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朝廷大力支持明军进藏,把西藏地区彻底地纳入大明版图。

有了朝廷的支持,同时也没有那些恼人的言官的拆台,负责进藏大业的一文一武是四川总督周正儒和成都总兵杨展就大干快上了。

他们各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一颗建功立业之心,心火旺盛,两人相互誓言:哪怕是死,死也要进藏。

周正儒说道:“朝廷殷切期望,我们已得天时与人和,虽无地利,然而只要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杨展亦说道:“我们兵强马壮,辎重充足,资金宽裕,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的成功!”

话说回来,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何等艰巨、条件是何等的恶劣、困难是何等的艰险啊!

从打箭炉到拉萨,超过了三千里的征途,如此漫长的道路,就是平地走起来都困难,何况是青藏高原!

大道是没有的,只有茶马古道,所谓茶马古道,是马帮走出来的道路,状况很差,又窄又小,经常封路,要翻越十几座杳无人烟的大雪山;沿途是无人区,根本没有粮食,固然有大量的马驴骡帮助运输物资,但求人不如救已,每人背上自己的粮食,负重五六十斤行军;环境是高寒缺氧,头重脚轻却仍要承担开山修路的任务,同时还要与敌对分子进行作战,可谓是重重困难,道道险关!

负责后勤和修路任务的是周正儒,他并不用自己动手去做什么,只要他衣着光鲜,身着大明的官袍在那里一站,就起到了极大的鼓励士气作用。

周大人与我们同在!

那个年代对周正儒这类人是被社会各阶层认为是“文曲星”下凡,是神仙老爷,与凡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们不要动手干活,要的是当吉祥物。

他只要关心一下干活的军民们,做做秀,加上补给跟上去,关键是银元到位,那么十几二十万大军就能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向前推进,他们在边进军边修路、建设和养护川藏公路的过程中,筑路部队和民工发扬了“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努力克服了千难万险,打通进藏公路,不负今上所言的的“基建狂魔”称号!

进藏途中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所走之路都是极地天路,他们负重徒步穿越荆棘丛生的丛林峡谷,渡过过数十条冰冷湍急的河流,翻越了一座座高峻奇寒的雪山。

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依次呈现出峡谷暖温带、高原温带和高原寒带三种不同垂直气候,并造就了一些山路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象。

看起来很美,但当你行进在这些山路时,雪线以上是惊人的寒冷,雪线以下则是潮湿,带来衣服永远不干的烦恼!

有时粮食与燃料补给上不来,大伙儿就啃着冻冷的干粮,就着雪水下肚;疾病、雪盲,饥饿、寒冷、缺氧,无时不刻地威胁着入藏军民的生命,他们堪称是步履踏千山,羚鹿为友伴,累卧草毯,寒冷共月眠,晨起霜满甲。

还要负重八十斤,一步行三喘,饥吞干粮,渴饮雪!

由于出发前讲究民族政策,沿途所见的野兽、飞禽等都不得轻易触动,还有鱼也不能吃!因为藏民相信万物有灵,所以队伍中跟随的广东人再无用武之地,只能吃携带的粮食补给,后方的部队还好一点,前方部队尤为辛苦,有时遇到藏民,用银元购买青稞面,吃下去不消化,又拉不出来,好些人痛苦得要命,好在带有茶叶,泡水喝了消滞,才保住一命。

进藏难,难于上青天,驮马频倒,不见一半,战友临别处,薄被裹尸葬荒原!

行军路上一些兄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即使如此,军民们使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在接下来五年多的时间里,川藏公路穿越整个横断山脉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横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等众多江河;横穿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战胜种种困难。工程的巨大和艰险,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当他们完成的时候,当年风度翩翩,文质彬彬的周总督变成了小老头一个,头发白了,牙齿掉了!

他都如此,其他人更好不了多少,许多人都形容憔悴,认不出自己来了。

道路施工难度极大,筑路军民经常在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高山上施工,白天,他们在大雪纷飞的野外工作,寒气逼人加上寒风凛冽,军民们的手上常常裂开一道道血口,劳动时,裂口因震动出血,伤口愈合后又裂开,真是疼痛难忍!

然后,手就僵冻在工具上了!

有的人穿上线手套干活,可是一天下来,手套都烂穿了,血把手套冻结在手上,成了血手套!

冬天气温常在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山上尽成冻土,挖冻土比开石方还难。在这种情况下,军民们时常不分昼夜地用大火把冻土烤化,再一点一点挖掉;一连好几个冬天,他们都是这样在高山上施工。

当时道路标准现在看来并不高:三层路面,一层石灰,一层黏土,一层石子,轧平后形成公路。

但根本没有勾机、推土机和大型翻斗车助力,在高原复杂地形一切只能靠人工,肩扛手提,拼死拼活地肝出来。

起初军队与官府还说银元报酬,但后来,军民们冒着狼一样的眼睛,你不用鞭策他们,不用对他们说什么银元,他们早出晚归,咬着牙狠干,根本不用多说一句话。

入夜,繁星升起,筑路战士燃烧的一堆堆篝火,映照着白雪皑皑的雪山,把夜空装扮得绚丽多彩!

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望去,无数的火光和夜空的北斗交织在一起,是火还是星?难以分辨……到了这样的地步,境界已经升华,眼望此情此景,周总督潸然泪下,挥毫写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支撑他们奋战不息的是前线报来的消息,我军已入拉萨!

军队胜利了,修路也得抓紧了!

第1316节 朝廷学乖了第1492节 组建新皇协军第286节 见孙承宗第1528节 阿颇勒城之劫第1500节 智勇双全刘国轩第2044节 铁人军第1945节 热合曼三上三下第399节 第三次巴达维亚会战虎头蛇尾第300节 东南军斗鞑子兵(一)第911节 锡兰海战之准备打了第652节 最怕汉化第673节 世事难料第657节 天津保卫战之填沟壑第1133节 太后教子第1094节 攻城战三之可怕的战斗第1909节 包头佬进攻不利第1179节 带着一身金光而来的红毛番第949节 立足亚丁第1232节 贼势炽第1538节 颠峰对决之国力差距第1375节 归化之路顺利第835节 鞑靼事了第294节 金鲸证书(求订阅)第707节 两阁老夜话第372节 倭人在安南第1862节 巷战要律第713节 东林党罪过罄竹难书(二)第933节 我们中国人讲人情第1784节 礼不可缺第1792节 什么都不改变第1502节 包头佬的火药第1769节 给脸不要脸第1864节 民工马宝第152节越来越强大的东南府第1054节 狗急跳墙的小人物(二)第822节 攻打盛京!第876节 宝洞圣母号的下场第842节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第150节复合装甲挫东南第133节倭奴第209节刘之凤的质问第945节 海盗,快到我的碗里来!第1616节 外蒙古的大生产第1536节 他们有种,我们奉陪!第178节战列线交战第731节 朱由产教子第2052节 壮行酒第485节 万丹内乱(二)第84节又妇人之仁?第636节 正确的选择第1203节 鑫方盛人力资源市场来由第2003节 顺利地过海第2089节 连续不断的战斗(四)第207节袁崇焕殒落的直接原因第351节 幕府战术第561节 夫人来就不同第2060节 不想死的苏丹第476节 烈焰狂奔2072节 开国大典第916节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314节 让红毛番滚蛋!第1890节 第六天的战斗第1610节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第1744节 为何反?第1364节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345节 千叶合战之一念之差第1473节 纯正鸡蛋人戴维先生(一)第662节 万马齐暗中唯周敢战第1163节 埃及生产建设兵团第1127节 科普律鲁·帕夏的条件第46节舰上一天(二)第547节 颜大少是倭国人民的老朋友第1982节 再一次一片石第850节 花匠雷蒙第1186节 小白皮戏老将第541节 强者,就是要逆天的!第461节 声声入耳第377节 玉雪上舰第158节大帝都不及我小台湾第1452节 心情如坐过山车第356节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720节 干掉复社第1682节 拜访总督大人第2033节 恰似一座人间大屠场第1479节 苏丹攻略第31节升官后的教育第1558节 非中国商品占据市场第1539节 颠峰对决之镜片里的世界第88节定鼎之战(三)第918节 七天下城之低DPS输出第1150节 拆城第190节甘辉的任务(二)第662节 万马齐暗中唯周敢战第437节 新兵一枚之接风的汤面第639节 准备,请准备!第1533节 大维齐尔的对策第158节大帝都不及我小台湾第1698节 难打之城第1188节 其实我想死的第364节 跑得快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