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节 中国人无处不在

这条轨道是戴维先生主政下完工的,线路从苏伊士城到塞得港,陈德接过了担子后,正在修建一条从开罗到苏伊士运河中段的伊斯梅利亚城,待到此轨道一成,中国人已经建好了开罗到苏伊士城的轨道,建立了苏伊士城到塞得港的轨道,又建立起开罗到伊斯梅利亚的轨道,而从开罗顺流而下,自尼罗河河口向东航行,可到塞得港,一个大闭环交通的建立,极有利中国人对苏伊士运河的管治。

轨道交通繁忙,驴子拉车、骆驼拉车,拖动车厢奔腾不休,车厢装人货,让人惊奇的是,在对开的一段车厢上,装的满满的都是衣着花花绿绿,一副休闲派头的各国民众,包括中国人、八国小跟班、阿三等等,大部分是中国人。

他们既非军人,又不是建设者,更不是商队,看得对面的陈德有点发楞,他在军中呆久了,与社会都有了隔膜,不明白为什么交通繁忙的轨道上有这些闲人,方敏儿瞥了一眼道:“这是旅游团!”

嗯,中国的旅游业开始成行成市了。

在古代出行相当悲摧,出行三大方式,一是乘船;二是乘车马;三是11线。

再无其它,由人抬轿子出行,很可能轿夫没事,轿上的人却在受罪,太慢,且路上不平,被晃荡得不是呕吐,而是吐血!

交通极为不便,远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古代的江河运输业很不发达,加上没有现代化的船只,航线少且短,花费也颇高。

至于乘车马,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并非穷人可以做到。

大部分的农民和小商人出门,多以步行为主(大部分时候还要负重,挑担步行)。

在长距离的行走中,由于道路崎岖,走路距离过长等原因,一般一天下来,由于血液下积到腿部,双腿就会酸痛不已。自然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行走。如果是在山地或者丘陵行走的话,由于需要登高和攀爬,酸痛就会更加厉害。

古人在实际中发现,如果在腿部绑上布条,可以有效减轻腿部的酸痛,利于长距离的步行,这就是绑带的来由。

道路崎岖,山高路陡,许多地方要攀爬而上,甚至是后人跟随前人的屁股而上。

一遇风雨同舟,道路阻塞是必然的。

饮食的不便,出了城就是荒地,哪有什么休息站?

走着走着,路上跳出小强,强盗拦路,危险!

小强的危害性极大,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叫天不灵叫地不就,路人被杀死后一埋,神不知鬼不觉,谁会顶着这个危险去活受罪,送掉自己的小命?!

关键是你没钱!

由于商品经济的落后,普罗大众连温饱都不易,哪有闲心与闲钱去旅游。

至于少数阔佬的出行,不是旅游业,那是炫富,少许人的穷游,则是自讨苦吃!

只有东南国的建立,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品丰富,银元多多,终究出现了旅游业。

越来越多的人有银元,国家也鼓励他们花钱,建立起保障线,让游客有得吃有得玩,不至于中途饿死,同时也有强大的军力保证了他们的安全,因此,三桅游船自遥远的东南亚启航,出了马六甲海峡的西边出口,到达佛祖的眼泪---斯里兰卡,在那里买了宝石,既可去缅甸感受佛意,购买翡翠,更可去阿三那里看他们跳大神,去干了这碗恒河水,再就是到波斯感受波斯帝国的威风,又或者进行勇敢者的游戏,横渡浩罕的阿拉伯海,到达亚丁,顺红海而上,抵达开罗,从而见识非洲风光。

所到之处,吃好喝好住好,旅行社的导游们带着他们游山玩水,尽尝当地美食,到西方的中国人自此络绎不绝。

这是往西走的路线,北上则是内湖旅游---南海就是中国的内湖,沿途皆为中国的势力范围,从东南亚出发,可到安南、暹罗、柬埔寨、老一游回转广州,此时到家了,自东南沿海而上,明国大有看头,又可以到达登州后,从那里渡海,去朝鲜吃人参公鸡,到倭国见识正宗的唐朝建筑。

附提一句,在倭国,皇宫是可以任由中国人参观的,只要你付钱就行。

要是你钱多,交上一百个银元可以成为倭国公卿的座上客,送上一千个银元,倭国现任后西天皇陛下与你共进晚餐,亲切交谈---大家交流毫无问题,说的都是中文,如果你再给天皇陛下送上合他心意的礼物,天皇陛下会为你的扇子上题字。

不是东洋鬼文,而是比大部分中国人写得更好的汉字书法,让你带回家乡夸耀一下。

在倭国,天皇陛下是穷B一枚,幕府时代开始,天皇就没了实权,鬼都不会上门!

大多数天皇一辈子都在做幕府的傀儡,到了江户时代,幕府颁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天皇彻底地成为了政治吉祥物。

按制,天皇陛下禁里御料每年大约三万石,听起来不少,实际上只比地位最差的的大名(近三万石高)多一点而已。

更坑天皇的是:他还要负责他满朝公卿的薪水。

以三万石的收入要不下上百名公卿的薪水,这些公卿的收入可丰收而知,难怪你只要出一百银元,就可以见到他们的公卿高官,与他们称兄道弟!

所以天皇卖字是有历史渊源的,例如正亲町天皇(1557-1586年在位),他的父亲后奈良天皇与祖父后柏原天皇正值乱世,穷困潦倒,不得不卖字为生。

后西天皇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商品大量涌入倭国,倭国许多民众也变得富有,而且物价也上扬了,但幕府却不给天皇提工资。

后西天皇的臣子们发现到倭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毕竟两国一衣带水,倭国深受中国的影响,说着同样的话,交流毫无阻碍。

倭都是京都,臣子们推出了参观皇宫一日游,除了给中国人安排旅游,他们还卖纪念品,给的钱多,可以见到天皇……

天皇以此帮补家用,江户幕府自然不很高兴,认为有辱国体,于是天皇说你们给朝廷钱,我们就不办皇宫一日游了。

幕府又不乐意白白给钱给天皇花用,折衷是只允许中国人进皇宫里参观,说中国人是天朝上国,给中国人参观不算丢脸。

这是掩耳盗铃,其他国家的人想要参观倭国皇宫根本没有问题,怎么办?

好办,冒充中国人的跟班就成了,结果,有一个缅甸驻明国的使臣就去畅游一番后回到南京,某次他与一个倭人争吵,那个缅甸人脱口而出道:“你想老几,劳资还跟你们最大的头头一起吃过饭呢,相谈甚欢,他叫我做伯伯!”

“什么?”倭人惊道。

缅甸人出示有天皇落款盖印的折扇,货真价实,倭人落败而逃!

缅甸人如此,中国人更不用说,他们简直就象中国商品行销世界,无处不在!

第848节 与黄道周的争论第879节 印度离上帝太远,离华人太近第1100节 攻城战八之乐与苦第281节 从军记之玉雪生猛第1039节 魔都果阿第2004节 美女爱英雄第738节 疯狂的颜常武第221节熊文灿请援第623节 进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617节 外蒙古的建设第79节海峡两岸的计划第2025节 兵临伊斯坦布尔第2106节 拿下阿拉伯半岛第1774节 奥斯曼人要和平第632节 黄台吉不傻第1452节 心情如坐过山车第1701节 抵达河口城第1383节 好心被狗吃第825节 日暮途穷的鞑靼人第742节 多铎之忧第240节再来六条三级战列舰第2030节 憋屈的包头佬第926节 租借科伦坡城一百年第19节回老家第594节 长官的召见第562节 驱虎吞狼之老赵西行第2066节 杜亨·哈提婕的震惊第1412节 二王子的表现第1300节 饮水思源第724节 新军校学习(二)第400节 第三次巴达维亚会战之上风下风第708节 东南府出兵!第1630节 又一次教科书式的进攻(一)第683节 谁是猎物(一)第752节 北伐之其实两边都一样第1843节 中国人在马尔马拉海第1773节 为什么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敌人?第108节前往台北第56节草台班子不草台第1431节 倒想看谁来敲我的头盔!第511节 黑化的华人第1676节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072节 三个奇迹第523节 有钱好办事第733节 可笑的勋贵造反事件第56节草台班子不草台第1788节 大维齐尔之死第1028节 和平入城第1486节 伏击之土耳其人雄起第434节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841节 风起于红毛番跳楼第545节 倭斗倭(三)第2025节 兵临伊斯坦布尔第1330节 他先上,我就来!第1417节 沙贾汗的颓势第1778节 中国大酒店在欧洲第1311节 行军途中第2015节 老郝够聪明第1033节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900节 新胜利广场第780节 查办晋商第1244节 他回来了!第1831节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第207节袁崇焕殒落的直接原因第1069节 风雨欲来的奥斯曼帝国第397节 战前遐想第1432节 轻下德里第1725节 想当医生的西藏兵第1993节 没带路党就寸步难行第255节到吕宋之不急第441节 新兵一枚之相处之道第773节 宁完我的两面人生第719节 阮大铖的幸运日第192节为什么不是他坐龙庭呢?第1979节 箭射莎车城第1957节 时空错乱的感觉第794节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894节 逆天的总督第1449节 儿子从别人嘴里知道爹第1749节 苏伊士运河通航第132节倭船来攻第1683节 杨展之开心第645节 亚齐战事完第640节 四大植物助阵第1565节 运河之民工队第1942节 话不能当饭吃!第251节到吕宋之上舰参观第176节原力与我同在第1293节 苦练成材第1775节 毕加索伯爵大人第1268节 路难行第1531节 镇压奥斯曼骑兵第558节 驶入阳光灿烂的大海第1670节 轰击金川城寨第1359节 狄掌柜对比今昔第1943节 魁星阁会第1686节 兵发西藏第1209节 老娘在此第116节往琉球而去第1357节 明军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