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节 粮寨被焚

是的,负责协助守卫军粮大营的苏荆山认清事势,反戈一击,协助大同军顺利地夺取了禹城。

苏荆山此人名不经传,出身乃是汉八旗,即辽东汉人降清,相比于关内汉人,他更得清人信任,居然也改弦易辙,与姜瓖合伙了!

难怪根特死前不能置信,明明都这么信任他了,至少把他当人来看,没想到连他也反了。

后来,东南帝国上将姜瓖在他的回忆录上揭示了惊人的一个事实:搞禹城粮营乃是苏荆山联系他的!

不得不说苏荆山目光如炬,所以说一千道一万,任何战功都不及颜常武夺取京师这一神来之笔对于满汉军队的震撼来得强!

所有的人,包括刚刚死掉的根特都看得很清楚,只要颜常武不出大的错误,这天下,将会落入他的手里!

鞑靼人失去京师后,军队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挣扎不了多远啦!

万余义军一起动手,将三千鞑子杀个精光!

甚至于完工之后,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双手:“什么,我们居然杀光鞑子了?似乎不是很难的事嘛!”

姜瓖和苏荆山合兵一处,他们立即动手,找来火油,往草料、粮库上打到,点火焚烧,那些不易着火的米粮则用易燃物堆积上去助燃,并且用人牲粪便污染,再召集四境百姓来获取免费粮食。

“乡亲们呐,尽量拿吧,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义军慷清人之慨,对民众叫道。

士兵们松开裤头,尽情地放水在粮食上,放声大笑道:“加料了!”

整整用了一个大白天和一个晚上,禹城粮营变成了一个冲天的超大火炬,百里外可见。

搞破坏官兵们很开心,而长官们更开心,根特千辛万苦搜刮得来的金银珠宝,就归姜瓖、苏荆山等高级将领们落袋平安啦。

真是一场辛苦为谁忙,不过根特临行前还能做个饱鬼,也算是有福了。

姜瓖取得成功后,信心膨胀,想据守禹城,或者攻打德州,再干一票!

如此,力阻清人北归之路,成就无上美名!

苏荆山头脑则很清醒,认为该见好就收,认为“清人主力尚存,各路伪军尚在观望,若清人驱伪军攻城,你有北伐军的火力吗?”

大家以之为然,认为有命赚还得有命花才好,姜瓖遂将部队移到大道之外的小县城里驻防,不与清人交战。

后记:在明朝光复河山之后,以姜瓖、姜瑄两兄弟和苏荆山打响反对济南之敌的头炮,所谓计毒莫过于绝粮,功劳卓著,姜瓖和苏荆山皆官拜东南军少将(在大陆有明军军官制,还是总兵、副将、参将、千总等,也有东南军的将级、校级和尉级军官,待遇不同,颜大少没有军制统一),其余官兵各得封赏,重要的是他们得到“光复勋章”,这枚勋章的意义在于否认了某些军官过往的不光彩历史,表明他们参与打鞑子,交过投名状,政审合格!

一些打酱油的伪军虽然也做了一些动作,但没有战功,就没有光复勋章授予了。

哪怕他们没有受到追究,但他们想更进一步,进入军政系统那是不太可能,或者想升官也不容易。

……

禹城粮营被焚,粮食毁坏的消息让济南清军大酋们震惊不已,目前,济南城粮食可供三万人支用月余,其余各军粮食则只能支持三到五天,本来禹城粮营的粮食可供整个济南防线的军队(二三十万人)支用半个月,省点能用一个月,现在没了!

断粮在即,大家不是讨论逃不逃的问题,而是立即要逃,怎么逃跑的问题!

军议继续,冷僧机说道:“不用多说什么,我们要立即撤退,返回关外,许图再举!”

贝勒博洛则坚决反对道:“岂能置家人于不顾,我主张主力回师攻打京师,克复京师,为皇上、摄政王和我阿玛报仇雪恨!”

大家理解博洛,他是战死在北京城外阿巴泰的第三子,阿巴泰地位不高,却与家人关系很好,博洛必须为父报仇!

对于冷僧机的害怕明军拿人质相威胁的顾虑,博洛认为问题不大,可以克服。

“事先说明,就算他们威胁,我们打完仗了再相认!”博洛如是说,诸酋认可,唯有冷僧机不以为然,心忖博洛还是年轻,太小看明军此举的杀伤力了。

不过冷僧机不能阻止博洛的复仇之路,于是众人决定回师京师,与颜某人一决一雌雄,死也要死在京师城下!

他们还在讨论的时候,又有一则消息传进来道:“明军大举进攻!”

众人悚然一惊,宁神细听,天边雷声滚滚,那是东南军进攻的炮声!

前线消息不断报来,东南军在巨野、荷泽、济南、淄博一线发动猛攻,士兵以集团冲锋,攻势极猛!

很明显,他们是配合北京方面而发动的攻势了。

颜常武往北京去时有过交代,但仅能预料而已,那时远程通讯是非常落后的,顶多以信鸽传书,不甚稳妥。

不过也预计时间差不多了,主持北伐军大局的甘辉下令全军总攻!

这一开战就是大炮开跑,火枪押阵,命令是摧毁一切敌人!

北伐军攻势猛烈,这边清人贵酋们还在开会,那边北伐军已经拨除了济南城外的多处伪军营垒。

伪军根本没作抵抗,直接认栽,有的干脆打开寨门投降。

投降得稍慢一点,火枪打来,火炮轰击,炸弹丢过去,被放倒一片,吓得他们赶快投降,唯恐动作慢了。

待到一天战斗结束,陆续报来的战绩是五万伪军投降了!

五万伪军!

降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多,真正是软骨头,当初也是这么投降给鞑子的吧。

一些北伐军官恼不过,对那些家伙冷嘲热讽,不想他们脚软如泥,面硬似铁,说出话倒也在理:“大明只得一个东南公,你们幸运的是他的部下,要是我们是他的部下,也一样可以打鞑子!”

明人其实也是蛮骄傲的,视自己为天朝上国,一次次败给鞑子很丢脸,但哪怕洪承畴兵败被俘时也敢硬怼黄台吉说:“我不拜小国之君!”

没有谁想事蛮夷,今有颜常武崛起,伪军纷纷迎降,重回正轨,所以北伐军也不为已甚,对他们不作侮辱,算是迷途知返的族人。

对他们的处置是集中一起送往后方,政治学习改造是必然的,然后进行考核,通过政治考试、军事考试后择优的加入明军,其余的则是遣返。

而北伐军攻势猛烈吓坏了清军,多铎乾纲独断,着拜尹图、石廷柱、巴哈纳、马国柱四将负责后方掩护,然后他率主力,与诸酋迈上了北归之路。

第1516节 撤退(一)第815节 不可与之为敌第424节 老夫聊发少年狂第24节尔虞我诈第1690节 “风闻奏事”给不给?第1082节 小事一桩第1960节 准噶尔部归顺第1161节 奥斯曼不同于大明明第426节 崇祯皇帝的念头第1476节 敌情介绍(二)第1688节 杨展镇川西第298节 好在他们是官军第94节甜蜜的事业第2074节 帝国阅兵式第124节刺客(二)第1045节 抓壮丁第33节发展大战略第1985节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254节 我们不是三姓家奴第1563节 运河之开工一第161节 人见人爱的颜大少第1915节 帕夏的人头在此第21节军魂立第1882节 死狗太多准备撤退第1380节 占地为王第333节 好看第2099节 偷水第1753节 买不来的海军第1405节 孙悟空是如何大闹天宫的第1093节 攻城战二之鏖战第1129节 深宫巨变(二)第1405节 孙悟空是如何大闹天宫的第1549节 我军进攻之前明将军们第2001节 抽根签从此认清兄弟们的嘴脸第2187章 我大明官员水平真高!第2051节 咱也成为了骑兵达人第242节英明的李英第1722节 杨璟新打关隘第1689节 求佛保佑第1886节 提前堆山第2089节 连续不断的战斗(四)第675节 他找到一个好老板第1663节 自由的哥萨克第159节天下哪有攻不破的关隘!第951节 马士英的报告第1393节 你引爆了火山!第1387节 差点传奇不再第184节宜将余勇追穷寇(二)第2084节 连续不断的战斗(一)第767节 拖手第1775节 毕加索伯爵大人第2184章 直落(二)第1690节 “风闻奏事”给不给?第604节 资质很重要第1041节 借口有了第22节荷兰人来了第1530节 进步的土耳其人!第752节 北伐之其实两边都一样第1041节 借口有了第825节 日暮途穷的鞑靼人第237节倭人和土著第931节 望风而逃的白皮第292节 喷水宝宝要倒霉了(求订阅)第1089节 一个巴掌第559节 清朝来人第759节 气运之子第909节 照干不误第1160 帝都之乱第1467节 谈及殖民地第13节月港第610节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65节校场演练第1706节 河口城杂事第1644节 出兵黑龙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956节 叶尔羌人撤离天山北路第568节 驱虎吞狼之老娘捉旗舰第1025节 印度人的胜利第1507节 海军作为第1316节 朝廷学乖了第709节 谁可为帝?第1538节 颠峰对决之国力差距第1687节 我太难了(一)第358节 两倭会战第1006节 三锅才是成功民族第2033节 恰似一座人间大屠场第1072节 三个奇迹第1226节 一语成谶第1800节 君子协定的前提第1777节 世界十大港口第507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八)第1231节 一念之差第419节 鼓动下南洋第1214节 无奈的沙贾汗第1429节 国家瑰玉---张家玉其人第1971节 新蒙古人创造新奇迹第1713节 争地第1700节 杨康榜的痛快第1688节 杨展镇川西第1306节 空调车第1894节 包头佬大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