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节 都在演戏

东南国国都旭日城,王宫望海楼的二楼正厅里,诸臣肃立,听着尊贵的王后娘娘大发雷霆,足有一分钟之久。

“砰!”王后杨莺儿猛拍桌子骂道:“两个小兔崽子翅膀硬了,竟然敢带人去杀人放火……”

她痛骂不已,口口声声要把两个混帐小子捉拿回来,吊起来打,让他们增长记性……

旁边一位女官念着一份奏折道:“……没得朝廷诏令,擅开边衅,不顾自身安危对国家的影响,深入敌境,与敌交战,如遇危险,将会动摇国本……”

这份奏折正是东南军监察部所写的奏折,弹劾两位王子对印度开战之事。

东南军内监察部是颜常武设立的对全国武装力量的监察机关,管理军纪、军政和军务,成不了事,但想坏人的前途很够力,

当然,颜常武不会让军中有超然的机构,监察部有监察、侦察和侦缉的功能,审判功能就轮不到他们,由军队法庭来负责。

监察部第一任老大是陈衷纪,另一身份是东南国开国总理大臣,身份高贵,资历吓人,在他面前,上将也得规规矩矩听训,就连颜常武犯了错,陈衷纪照样敢熊他几句,其威望至此。

陈衷纪一直做总理大臣兼职监察部,他请求致仕,相当干脆,除了爵位之外其余的官职一概辞去,因此监察部第二任老大成为斯托姆这个前荷兰人。

该位来华助战洋人早已归化,傻子才不当中国人呢,他功成名就,成为人生赢家,收益远远胜过在荷兰,他将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他光辉的一页:“是东南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洋人梗直,两位王子在印度大打出手,影响不小,除了他们自身的安危,还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对于东南军在地中海边的攻略有着直接影响,哪怕印度取得再大的胜利,若导致与奥斯曼帝国战事失利,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东南军在局部胜利而战略上失利,所以才不管他们三七二十一,斯托姆毫不客气严劾两位王子,要求将他们调回来,重重治罪!

东南军在地中海边的攻略是颜常武所订,不可动摇,王子们的行径会对此造成影响,所以监察部要管,不过,正厅内气氛轻松。

杨莺儿痛骂两个小兔崽子,语气中却有着“吾家有子初长成”的喜悦心情,类似于家长见到自家孩子头一回打工挣到了钱、拱到了别人家里白菜的情景。

追随着颜家的老人们更是为之高兴,颜家后继有人矣!

身在帝王家,既要有慈悲心肠,更要有霹雳手段,颜家的一对双胞胎彬彬有礼,相互礼让,他们入伍军队,按部就班,打过仗,手里沾了血,但与其父在十五岁时以强势手段上位成为组合大龙头相比,无疑是逊色许多。

现在,双胞胎兄弟联袂对印度大打出手,初露峥嵘,让东南国王朝高层对他们能不能打、未来有没有能力守住这个国家的疑惑不翼而飞,颜氏两兄弟这一开糊,陆续有来,东南国统治将更加稳固!

且说杨莺儿骂过后,问厅内的大臣与将军们怎么处置两个不听话的家伙?

国防大臣颜东来提议派出海军上将洪熙官前往主持印度事务,接替两位王子回来。

洪熙官正是现任内阁总理大臣洪升之子,但绝非不学无术的官二代,乃是东南国头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将领,须知他驾驭的可是风帆战舰!

他的威望足以控制东南军驻印度军队,派他去是非常恰当的。

颜东来说得轻描淡写,而军队总监斯托姆在完成弹劾王子的应有之举后,仿佛也忘记了对王子的惩罚,只字不提!

入乡随俗,汉化的斯托姆懂得人情世故,哪还不知道王国继承人重要性,王子们对敌国发动战争是罪过?

非也,他们是在练手,是为了练就将来统治国家的技能,要怪只能怪阿三们倒霉了!

屠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东南国老大为什么这么令人畏惧?他的王座下尸积如山,将他推高到令人万分景仰的地位,让他如烈阳普照,人皆俯首低头。

今天,王子们啼声初试,肝得有声有色,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好事啊。

且说洪熙官接受了指令,要他去印度替代两位王子回去,王子们在印度肝得开心,他会去做令他们扫兴的事?

得到了父亲暗传秘窍的洪熙官一反以往风风火火的行事风格,采取了“慢慢走,等等看”的态度,坐着能够象海鸥一般在海面上飞翔的佛盖特快船却是一路游山玩海,久久没到印度。

以致于印度的急报一件接一件到达旭日城,皆言王子们在印度大掠海岸线,他们洗劫海边城市,掠夺财富,抢走奴隶……可怜的印度沿海城市,除了一些早早向东南国输诚的城邦,其余的皆为一片废墟,被抢剩到老头与小孩、中年大妈与老太婆,其余的青壮男子和年轻女子逃的逃,逃不掉的就被抢走,贬为奴隶卖走!

由于奴隶太多,以致于与战前相比掉价一半。

他们肝得是如此的出色,以致于王宫内地图室里的地图表明莫卧儿帝国名下的沿海城市约有八成都遭遇华人荼毒了。

在古代,地图绝对是国家机密,东南国王宫地图室里收集了中华和世界各国最新最精密的地图,以观察战局发展,是一间非正式的办公室,还具备茶聚和社交用途,东南国国王与王后在此召集重臣就着地图来开神仙会,边喝茶边闲聊,有时就敲定了国家大事。

“你洪家那个小子看起来是个稳妥的人,岂料走起来比海那边明朝的小脚女人还要慢!”杨莺儿挖苦洪升道。

洪升睁着眼睛说瞎话道:“他是遇到了逆风,所以走得不快!”

遇逆风走得不快?!

旁边的斯托姆翻翻白眼,但他聪明的没说什么。

这话放在新手海员身上木有问题,但对于洪熙官这等职业海狼来说,简直就是个好笑的事。

洪熙官是斯托姆手把手教出来的嫡系传人之一,他的本事斯托姆会不知道?

象颜常武、斯托姆、颜东来、洪熙官这类的航海好手,指挥风帆船有风开得快,没风不能开,逆风则照样也能行船!

洪熙官以龟速前进是有好处的,他不必得罪两个玩得开开心心的王子,等他到达果阿,就赶上了俩王子打点行装准备返航,见着洪熙官就兴高采烈地道:“官叔,父王就要回来了!这里交给你了,我们走啦!”

双胞胎兄弟怕母后不怕父王,父王一回来,母后高兴都来不及,连带着俩兄弟不必受皮肉之苦了。

洪熙官笑眯眯地恭喜他们,愉快地接过了印度军队的指挥权,送俩兄弟上船!

第1352节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第404节 进攻巴达维亚第143节倭奸八代平泉第1881节 阿达纳城萎了第27节急袭奥伦治城(一)第1055节 麦斯欧德投降!第634节 鞑子的憋屈第1017节 船上芸芸众生第899节 新朝事务(二)第1924节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2061节 最后的维齐尔第103节 张龚氏(二)第2057节 城内血战第1207节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2091节 连续不断的战斗(六)第37节船坞带出的水泥第109节和气交易第1449节 儿子从别人嘴里知道爹第2087节 我该怎么办?第115节金铜童子第1691节 杨展炮制众土司第1128节 深宫巨变(一)第212节邹维琏来也第448节 军人的婚礼第19节回老家第867节 北方胜利鼓士气第302节 东南军斗鞑子兵(三)第285节 出兵北方第672节 情义到,重礼还第906节 开国诸事第1299节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743节 攻徐州第1720节 急进昌都第1933节 下官愿降!第11节管天管地管空气第118节 大明东南府访问大明琉球王国第802节 这样的朋友要不得!第1671节 打城墙第1622节 倭兵还是行嘀第643节 战争名言第774节 宽宏大量的领袖第1628节 进攻伊尔库茨克城第2107节 大美人,滥好心第429节 孙承宗确立文官制度第1773节 为什么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敌人?人物、年代大事记第678节 在荷兰(一)第415节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903节 开国阅舰式第2094节 退兵第1086节 快与慢第1750节 各自的心事第473节 南洋香料总公司第1286节 王爷威武!第1268节 路难行第518节 流金时代(一)第565节 驱虎吞狼之亚齐掐柔佛第1018节 急攻开罗!第1063节 竟有这等事情!第431节 谣言第407节 巴伐维亚城之殇第232节剿匪过程第835节 鞑靼事了第678节 在荷兰(一)第1162节 告一段落第134节贩奴船第745节 堵胤锡的见解第190节甘辉的任务(二)第1572节 幸运的普通人陈虾第1494节 戴维先生的玩具船第797节 讲述文之道第557节 董小宛入门第1464节 我们去肝第1989节 我军损失很小第1468节 拎包去打第342节 来华助人洋人们第1371节 罗布丹珠的迷惘第1082节 小事一桩第1945节 热合曼三上三下第189节甘辉的任务(一)第622节 三进士见孙承宗第1196节 海盗本色(二)第1737节 政治攻势很动心第193节颜大少又被卖了第141节教育军官们听话第1355节 家纲怒了第1523节 巨炮轰击第742节 多铎之忧第588节 老熊论清流浊流第740节 进徐州第1183节 攻防战之三哥向前冲第931节 望风而逃的白皮第1352节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第935节 三锅居然在太岁头上动土第1374节 归化之路第1906节 包头佬攻阿三第1186节 小白皮戏老将第1267节 桂林平息第169节落子(四)第114节征服中的战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