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训练日常

然而。

崇祯帝朱由检此时正碰巧站在了周遇吉和刘芳亮面前。

秀才和壮勇们看见皇帝陛下和一干文武高官战在面前,也都安静了下来,惴惴不安地低埋下了头。

斗得正酣的周遇吉和刘芳亮见底下的新兵没喝彩了,也不好再纠缠在一起,惊异地回头看了看:

“怎么不嚷嚷了?”

“很好,很好!”

崇祯帝朱由检此时则拍起了手掌。

周遇吉和刘芳亮这才发现陛下朱由检就在眼前。

两人惊惧地忙单膝跪了下来:“陛下!我们……”

“尔等一个是伯爵,一个刚刚升为右都督太子太保,一个是大元帅府陆军部部长,一个是大元帅府总训练处主任,也算是朝中官威赫赫的要员,让你们带兵,你们就这样带?竟私自斗殴起来,还真是让朕长见识了,大明要是都有你们这样的将领,这天下还能救吗!”

龙颜一怒,无论是谁都会因此而心惊胆战,周遇吉和刘芳亮被训得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武英殿大学士李邦华乃随扈南迁官员,与周遇吉刘芳亮两人关系不浅,如今见这两人被陛下如此训斥,也只得尴尬地笑劝道:

“两位将军想必是想教教新兵武艺,垂范一下格斗之术,陛下您也说过,男儿要有血性嘛,若两位将军没有虎狼之性,何有虎狼之师。”

“行了,你不必再劝,作为总教官,就当作为新兵典范,为人师表,你们俩自己去军法处何新那里领三十军棍,然后关一晚上禁闭!”

朱由检说后便哼了一声,故作怒气冲冲地样子甩袖而去。

但其实,对于周遇吉和刘芳亮互相看不顺眼的情况,朱由检心里还是颇为满意的,至少这样的话,才能让军队内部保持竞争的活力,也避免自己被架空。

走回到城内临时行宫后,朱由检才不由得向陈圆圆噗呲一笑:“你说说,这两活宝,也不知道是怎么成为当世名将的。”

本因陛下发怒而也心里不安的陈圆圆见崇祯帝朱由检眉开眼笑起来,也跟着眉开眼笑起来。

“正因为是无心机的活宝,才能成为当世名将,若是只顾着打自己的小算盘,陛下您也不放心把军权交给他们呀。”

陈圆圆这么一说,朱由检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你说的是,军队就需要这样纯粹一点的人。”

说着,朱由检便让陈圆圆给自己按摩,不老实地在陈圆圆的腿根处抚摸了一下。

陈圆圆不由得避到一边。

“怎么,现在还不肯让朕吃了你?”

……

此时。

秀才营们和壮士营们已然开始上起了晚课。

朱由检早已命淮扬巡抚李明睿在校场四周建起了一连排的平房。

这一连排平房再加上这个大校场还其他附属设施被朱由检统一命名为淮安讲武堂。

这也算是为将来开办军校打基础。

因现在主要是练兵,系统性的军官培训还没有完全提上日程,因而便以淮安讲武堂命名。

因时间匆忙,且今年朱由检为安定天下民心,又一口气免了一年赋税,为了省钱,所谓的淮安讲武堂,条件自然是简陋的。

容纳两百人的大平房就算是淮安讲武堂的主体建筑,前文已提到,这里自然不必细数。

不过,为使得数百人听课者能更清晰地听见和看见前排讲官的声音和字。

朱由检亲自命淮扬巡抚李明睿按照现代大学的大讲堂设计了阶梯型的大教室。

这样既便是坐到最后面,哪怕听不见,也能看得见。

留在秀才营的读书人也是有门槛的,就是视力不能太差,否则只能转文职。

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数十万应征者中只留有几千人组成秀才营,毕竟这年头十年寒窗,不可能没有几个不近视的。

而现在在秀才营的顾炎武等人或许因为年轻,视力还较好,也就不必担心坐在后面看不清楚。

顾炎武等人都很兴奋地坐在了长凳上,目光灼灼地看着下面讲台上挂的地图。

“原来这就是我大明!建奴控制的地区已然这么多,难怪陛下说,当今天下,建奴是最大的威胁。”

“可不是吗,那里就是山海关,吴三桂那个狗贼,如果他不放建奴进来,建奴依旧被挡在关外!”

“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没想到,我大明已糜烂至此,可恨我等多少同窗好友还在醉生梦死。”

顾炎武、王夫之、陈子龙、阎应元等人一个个都不自觉地对着一幅地图议论起来,并也对接下来的课也是越来越期待。

李邦华、马士英等朝中大佬个个身着官服进入了这些看起来简陋无比,只有数十根大火把教堂照耀得明晃晃的平房。

或许这要比他们昔日所处的任何地方都要简陋,但所起到作用却是在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

即便是秀才们也不会想到,在这里,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来自朝堂上的思想。

没多久,便能听见秀才和阁老们的激烈言论,也能听见此起彼伏的掌声,这是朱由检先给这几个大臣指示了的,他们必须争取有这样的氛围。

而在壮士营的新兵的课堂上则要有秩序得多,让人恍惚像是进入了乡间私塾,只听见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声音有些雄浑,不如小孩的声音那么清灵。

周遇吉和刘芳亮被人拖着进了禁闭室。

两位总教官成了体验大明军法新处罚方式的第一人。

黑洞洞的小屋子,让素来在集体生活惯的了两人很是难受,不过这也为他们后来惩罚士兵提供了经验。

等到课程结束,新兵们叽叽喳喳的声音更是让他们心痒难耐,让他们很好奇外面的新兵是听了什么为何这么兴奋。

钟声再一次敲响。

第一次接受集体生活的新兵们在李邦华和李明睿以及一帮教官的带领下开始自觉地领洗漱用具,学着在规定时间内自己沐浴,睡上下铺,在规定时间内熄灯。

秀才们是爱干净的,对于各种严苛的卫生条件倒也能接受,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是,什么都要自己干,没有仆人服侍,有的人为了脱下御制的短衣军服都要费半天神。

而壮勇们则嫌麻烦,从未有过洗澡习惯的他们,让讲武堂内的小溪都变了颜色,更让他们受不了的是,还要到规定的区域解决大小便。

新兵都嫌教官和军法处的人太严苛,尤其是板着脸的大元帅府军法处主任何新在背地里被新兵骂了无数次“没把的死太监,活该没后,碰不了女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见郑家兄弟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二百四十章 还有大明皇上吗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宫也在栖霞山第六十五章 新的税赋政策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派士绅的激烈交锋第三十一章 贪小利无野心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发枪面世第五百六十章 孙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这棵歪脖子树第十六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员收入第一百七十八章 诛杀逆贼左良玉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工业现状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卫军进逼天津卫第五百七十一章 敌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准备重新开始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助朱元璋子孙全球化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零三章 圣学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二百六十八章 郑氏这个走私武装集团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围 二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离开紫禁城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开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挂帅第五十一章 万人空巷第八十四章 积极响应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个投名状吧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则反清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鲜使臣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顿去大明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二百六十三章 烟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战炮发威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还有希望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国两派之争第一百三十四章 间谍高弘图第二百七十七章 贪官们的应变之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战与摧毁清军炮兵营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败退和全军出击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严办!第一百二十一章 给盐商吃定心丸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寿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继续做一个贤惠的皇后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国军队内部人心涣散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复山西全境第十一章 南撤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绍宁欲废朱由检新政第三百七十四章 钱还够不够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敌袭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顿和他的表妹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战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视作乱党,便格杀勿论!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毁清东陵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六十章 阿济格回京后的满洲贵族反应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二百一十六章 宫墙内的静谧第九十一章 刘芳亮的烦恼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广督抚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卖国晋商之临汾亢氏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进击之残阳烟火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给你撑着第六十三章 阁臣议政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个投名状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发枪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贼,我要打死你!第二百五十章 清军阿济格部兵临武昌府第一百三十章 行动开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国的萌芽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决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则反清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发枪面世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乌江关第三百二十三章 刘孔昭要和红毛番做生意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电学的发展第八十七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协同作战第四百八十二章 线膛枪挑射清军火器兵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见吏部尚书华允诚第六百五十五章 关于取缔农业税与管控地方官府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乱党,给我杀!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乐盛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