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节 一石多鸟

典故来源于春秋时原楚国大臣伍子胥因家仇而疯狂向楚王报仇,他的好友申包胥来劝他,他就说了这句话。

这样不负责的回答自然不能让孙承宗满意,他瞪了颜常武一眼。

“好吧,好吧!”颜常武摆手道,他开始讲述他的理由。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历代王朝存在的问题,历朝历代往往是大乱到大治,大治到大乱,王朝末年,土地兼并特别严重,导致王朝倾覆,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王朝末年,一想到几千万的农民没有土地,老实说,我就睡不了觉,孙先生可曾睡得着觉?”颜常武问道。

“睡得着觉!睡得很好。”孙承宗出人意料地道。

“怎么可能?”颜常武吃惊地问道。

“天崩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因为有领袖在嘛!”孙承宗幽上一默道,意思是让领袖头痛去。

“我拷,先生怎么可以这样捏!”颜常武翻白眼道。

“先生也知道,我有两个地盘,每一个地盘都很重要,我不能长期呆在一个地盘上,否则另一个地盘就会出问题!”颜常武做了个下切的手势道:“所以我得快刀斩乱麻!”

“我观北方之事,李自成占据北京后,北虏必不甘寂寞,一定入关,如此两寇相争,北方乱会乱上好一阵子,正好给我搞事,北方乱,南方也乱,大家乱对乱,谁都打不了谁,此乃千载良机,我不想等我北伐时,背后有人捅我刀子!”颜常武冷酷地道:“如此,我先下手为强!”

孙承宗顿时明白了颜常武乃是引蛇出动,好找借口,聚而歼之。

南明藩王、勋贵、文官、军队、读书人、农民、商人等势力交错,目前文官因东林党之事而气焰消退,军队初步稳定,读书人阶级忙于准备科考,且书生造反,三年未成,至于农民,除少数富农之外,摊丁入亩和土地阶梯式收税,这是在割地主、富农的肉,对于数量广大的贫苦百姓是半点伤害也无。

反倒是个利好,农民不会造反,且无地农民,则颜武武给了他们出路:一是去东南亚,免费送达,还有安家费;二去打工;反正肯定有活路。

至于商人,嘿嘿,他们根本不敢动,因为他们正在被感动着-----他们给东林党行贿,证据确凿,颜常武还没捉他们,感动哩!

要是他们有什么异动的话,二罪并罚,杀人诛九族,抄家夺产等着他们,颜常武对他们是引(弓)而不发,他们岂敢再把身体挡在火枪前!

藩王、勋贵、文官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不交税,这税收着落在他们的身上。

一阵明悟在心头,孙承宗明白了颜常武正张网以待,等着那些家伙来,让他们试试颜大少的大炮够不够粗、大、硬!

“不过,他们的势力很大啊!”孙承宗打了一个寒噤道。

这可是南明柱石,国家根本,一打起来的话,无论谁胜谁败,南明都有得乱。

想想后果,那将杀得血流成河啊。

“怕怕?不怕!”颜常武豪情壮志地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他站起来道:“我这是一石多鸟之计,我还有一件重要之事:瓦解地方宗族势力!”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宗族势力庞大无比,以致于官府政令不出城市,城市外的广大农村,则是宗族势力的统治范围。

他们不讲国法,只论乡约道德,譬如“浸猪笼”,男女私通者沉塘,这种剥夺人命的行为,只要族长、长老们开个会,讨论一下就成了。

国法比他们要先进得多!

如有人犯了杀人大罪,地方官捕到犯人,要经过州、省官员审核,再送到京城刑部由刑部按律判决,刑部有权拟定罪名,但杀人权没有,必须由皇帝勾决才行。

重大案件要三堂会审,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官员们一起审理,对那个犯人定死罪须“全堂阕诺”,即“九卿画押”,缺一不可。

即刑部尚书、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正卿、(二个)少卿,共计九个堂官,一个个在奏稿上画行,少一个堂官不肯下笔,则该人不会死,除非皇帝自行下旨,但这种旨意被认为是不合法的。

国法治理肯定好过宗族(你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吧!)。

且中国人的本质,颜常武算是看透了,他们往往有宗族观念、乡土之情,没有国家概念。

无它,宗族影响力非常大,哪怕权倾一时的地方政府大员,或者是拥兵自重的武将,遇到宗族长老,都要客客气气地不敢轻易得罪。

一个宗族的兴盛不是一群穷老百姓就能支撑起来的,那需要富贵人家作为顶梁柱,他们也是地主士绅‘权利’的来源。

包括族长、地主、富农等士绅,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籍此在宗族里呼风唤雨。

颜常武限制土地兼并,分级收缴农税的政策,正是用来瓦解那些支撑宗族存在的那大富大贵之家。

五百亩地以上,农税就是十分之一,整整超过最低等的一倍之多。颜大少不认为诸多中小地主能忍下如此大的亏,他们肯定会把土地分散到全家子弟的名下。

而利益这东西,分起来容易,可日后想要再聚起来就千难万难了。没人会把到嘴的肥肉吐出去给‘宗族’的!

哪里都会有损公肥私、贪污中馈的事情,官场有,宗族有,且不少。

颜常武准备来“实名制”,子民有户口本,在官府册上,实施“保护私有财产”,如准备出台的土地法中,律文明确规定,谁人名下的土地即算是谁人的,属于正规的受国法保护的私人财产。

这么一来,那些地主们,地分还是不分!有得头痛和为难了!

得颜常武的再三解释,孙承宗脸色稍雯,他埋怨道:“这么做风险还是太大了,”

“有何风险?”颜常武无赖地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我就坐上战列舰逃回台湾,怕什么!”

他还洋洋得意地道:“难不成他们能过海峡来打我?”

有一种“我跑后,管它洪水滔水”和“管杀不管埋”的态度,“你这个死小孩!有这样处理国家大事的?!”孙承宗不由得激动起来,咬牙切齿,想伸手去掐他,让他清醒过来!

没等他发作,颜常武取出一笺道:“偶有所得,请指教。”

孙承宗接过来仔细一看,顿时楞住了,半晌后长出一口气道:“就冲着领袖这首词,我把残躯尽付给领袖,有何惜哉!”

大作,又见大作!

第1755节 黑武士那恐惧的大家伙第2189章 堵胤锡认为自己做得对第1140节 随手一点是大牛第508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完)第111节诱惑部族第548节 在天津第2011节 惊天三炮!第1082节 小事一桩第347节 三方斗殴外交事件第618节 过瘾第1817节 那不勒斯城的弱点第767节 拖手第170节落子(五)第910节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535节 媚媚犯事第1090节 夜袭第514节 素丹的愤怒!第1689节 杨展眼红土司第871节 林加岛之战(三)第1454节 陆战队顶用第1467节 谈及殖民地第794节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229节 伏笔当其时第1814节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60节真理出无疑惑第508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完)第1582节 条约就是用来撕毁的!第883节 剿灭海盗(三)第1945节 热合曼三上三下第166节落子(一)第170节落子(五)第585节 大明殇始之老熊来归(三)第637节 新骑兵养成第757节 入川之斗将离去:倦勤第1830节 占上风也打不赢的白皮第465节 万人之王不万人第1440节 鞭刑第1040节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1742节 入拉萨三策第1390节 被腻死的糖人第243节遇敌必战!第415节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346节 汤神父带出的大学第260节两首领殊途同归第1648节 出兵黑龙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650节 俄罗斯惊变第1386节 惊天的军官大下岗第1538节 颠峰对决之国力差距第1243节 夜茶第1087节 填沟壑第2002节 郝摇旗的春天第1601节 影响深远第1928节 求援之交换第330节 “友好通商协议”?第2101节 深得重用的徐总督第380节 战海盗第88节定鼎之战(三)第1886节 提前堆山第1464节 我们去肝第1671节 打城墙第202节台湾金色产业第1980节 大汗之心第700节 百闻不如一见第803节 我能说个不字吗?第384节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698节 东南情报局已建成第251节到吕宋之上舰参观第1576节 越南是什么鬼?第420节 顺风顺水第1343节 千叶合战之倭杀倭第407节 巴伐维亚城之殇第563节 驱虎吞狼之亚齐人跳脚第1161节 奥斯曼不同于大明明第1384节 盐务改制第965节 移民事宜第603节 一个小细节第1350节 千叶合战之主将倒下第820节 屋漏遇夜雨第550节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1404节 速下城第876节 宝洞圣母号的下场第1140节 随手一点是大牛第1024节 印度兵顶住了敌人的进攻第2187章 我大明官员水平真高!第1056节 麦斯欧德·帕夏!第1415节 八卦之事第542节 做个合格的反派第1974节 不懂割须弃袍的后果第441节 新兵一枚之相处之道第867节 北方胜利鼓士气第1706节 河口城杂事第763节 由天而定第2023节 君王的影响第1664节 孙李夜话第290节 宣川浦大捷第1011节 视察长塘乡第152节越来越强大的东南府第1158 奥斯曼独立大潮起(五)第861节 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