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3.第1337章 廷议

第1337章 廷议

奉天殿,朱慈烺端坐在正中御座上,诸皇子和诸大臣肃立在大殿两侧。

自朝会开始后,朱慈烺如同一尊金像,始终闭着双目,一言不发,脸上平静得看不出任何表示。

这可急坏了大臣们,暗道皇帝这么多天不上朝,一来就这样,给大家都整不会了!

太子谋逆,这么大的事,总得有个说法啊!

毕竟昨晚太子对所有王公大臣都做了人身威胁。

满殿一片寂静,众人紧张地等待皇帝启口表态。

内阁次辅方以智察言观色,似乎明白了一点:皇帝想保太子,却不知怎么开口。

通观历朝历代,那些走上谋反之路并失败的皇子,下场往往只有身首异处这一种结局。

这次轮到天武帝了,他没有表现出惊天动地的震怒,相反却是沉默。

责之切的,爱之深,太子逼宫谋反固然大错特错,让朱慈烺大感失望,但他终究还是爱着这个儿子,实在忍不下心来杀了他。

可是自己又不能公然带头违反国法纲纪,这该如何是好呢?

最终朱慈烺将这一棘手问题摆在了朝堂上,扔给诸位大臣。

缓缓睁开双目,朱慈烺扫了一眼众臣,说话了:“夜里的事情,尔等都看到了,太子不修德,受奸佞蒙蔽,做出诸多逾制之事,深负朕望,你们说说,该怎么处置?”

几位内阁大臣没有料到,皇帝竟会这般处之淡然地看待这件轰动朝野的“太子逆案”,不觉对视了一眼。

汉王朱和墿更没料到父皇会如此轻描淡写,心里一时没了底,望着地面的眼睛瞪如牛眼。

显然一边在急剧地咀嚼皇帝的话外之音,一边急剧地思考自己应有的态度。

面对皇帝的询问,满殿无言,没有一个大臣敢回答,即使他们在此之前已经商量好废黜太子和清算太子党了,也没人敢跳出来说。

少顷,秦王朱和坤突然说话了,只听他大声道:“谋反之罪,无需商讨,按律当诛!太子交宗人府,从犯诸臣交三司会审治罪,公平公正,以正人心!维护国朝律令纲纪!”

此言一出,殿中诸臣更是一惊!

几位内阁大臣与军机大臣对视了一下目光,又同时向秦王望去。

只见二十岁出头的秦王朱和坤傲然而立,像是一位刚正不阿的铁判官!

博远侯杨其礼内心大急,暗道秦王殿下太过冲动了。

秦王虽一身正气,荡荡胸怀确能镇压百邪,但这是朝堂,是一个讲政治的地方,此时说出这种话,不乏让人觉得有夺嫡之念!

最可怕的是,万一让皇帝心生厌恶,那就完了!

殿中安静了片刻后,朱慈烺微微点头,然后望着朱和墿,问道:“汉王觉得呢?”

除了皇帝朱慈烺之外,还有一个人对于太子的处置有着极大的发言权,那个人便是汉王。

如今汉王朱和墿在朝中声望正隆,大有取代朱和陛入主东宫的趋势。

朱和墿早有准备,应声而出,回道:“儿臣以为,将叛逆交有司衙门治罪时,需仔细审查,对身受裹挟之人最好宽容为主,不宜扩大牵连,以免引起朝廷动荡。”

朱慈烺微微一笑:“汉王能有这个态度,足见襟怀磊落,宽厚仁德。”

似乎是听出了一些意思,汉王激动得双手微微颤动。

“还有人说说吗?”朱慈烺看向众臣,再度询问。

事实证明,天武朝的诸公谨慎居多,似乎不爱掺和皇家的事。

整个大殿又像死一般的沉寂。

就在这时,一个人走出班来,大声说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声音从殿门处传来的,大家都有些意外,一齐默默地望着他。

站在门口的官员,多是官阶极低的小吏,比如七品给事中,又如翰林院官员,官小事多。

朱慈烺抬眼看去,问:“你想说什么?”

那官员道:“于国,陛下乃圣君,于家,陛下乃君父,不失为慈父的形象,让太子享尽自然寿数,即为善矣!”

方以智眼皮抬了抬,颇为讶然的瞥了眼那翰林院七品小吏。

这家伙有点东西啊,简单的一句话直击要害,说了众臣不敢说的话!

朱慈烺的眼中闪出光来:“你叫什么名字?”

那官员连忙回道:“微臣翰林院编修李光地!”

朱慈烺微微点头,有点印象了。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改从进士中选拔,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由榜眼、探花担任,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

李光地在三年前的庚戌科会试中成绩出众,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选为庶常馆庶吉士,两年前得授翰林院编修之职,这也是他能站在奉天殿的原因。

因当时朱慈烺主持征俄战事,又御驾亲征在外两年,此前只在殿试中见过李光地一次,对其相貌印象不是很深。

说来也巧,在天武九年元宵节上,帝后携太子微服出巡时,太子在货郎车买玩具遇到一个民间玩伴,正是十岁时的李光地!

时隔二十多年,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能否记得对方.

李光地因为此事得到朱慈烺看重,官职不断得到升迁,不久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官职。

次年便升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都是极具资历的上等肥差!

此后,李光地的仕途一马平川,节节升高。

最终,朱慈烺下旨将太子朱和陛圈禁凤阳高墙,太子党的文臣武将皆锁拿天牢,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定罪,东厂监督。

谕旨发出当天,延平公朱成功提剑闯入天牢,大义灭亲,在狱中亲手杀了逆子郑经!

第二日,秦国公孙应元举家在承天门前请罪认错,跪了三天三夜。

众所周知,其子孙致远是家中独苗,早年成婚仍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杀了他等于秦国公家绝了后.

朱慈烺不为所动,既没赦免孙致远,也没处置秦国公家。

凡涉事的诸多勋贵家族,无不紧张哀愁,也有行为过激者。

八十高龄忠武公李廷表,得知孙儿李征随太子反叛后,不食三日,声不能续。

他让家人扶着,向着紫禁城方向三跪九叩,自缢而死,并留下遗言:“家门不幸,臣死有余责!”

李廷表的死,让朱慈烺大为震惊,也让他为之动容。

让勋贵嫡子们给太子当伴读,这是当初他做出的决定,现在几乎要被一锅端了,于心何忍?

(本章完)

766.第763章 证我强明!372.第370章 京师变故1074.第1068章 劈头盖脸一顿骂229.第228章 扩军调整305.第303章 领军入宫1013.第1007章 女皇?皇妃?480.第478章 想要御驾出巡的崇祯657.第654章 杯酒释罔替167.第167章 触目惊心1176.第1170章 结集572.第570章 御驾亲征326.第324章 收个奴才1128.第1122章 锦衣卫外围702.第699章 坚硬的王八壳子437.第435章 推行新政967.第962章 日本局势1280.第1274章 惹毛了568.第566章 吴三桂的抉择1084.第1078章 露馅了1036.第1030章 奔逃(补更)279.第277章 谁跑谁是孙子658.第655章 大公主抓周14.第14章 都是人才650.第647章 兵不血刃1238.第1232章 伐暹罗500.第498章 西班牙方阵1124.第1118章 上阵父子兵52.第52章 想当包衣的建奴794.第791章 宫古海战366.第364章 义州变故631.第628章 后方1304.第1298章 嚣张的太阳王103.第103章 单章感谢!63.第63章 崩盘(求收藏)290.第288章 互相套路1165.第1159章 君臣同心1137.第1131章 准噶尔瓮中捉鳖310.第308章 上元夜宴297.第295章 阵斩亲王1151.第1145章 绝死反扑439.第437章 君子六艺717.第714章 皇帝大婚301.第299章 杀高起潜(为盟主猩红男爵加更431.第429章 有个找死的家伙888.第883章 第880 大明皇帝驾临吕宋35.第35章 军工发展1084.第1078章 露馅了1334.第1328章 太子的决心167.第167章 触目惊心584.第582章 钢铁洪流1273.第1267章 命格1005.第999章 又要迁都?169.第169章 一锅端1007.第1001章 进驻京都263.第261章 明军夜袭145.第145章 兵围承天门830.能不带节奏吗?1237.第1231章 灭口343.第341章 统筹作战400.第398章 进军山西591.第589章 闯王身死330.第328章 进军辽东332.第330章 绝情的祖大寿554.第552章 固执的崇祯160.第160章 正旦朝贺1239.第1233章 天兵天将1188.第1182章 家人809.第806章 朕要杀人了!671.第668章 在下朱一帅(加更)427.第425章 强行清查 抄家分田58.第58章 伪军为先锋1114.第1108章 悲催的缅甸太子604.第602章 神器出动1012.第1006章 召见女皇772.第769章 廷议善后1092.第1086章 我要当驸马899.第894章 姚启圣315.第313章 努尔哈赤最窝囊的儿子65.第65章 都给老子绑了886.第881章 狗咬狗219.第218章 诛杀(首订加更)150.第150章 民众的声音702.第699章 坚硬的王八壳子651.第648章 征北都护府376.第374章 排队枪毙1350.第1344章 美利坚国主336.第334章 恭顺王吓尿了(为护法Anything1239.第1233章 天兵天将1013.第1007章 女皇?皇妃?682.第679章 皇父摄政王959.第954章 法兰西王室829.第826章 想要立功的蒙古人1262.第1256章 能抵五个师1050.第1044章 杀鸡儆猴1141.第1135章 你想造反吗?745.第742章 进京告御状530.第528章 太子天威451.第449章 连个娼妓都不如998.第993章 死伤狼藉1104.第1098章 一切都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