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节 他先上,我就来!

如今的两中华是世界灯塔,象阿部贤六和石原喜之郎这种恨不得投胎成为华人的倭倭以致于中文说得好而倭语说得结结巴巴的大有人在!

在倭国,中文是上层贵族讲的、用的,他们与华人交流根本没有阻碍。

反倒是,倭国上层与下层有时需要翻译,因为很多贵族不会说倭语,与民间下层无法直接交流,当然,贵族老爷们聪明地让翻译传话,不与下层说话,从而避免了本国人不会本国语的尴尬。

事情倒了过来,倭倭自已不会说倭语,而在东南舰旗舰战列舰“印度洋一号”上却有一位精通倭语的明朝大官。

“印度洋级”是东南国海军最新投产的一种战列舰,拥炮80门,进入了2级战列舰的范畴,包括了26门32磅炮,26门18磅炮,28门9磅炮,舰体上密密麻麻的大炮口将会让倭人看起来就象是恶魔的复眼那么的可怕。

而对于东南海军的官兵来说,这条印度洋战舰除了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之外,还有更大的货舱、更多的个人空间及多个净水站,货舱大,能装载比其他战舰多得多的物资,比方说携带足够多的硝石,可以用来制冰!

硝石溶于水时会吸热,从而降低温度,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当含着硝石的水在太阳下晒干,又能够得回硝石,反复利用,当然,硝石会有损耗,但可以补充嘛,毕竟宽大的货舱不是用来摆的。

而净水站则能提供新鲜的食水,有了合格的饮用水,加上硝石,意味着可以在东南亚、印度洋还有红海这些炎热的环境下为军人们提供冷饮!

冷饮?!

比方说冻西瓜、冻果汁、最常喝的解暑冻绿豆汤还有冰红茶、冰绿茶!

在炎火夏日里紧张的训练后,还有什么比喝上凉凉的饮料更惬意的事情!

东南海军的官兵们作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待遇,现在在这条旗舰上,士兵得食冷饮是每天定量供应,军官不限量,想喝就喝!

制度上是士兵伙食免费,军官是要交费的,一些新入职的军官年轻气盛,甚至喝冷饮喝到没钱吃饭!

冷饮尚且如此,主食更不用说,吃到人人增肥,必须加大运动量以减肥!

除此之外,舰上提供更多的人均面积,军官舱室有单人床、写字台、衣柜等,待遇良好!

官兵们以在这艘旗舰服役为荣,集全军精英在此,无论是航行还是炮术,都在全舰队首屈一指!

战列舰宽敞的多功能厅,兼有餐厅、会议室和急救站作用,里面摆放着厚实可靠的红木台椅,红木虽好,奈何过重,不可用于战舰上不必要的摆设,但对于旗舰来说还是有必要的。

颜常武与大明内阁次辅杨天生舒适地坐在红木椅内,杨天生熟络地翻译着来自倭国的倭文情报,那些情报是由潜伏在倭国的带路党发出的最新情报,以倭文写成,以快船刚刚送达南京,还来不及翻译。

本来,倭国情报在送出前都经翻译成中文,但此时倭国乱七八糟,杀来杀去杀得一团糟糕,情报系统也不是万能的,毕竟没有发报机,能够把情报送出来已经很给力,不必强求太多。

送到南京,肯定有翻译的,这不,杨天生就拿过情报,熟练地翻译起来,看他下笔如有神的状况,显然他精通倭文。

两中华新时代不乏传奇,该位杨次辅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开台王颜思齐的结义兄弟,独立支持颜常武上位,还将女儿嫁给颜常武成为东南国的王后,在初期为颜常武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金的帮助,是因为杨天生别有本钱,他是一个成功的大海商,与各国海商大做贸易,收获丰厚,他能用八国外语与外商交流,尤其熟悉倭文!

这次征倭,杨天生作为御前大臣、行营主任随驾前往倭岛,日常军政事务悉由其主持,很有权力。

他把情报翻译过来,递给颜常武看,指出道:“倭国群丑夺取了京都,倭皇落入他们的手里,然后他们挟倭皇以令诸侯,向天下明发上谕,宣布废除了德川家纲征夷大将军的职务,并褫夺德川家族成员所有的荣誉,譬如德川老乌龟(家康)的‘东照大权现’的神号被除去,其他人的荣誉也是如此,活人死人的都不例外。”

德川家康死后受东照大权现的神号,现被并褫夺,这种事情在倭国极少见,可见那些造反的倭国大名们对于德川幕府是如何的深恶痛绝!

“倭国群丑大集,遂行倒幕,几乎所有的外样大名都参与了造反,这是造反的大名名单!”杨天生说道。

颜常武默默地点头,倭国江户幕府统治下的领主统称为“大名”或者“藩”,总体上分为三种: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

亲藩大名顾名思义就是与江户幕府的统治家族德川家的同族武士,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宗室。亲藩大名中只有“御三家”和“御三卿”被允许使用德川姓,其他亲藩大名则只能使用苗字“松平”。

谱代大名指的是关原合战前就臣服德川家康的领主家族,与江户幕府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联系。谱代大名的领地往往都不多,但江户幕府的很多重要官职都由谱代大名出任。

外样大名指的是关原合战后才臣服于德川家康的领主家族。外样大名在江户幕府建立前都是与德川家地位相近的大名,有些甚至曾是德川家的敌人,而外样大名的领地也是三中大名中最大的。

正因如此,江户幕府管理日本各大名的基本方针是:善待亲藩、依靠谱代、打压外样。

往往,倒幕运动的主力都是外样大名,而亲藩大名则是两头押注,为幕府奋战到最后的基本都是谱代大名。

所以,这次的情报上显示谱代大名都助幕府大将军死守江户,亲藩大名大部分助之,至于有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大有人在!

“为之奈何?”颜常武问道。

杨天生笑口兮兮道:“我们当然是要派人去江户送信,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到来的途中!”

颜常武亦笑了:“他先上,我就来!”

第830节 鞑靼人最后的抵抗第1601节 影响深远第1621节 科什图尼察的匪帮第1410节 兵不厌诈第254节到吕宋之别样心思第509节 没钱了第1103节 此消彼长也第800节 皇帝呷屎第188节绝对领导权第18节真相大白第752节 今非昔比第1549节 我军进攻之前明将军们第1309节 部队出动第149节貌似不妙哦第1983节 大战叶尔羌人第731节 朱由产教子第1256节 三天第1869节 中国兵不是罗马兵第2040节 饥饿的城市第2055节 原形毕露的包头佬第1691节 杨展炮制众土司第1145节 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奥斯曼人第1155节 奥斯曼独立大潮起(二)第1375节 归化之路顺利第608节 红海一行第2015节 老郝够聪明第1183节 攻防战之三哥向前冲第615节 到达摩加迪沙第1781节 一是包头佬,二是犹太人第1615节 如果他们没有火枪该多好啊!第257节到吕宋之陈府家事第250节到吕宋之见总督第1616节 外蒙古的大生产第1464节 我们去肝第819节 可恨的蒙古人第1404节 速下城第2041节 血战伊斯坦布尔第64节妈祖保佑,我军万胜!第1847节 炮轰伊斯坦布尔第111节诱惑部族第510节 颜大少的不满第874节 在华人头上拉泡屎第417节 珍珠链战略第1122节 沦为笑话的卡米勒·帕夏第252节到吕宋之交流第1022节 嗨咖啡第1835节 不能救“高雄197”号舰第129节坚定的带路党第1790节 对近卫军余部的处置第1966节 新明的蒙古师第947节 亚丁湾之光第995节 前途迥异的两刹帝利第767节 鞑子怂了!第565节 驱虎吞狼之亚齐掐柔佛第343节 大贤孙元化第346节 汤神父带出的大学第4节得位第738节 疯狂的颜常武第992节 我们不叠被子不背包第276节 打过对方船第250节到吕宋之见总督第44节舰员结构(二)第1548节 香烟(二)第2100节 执行处决地计划第1570节 运河之阻滞第487节 说服素丹归顺!第140节两边都不服气第1673节 杨展好的不学第1835节 不能救“高雄197”号舰第761节 姚首辅的烦恼第1288节 九边第832节 领袖的关外攻略(订阅多更得多)第44节舰员结构(二)第987节 肉呢?肉在哪里?第1122节 沦为笑话的卡米勒·帕夏第221节熊文灿请援第1350节 千叶合战之主将倒下第791节 皇子的愤怒!第340节 我料的就是你第1700节 杨康榜的痛快第1181节 同仇敌忾的孟买城第178节战列线交战第939节 榨三锅油第357节 小短腿的悲哀第1070节 与贝都因人的前哨战第2077节 安排事务第1461节 老家伙第975节 我们很幸运!第251节到吕宋之上舰参观第15节送你三万两第1867节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喽第496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三)第518节 流金时代(一)第336节 贺胜利第1206节 美女如云第903节 开国阅舰式第1676节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060节 我的命还是值钱的第1603节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