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节 阮大铖的幸运日

“错矣!”越其杰反驳他道:“东南公英明神武,用人得当!”

“对!”袁枢想想后道:“自兴兄所言不错。”

东林党名闻天下,虽然与文官系统里的什么宣党、浙党、楚党、齐党狗咬狗得厉害,但是他们也多次在同一战壕里作战:对抗皇帝、打压武将,欺负百姓!

这是他们文官天性所在,已成默契。

不说什么,比如东厂的TJ,无论是什么党的文官,反对那些没卵子的人骑在他们的头上拉屎拉尿。

天下乌鸦一般黑,大明文官同气连枝,东南府素有清名,诱惑了不少人,甚至许多文官与东林党是死对头,却私下底私交甚好,如马士英就与张溥(复社首领)是好友,想找一个既有能力,又能坚决搞东林党的人,这位阮左副都御史还真的是最合适的人。

他出身东林党,明白东林党怎么搞坏事,就能把东林党打翻在地!

阮大铖去见颜常武,见到他穿着大明国公袍服坐正堂,阮大铖赶快一溜小跑,就象小狗见主人一般,年过半百的他在小他二轮的颜常武面前是卑躬屈膝,百般讨好,狂拍马P!

他言辞水平甚好,颜常武听得,也不由得龙心大悦,心忖文官如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喷子,专门害人,另一面则擅长捧人,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常人所不及也。

阮大铖汇报工作,一是将东林党人定罪,二是将东林党人抄家夺产,三是将东林党人流放。

这满腹坏水的家伙在崇祯朝蛰伏,事实上还是收集了许多东林党的事迹,有备而来,一一对号入座,将东林党准确地定罪。

东林党的大罪一:不顾大局,不识大体,逼迫三朝君父,不是为臣之道!

是谁上的奏折,逼迫君父,奏折上字眼儿有什么漏洞、过份之语,阮大铖知道得一清二楚,就上纲上线,以此入罪。

东林党人激扬文字,哪有不逾越之理,本来言官风闻奏事不致于入罪,但阮大铖鸡蛋里挑骨头,掀起文字狱,又得颜常武来推波助澜,东林党被捉出了不少痛脚。

大罪二、东林党人废除工商税,搞得皇帝、朝廷没钱花,谁上奏折谁就有麻烦。

大罪三、东林党撤销监察机构,其心可诛!

大罪四、东林党人害边将,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大罪五、东林党人危害农民,这点,整个江南地区的东林党都逃脱不了关系,阮大铖创造性地统计了东林党人去秦淮河上狎妓的次数,得出结论,他们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持他们这样的挥霍,必定是贪污矣!

……

东林党人名义上的收入不高,但很多人都有能力置园,或者家中有园,也就是江南地区流行的建造园子,并收藏书画、金石等,如钱谦益盖了一座精美的藏书楼,取名“绛云楼”。里面陈列着他辛苦收集而来的书籍、古玩,包括金石文字、宋刻书数万卷,以及秦汉的鼎彝、晋唐宋元以来的书画作品,各种名贵的瓷器、砚台等。

都是值钱货,以他们的收入,根本买不起,但在东林党家中,不见黄白两物,尽是之前提到的艺术品,称为“文雅”,实则文贼!

他们在秦淮河上把妹临风畅游,要知道,这些妹纸尤其是出名妹纸的出场费很贵的,你想给一个清倌儿**可能要三百两银子,而明朝七品县令的年俸不过是140石米而已(正统年间是2钱银子一石米,成化年间则是4两银子一石米,崇祯年间十几两银子一石米,问题是官员经常收不到禄米),可能你与清倌儿睡一觉就用掉一个七品县令一年的收入。

这钱肯定不是东林党掏腰包,自然是江南的工商业老板们埋单。

阮大铖出手又准又狠,秦淮河上的婊子无情,见东林大树倾倒,而要是不与阮大铖配合就会招致严重损失时,纷纷做起污点证人,出示账本,证明某年某月某日,某位东林党人上船进馆里打不花钱的炮。

名单很长,历历在目,上自东林党大佬下到东林党新锐,纷纷上榜!

东林党完了,彻底地完了!

朝廷对他们抄家夺产,祸及九族,流放东南亚!

阮大铖做的罪状逻辑严密,证据扎实,让颜常武相当满意,大加夸奖。

见到老大开心,阮大铖进谗言道:“东林的明宿们迂腐偏狭地令人惊异。他们当中许多人出仕以来,从来没有什么实际业绩,而是以讲学结社,放言高论,犯颜敢谏,直声名震天下,然后就自封为治世之良臣,似乎只要他们在位,即可立见太平了

实际如何,国公爷最是清楚不过了,一群书生耳!”

见颜常武点头,受到鼓舞的阮大铖继续道:“东林虽倒,但是江南清淡之风依旧不弱,诸子们高谈阔论,不务正业,下官以为,如今国家大难,正要如国公爷先前所讲的‘空谈误国,实干应邦’,清谈之风不可长!”

“噢,阮大人想什么呢?”颜常武饶有兴趣地问道。

“严禁社团,不得清谈!”阮大铖恶狠狠地道:“查封复社!”

“哦?”颜常武问起来。

阮大铖讲述复社历史,乃是太仓人张溥和张采结的文社,复社的主要任务固然在于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但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以东林后继自任,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反映着“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它的成员主要是青年士子,先后共计有2255人之多,声势遍及海内。

张溥已去,张采还在,复社的名望依旧强盛,阮大铖本想多费口舌去说服国公爷,让他大感意外的是颜常武一句话:“甚好,你去办吧!”

阮大铖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就那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判处了复社的命运!

颜常武也不多费口舌,立即撰写命令给阮大铖,授权阮大铖禁锢社团。

拿着盖了国公大印的命令,阮大铖似喝醉酒一般地走出了国公府。

复社药丸了!

第199节刘之凤赴台第949节 立足亚丁第2198章 东洋人第1349节 千叶合战之抓住武士落日余晖第647节 关外的坏消息第934节 步步紧逼第1528节 阿颇勒城之劫第1867节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喽第1589节 撒拉丁不如你第568节 驱虎吞狼之舰长们逞威第2075节 超大份猪肉第638节 骑兵师登台第1841节 反咬一口第1327节 马瘟害马第1497节 玩具船出征第1402节 金批令箭第1502节 包头佬的火药第131节非战不可第1690节 “风闻奏事”给不给?第764节 危机解决第2181章 皇宫大变样第359节 无耻倭人,爷早防着你了第1122节 沦为笑话的卡米勒·帕夏第1094节 攻城战三之可怕的战斗第1266节 降与战第1694节 今后不可再议第995节 前途迥异的两刹帝利第1639节 北海攻略(二)第1764节 娘娘保佑!第948节 有水斯有财第827节 在菩萨的眼中,众生平等!第1372节 释罗布丹珠心结第1169节 书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485节 伏击之缅兵绝不后退第2189章 堵胤锡认为自己做得对第155节三足·鼎立第1066节 立规矩第1013节 领袖的铁腕第1260节 猛将兄过时了第1615节 如果他们没有火枪该多好啊!第1724节 顺利攻顶第160节真理出无疑惑第2027节 太后的开导第789节 公主出降第308节 恶棍也会心痛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第384节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736节 发盒饭呗第436节 新兵一枚之见识第398节 第三次巴达维亚会战之炮战第1692节 廷议风闻奏事(一)第1772节 你有的选择还好说!第924节 华人文弱?!第806节 秦淮之乐第1781节 一是包头佬,二是犹太人第1260节 猛将兄过时了第2182章 南京大变样第1380节 占地为王第1240节 蒙古之事第296节 捕鲸大帝(求订阅)第782节 论功行赏第1328节 锦衣卫的胜利第1177节 中将,我将枪毙您!第326节 第二次巴达维亚会战之东南威武!第1880节 吃饭要紧第541节 强者,就是要逆天的!第49节过春节(二)第464节 马打篮人知错第1580节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1380节 占地为王第1789节 开始“正常”的苏丹第13节月港第503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四)第1346节 千叶合战之炮决猛将兄第1797节 纷乱始末第629节 明军雄起第1558节 非中国商品占据市场第897节 东南立国(二)第223节改造战舰第1606节 奶茶要乘热来喝第1672节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409节 胜利之后(二)第106节命比纸薄的熊文灿第129节坚定的带路党第375节 海盗上门第936节 与三锅的交涉第1684节 两全其美的方法第328节 一百两银子一条人命?NO!第973节 12月居仁堂会议第904节 开心第1026节 十万埃及人败北第892节 洪煕官的心声第2171章 乏油,发展高科技第1784节 海滨大道之战第1363节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882节 剿灭海盗(二)第20节军制确立第1303节 少个尚书倭国就乱第163节书房夜话之议诸事第2107节 大美人,滥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