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节 明之危机

无论在军政方面,他的目光比杨莺儿敏锐多多,知道新明里新旧两种观念激烈碰撞,非同小可!

这是人类认知的巨大颠簸,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外国白皮、三哥有宗教之争,为此而杀得血肉纷飞,而中国则有路线、宗法之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尤其是以公主执政,更是非同小可,一旦生变,可是一个巨大的帝国!

不服朱真真管治的人大把,毕竟明朝是个男权社会,他们怎么可能甘心让一介女流统治呢,这可不是闽南!

一旦帝国动荡生乱,死的人绝不是小数,打破目前的好局,对于朱真真乃至于他的统治影响不小。

毕竟,原装与修补后是不同的状态。

之前,北国受到荼毒,民心思稳,想乱者没有市场。

如今战火硝烟散去,呼啸而下的鞑靼人落入了历史的画卷中,总有人不甘平淡的,一些人已经蠢蠢欲动,不仅如此,大明迸发的巨大财富令人心动,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多的财富堆积在大明,从来没有!

这财富多到大明现在发行新纸币,嗯,朱家祖宗朱重八弄的纸币还不让大明的子民们吃够苦头?还做新纸币的拥趸?

元代的纸钞风行天下,明代继续推行,也不必特别惊奇。

朱重八有样学样,发行纸币,发行量超大,但没有金银保证金,纸币的贬值速度很快。

洪武八年,朱元璋构建的“洪武体制”规定:钞分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六等,每钞一贯准合钱千文、银一两。此时钞钱银米兑换比价处于1贯钞:1000文钱:1两银:1石米的平衡状态。

但到了洪武十八年,比价则变为1石米: 5贯钞: 0.5两白银。纸币对白银贬值900%!

到了成化年间则贬值了250000%~260000%,比不上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做它们的徒弟还是够资格的。

新明的纸币受到追棒,毕竟纸币轻便的好处值得夸奖,最重要的是它的发行拥有金银保证金,是可以兑换的哦,虽然兑换的程序忒够麻烦,能够一比一地按面值兑换成银元!

无它,新明有金有银有铜,财大气粗!

随着新明推行新经济政策,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民间迅速从战争中的创伤中回复过来,民众与朝廷高度合拍,那就是一门心思地劳动,勤奋干活赚银元,官府收税,鼓励生产。

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奋彻底迸发,拼命地肝着,为每一个银元而奋斗。

贪财!贪财!贪财!

这里可是瓷器、茶叶与丝绸的故乡!

这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关键是地理大发现,西方的白银潮水般地涌进大明。

“幸运的”邻居小倭,他们的银山出银甚多,还有金小判!

小倭倭什么都缺,包括金银,他们主要是没有什么生产力,看似金银多却没法消费,只好拿来买中国货物。

最令人欣喜的是东南国大量的金银拥入,反哺新明!

也不想想,穿越小强占据的是什么地方!

台湾、东南亚都是火山带,火山运动,能够把地底的金银铜重金属带到地面上来,例如倭倭金银就是这个道理。

颜常武起家发掘的第一桶金就在台北地区找到了黄金大矿,先后开办了基隆川筋砂金矿、瑞芳金矿、在牡丹坑山发现大型富金矿,多个金矿加起来,差不多一年有五万两黄金,让他喜呼“俺开局有钱!”

之后占据东南亚,那里黄金白银和铜更多。

金山省!

即加里曼丹大岛,那里的黄金多得要命,由于岛屿够大,华人又勤奋,发现的金矿矿藏不断增加,黄金出产数量始终不减,稳中带升,是为金山。

东南亚之富,几乎所有的大岛都有金矿的分布。

例如菲律宾,金银俱备,让失去它的西班牙人大呼惜哉,痛哉!

东南亚是个贵金属异常丰富的地区,还有一个土澳呢?

土澳在西北部和中部有黄金大矿,在西澳大利亚,有一条黄金地带,甚至有露天黄金矿!

中部黄金还伴生着铜矿,银也不少,土澳的金银铜产量都是稳中带升,稳稳上升。

东南亚和土澳矿藏虽多,以前的土人可是小打小闹,关键是老大重视。

他组建了威名赫赫的武警黄金部队,这支部队堪称“现代版”的“摸金校尉”部队!

因为啥呢?看看他们住的地方:崇山峻岭、深山老林,经常遇到虎豹狼熊---不过都给他们打牙祭了,那年头那些动物还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有机会就杀,然后烹之。

工作地点往往是偏远地区、未被开采的矿区、荒无人烟。

既然是部队,多数都是年青人,他们奔波在祖国的群山峻岭之间,抛弃了繁华,选择了寂寞,把自己的大好青春交给了国家!

跋山涉水,从来不喊苦、不喊累,为祖国寻找每一处的宝藏!他们不放过每一片的细小角落,细细搜寻,看看有无可用之材,他们每天都在寻找着金子和宝矿,把寻找到的每一块金子都上交给国家!

也只有他们,以军人服从命令的方式,才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于东南亚和土澳广袤的土地里找到资源,供国家开发!

东南国国库里的金银储备不断增加,为东南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金银铜钱增加!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是为良性发展!

有了钱的东南国与海那边的新明是兄弟也,为新明提供了二千多万银元的发展资金,而民间流入新明的资金更多,也就助新明政权站稳了脚跟。

新明,也学东南国成立了武警黄金部队!

别忘了,大陆也是有矿的!中华地大物博是说笑的?

穿越小强来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产金大国!世界第三的产银国!

他交代朱真真在大陆找矿,起初官员们抱着只是依旨行事的态度,但很快他们的脸色就变了。

越来越多的金矿、银矿被发现!

于是组织人力开采,新明国库里的黄金、白银越来越多,终于能够以一比一的比率兑换相应的黄金与白银!

新明开始有钱,越来越有钱,钱找钱易来钱,最高执政却是个公主朱真真,比起海那边的“贼婆”杨莺儿,朱真真无论是管治水平和政治手腕都差上不少,她负责守护着这个国家,让诸人看来有如是“三岁小儿持金过市”一般,那些人甚至作梦想象是“明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

新明的情况被东南国情报系统收录,同样的情报,颜常武看出了不祥,他看到了巨大的危机即将到来!

赶快回去,只要他回到大陆,就是雄狮守国,万邪消退!

第1631节 又一次教科书的进攻(二)第658节 天津保卫战之攻城第141节教育军官们听话第358节 下关不是关第1836节 拦截失败第1495节 大家都来玩玩具船第1591节 好签第311节 又要打巴达维亚第236节六条三级战列舰第1013节 领袖的铁腕第1499节 刘国轩打蛇打七寸第154节三圣经第1880节 吃饭要紧第824节 疯狂的菜鸟第271节入港炸船第949节 立足亚丁第964节 他们不是人第946节 来到失败之地第351节 幕府战术第800节 皇帝呷屎第1877节 包头佬俘虏第465节 万人之王不万人第1154节 奥斯曼独立大潮起(一)第1648节 出兵黑龙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176节 孟买城之殇第355节 东南府发展遇瓶颈第122节琉球人竟胜东南府一筹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第2010节 海锁堡垒的城墙第747节 堵胤锡的成功第2060节 不想死的苏丹第1566节 运河之善待民工第1260节 猛将兄过时了第829节 烈火焚城第1433节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娘教训你吗?第224节出航前的军议第1609节 唯我中国,万世长存!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第1350节 千叶合战之主将倒下第149节貌似不妙哦第1234节 战斗的反转第1924节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362节 这是报应啊!第563节 驱虎吞狼之亚齐人跳脚第1269节 临危照样窝里斗第921节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压力第1434节 金银珠宝其次第1595节 朱慈烥的愤怒第1822节 船不够第1639节 北海攻略(二)第291节 到登州第36节斯托姆的加入第1475节 敌情介绍第1695节 机密不可外泄第215节我的战列舰第452节 炮轰万丹第233节一边倒的战事第355节 东南府发展遇瓶颈第692节 舰队出动!第7节实干兴家,空谈误事第1655节 哥萨克的军议第24节尔虞我诈第943节 华人在印度的攻略第657节 天津保卫战之填沟壑第2节城下之盟第1552节 我军进攻之将军殒第358节 两倭会战第1345节 千叶合战之一念之差第15节送你三万两第1418节 雄关难过第9节初建军(二)第2036节 王的祝福第1789节 开始“正常”的苏丹第386节 孙承宗是奸臣!第2039节 参战的年轻小伙子第47节舰上一天(三)第1877节 包头佬俘虏第226节杀到外伶仃岛第546节 倭杀倭(四)第549节 在南京之东南学堂第740节 进徐州序成为大海盗之子第2104节 突袭乌姆拉季绿洲第1222节 明之危机第714节 东林之殇第546节 倭杀倭(四)第1713节 争地第353节 釜底抽薪第1316节 朝廷学乖了第670节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1511节 不杀老头了吧?第2018节 奇葩的包头佬第245节真正的定鼎第2073节 颜常武谜之微笑第27节急袭奥伦治城(一)第1253节 东方规则第1343节 千叶合战之倭杀倭第494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一)第439节 新兵一枚之天赋特色第1675节 今上之清穿有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