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节 不让倭人演绎经典

知道丈夫对古文是七窍通了六窍,公主朱真真就解释给他道:“此乃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灭楚,楚国申包胥兴楚,他到秦王面前所讲的话,,这位阿部君来了个借鉴,前来游说我们夫妇俩!”

顿时阿部贤六大起知已之意,他精通中华文化,读通四书五经,能力胜过了许多中国人,也包括面前这位东南王。

否则,阮大铖凭什么这么给面子给阿部贤六,还不是这位倭人景仰上国,连自己本国的倭文都不会写了,说起本国的倭文都不如说中文流利,让这个倭人去参加前明的科举,进士可能考不上,但是举人应该跑不了,秀才是十拿九稳。

对于这样的倭人,是要给面子的。

灯塔国的辐射下,中华八个小跟班上层尽用汉语,以说汉语为时髦,他们贵族的汉语水平真的胜过了许多中国人。

东南王道:“我读得书少,你不要骗我!”

公主立即叫人找了本简体的《春秋左传》找到了《申包胥哭秦庭》那一段给他看,原来是件“扒灰”惹出的事情,楚平王中途截胡,抢了儿子的媳妇,又迫害儿子、儿子的师傅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复仇,借了吴国兵攻打楚国,破楚都,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就刨坟将尸体打了三百下!

申包胥是楚国大夫,伍子胥灭楚,申包胥兴楚,到秦国借兵打伍子胥。

秦王不允,不想借兵,申包胥就哭,哭了个七天七夜,哭得稀里哗啦的,秦王受感动哗啦稀里的,遂出兵,结果伍子胥被打跑,楚国复国。

ωωω◆Tтkд n◆c○

当时秦王就作了一首著名的《无衣》送给申包胥,赋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颜常武看完,对阿部贤六道:“接下来,阿部君是要哭了?”

听到殿内三人不由翻白眼,王爷呵,也不要那么直接嘛!

你应该先拒绝了,然后人家来说服你,你把头摇得象个拨浪鼓说“不听,不听!”之后,再到人家来哭这个环节。

孰料颜常武把手一摆,对阿部贤六道:“很好,你所讲的事情,孤已知晓,孤决定出兵,助孤的侄儿坐正幕府大将军的位置!”

颜常武与上任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约为兄弟,他称呼现任的幕府大将军德川家纲为侄儿,比直接说助德川家纲更靠谱!

就这么简单?阿部贤六楞住了。

阮大铖擅长察颜观色,对阿部贤六说道:“王爷一诺重如泰山,他既然这么说,还不谢恩!”

阿部贤六叩首道:“下国感谢上国恩赐和存亡续接之恩,虽万死亦不能报王爷之恩也!”

颜常武笑眯眯地道:“去吧!”

待倭人离开后,颜常武冷笑道:“本国的著名典故,岂能由倭人来演绎,那太抬举他们了!”

公主恍然大悟,阮大铖恭维道:“王爷高见!”

“去召集内阁的各位大人来王府商议出兵倭国之事,告诉他们,倭国钱多、人傻、好宰、速来!”颜常武着内侍去传旨道。

于是内阁首辅马士英、次辅杨天生、阁臣杨铖新、堵胤锡四人应诏而来,连同阮大铖五人,他们都是朝廷的心腹重臣,待遇肯定杠杠的,移到了阅江楼三楼处开会。

尽管来过多次,但站在阅江楼上,居高临下,观看浩瀚大江滚滚东去,横无际涯,长江上的舰队排列整齐,从阅江楼到长江之间平坦开阔,下有一波碧池卢龙水,令人心旷神怡。

阁臣们陆续到来,正好先看关于倭国的情报。

情报上看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在位的时候爆发了“宽永大饥馑”,农业收成不好,民不聊生。

说起来倭国还是太小,一个台风打来,整个倭国都处于风雨交加中,收成彻底完蛋。

如果旱涝灾害发生,同样是全岛都陷入饥饿中。

当然,再大的灾害也伤不到贵族,他们有金银,可以去海那边的大明或者东南国进口粮食,可是金银有限,不可能背起全国倭民的口粮,甚至德川家光亲领的土地---天领的民众也吃不饱穿不暖,毕竟交通不便,运输工具落后,进口的粮食昂贵。

幕府掌握了占当时全国粮食总产量1/4的富饶的土地,和大阪、京都、江户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矿山,还垄断了金、银、钱三种货币的铸造权。

但是承担天领民众的生活也是不易,家光将军一方面加紧搜刮各地大名,以维持天领的经济不彻底崩溃,另一方面也因此而被迫放松了对诸侯的监视和钳制。

家光去世后,年仅十岁的家纲继位,主少国疑,发生浪人暴乱未遂事件(庆安事件),社会动荡不安,让诸藩国找到了可乘之机。

这次造反的共有六个藩国,包括长州、肥前、土佐、丰后、日向藩以及萨摩藩余孽等,他们的人员组成、军力和武备都有数据可查。

幕府军的人员组成、军力和武备同样有数据可查,甚至可以说明人比倭国自己人更了解他们。

通过数据对比,幕府军的力量至少是倒幕军的二倍以上,却连吃败仗,算不算是前明的翻板?!

仗还没打,就已经有了很大的眉目,成功率很高。

“春节之后,立即出兵,直取倭国!”颜常武不容置疑地道。

兵贵神速,殿内人一起点头。

新明朝廷的正规军经过整编,战斗力很强,机动力亦强,说走就走,一点也不含糊。

还有一个问题,谁可为帅?

再有一个问题,开春之后,就要进攻蒙古,谁又可以主将?

北京留守祖大寿上表,以自己年老体衰为由,说守守城可以,去蒙古草原跑马就要他的老命了!

“蒙古之事,甘辉回来了,让他去办,李过为副将,祖大寿负责办粮台!”颜常武一言而决,这是他绝对的领域,个个赞同。

“至于倭国之事,还是本王去跑一遭吧!”颜常武笑口兮兮地道:“本王还想见见本王的侄子呢!”

在座的人跟随他这么久了,知道他对于倭倭有着满满的恶意,都为那些可怜倭倭的命运而稍为担心一下!

第1601节 影响深远第298节 好在他们是官军第362节 兄弟同台看戏第1758节 炮火纷飞(二)第1755节 黑武士那恐惧的大家伙第1554节 谁胜谁败第211节刘之凤归心第1770节 不得硬拼!第415节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029节 开罗新城(一)第308节 恶棍也会心痛第1330节 他先上,我就来!第768节 轮番上阵第471节 安汶人败阵第277节 英国人干的?第1008节 你和我们同在第553节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918节 大维齐尔马到功成第1255节 难逃一劫第799节 朱慈焌在行动第1483节 红色八月,帝国花开第260节两首领殊途同归第571节 驱虎吞狼之女魔头都怕了第819节 可恨的蒙古人第1040节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491节 马打篮战定第433节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2046节 军心可用,军力不支的包头佬第2077节 安排事务第451节 华人很好对付!第1926节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091节 未战先斗智第1427节 雄城难下第1704节 李定国的二件事第1790节 对近卫军余部的处置第1405节 孙悟空是如何大闹天宫的第470节 议造浅水炮艇第1037节 大神神像事件第565节 驱虎吞狼之亚齐掐柔佛第1594节 改进型毒药第115节金铜童子第1486节 伏击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099节 攻城战七之三锅参战记第553节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756节 粮寨被焚第777节 一劳永逸解决游牧民族第591节 浊流比清流可爱第1544节 不能后退!第612节 魔都开罗第290节 宣川浦大捷第35节赎回荷兰人第1677节 阿拉斯加的开发(二)第1163节 埃及生产建设兵团第866节 红毛番来了第993节 知道什么是开国领袖吗?第231节领略东南舰队风采第106节命比纸薄的熊文灿第1204节 一起花差花差第1288节 九边第1537节 颠峰对决之高峰会议第1423节 圈套第437节 新兵一枚之接风的汤面第368节 给大少的回报第1683节 杨展之开心第634节 鞑子的憋屈第682节 海上追逐第836节 加九锡(一)第2016节 大猪肉!第451节 华人很好对付!第101节明年更美好第928节 锡兰人的国宝第1575节 雪茄老祖第1769节 给脸不要脸第703节 鞑子猛将兄!第1410节 兵不厌诈第1637节 天大瑞祥第1957节 时空错乱的感觉第90节定鼎之战(五)第1011节 视察长塘乡第914节 锡兰海战之势不可挡第112节诱之以利第303节 汉奸最可恶第1991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10节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535节 媚媚犯事第753节 造反非小事第943节 华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566节 运河之善待民工第622节 三进士见孙承宗第763节 处置之杀皇第1332节 最危险的时刻第754节 阿济格图川第1843节 中国人在马尔马拉海第1782节 大维齐尔的不安第1857节 三哥晋阶第122节琉球人竟胜东南府一筹第251节到吕宋之上舰参观第2106节 拿下阿拉伯半岛第1130节 深宫巨变(三)第1805节 戴维先生的鳄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