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方从哲,其中好处无数。
阎应元却没有急着答应,他要等朱弘昭的意见。方从哲的身份很敏感,与叶向高1样敏感。阎应元可不想莫名其妙的成为浙党领袖继承人,他可不想搅合进朝廷的党争里面。
在宫里,他阅读了积压的文档,又有1心钻研书海典籍,无心官场的老翰林讲解,他对党争有着发自骨子里的厌恶和恐惧。
多少英才因为亲朋关系莫名其妙卷进去,卷了进去只能紧紧抱团,否则只会被风暴绞碎。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聪明,也不觉得自己能是官场积年老油子的对手。
见他没有急着答应,方从哲更为满意。也不强迫,他方从哲想收个弟子,谁能阻挡?
从方家庄出来,阎应元又立刻去拜访继方从哲之后的首辅刘1燝,刘1燝退休致仕后才是叶向高继续登台。
这位本来可以1直做下去,可他1上台9立场鲜明的反对党争,对各党的先锋队伍,也9是科道官要进行整顿。
不止1次的对所有人说,国家的事务,朝廷中枢有6部9足够了,地方上有3司军政法分离管理,各司其职相互监督非常的完美,没必要让内阁插手太多,也没必要让御史官下派督抚地方。
他是个极端崇拜太祖高皇帝的人,对祖制看的格外重。认为当时国家上下不宁,9是科道官生是非,若没有科道官招惹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会几十年不上朝?
身为当时的内阁首辅,却要拆内阁的台,拆所有御史官的台,为了遏制党争,他自己把自己毁掉了。
万历皇帝临死挑选出来的这批老臣,1个个都是很有本事和操守的,却也1个个的在党争的旋涡中不可自拔,或者中立自保,又或者如刘1燝这样的迎刃而上,被撕成碎片从云端跌落到泥潭中。
天启能做的,9是把刘1燝的命保住。是刘1燝给天启揭露了东林及诸党的真面目,是刘1燝让天启知道了这个国家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其他人,要么不说,要么看不到。
“监国殿下有太祖遗风,以大勇大智整顿盐务事关国朝社稷,这事咱鼎力支持!”
刘1燝最近心情非常的好,朝廷拍死晋商,连晋南盐商也给1锅端了,让他觉得格外解气。虽然天启被刺杀重伤,为此悲伤过,可他更觉得这是1件好事,会使得朝廷真正的能达到军政统合,由1个比天启还要果决的人来统治,才能真正解救此时的危险形势。
而且换1个来自民间的强势皇帝,才能1举整合朝政地方,让这个臃肿、迟暮的帝国重新焕发光彩生机。
作为1个读书读出自己道的文人,刘1燝是个十足的狠人,否则也不会做出以卵击石的事情。他的杀心比朝中任何1个朝臣都要大,都要狠。
在他看来,每个朝代之所以衰落,原因9是各阶层发展饱和,达到了1个临界点。无法突破,各阶层得不到满足只能越过阶层进行兼并发展,富者益富,贫者越贫,最后活不下去的人造反了。
然后,又是1个轮回。
他作为首辅的时间太短了,没有统合军队又不屑于结党,而党争日益严重,逼得他放狠话要整顿科道官,要罢天下督抚。
东林没有出手,而是利用刘1燝的直脾气,挑动刘1燝与魏忠贤做对,同时与各党保持默契作壁上观,看着刘1燝欺负魏忠贤。
方从哲致仕,接替他的是同为光宗遗留的顾命大臣刘1燝,浙党有理由仇恨躺枪的刘1燝……
当时的魏忠贤只是1个小人物,却是天启的伴当,被刘1燝逼得没法子,9污蔑刘1燝与原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勾结,刘1燝1气之下直接辞职不干。
他不是因为被宦官污蔑他勾结宦官而生气,而是他意识到他大势已去,气愤朝中没有1个文官愿意帮他。连个小小的魏忠贤都收拾不掉,更别说整顿朝廷。
被文官,也9是诸党孤立,他这个首辅再当下去,极有可能死的连渣都不剩,他不顾天启的挽留和叶向高的苦劝,顺应当时的朝野舆论,将首辅的位置让给了叶向高。
他是被逼退下来的,他看得远,没有等形势恶化到撕破脸皮的那1步,风向不对9退了下去。他以为诸党会相争,不会团结起来孤立他,他以为错了,为了保命9提前1步致仕。
仅仅对付魏忠贤,诸党9有默契的联合起来中立,更别说等他真要对诸党下手的时候了,他认为自己等不来那1天,9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身败名裂。
魏忠贤可以污蔑他勾结王安,没人出来为他辩解;那么以后别人污蔑他与魏忠贤勾结,更不会有人出来为他辩解。他已经得罪所有人,早早退下去才能保住性命和名誉。
被魏忠贤的人污蔑,和被诸党的打手污蔑是两个性质的事情,所以他退缩了,但对诸党的仇恨从未缩减。
大明此时各阶层已经发展饱和,是处于1个进1步完成蜕变,退1步秩序崩溃天下大乱的时代。
刘1燝不知道蜕变会变成什么,以他的知识层面,认为更大的可能是重演魏晋隋唐的门阀时代。认为蜕变成功,会是1个门阀垄断1切的时代。他是官宦家族出身,可他却是王阳明心学弟子,他不想看到门阀的时代到临。
心学可以追溯到孟子,讲究自我认知,其中为天下万民做考虑也是极重的成份。心学用最简单的话来说,9是要讲自己的良心,讲公道人心。
阎应元是监国朱弘昭的宠臣亲信,刘1燝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见外面落雪,9挽留阎应元1起吃午饭,饭间讲述自己对此时世道的发展前景预估。
朱弘昭与阎应元有过类似的座谈,而朱弘昭与天启也在常常谈论,阎应元旁听时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天启和朱弘昭已经站在了时代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事情,引子是朱弘昭。
而刘1燝则和这个时代文人中的精锐份子1样,担忧国家前途未来,也站在宏观角度来思考,进行讨论推衍。在阅历上,他们比朱弘昭懂历史,懂的深,自然也9陷得深。
而朱弘昭却有今后5年的阅历,看的自然要比刘1燝这些受时代限制的人要远,要正确。
魏晋隋唐的门阀,随着盐枭出身演变为军阀的黄巢攻破长安,都给做掉了。
反正不可能是军阀,极有可能出现的是门阀,这是很多人推衍的结果,这个结果让人沮丧。他们不知道生产力革新后,确实是门阀,披了1层商人的皮,成了财阀。
不管什么阀,都是控制生产力,享受垄断利益的组织,对百姓来说都不是好东西。
只有蜕变失败,才会出现军阀。
说到阀,朱弘昭9是最大的军阀,皇室又是最大的门阀,吸收晋商遗留的商业骨干又能成为财阀,所以朱弘昭3阀合1,做什么都有底气。
饭后品尝江南甜点,望着落雪刘1燝对阎应元有1种相逢恨晚的感慨,喝1口闷酒:“盐务不过撮尔小事,有盐税补充国库能缓解几十年,可人心不足,不能满则思变,前景堪忧。”
刘1燝的谈心,不只是对阎应元的袒露,而是希望这个少年将他的考虑转达给朱弘昭。他岁数比方从哲还要小78岁,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干十几年……
与阎应元的谈论,阎应元对答得体,能说到点子上,话语投机刘1燝又抑郁的久了,9打开话匣子有什么说什么。
神宗、光宗皇帝同1年驾崩,两个皇帝的顾命大臣名单里,只有刘1燝1个人名列其上。可想而知,这两位皇帝有多么的信任刘1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