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6节 杜亨·哈提婕的震惊

两人谈论起东南国与奥斯曼之事,让颜常武吃惊的是杜亨·哈提婕对于两国军政之事并不陌生。

“奥斯曼的策略就是‘稳守反击’,通过不断的战争消耗掉我国的进攻态势,伺机攻打我军后勤线,对吧?”颜常武问道。

“没错!”杜亨·哈提婕点头道:“你们的火力太强,野战打不过你们,奥斯曼只有采用这个方法,方有胜算。”

“然而没想到我军直取伊斯坦布尔!”颜常武不无得意地道。

“对!”杜亨·哈提婕不禁黯然!

应该说包头佬的策略是不错的,但颜常武没有进行一城接一城的争夺,而是来了招“黑虎掏心”,沿海岸线进军伊斯坦布尔,甚至连陆上后勤线也不要了,补给全靠海上运输。

战史上依靠海上运输也不是没有,但如此大规模的海上运输的打法让包头佬的策略落空,虽然包头佬在陆地上的能量巨大,但在海上,他们的海军就是战五渣。

杜亨·哈提婕眼睛闪亮,提问道:“请问陛下一个问题!”

“请讲!”颜常武风度翩翩地道。

“我想问两中华的钢铁产量、火药产量与财政收入!”杜亨·哈提婕饶有兴趣地问道。

说起来她非常的不服气,奥斯曼军的精神力量强大,且人力与物力都不差,至少要整个欧洲的白皮才敢与之战,却被东方大国打败,她对东方大国的力量十分地好奇,憋不住提问。

“我们两中华的年钢铁产量是50万吨,火药产量则是50万磅,年财政收入为二亿西班牙银元!”颜常武轻描淡写地道。

杜亨·哈提婕震惊了!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当家人,哪怕她对数字不敏感,也很清楚这些数字的可怕。

年钢铁产量是50万吨!

哪怕是奥斯曼帝国不断地提升国家钢铁产量,在伊斯坦布尔被攻破前,年钢铁产量也不超过3万吨。

中国钢铁产量惊人,技术水平先进,仅在明初的洪武年,就已经达到了生铁产量5万吨的水平。

例如洪武十五年五月,广平府(河北省境内,当时属河南)一官吏王允道说磁州临水镇产铁,元时统治者这里一年可以收铁百万斤,建议朱元璋照旧办理。

百万斤,即使是市制十六两,这个数字也很可观了。

颜常武执政之后,知道战争打的就是钢铁,钢铁更是国家的脊梁,基建的根骨,所以不遗余力地上马钢铁厂,产量飞速提升。

除了战争之外,大量的钢铁用在了经济生活,尤其是基建用的钢铁更多。

再有火药产量则是50万磅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在包头佬津津乐道的征服1453年打下君士坦丁堡的战斗中,打了56年,耗费火药5万磅。

而两中华一年就有50万磅的火药产量,可以打下十个君士坦丁堡!

注意,这是年产量,当没有大战时,这些火药就存起来,等到战争开始,就动用。

杜亨·哈提婕不能想象,她绝非家庭主妇,而是秉国太后,对于军火生产还是很熟悉,甚至为了提高火药产量,她专门研读过大臣的报告,对于火药的使用与生产过程知之甚详。

火药在几毫秒内一连串的剧烈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灼热的气体向四周膨胀,如果这个反应过程发生在密闭的容器内,它将不堪重压而爆裂为一颗炸弹。如果容器和外界贯通,气体将从这里喷出,容器变成一支火箭。如果贯通的通道是一个长管子,并用松动的圆球堵住通道,这就是一支火枪了。

火药工场开展生产,首先需要木炭。最好的木炭是柳木烧制,在各种木材中柳树木质更软,烧出的木炭更容易粉碎。鼠李木也不错,英国在长达400年间一直用它制火药,包头佬从英国进口火药,当时没什么保密的观念,英国人曾告诉他们木炭的材质。

木炭容易获得,但硫黄就要大费一番周折。硫黄通常在火山活跃地区存在,比如遥远的北欧和冰岛等地。所谓无利不起早,早在14世纪,这里就有人开设作坊开采硫黄,供给欧洲各个国王的火枪队。西西里也有不少火山,这里每年能输出两千吨的硫黄石,是17世纪时欧洲主要的硫黄矿场,包头佬就通过威尼斯人的关系进口琉黄。

至于硝石即硝酸钾则是火药中最关键的原料,杜亨·哈提婕很清楚生产过程很“脏”,主要是在人畜厕所或者老宅墙皮上提取硝石。

由于缺乏火药生产的硝石,奥斯曼帝国不得不给硝矿工人特权,允许他们可以任意闯入私宅挖掘含有硝酸钾的土壤,甚至撬下牲畜圈的墙皮刮取生硝,而不用赔偿损失。

这样获得的土硝其硝酸钾含量可想而知!

由于缺乏硝石,包头佬不能提高火药产量,进口既无钱,他国也没这么多的火药出口,导致包头佬在火力上无法压制东南军,精神无法战胜物质!

如今战争已经结束,颜常武也不瞒她,告诉她说我们中国人有硝石生产厂!

呃,具体的方法就是“堆肥法”,是用动物粪便和灰泥混合,加入麦草后堆积成2米宽、5米长的堆肥,每隔两周淋一次尿液来保持内部潮湿,促进有机物分解。如此持续一年后将原料启封,用水溶出其中的杂质,再用草灰反应得到硝石。

颜常武得意洋洋地道:“我们大力发展人口与牲畜、家禽养殖业,所产的粪便一丁点儿也没有浪费掉,全用在了生产硝石上!”

杜亨·哈提婕木然道:“难怪,难怪!”

这么肮脏的生意,包头佬做不来!

至于年财政收入为二亿西班牙银元也让杜亨·哈提婕震惊,奥斯曼帝国虽然强盛,但在经济发展中不尽人意,虽然有三千万银元的年财政收入,但里面的水份很大。

颜常武也没说什么,告诉她说无论是奥斯曼还是欧洲在入夜后便是一片黑暗,而两中华夜市则是通宵不眠,华灯渲染整个城市,各大城市都成为了不夜城,经济发展超乎想象!

他再告诉杜亨·哈提婕道:“我们两中华人口为二亿五千万人!”

十七世纪明朝人口有一亿多,但实际上民间有大量的隐藏人口,之后中华大劫被颜常武消除,全力发展人口,人口数量不断攀升,目前在大明的人口数量为二亿多,而东南国的人口数量为四千万多。

他还给杜亨·哈提婕看了两中华地图,让她见识到什么是东方大国。

这下杜亨·哈提婕无话可说了,奥斯曼帝国仅为二千多万人口,且对地方的控制力很差,很多地方实际上已经处于独立与半独立的状态,这点在遭遇了东南国进攻后更甚,帝国实际控制地区只有核心的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即土耳其的主体地区)和巴尔干地区。

杜亨·哈提婕喃喃地道:“原来我们是第二个拜占庭!”

第885节 扬基·加尼的传奇(二)第407节 巴伐维亚城之殇第2172章 苏门答腊岛之行第1751节 白皮与包头佬手拉手第736节 发盒饭呗第1648节 出兵黑龙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453节 王子的觉悟第1501节 大烟枪埃姆雷帕夏第537节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655节 东南府不兴这套第1497节 玩具船出征第1634节 轻胜老毛子第2077节 安排事务第819节 可恨的蒙古人第1369节 打死老家伙第1254节 我们不是三姓家奴第2034节 窦名望进行考古工作第376节 明人与倭人合流第1004节 三锅的智力第1200节 回来就开心第228节追击海盗船第457节 运牲船运人第895节 混乱的形势第2025节 兵临伊斯坦布尔第1910节 包头佬胜利了第255节到吕宋之不急第263节众香之城第634节 鞑子的憋屈第981节 考察地盘,准备开张第676节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453节 王子的觉悟第837节 加九锡(二)第1931节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20节军制确立第760节 洪爵爷第1716节 《中俄向阳村条约》第436节 新兵一枚之见识第1301节 文官戴上了军功勋章第2014节 郝摇旗差点学了夏侯惇第776节 瀛台会议第762节 千古奇功!第599节 印度洋的下马威第1105节 牌局旺战局必逊第424节 老夫聊发少年狂第1974节 不懂割须弃袍的后果第1621节 科什图尼察的匪帮第964节 他们不是人第1599节 册立皇太孙(二)第1151节 转业就去当城管第718节 颜常武不及格第180节大海战(二)第750节 北伐之鞑子被汉奸坑了第1380节 占地为王第948节 有水斯有财第1788节 大维齐尔之死第565节 驱虎吞狼之亚齐掐柔佛第86节定鼎之战(一)第1143节 你强我更硬!第2012节 包头佬的顽强第848节 与黄道周的争论第1441节 两边阿三的比较第979节 番鬼妹的宫廷生活第1703节 今上的的道第511节 黑化的华人第1102节 领袖到来,战争亦来第2068节 杜亨·哈提婕·苏丹第1746节 父亲的将令第933节 我们中国人讲人情第1123节 大马士革宰猪第435节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2079节 谁都有恨第1300节 饮水思源第747节 堵胤锡的成功第1667节 边吃边喝边打仗第1895节 打败中国人的方法第1211节 王的欣悦第974节 本宫很头痛哪!第1699节 测试第486节 捡到素丹一枚第674节 从此留下哥的传说第668节 皇家马德里!第841节 风起于红毛番跳楼第2060节 不想死的苏丹第186节胜利之后第992节 我们不叠被子不背包第682节 海上追逐第1745节 军头杨展拜佛第1810节 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白皮?!第943节 华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579节 高攀不起第804节 凑够八个第939节 榨三锅油第1304节 关系很重要第1724节 顺利攻顶第1785节 火枪手痛揍弯刀客第419节 鼓动下南洋第1325节 还不知机就是死第52节造船!第854节 展会中第979节 番鬼妹的宫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