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节 汤神父带出的大学

台北孙元化寓所,孙元化正在接待一个穿着明朝儒袍,胸前挂着十字架的大胡子洋人!

“汤神父,你能来看我,我真是高兴!”孙元化真心开怀。

那个洋人高鼻深目,穿着明朝衣服,他的气质与衣服相匹配,毫无违和之感。

此人名为汤若望,一位虔诚的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

加入了耶稣会,宣誓终生安贫、贞洁、服从,青年时期的他在罗马耶稣的圣·安德烈奥修道院,当一名见习修士,接受严格的修士训练。

安德烈奥修道院有一个图书馆,馆里藏着许多经过印刷,装订成册的海外耶稣会士写给总会的年报、报告、信函。

汤若望经常到图书馆翻阅这些材料。早期传教士在东方在中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让他激动不已。他钦佩利玛窦在中国采取的适应中国文化习俗的,所谓“合儒”的传教策略,竭力把天主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结合。(象汤神父穿着中式服装就是其中之一)

当他听说利玛窦神父以其数学天文学的智慧,惊倒了中国人,并且受到皇帝的优礼和敬重,为上帝的教会开拓了新的、非常大的信仰领域时,他为西方的数理天文这在中国获得这样的价值而欣喜若狂。

这也成为了他到达中国,传播主的福音的思想源泉,之后他历尽艰险,到达了中国,利用传授西方科学技术,积极地传教。

如果历史没被颜大少扭转,这位汤神父将是孙元化的送行人,孙元化因孔有德发动的“吴桥兵变”而下场悲惨,朝廷将他问斩,徐光启营救不得,汤若望化装为送炭工进诏狱为孙元化送行,作了宗教仪式送他归入主的怀抱!

哪象现在两人能够安然地坐着喝茶,看山下的水景!

孙元化的寓所是“专家楼”,东南府专门在河边建立寓所,让他们依山傍水,环境舒适!

“我是受徐大人的委托而来看望你,并且徐大人说,或许我能够在东南府开创一个新局面……”汤若望操着一口纯正的国语道。

孙元化说道:“徐大人说得很对,我们的督军非常尊重科学技术,尊重人才!”

他介绍了东南府的作法,科技人员与军队是同等待遇的!

东南府真正名称是”东南军府“,一个军字表明了他们的性质是先军政治,军人优先,而东南府科技人才的待遇与军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中可看出东南府督军对科技人才的重视。

“看来我们确实大有可为!”汤若望点头道。

于是孙元化交代了炮厂工作之后,调了一条快船,亲自陪同汤若望前去台南!

一路上的景致让汤若望深有体会地道:“这是一个蓬蓬勃勃的政权,他们比起大陆那边,更有生机与希望!”

“他是个实权人物,在东南府说一不二,我们教友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将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孙元化脸有忧色地道:“他信奉妈祖,就不知道在东南府能否有主的一席之地!”

汤若望乐观地道:“事在人为,一切都靠努力!”

他怀着对主的虔诚,坚心忍力,意志坚强,在人生地不熟的东方努力地传播主的福音。

快船到达高雄军港,受到多次严格的检查,凭借着孙元化建设部副部长的身份而畅通无阻,军港内的夹板船众多,让汤若望又有一番感觉,或许,凭借着科学技术这个突破口,能够说动那位年轻的统治者网开一面吧。

他的想法是对的。

……

颜常武是中断了海上训练回来,有快船送递消息,听闻孙元化和一位名叫汤若望的神父已经在督军府等待了他三天,于是颜常武就赶了回来见他们。

他对于汤神父非常感兴趣。

那个年代,信奉主的不科学的神父反倒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人,普通红毛番并不熟悉科学技术,愚昧程度与明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督军府宽敞的办公室里,颜常武见到了汤神父与孙元化,大家相谈甚欢!

汤若望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又熟读汉文典籍,知识面广博,有教养,他聪明地将从欧洲带来的数学、化学、物理、天算书籍和哲学、古典文学、神学等书籍送给颜常武,颜常武深感兴趣,这可是那个年代的高科技!

中西文明发展,渐渐地东方颓势显现,反倒是西方科学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令汤若望惊奇的是颜常武对于他所提到的科学技术有相当多的理解,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即世界以太阳为中心),颜常武立即作出了一个让他十分惊讶的举动。

“这是太阳,这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他用铅笔在一张纸上画出了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然而那时候还有数个行星没被发现,他居然写出来,还将它们起了名字!

然后他用铅笔点点点,画出了银河系,再用更多的点点点,画出了河外星系!

他那副不容置疑地态度,让汤若望与孙元化都震惊不已。

小样,劳资不震住你们,能做督军!

然后,这张图纸给孙元化自然而然地给收走了!(很多年之后,这张天文图纸被拍卖出一个天文价格!)

……

“如果你能够在东南府工作,我将聘你为东南大学的教授,对你在东南府传教不作干涉!”颜常武对汤若望交底道。

汤若望大喜,而孙元化则瞪眼不止:“可是我们还没有建立东南大学啊!”

“汤神父来了,我们就把这个大学给建立起来,是时候了!”颜常武笑道。

他问汤若望道:“你留不留在东南府?”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汤若望毫不犹豫地道。

“请陈首席和陈财爷来,我们立即敲定大学之事!”颜常武雷厉风行,马上叫人请来了首席执行官陈衷纪和首席财政官陈和彬,对他们道:“我要建立一座东南大学!”

事先有过吹风,两陈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立即答应下来,拨出资金和地皮,广延人手,教师有孙元化和汤若望是现成的,还有东南府的建筑学院、冶金技术部等的人才,再有从圣托马斯大学(菲律宾最古老和最早的大学创立于1611年,不仅是菲律宾乃至全亚洲最古老的大学,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主教学校之一,虽是神学,但也有科学技术)高价挖来的教师,定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略,即国学和东南府自行发展的实用科学以及西式科学齐头并进。

他又给汤若望赐地,许他建立教堂,传播教义,更要他用心在大学里把数理化天文学等传授出来。

待一众人离开之后,陈衷纪皱眉道:“你怎么能够让他在此传教?”

第729节 我想念东林党了!第1358节 漠南蒙人不好过第493节 哪有乐土?第989节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478节 打进王宫第652节 最怕汉化第846节 细节令人诚服第1060节 我的命还是值钱的第1877节 包头佬俘虏第717节 狗头军师戴维先生第1429节 国家瑰玉---张家玉其人第459节 成为通讯员第486节 捡到素丹一枚第2171章 乏油,发展高科技第1024节 印度兵顶住了敌人的进攻第1194节 赢后分猪肉第496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三)第1553节 凛冬将临第1842节 《百年海军》第1445节 硬刚(一)第1254节 我们不是三姓家奴第350节 督军大婚!第1213节 暴怒的沙贾汗第1215节 不同寻常的下马威第409节 胜利之后(二)第960节 战斗中难免意外第1986节 受伤也开心第25节夜袭荷兰人第1219节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430节 大明名人来了!第725节 军政之事第261节这是神战第1963节 大家都是中国人第1030节 开罗新城(二)第1056节 麦斯欧德·帕夏!第934节 步步紧逼第2074节 帝国阅兵式第902节 开国大典(二)第95节丰收的季节第1857节 三哥晋阶第488节 狂殴可怜的马打篮人第1563节 运河之开工一第212节邹维琏来也第346节 汤神父带出的大学第362节 兄弟同台看戏第564节 驱虎吞狼之素丹廷议第535节 媚媚犯事第541节 强者,就是要逆天的!第2068节 杜亨·哈提婕·苏丹第1557节 世易时移第1000节 蓝军在行动(二)第479节 香料群岛入手第224节出航前的军议第1084节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586节 大明殇始之老熊来归(四)第1527节 不眠之夜(三)第1031节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奥港城第1020节 开罗城的备战第1015节 向苏伊士城前进第1726节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1783节 奥斯曼之友第1536节 他们有种,我们奉陪!第542节 做个合格的反派第220节老熊失手第368节 给大少的回报第1684节 两全其美的方法第1015节 向苏伊士城前进第890节 红毛番土法上阵第1001节 蓝军在行动(三)第643节 战争名言第1298节 死伤过万第508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完)第1579节 高攀不起第524节 哪里都有吴三桂!第1077节 帅得过分的卡萨维拉第423节 左良玉归来第1502节 包头佬的火药第913节 锡兰海战之前锋旗舰难为第420节 顺风顺水第1295节 得手第650节 我大明有东南军第1828节 荷兰舰第178节战列线交战第200节说给你听也无妨第731节 朱由产教子第978节 领袖式的婚礼第323节 第二次巴达维亚会战之老大之怒也第1938节 你们真的是中国人吗?第1340节 互相吹捧第222节计划改造战舰第1458节 胜利会师第164节书房夜话之人生无奈第1388节 诸事顺遂,公主不喜第626节 姚阁老归东南府第40节扬旗称霸第625节 领悟玄机第980节 新买卖开张的地盘第1384节 盐务改制第1670节 轰击金川城寨第678节 在荷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