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节 “风闻奏事”给不给?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

意思是你骂人可以不负责任!

宋仁宗“发明”了“风闻奏事“的制度,也就是说谏官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此例一开,台谏官员与执政大臣势如水火,而皇帝却在一旁偷着乐。南北朝期间,封建监察制度又有

一项重大的发展变化,即,御史有权“风闻奏事“,又称“闻风弹事“。

史书上有关御史台官僚风闻奏事的记载相当多,试举数例:如《昭明文选》卷40“弹事”栏载南齐永明年间,御史中丞沈约弹劾王源与满氏联姻、受满氏聘钱五万事,即因“风闻”;《梁书·萧颖达传》,御史中丞任劾奏征虏将军萧颖达非法征收生鱼税,亦根据“风闻”;《梁书·王亮传》任劾奏尚书左丞范缜“附下讪上”,还是“风闻”。

“风闻奏事”作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重要举报方式,举报人可以通过“补空风捉鬼影”的方式进行匿名举报,即使最终查明举报不实,对举报人都不加罪。

其初衷本是好的,让官员在随时被举报弹劾的警示下执政,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古代官场肃贪反渎起到很好的促进推动作用。

毕竟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监控系统,制度也不完善,一些大臣猛将手执权力,旁人很难监督。

长期下来,国将不国,保不准祸起萧墙,有人造反!

上位者种种心惊担忧之处,是一般人不能全然了解的,若是有什么意外,便是项上人头不保之时!

换作是你在位,也会找TJ帮忙,让他们制约百官,有事没事时让他们互相掐架,当他们狗咬狗的时候,就没好那么多心思去琢磨造反的事情。

没有九千岁,还会有八千岁或者是九千九百岁。

无它,你得保命。

否则一夜之间,山河变色,你身首异处。

也就有了宋明的以文制武,毕竟唐代藩镇祸害之烈,令人心有余悸。

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政令不出京城,城外尽是藩镇,无可制约。

文官喷口水给你,你顶多是脸上臭臭的。

武将挥刀,那是要你的命!

一些大臣、将军久在其位,或功高震主,或势力庞大,党羽众多,但你不能轻举妄动,如果在没有拿到真凭实据之前你轻易对他们动手,就会动摇国本,令人不再信你。

问题是等你拿到证据,可能已经迟了!

因此宋代行台谏制度,明代用科道体制,是皇帝保江山的一种方法,只是后来走歪了。

科,是指给事中;道,是指监察御史。它们共同构成明朝监察系统的主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这是用来监督百官的监察系统。

明朝时设户、礼、吏、刑、工、兵部六科给事中,侧重于监察六部官员与事务,他们有封驳权,对朝廷经皇帝、执政大臣下发的圣旨、文书、章程,当他们认为不合理或者不合法时,他们有驳回诏书的权利,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皇帝的决策不对时,完全可以将圣旨给怼回。

他们能规谏皇帝,充任言官,谏官制度自古就有,用来议论政事,以备顾问,减少朝廷政策失误,约束君王私欲,这种谏官上达天听的渠道被称为“言路”,因此,给事中也被称为“言官”。

还可以参加廷议和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监督其执行。

他们的权限还有考察官吏,明朝对官吏的考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上制下,由吏部和都察院进行考核,称“考察”或者是“考满”;另一种是以下制上,由科道纠劾,六科给事中是以下制上的主力军,一般地,吏部负责各级官员的考核,但同时要要给事中们负责把关,只有通过吏部和给事中的共同考核,才能对官员进行评判。

尤其在每三年的“京察”即考核在京百官时,给事中拥有不小的权利。

综上所述,给事中具备了人事监督、纪委和业务部门的权利等的权利,非同小可!

监察御史属于都察院,最高位置是左都御史,可与六部尚书同起同坐,负责监察各级官员的违法行为,还参与对官员经济政策的审核,

大部分的科道官员的官阶基本上不高,只等于地方上的七品县令,这是朝廷以小制大的一种措施,但不要小瞧他们,号称手握天宪,动辄地动山摇!

能够让这些品级不高的科道官员活跃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风闻奏事”体制,告人不用负责任,干嘛不告呢?

北宋自太祖开始留下不杀文官的祖训,基本为后代遵循,还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科道官员轻易不能杀,不可动,否则,你是不是心虚了,你怕什么?!

明朝自太祖立鼎,起初科道官员尚能积极完成其职责,但到了前明中期,吏治败坏,朝臣们结党营私,先后掀起一波波激烈的斗争。掌握谏言、参劾大权的科道官员常常成为党争拉拢的对象,以实现党同伐异、攻击政敌的目的。这种以敌人之是为非、以敌人之非为是的作风,很明显会让皇帝真伪莫辨,让政治信息失真、失灵,上下壅蔽的现象就会危害朝廷的统治。

明朝中后期,科道官员的行政职能、职业操守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所以在马士英所治的《前明国史》中明确地指出:前明亡于党争!

现在的皇帝还是姓朱,将来皇帝还是姓朱,不可能自家人打自家人的脸面,把责任推到奸臣的头上,从而干干净净地把皇帝洗白。

既有奸党,那么从属于奸党的科道官员充当了马前卒,经常成为党争的急先锋,其破坏力不容小觑。

新明既立,颜常武来了个一刀切,将“风闻奏事”给收了回来,科道官员还存在,但没有那种告人不负责任的权利。

他是海贼行强权,文官们虽有不满,但无人敢反他。

如此一来,科道官员的权利大缩水,带来了业务官员如六部官员、地方官员的威权上升,官员贪赃枉法,凭势欺人的事件渐多,民间怨气有所抬头,而执政的监国公主魄力不足,对于这样的情形控制不力,渐渐力不从心。

比方说,新明十年七月,兵部准备派遣兵部郎中赵新华前往北海,料理凯旋官兵夫船事务,朱真真接报后专门发布上谕,嘱咐这些人不要借机勒索地方、欺压百姓,尤其告诫中央官员不要和地方官员沆瀣一气。

然而她也知道虽然三令五申要严惩不贷,可苦于无人举报弹劾,有法难施。

御史本来应该对这种事上奏,可是问题在于“此等事,科道虽有风闻,因无实据,未便题参。地方督抚,又以官兵劳苦,不想得罪中央官员,不行劾奏,以致如此”。

朝廷既希望科道能够弹劾不法,又不愿他们风闻奏事,也就是说通过如何科道获得足够准确的信息,对于新明的统治者来说仍然是个很矛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朱真真除了再次强调要严惩不贷外,似乎别无他法。

之前还算好,待到皇太孙主持朝政,朝议汹涌,借机要求他恢复科道官员“风闻奏事”的权利!

……

听朱和坪述说他的苦恼,颜琨冷笑道:“这是反攻清算,必不可给!”

第32节只值三个铜板的纪念章第949节 立足亚丁第1181节 同仇敌忾的孟买城第636节 正确的选择第1235节 不是英主第218节大舰上炮击训练第1454节 陆战队顶用第1977节 打过去!第1043节 抹黑奥斯曼帝国第1104节 惊雷战役第1776节 土地真香第586节 大明殇始之老熊来归(四)第609节 将军的敬礼!第2059节 陈子升说苏丹第1213节 暴怒的沙贾汗第404节 进攻巴达维亚第813节 鞑靼人不行了!第1262节 朱由榔的眼泪第791节 皇子的愤怒!第553节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26节久米村条约第89节定鼎之战(四)第1719节 进藏难!第1211节 王的欣悦第296节 捕鲸大帝(求订阅)第398节 第三次巴达维亚会战之炮战第186节胜利之后第863节 战争的临近(二)第883节 剿灭海盗(三)第457节 运牲船运人第648节 君臣欲谈和第576节 商人赚你的钱就行了!第749节 北伐之小处见大第983节 白皮顶不住了第1697节 大学士从何而来第1307节 甘辉之野望第191节你还是从了吧第1524节 领袖奇谈第1419节 试探不利第762节 冬至起事第315节 炮舰是真理第934节 步步紧逼第1531节 镇压奥斯曼骑兵第1536节 他们有种,我们奉陪!第709节 谁可为帝?第511节 黑化的华人第1259节 刘文秀扬威第1837节 西雷斯马可耻地怂了!第840节 大明明的发展(三)第847节 理想国度第1888节 对阿达纳城的劝降第928节 锡兰人的国宝第231节领略东南舰队风采第906节 开国诸事第1249节 好想干上一票第456节 王甲“高升”第1202节 闲人颜常武第415节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738节 疯狂的颜常武序成为大海盗之子第1节亲不亲,故乡人第28节急袭奥伦治城(二)第239节文赵氏第65节议征东南府第1283节 大明第一忠臣第700节 百闻不如一见第419节 鼓动下南洋第1069节 风雨欲来的奥斯曼帝国第1150节 拆城第1055节 麦斯欧德投降!第965节 移民事宜第149节貌似不妙哦第524节 哪里都有吴三桂!第532节 熊文灿破张献忠第983节 白皮顶不住了第591节 浊流比清流可爱第792节 苏州调研(一)第952节 接收王太子上舰第1352节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第372节 倭人在安南第847节 理想国度第1810节 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白皮?!第2180章 定名分第1964节 进乌鲁木齐城(一)第385节 清流误国第1499节 刘国轩打蛇打七寸第679节 在荷兰(二)第1251节 我是柿子?第1157 奥斯曼独立大潮起(四)第1568节 中国人无处不在第1512节 威尼斯的特使第1162节 告一段落第223节改造战舰第1354节 阿部贤六心心念念第908节 红毛番的对策第76节东南号启航第882节 剿灭海盗(二)第2082节 双方兵力亮出来第1687节 往川西去第486节 捡到素丹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