与南京政治学堂等大学堂的高材生;

无论是税务还是政务以至于公共建设,他们都很擅长,大人可以说是这些非在编的官吏是个什么待遇,我让他们来应聘,到时候大人不就有足够的官吏去行使政权了吗?”

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变革政治制度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来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国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个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汉贼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顿去大明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郑家别威胁朕!第三百五十一章 无耻文官与收军心第二百一十章 骑兵对骑兵,硬碰硬第五十八章 打击大乡绅第一百零一章 钢铁工业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挂帅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御战 四第三百三十章 宋应星立军令状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来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没晋商之介休范氏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断英国发展进程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二十二章 诈降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学技术领域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离死不远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设大变的多尔衮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对骑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个投名状吧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舆论第五百零八章 兵临辽东金州卫第三十六章 未雨绸缪 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闯军有意归附大明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斗的宁完我又是一年初夏时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访丹徒听说书第一百二十八章 访皇后乞红梅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这边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复山西全境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舆论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检申斥刘孔昭第三百二十三章 刘孔昭要和红毛番做生意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祯十八年的满清统治区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与宁完我第一百零九章 关于火炮与火药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一百三十七章 请陛下乾纲独断第二百七十章 未来朕的皇家资本定会夺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复沈阳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战 二 巨炮发威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清介入西南战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战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钱花不完?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复沈阳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乐盛世的辉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样的帝国治理方式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前准备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场第二百三十五章 扬州大牢里的满清王公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对我们很重要第四百七十五章 刘文秀力促李定国降明第五章 言官唱反调第四十六章 夜访丹徒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一百零五章 金鸡纳霜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检问夏完淳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第二百零六章 让清军尝尝大明的火炮第四百三十二章 处决造反的文官们第二百八十七章 赐名郑成功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三百零六章 暗杀松江府士绅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获得军事基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进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寿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晋商的没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卖国晋商之临汾亢氏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应天卫叛军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清介入西南战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祯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三百六十七章 谍战第六百零八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紧他们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压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紧他们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