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节 三个奇迹

火枪骑兵,火枪在前,东南军骑兵得来不易,卖少见少,为了保存珍贵的骑兵部队,东南军参谋部制定的策略是保守的,要骑兵们遇敌时,下马列阵以火枪作战。

刀剑无眼,火枪则是东南军的强项

也不是不给他们用马刀,如果遇到敌军败退时可以用马刀追斩。

条文是死的,军官们大胆敢战,不拘一格,也就取得了相应的战果。

目前,东南军派往埃及的骑兵部队有六千人,分驻开罗与苏伊士城,两支骑兵部队没有呆坐城里,而是开出城外,趁奥斯曼帝国之时,与先行到达的部族骑兵展开了广泛的野战,均能战而胜之。

可能是经验稍逊色于部族军,在其他方面,包括训练、力量与速度、军纪、士气等,东南军骑兵辗压部族骑兵。

部族骑兵首要是求财与保命,有了这样的观念,遇到强敌时,他们望风披麾。

如果在奥斯曼帝国立国之初,部族骑兵敢这样畏敌如虎,苏丹会将他们找来,立斩当场!

然而奥斯曼帝国成立已过二百年,变得腐朽,长于深宫妇人后的苏丹岂有当年苏丹的雄才大略,杀伐果断,因此,部族骑兵心安理得地该逃,以保存实力为上,不敢进攻。

到来的部族兵马越来越多,已达三万人,在战火中成长的东南军规定谁在西奈半岛就打谁,谁也就老老实实地听话,不敢越雷池一步。

区区六千人东南骑兵,竟然把部族骑兵给压制在西奈半岛以东,可谓威风八面。

至于埃及及以西的昔兰尼加、的黎波里、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部族,东南军人少,防守如筛子一般,很容易被奥斯曼帝国派出的使者穿越防线,找到那些部族,要他们起兵反抗东南军,然而响应者寥寥无几,多是做做样子,有姿势没有实际。

埃及地区竟然是水静河飞,没有奥斯曼帝国所想象的遍地烽火,没有拢乱埃及,没给奥斯曼帝国争取时间。

东南军同样也在做工作,对那些部族说道:“除了尼罗河地区,我们华人对于象土耳其人那样的统治没有任何兴趣!”

意思是说给部族自由,各部族欣然,那感情好!

谁会想在自己头上安多一个太上皇?

奥斯曼帝国征召大家打仗,不发工资和补给,战后虽说可以任意掠夺来帮补帮补,可大头又给土耳其人拿走,这样的活没法干。

于是他们面对着奥斯曼帝国的征召而置若罔闻,按兵不动,如此就给东南军争取了时间。

修葺加固城防!

把开罗民众迁走!

东南军不在开罗旧城设防,而另建一座新城以迎强敌,这座城池建立的时间短,工程量极大,华人以排山倒海势,废寝忘食,每天三班倒,拼命地干活,只用了三个月,就让一座坚固耐用的华人新城耸立在尼罗河三角洲边。

这是不可想象的工程,换作其他人来做,可能要三年,甚至十年才能够完工,而华人竟然做到了!

这是一个奇迹,埃及民众明白了华人的厉害,懂得了什么叫做基建狂魔。

另一个奇迹是起建伊初到完工,竟然没有一支部族骑兵到来骚扰,开罗地区水静河飞,工程不受任何影响,也就顺利完工。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当开罗失守后,他们的使节就已经派出,向各部族下达命令,要他们出动,为奥斯曼帝国争取时间,然而他们失望了!

部族苦土耳其久矣!

各部族隔山观虎斗,等的是两强相争,分出一个胜负来,至于怕土耳其人治罪?

如果土耳其人胜出,也必然实力大损,反倒对他们要怀柔以待,不能追究他们的罪过,顶多是认个错,给土耳其人一个面子罢了

要是华人胜出,他们可是说过允许部族独立的哦。

反正怎么都有好处,部族拿小板凳当起了吃瓜群众,等着看好戏。

话说回来,打铁还须自身硬!

如果不是东南军夺取了开罗,显示了自身的强大,各部族心存忌惮,否则早就进攻拿人头向伊斯坦布尔请功了。

就拿东南军骑兵来说,只要稍一软弱,表现不佳的话,部族骑兵同样会来进攻。

第三个奇迹就是东南军把开罗旧城十万民众尽皆迁移!

管辖开罗的东南军第四军的军长李来亨召见了开罗市政委员会的委员们---这是华人设立的傀儡政权,但也有相当的权力,毕竟华人表示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这个委员会是必要的,通过他们来管理开罗,因此他们也有权力,受到尊重,工作愉快。

李来亨说道:“新城建立,土耳其人就要来了,一旦开战,你们不能留在这里,否则性命难保!”

一点没错,在市政委员会的组织下,开罗人给予华人很大的支持,他们出动了大量的人力,帮助华人建城。

大工做不来,打下手做做小工还是可以的,帮助华人填补了人力短缺的缺口,帮助非常大!

三个月建城的奇迹不是说笑的,动员了大量的开罗民工来帮忙,此外,开罗给予华人的物资非常多,单是每天的新鲜食物就是一个天量。

有了新鲜食物,吃下去干劲大,工作时有力。

还有其他的建筑物资如砂石、木头,开罗人也提供不少。

开罗人帮助“敌人”干活?

那是因为华人按市场价给钱!

出工,给钱,买东西,给钱,买卖公平,可不象土耳其人那样光收税没好处。

这手干得漂亮,开罗民众赚了不少钱,他们喜欢华人。

要是你来横征暴敛,开罗民众就算不揭竿而起,至少也会消极怠工了。

如今土耳其人就要来了,他们会征召当地人从戎,要不运送物资、要不就是填沟壑、或者干脆给他们发兵器,要他们上前攻打他们参与建造的开罗新城。

土耳其人不会心善,不会给大家发钱的!

这城有多坚固,开罗民众是清楚的,所以李来亨说要迁走他们,委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市长阿卜杜拉·费萨尔是个带路党,彻头彻尾的华粉,尤其担心自家安危,他请教李军长该怎么办?

于是李来亨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

第1230节 十二艘战列舰第8节初建军(一)第3节火并第418节 以法治国第994节 印度式的抗争第2198章 东洋人第111节诱惑部族第1835节 不能救“高雄197”号舰第255节到吕宋之不急第1068节 奥斯曼帝国宫廷第906节 开国诸事第1499节 刘国轩打蛇打七寸第1576节 越南是什么鬼?第5节初议事第1995节 马进忠威震虎河第1634节 轻胜老毛子序成为大海盗之子第1798节 我以后再也不冲动了第1126节 阴谋的酝酿第389节 红毛番国学水平比你高第412节 洋枪团来了第652节 最怕汉化第1069节 风雨欲来的奥斯曼帝国第193节颜大少又被卖了第1530节 进步的土耳其人!第618节 过瘾第1869节 中国兵不是罗马兵第1975节 王弟泰维斯亚跪了第2095节 酂伯爵第910节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1897节 我好难呐第1042节 德叔管后勤第1689节 求佛保佑第917节 七天下城之欲打雄城第691节 都是不要脸的!第209节刘之凤的质问第1454节 陆战队顶用第306节 地域黑第1631节 又一次教科书的进攻(二)第1335节 幕府军VS倒幕军第1312节 灭虏会议(一)第1374节 归化之路第2168章 很香!第1785节 奥斯曼使者给圣座讲中国的三国故事第774节 宽宏大量的领袖第1678节 王董事长的得瑟第1588节 回到南京第357节 我要带你们去死第376节 明人与倭人合流第1858节 敌我两方动态第1788节 大维齐尔之死第125节琉球天变第1276节 东南王远胜燕王第1935节 忠言逆耳第2164章 自行车发明第1078节 王的女人,当信妈祖!第1817节 那不勒斯城的弱点第791节 皇子的愤怒!第235节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虽远必诛!第716节 柳如是的动作第943节 华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315节 我们凭什么?第1874节 包头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157 奥斯曼独立大潮起(四)第2063节 有至尊导游带令的游览第807节 秦淮嫩三姝第1678节 王董事长的得瑟第1819节 杀进那不勒斯城第1175节 大明大改第147节会唔熊巡抚(一)第246节到吕宋之倭人土著第263节众香之城第287节 在宁远城的活动第448节 军人的婚礼第830节 鞑靼人最后的抵抗第587节 大明官员的德性第1040节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962节 王子的首战第1207节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724节 新军校学习(二)第80节出师落旗第1685节 皇太孙朱和坪第712节 东林党罪过罄竹难书(一)第662节 万马齐暗中唯周敢战第1339节 倒幕军硬着头皮向前进第5节初议事第1351节 杀,不杀!第197节毛文龙挂第206节火枪逞威第2063节 有至尊导游带令的游览第2014节 郝摇旗差点学了夏侯惇第14节 陈和彬的观察第1687节 往川西去第381节 如鸭子上架的陈玉雪第1035节 大神神像事件之铩羽而归第51节船底世界第1642节 带路党科什图尼察(三)第1516节 撤退(一)第1864节 民工马宝第1461节 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