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第231章 新的一年

第231章 新的一年

新年已经临近,各地喜庆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连偶尔从皇城中出来透透气的朱慈烺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心里变得温馨了起来。

在距离正旦前几日,朱慈烺将凤阳府等实行屯田的各府官员俸禄提升了一倍,并一次性发放了一年的俸禄,让他们过个好年。

这些官员,特别是凤阳府的官员,跟他干了将近一年,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显著,是时候提高待遇了。

拿到俸禄的官员们心中那个激动啊,特别是这些知县和知州,自从严打后,贪又不敢贪,不贪开销又不够,这一年来真是勒紧裤腰带办事了。

大明从七品官员月俸七石,正七品官员月俸禄七石五斗,从六品月俸八石,正六品官月俸十石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

按照万历时期的一石粮食半两银子折算,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也就四十五两银子,相当于后世年薪四万两千多块钱。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年俸一千零四十四石,折银子五百二十二两,相当于后世年薪五十万软妹。

在乱世时期,粮食值钱还好点,使得官员们的俸禄升值了不少,但前提也要朝廷能及时发放。

除了提高官员俸禄以外,朱慈烺还将原本由官员自己花钱请师爷和雇马车轿子的开销都转到了官府,也就是可以公款报销,但每月报销的额度会根据官员的品级有限制。

以前当官的不仅要养自己人,做什么时候都要自己花钱,官员的生活过得很拮据,很容易出现贪腐现象,现在不仅俸禄翻倍,还有公款使用,这让南直隶几个府的官员们感觉自己变得幸福多了。

朱慈烺这么做,也仅仅是预防或者是说减少贪污,有些官员,你给他俸禄再多几倍,还会忍不住伸手贪的,对于这种情况,朱慈烺正在考虑如何加大防御和监察力度。

朱慈烺亲自去了趟朱大典家中,与之相谈了一番,并告诉他,在家先休息一断时间,以后自己还有用得到他的地方,朱大典闻言感动不已,一时间老泪纵横。

朱慈烺心中感叹,朱大典这个人啊,虽然贪财成性,在漕运总督任上捞了不少钱,但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大明灭亡后,南明的扬州、南京、杭州等重镇相继被清军攻克,朱大典散尽贪污所得财产,招募兵勇,巩固家乡的小城金华,使得清军损兵折将,久攻不下。满清以高官厚禄来招抚朱大典,朱大典不但不为所动,更是当场撕毁招抚书,表示坚决抗清的决心。

金华在坚守两个月后,最终被清军的红衣大炮轰开了城门破城而入,为了不受清兵的侮辱,朱大典的妻妾们带着子女自尽,而朱大典则和部下在火药局引爆火药,与附近的清军同归于尽,壮烈殉国。

朱大典也算瑕不掩瑜了,在清军面前他保持住了民族气节,倘若南明各地军民皆如此,天下事尚未可知。

在除夕这天,朱慈烺遥望北方,来到大明后第一次在外面过节,有些思念京师的生活和家人。

朱慈烺忽然有个想法,他能思念家人,将士们自然也会想家、思念亲人,想到这里,他立即传令在天武军大营设宴,与将士们一起过年。

天武军各部主要将领已经早早的回到中都了,因为按照朝廷礼制,每年正月初一都要进行正旦朝贺拜见皇帝,群臣们拜见过皇帝还得拜见皇太子,虽然现在朱慈烺不在京师,但中都附近的官员在初一这天还是要过来朝贺见礼的。

天武军的大营中一片欢乐,觥筹交错,全营共庆,整个大营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冲淡了军营中的肃杀压抑之气。

朱慈烺一身便装,先是发表了一番讲话,承诺在明年的新年前,会把将士们的亲人接到江南享福,天武军将士们无不兴奋感动,这一刻,军心高度凝聚!

朱慈烺借着周皇后诞辰将近,准备了一百万两银子让人送到京师祝贺,在前几日崇祯诞辰的时候,朱慈烺也提前一个月让人送了一百万两银子孝敬,他相信皇帝老爹看在银子的面子上,不会刻意刁难不让将士们的亲人南下。

新年初一,凤阳城中开始热闹了起来,城中各处开始了拜年送名片,有道是: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在这一天,各家门前贴着一个红纸袋,上书“接福”二字,以供盛放飞帖名片。

在宋朝的时候,就流行新年贺节让佣仆持名刺代往拜年的事情,到了明代名片拜年的风气更盛,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有诗《拜年》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南直隶的官员们在奉天殿进行朝贺后,皇城禁垣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足有数百人,还都是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礼物,这些都是南直隶的地方乡绅和豪强大户的代表,人人手中也持着名片,显然是来拜见朱慈烺的。

负责禁垣的防卫的徐盛下令只收名片,不收贺礼,让各乡绅和豪强代表们都无可奈何。

张大彪和李星等几个徽商大佬也递了帖子前来拜访,朱慈烺接见了他们,并与他们认真交谈了一番。

交谈中,朱慈烺让张大彪等徽商在南直隶广建粮铺,资金由官府出,粮铺平时收购百姓粮食,负责屯粮,官府把屯户们所缴纳的税粮也充入粮铺流通。

粮铺所囤的粮食,平时与百姓们正常买卖交易,遇到战事必须优先提供给军队,遇到灾荒时,粮铺价格则按以往价格限量出售,稳定粮价。

说白了,张大彪几人相当于是皇商了,所管的粮铺半官半民,为朝廷调控市场,这让几个徽商高兴了好半天。

最后朱慈烺告诉他们,这事办好的话,后面还有更赚钱的好事等着他们,关系他们子孙后代的赚钱门路!几个徽商大佬听后皆是精神一震,决定回去之后铆足了干劲办好差事。

在立春当天,凤阳知府杨廷麟可是忙坏了,别的官员放假,他却有重要事情要处理,他要带着农户们鞭春牛。

鞭春牛是重要的习俗,烟火爆竹放不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场面十分热闹。

由凤阳知府杨廷麟先用装饰华阳的“春鞭”,对着用泥土捏成的牛先抽第一鞭,然后由下面官员按照官职大小,依次鞭打,直到将泥牛打得稀巴烂,众农户才一拥而上,争抢碎土,农户们把自己争抢到的碎土扔到自己的田里,意味着一年农事的开始和丰收的象征。

正月十六日,一群穿着节日盛装的女子,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结伴而游。

她们登上中都城墙上,四处赏光,时而嬉笑不停,原本守城的军士们早就离开了。

走百病上城头,是大明开始才有的习俗,仅限于女子,进入腊月后,妇女们一般都很忙,操持家务,身体劳累,容易生病,于是每年正月十六,便以驱除病邪为由出门四处游走,走一走,百病无。

新年的热闹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后,百姓们才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本章完)

669.第666章 家世显赫宋公子53.第53章 炮打骑兵280.第278章 爷孙局的战斗824.第821章 关宁铁骑514.第512章 郑氏求生表演1316.第1310章 摧枯拉巧931.第926章 狮子大开口1028.第1022章 关原决战(1)329.第327章 倾国之战1225.第1219章 训斥太子496.第494章 出兵福建155.第155章 钱谦益案988.第983章 哒哒哒哒哒33.第33章 全军演习1001.第995章 激烈1285.第1279章 羞辱521.第519章 崇祯十五年297.第295章 阵斩亲王428.第426章 监国理政43.第43章 清兵入关448.第446章 再加一把火,商税995.第990章 互相算计1030.第1024章 明军出战1150.第1144章 年轻人玩命了163.第163章 南下393.第391章 誓盟1330.第1324章 摊牌了304.第302章 皇太子万岁127.第127章 天雄军184.第184章 以暴制暴1180.第1174章 天军饶命793.第790章 出兵琉球517.第515章 震慑洋鬼子182.第182章 大军出动,杀!878.第874章 排华703.第700章 南洋情报网17.第17章 点火兵仗局483.第481章 巡视浙江1218.第1212章 好大一个屎盆子921.第916章 龙凤客栈254.第252章 佯攻381.第379章 处决三顺王653.第650章 膝盖不软903.第898章 无能抗议1044.第1038章 自古以来的问题1225.第1219章 训斥太子736.第733章 这也叫军队?1287.第1281章 反明同盟1244.第1238章 驸马470.第468章 血染长江水1201.第1195章 帝王权谋697.第694章 强渡海峡190.第190章 屯田招兵(其订阅求月票)1272.第1266章 昭武皇帝837.第833章 血肉之躯445.第443章 全民解题的浪潮1352.第1346章 牛顿与牛笔916.第911章 废除太监制度?507.第505章 东澳大海战233.第232章 灾情 应对967.第962章 日本局势81.第81章 活字印刷术1232.第1226章 幕后主使1010.第1004章 日奸的自我修养574.第572章 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1263.第1257章 长子西征1200.第1194章 父子谈话1030.第1024章 明军出战664.第661章 科教兴国1056.第1050章 全球部署(必看,结尾有大事227.第226章 回凤阳818.第815章 渡过鸭绿江560.第558章 大开眼界的崇祯675.第672章 邂逅美人859.第855章 集体处决1015.第1009章 日币55.第55章 斩尽杀绝36.第36章 皇太极称帝766.第763章 证我强明!784.第781章 有个性123.第123章 袭扰144.第144章 勇卫营哗变745.第742章 进京告御状633.第630章 互相试探953.第948章 里斯本海战(补更)1149.第1143章 欺负年轻人1043.第1037章 班师回国736.第733章 这也叫军队?317.第315章 拿我战甲来!1215.第1209章 暹罗王子的愤怒741.第738章 又一波清洗867.第863章 新式军装424.第422章 进入南京城446.第444章 吏治变革1220.第1214章 逆鳞518.第516章 东印度公司805.第802章 轰炸江户985.第980章 战略意图386.第384章 寒酸的盛京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