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船坞带出的水泥

斯托姆力主颜常武必建干船坞,得到了他的采纳,并且一造就是两座!

所谓干船坞,是一个放船的,很大,建在海边的很大的封闭的空间,有闸门,船可以开进去,闸门关上,放掉水,人可以在里面修船,多数是水线以下的,修好后再把水放进去,开闸门,船就可以开出去了。

“一定要修建干船坞!”斯托姆指出道。

“哦,你的理由呢?”颜常武洗耳恭听。

斯托姆娓娓道来:“造好一条船,至少要花上3年,最好要6年,在紧急情况下,6个月也能够造好一条船。”

“但是这样的船易招致海上灾难,一旦船体结构封闭,阴暗、暖和、潮湿的环境就会有利于木腐菌的繁殖,这就会逐渐降低木材的强度,最后摧毁船舶的致密性,导致散架。

同时,船在海上航行,木头连接处泡在水里会腐败,船与海水接触的地方会生出大量寄生的海生物,也会侵蚀船底和船身,在热带地区,这种侵蚀会严重地减少船的寿命,如果不做维修的话!船坞还可以在战斗之后立即做战损船只的维修,作用非常大!”

“在荷兰,由于船多,一年可造几百条船,烂船不是大问题,甚至连船带货送给货主都可以。许多国家都是如此,只有英吉利人很早就造了船坞,但在我们北港,我们的船少,为了延长船只寿命,降低成本,我们应该建立船坞。”斯托姆坚决提议道。

让他高兴的是颜常武从谏如流,建造船坞,还建了两座!

英吉利的船坞是石头做的,而北港的船坞用的是水泥!

颜常武的学识广博,知道水泥的制作是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做生料,然后放进水泥窖中进行高温锻烧,1450度时得到熟料,再与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成为水泥。

说得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但是颜常武有钱有人哪!

他派人过海,“请了”闽南一带最出名的制陶制瓷器和烧砖、烧石灰的师傅共五人,均举家搬迁赴北港为他服务。

软硬兼施,仅安家费就给了一千银元,这价码绝对不算低。

到达北港后,陈衷纪与他们亲切交谈,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从也罢,不从也罢,要认命!”

只要认直为大龙头服务,达到他的要求,那么就是重重有赏,否则,只好请各位做龙王女婿了!

曾经深受法治熏陶的颜常武,做起坏事来是得心应手了。

师傅们集中一起攻关,

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不缺,先混和一起进行试验,他们在山坡地上开辟了一个窖,把作料投进去,不断地进行火力调整,观察其成果。

反正最终的结果是粉末,和水混和,干了之后即成。

起初,师傅们有抵触的心理,但当第一炉成品出来后,他们有了兴趣!

产出的泥粉与水混合,干硬后即成了坚固的泥面!

脚踩不烂,拳打生痛,牛蹄不破,水淋无妨!

还真的是哦!

当然,这种水泥不可避免的粗陋,碰多几下,泥灰扑扑地往下掉。

师傅们敏锐地感觉到一个伟大的发明摆在他们的面前,将会改变千百年建筑史!

虽说是大龙头的资金和思路,但是成品可是他们实践出来的,而且陈衷纪说得很清楚:你们会在历史上留名的!

他们不再用督促,日夜不停地开火,通宵达旦。

经过不断试验,他们已经试验出较为成熟的产品,并归纳出水泥的生产过程,即从原料开采到水泥出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可简单称之为“两磨一烧”。

第一阶段是生料制备。

即把石灰石质(石灰石、泥灰岩、白垩、贝壳、珊瑚类)原料和粘土质原料(粘土、黄土、页岩、粉砂岩、千枚岩、河泥及湖泥类,主要提供),加上铁炉渣、煤矸石、矾土等,经破碎和烘干后,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调配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

第二阶段:熟料煅烧。

将制备好的生料送入水泥窑(其实就是石灰窑的结构)内,以高于烧石灰的温度煅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水泥熟料(颗粒状或块状)。

第三阶段:水泥粉磨。

就是在把熟料磨细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石膏磨细成为水泥。

师傅们的作用在于此,他们不断地选料、配料,来回地试验,得出比较好的成果。

他们发明了一种碎石机。这是靠水力转动的机器,机器的心脏部位就是几只巨型压棍。压棍上带有凸凹齿,被水流冲击着可以飞快旋转。几百斤重的大矿石被送进压辊,立刻就碎成人头大小的石块,接着由传送带传到下一组压棍上继续粉碎。这样,经几道碾压,矿石就变成了粉末。

这种碎石机越做越大,以提高效率,站在这机器的旁边,耳朵听到震耳欲聋的声响,眼见那些巨大的石块被轧成小块,出来的是粉末,为之叹服。

水泥窑终日热气腾腾,工人们情绪高涨,忙乎于生产中。

完成后的水泥包在防潮油纸里,装在类似欧罗巴的火药桶里,用两圈铁片一箍就行,但要考虑装满水泥后的分量,太沉或太轻都不好。就这样,颜常武建了一个木桶厂,用来装水泥还有自家的火药,后来还兼营装酒。

颜常武验收了水泥之后,对此表示满意,命名为“北港水泥”,声明来自于他的设想,由王赵陈余程五大工匠完善,成功,历史上将会留名,并重赏每人二千块银元。

颜常武下令作进一步的改进:掌握确切的烧成温度和正确的原料配比,并一步提高效率,他还提出了增加预热系统、冷却系统和鼓风系统等等。

以今人的眼光看来,这种水泥效果不如、成本也高,生产工艺落后,尤其用的是石灰窖而不是回转窖(回转窖能够受热均匀,磨得更细),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但终究还是水泥!

立即派上用场,抹在船坞壁上,坚固耐用。

用在北港灯塔建筑上,再有就是修路、建房,水泥厂的产品供不应求,颜常武极是高兴的同时,顺理成章地成立了“东南情报局”以作保密!

第520节 毕懋康的听闻第955节 老兵的言传身教第1505节 三小时的战斗(三)第1855节 阿三也能打第1351节 杀,不杀!第1348节 千叶合战之两翼战事第122节琉球人竟胜东南府一筹第656节 天津保卫战之部署第172节南海风云欲来第1058节 麦斯欧德·帕夏分粮第549节 在南京之东南学堂第258节到吕宋之怕死是好事第888节 攻打马六甲城第1691节 朱和坪的难题第1890节 第六天的战斗第1731节 猥琐的汉狗第997节 印度兵初备第1849节 一联值百万第155节三足·鼎立第1218节 一招制敌(二)第1477节 敌情介绍(三)第514节 素丹的愤怒!第305节 芝麻开门第174节夏洛克的情报第1802节 “帝国”号战列舰出动(二)第468节 安汶登陆战(一)第349节 东南府督军夫人出嫁第116节往琉球而去第469节 安汶登陆战(二)第627节 锦州之事第332节 摸营第1863节 巷战的好战术第214节一筹莫展的邹巡抚第1343节 千叶合战之倭杀倭第903节 开国阅舰式第352节 夫人签署义务教育法第176节原力与我同在第94节甜蜜的事业第357节 小短腿的悲哀第1394节 救灾1654节 稳固的后方(二)第1438节 阿三打败东南军第538节 吕宋华人的春天第1310节 明义第968节 迷信是必须的第191节你还是从了吧第1203节 鑫方盛人力资源市场来由第971节 泡金发妹纸第608节 红海一行第669节 东西方贵族的决斗第1753节 买不来的海军第211节刘之凤归心第767节 拖手第989节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563节 运河之开工一第1245节 你们这是过家家吗?第428节 孙承宗主持立法第1218节 一招制敌(二)第1677节 北美洲开发总公司成立第140节两边都不服气第1288节 九边第1286节 王爷威武!第2055节 原形毕露的包头佬第1020节 开罗城的备战第726节 皇室家务第1941节 一首诗,一个故事第679节 在荷兰(二)第281节 从军记之玉雪生猛第1645节 出兵黑龙江去打老毛子(二)第1186节 小白皮戏老将第1456节 锡克人上阵第227节避开暗礁第1638节 北海攻略(一)第1767节 一招鲜吃遍天第1040节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886节 扬基·加尼的传奇(三)第1876节 包头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40节两边都不服气第1966节 新明的蒙古师第1706节 河口城杂事第752节 北伐之其实两边都一样第977节 大战前的准备第512节 又来抢滩登陆第1382节 不费吹灰之力第1034节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第472节 安汶入手第801节 制服皇子第684节 谁是猎物(二)第1421节 苏雷什之心第1318节 王师北伐第727节 立威好办事第2055节 原形毕露的包头佬第1210节 兄弟俩第1607节 共议归顺朝廷第449节 大开发时期第1669节 片甲不留(一)第1609节 唯我中国,万世长存!第1901节 茫然的帕夏第1022节 嗨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