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节荣辱双重天

女真人南下,神州浩劫!

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众生图:有人坚决抵抗,以身殉国,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也有的人肉袒迎降,背宗忘祖,谄事蛮夷!

后金军攻永平。

永平府位于控扼辽东与京师的要道之上,东至山海关外辽东界,西与丰润接壤,东西广三百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西至京师五百五十里。史称其“碣石之依,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

永平知县张凤奇是山西阳曲人,举人出身,他是崇祯元年来到永平出任知县的,莅任之初,即值风云变幻、羽檄交驰,张凤奇亲自组织士民修补废垒,设备刍粮,已经做好了据城坚守的准备

可惜功亏一篑,清军诱降了永平守将杨春。在杨春的帮助下,部分清兵已经潜入城内,埋伏在文庙棚顶的承尘之上。在四日黎明登城时,杨春又引导大批清军进入城内,杨春的诡异举动被郑国昌及时发现,郑国昌急令诸生将杨春锤杀,并率部拼死抵抗。但为时已晚,须臾,北楼火起,城遂破。郑公犹策马亲冒矢石,力战不止。见事已无济,手下部将劝其出逃,郑公厉叱之。去意已绝的郑国昌撤回公署穿戴整齐西向再拜曰:“臣力竭,臣罪不可赎矣。”亲见夫人子女阖门缢死,郑公乃从容自尽,并命下人举火焚之。

城破之时,知县张凤奇尽出所有,散发给下人及舆隶,遣散众人后乃咽药而殁,其夫人及子女亦阖门赴难。

时任永平道下中军都司的程应琦,山阴县人,史称其“沉毅英发,有应变才”。清军进城时,程应琦率众挺戈巷战至筋疲力尽,见回天无力则拔所佩刀自刎,不死,犹喝令家丁帮助断颈。众皆不忍,纷纷跪倒涕泣劝慰,程应琦竖发裂眦复起自杀身亡。

与程应琦并肩作战至最后时刻的还有焦庆延,卢龙卫人,曾任居庸参将,永平陷落时恰好赋闲在家,毅然持械登城,手持长矛血战到底,死锋镝下。史称其“操守廉介,为官清正”。在任三屯副总兵时曾自己买田耕种侍奉母亲,极尽子道,人称“廉孝将军”。兵备道张春曾称赞曰:“武将若庆延,何愁不得将士心耶!”。焦庆延死后,尸骨不存,其妻韩氏即欲同死,家人力劝止之。后来韩氏搬出城外,远匿山庄独居,守节二十余年后故去,终与丈夫的木牌位合葬在一处。

请记住以下名字,他们的名字已不被后人记起,但他们的英勇事迹依旧在历史长河的深处中闪闪发光!

捍卫家乡力战不屈的卢龙人韩原洞!

永平沦陷,力战不屈而死的还有东胜卫指挥张国翰,中书舍人廖汝钦、守备赵国忠、忠武营千总牛星耀、仇耀光,城守千总卜小峰、梁壮威、胡承祚、张学闵、石可玩。生员:冯继京及其兄弟冯联京、周祚新、罗世杰及兄弟四人、胡登龙及儿子胡光奎、田种、王子福、元侄、土隽、李光春、丁应抡、李文灿、胡起鸿、刘可廷。武生张鸿鸾,医官陆橘,郡民李应阳、张俊、郭重光、张宗仁、张礼、李大敬、张尚义、傅守望等人。

不应遗忘的还有那些猝然面对战争大义凛然的女人们,卢龙人刘氏,为御史韩应庚的侧室。郡城垂危,刘氏尽生平耕织所贮,集万金上军门犒师,危急时刻又将幼子安顿至避难之处,誓与城守为存亡,城陷之时又机智脱险。

韩应庚的另一位侧室杨氏,城破被俘,大骂而死。

又有王氏,城破之时丈夫遇害,王氏不惮凶秽,在积骸中苦苦寻觅丈夫尸体,找到后即欲枕尸同死。婆婆徐氏,携其孤子坤业,百端劝慰,王氏乃忍恸勉从。两月之后,生下遗腹子泰业,后来王氏苦节守志,终将泰业抚养成人。

巾帼何须让须眉,红颜谁说不丈夫!

……

名城失守,有人奋不顾身,有人肉袒迎降,如杨春者亦不乏其人。永平城破之时,废将孟乔芳、户部员外郎陈此心、同知张万寿、诸生宋应元率先投降。孟乔芳,字心亭,其祖先为徐州人,跟从燕王朱棣就国靖难时立下战功,世袭官永平卫。史载孟乔芳“少倜傥任侠,不屑经生章句,入乡塾辄侮其师。”自小就崇尚武力对诗书不感兴趣,长大后至京师,“鸣弓击剑,斗鸡走马,诸勋戚小侯争邀致之”,且“伟岸善骑射,能以一箭坠双雕”,可见其武艺较高,身旁还有一帮小兄弟。原来出任过明朝副将,永平沦陷时,正罢职家居。作为永平当地武人,孟乔芳颇受当地军人信赖,他的投降,对当地军人影响极大,致使多名军人相继降清。

皇太极对降清军民采取了安抚政策,且极力表现得平易近人,他设宴款待了孟乔芳等人,并以金杯赐酒:“朕不似尔明主,凡我臣僚,皆令赐坐,吐衷曲,同饮食也”,并赐给孟乔芳等人貂裘各一。皇太极表现出来的友好平等的姿态,肯定感动了孟乔芳们。

后来皇太极建立汉军八旗时,孟乔芳被任命为镶红旗副都统。与孟乔芳一道降清的杨文魁,号近楼,永平卫人。后来承担了为皇太极监造红夷大炮的任务,“与各项大工,俱先劳无倦”。同时又有里绅布政白养粹、行人崔及第、郎中贾维钥、贡士杨熠等人俱降。

这些人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碑上!

……

作为朝廷柱石,万众倚望的督师袁崇焕率领祖大寿、何可刚等入关守卫,而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一马当先,首先赶到了重镇遵化城。

马上与后金大将阿济格打成一片!

第720节 干掉复社第80节出师落旗第1556节 彼伏第186节胜利之后第1792节 什么都不改变第1822节 船不够1684节 事情跟不上变化第1470节 洗澡很重要第161节 人见人爱的颜大少第896节 东南立国(一)第49节过春节(二)第1280节 回南京第493节 哪有乐土?第782节 论功行赏第358节 两倭会战第1714节 总算能好好谈判了第467节 中国人顶住了中国人第566节 驱虎吞狼之鲨鱼吞将军第1859节 吃得好第1192节 一枪在手,天下我有!第1123节 大马士革宰猪第1990节 喀什何去何从?第938节 战5渣的三锅第1317节 树立信心第1981节 围点打援很快乐第1828节 荷兰舰第2066节 杜亨·哈提婕的震惊第696节 准备再准备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第2003节 顺利地过海第2192章 聪明的朱由产第586节 大明殇始之老熊来归(四)第58节不想做宋江第1653节 稳固的后方(一)第12节 敢A我的钱!第427节 孙承宗归顺第346节 汤神父带出的大学第326节 第二次巴达维亚会战之东南威武!第1651节 穷B沙皇第1794节 不对眼第264节荷兰人的备战第1466节 家内与宫里的谈论第155节三足·鼎立第1696节 何定邦的枪法不行第416节 你必能成就一番伟业!第136节江户,我们来了!第104节张伯出马交涉第903节 开国阅舰式第1763节 包头佬来烧船第355节 打·炮·歌第369节 颜大少的倭式婚礼第1083节 如此窘境?!第946节 来到失败之地第2038节 堆山好啊第1651节 穷B沙皇第1319节 尚算顺利第1923节 求援之出使第1829节 下风照肝第964节 他们不是人第845节 旭日港的夜火第1611节 外蒙古攻略第792节 苏州调研(一)第902节 开国大典(二)第1209节 老娘在此第873节 无奈的红毛番第1402节 金批令箭第441节 新兵一枚之相处之道第1640节 带路党科什图尼察(一)第469节 安汶登陆战(二)第2076节 教育新出炉的勋贵第2036节 王的祝福第379节 战舰上的历程第76节东南号启航第886节 扬基·加尼的传奇(三)第1186节 小白皮戏老将第146节东南舰队与福建水师第958节 王子体验人生第1166节 新遣唐使!第20节军制确立第1668节 四条腿的跑不过两条腿的第23节都在演戏第1344节 千叶合战之战斗历程第1350节 千叶合战之主将倒下第432节 两房第338节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412节 洋枪团来了第1781节 一是包头佬,二是犹太人第1521节 奥地利人(三)第237节倭人和土著第1813节 我是主角第1541节 四帕夏失风第768节 轮番上阵第1197节 巨大的诱惑第1353节 出其不意的刺杀第1937节 你大爷就是你大爷!第985节 给钱就行第1471节 新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第1690节 “风闻奏事”给不给?第553节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688节 我太难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