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第1097章 征缅困境

第1097章 征缅困境

自九月临危受命出任征缅主帅,徐青山威风凛凛的带着十八名御林军及一众太医,乘飞剪船火速赶往前线,接任李定国。

好在李定国生命力旺盛,没有早早撒手人寰,前线明军军心还算平稳。

在七八名太医的抢救下,李定国好歹缓过气来,被送往京师医治。

此次前线临阵换帅,换的不仅仅是徐青山一人,与他搭配的班底也是精锐尽出,赞画长是云南巡抚王夫之,副将军是女将军秦良玉之子马祥麟,人称“赵子龙”、“小马超”,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

加上原本就打了三次战役的黔国公沐天波,李定国长子李溥兴等名将,大明这次可谓是志在必得,踏平缅甸!

(大军南下征缅时,躲在缅甸一户农家的沐天波与徐明德欣然归队。)

趁着与李定国交接任务那几天,徐青山命夜不收四处打探消息,同时召开军事会议,和沐天波、马祥麟以及随行的赞画们商讨这次征缅甸的作战计划。

据夜不收回报,在大军第一次入缅之时,帮助过明军的大山土司下落不明,大山土司的地盘已经被缅军洗劫一空,村寨都被焚毁,这让徐青山等人预感很不好,这些境外的土司很可能已经倒戈了。

这次军事会议的决定非常慎重,徐青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兵分两路,水路并进!

与李定国先前的路线不同,他的提议进军路线是一路直接从缅甸西北的勐养、孟拱出发南下,这片区域距离缅甸国都东吁最远,缅王的势力最弱。

缅军想坚壁清野,难度很大,明军给养被切断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同时,徐青山计划在戛鸠江附近造船,然后顺江而下,控制住整个江面和另一路大军直接从水路夹击老官屯。

另一路明军可一路南下,从陆路绕到老官屯背后,水陆夹击,拔取这个缅军最重要的防御工事,然后再直捣缅甸国都东吁!

这个战略计划得到了大多数将领的认同,因为上一次征缅,明军孤军深入最大的原因就是老官屯没拿下,加上从木邦一路南下的路上,各地土司基本还受到缅王牵制,缅军很容易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

一旦断粮和补给线被切断,明军就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徐青山选择从缅甸西北进军,很好的避免了问题,当地土司远离缅王,靠近大明,补给线和行军上,要安全的多。

由此可见,徐青山为这次出征做了充足的功课。

然而有一个熟悉缅甸事务的南军都督府官员向他提议,言说若想平定缅甸拿下贼都东吁,必须有五万大军才行!

有李定国的前车之鉴,徐青山不敢托大,从南军都督府调了一万人马,凑了两万人,又调派了海军两千人。

徐青山希望他们能在伊洛瓦底江上大显身手,攻陷缅军水上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也是缅甸境内最大的木栅营寨——老官屯!

对于他来说,打个缅甸,即便是缅甸历史上最强势的东吁王朝,这两万多人足够了,这还是他看在有英吉利军队插手的面子上。

若是出动五万人马,就算是赢了,也是脸上无光,没有逼格。

九月十六日,徐青山接任主帅的第三天,便下令出兵缅甸。

他自领西路明军,副将军马祥麟随军协助,出万仞关走戛鸠,意图进入缅甸西北部后再南下,以求出其不意的在老官屯前方的重镇新街出现,打缅军一个措手不及。

东路明军则由沐天波统领,出铜壁关后直接路上攻下暮蛮(缅甸八莫),乘坐打造好的战船直接攻取新街,然后和徐青山大军汇合,直接拿下老官屯。

众将觉得如此仓促出兵,恐军心不稳,王夫之建议等九月的雨季过后再出兵。

徐青山直接否决了这条提议,作为兵部侍郎,后补军机大臣,他认真办事起来基本能考虑到方方面面,而且调集各方资源协调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徐青山深知朝廷要在开春向西域用兵,战事远比征缅的阵仗要大,耗资无数,且路途遥远,天知道要打多久。

因此,征缅之战绝不能拖延!

哪怕是拖上一天,朝廷就有认为自己能力不足,难堪大任!

更重要的是,两线作战,对后勤的消耗不止是两倍这么简单,四五倍都是有可能的。

于公于私,这场仗不能墨迹!

历史就是这样,你觉得奇怪和不合理,但他就是发生了。

然而,当明军重新踏足缅甸境内时,徐青山发现这小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打,甚至是很难打!

难打的并不是缅军,而是环境!

徐青山实在是太低估中南半岛的雨季了,明军刚出万仞关,天气就开始变化了

空气中到处是湿气,一股混合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吹过的风都是闷热的,将士们行军走了几里路,全身就粘透了。

这里的鬼天气,不讲武德,说变就变,突然间就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使得脚下的路面马上变成泥泞的烂路,烂到无法形容。

明军马匹拖着干粮和帐篷,艰难地行在山间小道上,马儿一不小心踏入稀泥中滑到,拉都来不及拉住,整匹马带着背上的所有辎重滚落山下……

这种情况在明军行军途中时常发生,徐青山没有料到缅甸的烂路会这么难走,比日本的山路还难走!

更可怕的是,天气忽晴忽雨,刚刚还被大雨淋湿瑟瑟发抖,突然又被暴晒。

夜晚不能在山地小路上扎营,只能在路边休息,士兵们经常是上半身淋着雨,下半身还踩在水塘泥地里。

时间一久,很多士兵开始感冒、拉肚子,士兵和马匹病死的数量开始逐渐上升,非战斗减员严重。

如不是明军中的医疗体系完整,换做别国普通军队,只怕能减员过半。

徐青山的西路军尚且如此,沐天波的东路军行军更加艰苦。

换做以前,东路军走的是最近的一条道,很快就能抵达目的地,但偏偏遇到绵绵细雨,简直倒霉透顶。

先是在直峒河的时候过桥,因下雨桥面很滑,没办法带马匹走过去,明军只能用战马来渡河。

然而水流湍急,很多马匹差点淹死,好容易渡河了,第二天又遇见了倾盆大雨,骡马踩踏在像稀汤一样的泥地上,缓慢通过狭窄的山间小道。

这些小道坡度很大,下坡时有的马匹打滑,一直滑了数十丈远才停止,运气不好的直接就滑出路道,摔向怪石嶙峋的乱石丘陵上去.

走在树木丛林中的明军士兵更难受,一不小心走过去身上就会被刮出一道口子,如果不及时处理伤口,就会在雨林里感染,然后吸引水蛭。

有的路段,上面巨藤交错,士兵们只能将身体贴着马背缓缓骑过去,还得握紧手中的缰绳,不让马匹走得过快,以免刮伤自己。

更严重的是,先期抵达造船的一营人马,营总已经死于疟疾了……

(本章完)

1015.第1009章 日币89.第89章 百官议论1256.第1250章 巴拿马运河1358.第1352章 海内一统384.第382章 破盛京(求订阅)548.第546章 溃败369.第367章 敌后锦衣卫1207.第1201章 告白900.第895章 公关720.第717章 被黑惨了的大明宗室185.第185章 祭皇陵 送血食816.第813章 清廷的恐慌6.第6章 准备收个锦衣卫当小弟1092.第1086章 我要当驸马766.第763章 证我强明!48.第48章 诛杀成国公800.第797章 联军97.第97章 神机营934.第929章 皇差493.第491章 特使入福建248.关于天武军的编制673.第670章 出兵东番568.第566章 吴三桂的抉择124.第124章 全军出击1179.第1173章 自相残杀1223.第1217章 谣言173.第173章 骑步两栖作战1321.第1315章 生擒三桂1161.第1155章 天不佑我大明746.第743章 艰苦的道路(第四更)1050.第1044章 杀鸡儆猴1076.第1070章 打脸!(补更,求订阅)550.第548章 迎闯王不纳粮206.第205章 追击革左五营872.第868章 大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675.第672章 邂逅美人1261.第1255章 北征939.第934章 活活鞭死339.第337章 班门弄斧的天佑军(为护法Anyt455.第453章 给勋贵们登台的机会487.第485章 迎接世界大潮813.第810章 大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117.第1111章 天武帝的劫数643.第640章 骑墙558.第556章 大顺军入城880.第876章 给脸不要121.第121章 新城攻防战278.第276章 崇祯的恐慌374.第372章 诛十八族401.第399章 抄家八大晋商1119.第1113章 玉门关467.第465章 勋贵逼宫(二)为盟主九幽o加更841.第837章 重振旗鼓142.第142章 议南迁1346.第1340章 流放776.第773章 传国玉玺现世882.第878章 出兵南洋372.第370章 京师变故1291.第1285章 猛男168.第168章 打探744.第741章 闹出人命421.第419章 两大谋士619.万订感言169.第169章 一锅端1254.第1248章 点火942.第937章 大明湖畔468.第466章 就你这种货色也敢逼宫?(为盟1030.第1024章 明军出战612.第610章 狂怒的军魂630.第627章 滑铲东北虎1222.第1216章 大明远胜大清1295.第1289章 激烈254.第252章 佯攻590.第588章 天下第一21.第21章 皇太子议政1092.第1086章 我要当驸马81.第81章 活字印刷术307.第305章 父子争吵714.第711章 来自掌事太监的报复950.第945章 结盟1306.第1300章 外交艺术187.第187章 大刀阔斧1274.第1268章 成王败寇866.第862章 换防 军旗1347.第1341章 斩将992.第987章 东宫369.第367章 敌后锦衣卫899.第894章 姚启圣1057.第1051章 我大清呢?613.第611章 手撕鞑子768.第765章 直捣黄龙430.第428章 金陵四公子810.第807章 朱慈炯的春天843.第839章 攻坚战244.第243章 诛杀左良玉(二)1217.第1211章 事件闹大了210.第209章 天武军闯营(为舵主看书太贵丶1043.第1037章 班师回国996.第991章 声东击西(补更)315.第313章 努尔哈赤最窝囊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