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节 埃及生产建设兵团

“这场战争,是我们胜利了!”颜常武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里。

东南军三军高官们济济一堂,腰板挺直,欣然地听着自家领袖的总结。

对他们的奖励已经发下来,爵位暂、勋田、军功章、职位、军衔、奖金应有尽有。

从来都是军官好处最多,高级军官的好处更多,这里面的哪一个都赚到手软。

领袖不是吝啬的人,喜欢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他给的开心,大家拿得开心,皆大欢喜。

军长们皆封侯,虽然是低级侯爵,但是总算有了晋身之阶,好过以前光看着海军花差花差而无用武之地。

其余的将领们或封伯爵或者子爵,非军功者不得封爵,终于有了爵位。

曾经海军的官兵们奚落陆军道:“不打仗养着你们有什么用?你们是我们海军基地的警卫队!”、

陆军的兄弟们拿不出象样的战绩,底气不足,只觉得矮了一截,如今才能理直气壮地与海军将领们坐一起。

颜常武高兴地道:“奥斯曼帝国是个不折不扣的帝国,他们横跨三大洲,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让欧洲人无可奈何,先是桥头堡地区的君士坦丁堡被攻陷,接着希腊、马其顿、塞浦路斯等等地区沦陷,欧洲人也夺不回来,吃说奥斯曼人的苦头。”

“他们的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一定程度就是因为打不过奥斯曼人,东西商路不通,否则的话,谁愿意在风浪莫测的大海中行船,有钱赚,没命花啊!”

“我们自东方跨海而来,去国万里之遥,一战于开罗城下,二战于霍姆斯城,我们消灭了敌军三十万,那是成建制的军队,可不是平头百姓!”颜常武举手,做了个虚劈的动作,响亮地道:“我们打断了奥斯曼人的脊骨!”

比喻非常恰当,军队不是百姓,不能在操场上跑几圈,站几次就能够派上用场,一个军人的养成乃至一支部队的成军,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金钱、鲜血与生命,尤其是军官,高级军官,他们的晋升之路往往伴随着累累白骨。

为什么伊哈桑·帕夏打了败仗只被小惩,确实是一将难求,朝廷寄希望他吃一亏长一智,事实证明,之后他应对得当,东南军不得不撤退。

军队更不是白菜,春雨一来就能够刷刷地生长,上市派上用场。

可以说,三十万精兵的损失,是奥斯曼人惨痛损失,伊哈桑·帕夏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华人敲着得胜鼓,迈着胜利的步伐安然无恙地退出了前线,他甚至不能组织军队围攻大马士革城!

防守时不惜一切代价,但进攻时那就是白白牺牲了,伊哈桑·帕夏不愿重覆开罗城之战的旧辙,唯有忍了。

“……我们得到埃及,让奥斯曼人三个洲的疆域变成二个洲,而且亚洲的历史名城大马士革城也在我们手中,我们胜利了!”如此,第一次奥斯曼战争定论!

“我准备回国了,此间之事,归由戴维先生负责,大家要听他的,支持他的工作,功成之日,我绝不吝啬,你们想要什么,和我说!”颜常武的话引起了军人们的阵阵笑声。

自张守云开始,四个军长张守云、祖可法、李定国、李成栋一个个表态,坚持拥护领袖指示,配合指挥官戴维先生,完成领袖交代的任务。

戴维先生则表示他将不打折扣地按照领袖的命令,完成任务!

此乃东南国的特色,当众表态之后,说话算数,不能违反,否则说一套做一套的名声就安在那人的头上,领袖也可以治他的罪!

戴维先生被封为“开罗行营主任”,任务是维系占领区的统治、在外对抗奥斯曼人,在内镇压占领区反抗的民众,确保占领区不被敌人夺回,还得找到机会,咬敌人一口,砍敌人一把。

留给他指挥的军队有二十万,都是精锐部队,不少了,有足够的力量对付奥斯曼人。

二十万人的后勤补给压力非常大,东南国船只固然很多,但从远方运输补给,也是支持不住。

这有何难!

只要有土地,饿得死中国人?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合适移民的民族,要是将世界各个民族放在一个陌生的地区,首先生存下来的必然是中国人。

驻开罗地区的第一军和第五军,他们屯田!

除了现役军人做做临时工,各支老部队退役老兵,且慢离去,在尼罗河屯田三年。

成立埃及生产建设兵团!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埃及真的很合适成立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类似于新疆,有尼罗河条件甚至比新疆还要好,现在没有大开发,人口也少,有的是土地容纳华人屯田,不屯田,不成立建设兵团,没有天理了!

埃及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领袖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军政企合一体制,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东南国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东南国中央政府和开罗行营双重领导,以兵团、师、团、连进行编制,这也是兵团称谓第一次出现,之后使用开来,位置在军级之上。

“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以后历代沿袭。”颜常武朗声道:“我们的建设兵团不同于朱洪武的屯田兵,建设兵团成员是民兵,民兵!”

颜常武定性为辅助军队,闲时操练,农时耕种,诸人暗暗点头,这是对于明朝屯田兵的一个修正,聪明之举!

领袖英明,胜过朱重八!

朱重八立国之后,曾有一个得意之举,那就是建立卫所,卫所兵就是屯田兵,平时屯田,战时打仗,朱重八曾得意地说:“朕养兵百万却不花费老百姓一粒粮食,古来未有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朱重八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屯田兵没有战斗力,素质下降,战斗力太弱,打不过倭寇、鞑靼人,最终走进了历史舞台。

反之,一昧使用正规军,财政、补给难以保障,如今成立埃及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正规军的补充,非常恰当,不需要总是使用正规军,有许事情民兵就可以完成了。

至少,生产建设兵团启动后,驻埃及的部队就不用从海外调运粮食了!

“尼罗河地区很合适屯田,而且埃及是控制非洲的关键,长远来说,我们必须把埃及掌握在手里,你们先行一步,打好基础,做好防敌和屯田的任务,尤其注意发挥建设兵团的作用!”颜常武面授攻略道。

留守诸将领命,戴维先生请教道:“那么,对于埃及的宗教事务如何处置?”

这是一个敏感话题,大家都看着颜常武,听他的指示!

第1252节 谁是柿子?第230节 初临广州不甚愉快第1002节 糟糕的印度人第39节小丫头上位第1644节 出兵黑龙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744节 为何反?第1986节 受伤也开心第217节大舰上的生活第412节 洋枪团来了第824节 疯狂的菜鸟第1399节 奥朗则布来摸华人屁股第291节 到登州第1942节 话不能当饭吃!第126节久米村条约第257节到吕宋之陈府家事第759节 气运之子第1223节 朱家子孙反大明第1398节 毒舌两兄弟度假记第1283节 大明第一忠臣第1255节 难逃一劫第1055节 麦斯欧德投降!第1125节 朝堂众生态第2178章 许二牛度假(三)第300节 东南军斗鞑子兵(一)第1524节 领袖奇谈第1394节 救灾第1025节 印度人的胜利第1008节 你和我们同在第389节 红毛番国学水平比你高第1190节 领袖光环的威力第1287节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114节 来生愿为领袖帐下一小兵第2024节 包头佬的顽抗第717节 狗头军师戴维先生第1685节 皇太孙朱和坪第55节终于等来了借口第974节 本宫很头痛哪!第372节 倭人在安南第985节 给钱就行第1293节 苦练成材第751节 杀人质第1597节 朱由产彻底想通第1974节 不懂割须弃袍的后果第368节 给大少的回报第1082节 小事一桩第90节定鼎之战(五)第880节 维护生态平衡的洪煕官第527节 文莱战定第1961节 活佛在此第623节 进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767节 一招鲜吃遍天第848节 与黄道周的争论第588节 老熊论清流浊流第459节 成为通讯员第283节 从军记之要讲中国第259节攻打土著营地第1640节 带路党科什图尼察(一)第1557节 世易时移第1579节 高攀不起第1175节 大明大改第597节 航行中第214节一筹莫展的邹巡抚第54节做好战斗的准备第197节毛文龙挂第1603节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386节 孙承宗是奸臣!第258节到吕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015节 向苏伊士城前进第129节坚定的带路党第2079节 谁都有恨第868节 上风?下风?第766节 冲冠一怒为的是红颜第259节攻打土著营地第2076节 教育新出炉的勋贵第285节 出兵北方第1791节 子继父职第388节 惊天消息第16节不要就硬送第1160 帝都之乱第1681节 天下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第1042节 德叔管后勤第585节 大明殇始之老熊来归(三)第2045节 炮兵在行动第1404节 速下城第278节 赐爵建制第1708节 争房第662节 万马齐暗中唯周敢战第1911节 中国式的葬礼第2175章 许二牛回乡第1621节 科什图尼察的匪帮第1664节 孙李夜话第425节 邓岩忠阻止孙承宗第755节 最后一次生日宴第1604节 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第149节貌似不妙哦第178节战列线交战第1808节 上风作战VS下风作战第621节 胜利冲过好望角第775节 你知道土澳大陆吗?第44节舰员结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