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第276章 崇祯的恐慌

第276章 崇祯的恐慌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六日,冬至刚过,还有两天就是腊八节了。

整座京师被凛冽的寒风包裹着,随着北直隶难民的不断涌入,京师中每天都有大量百姓冻死饿死,全城没有丝毫的节日的喜庆。

干清宫暖阁中,崇祯皇帝包得跟粽子一样,面对各地呈上来的奏章,显得一片焦头烂额。

孙承宗全家四十余口战死,朝野震动,群臣内心惊惧交加,崇祯在得知消息后足足怔了半晌,然后才痛心疾首的下令抚恤。

不久后,天武军大捷的消息传来,朝野上下又变得喜庆了起来,崇祯心中却越来越担忧。

在战情直转而下时,大明各军无力阻挡清兵的攻势,眼睁睁地看着一座座城池陷落,只有太子的天武军可以力挽狂澜,如此下去,太子的威望

思绪间,杨嗣昌前来觐见,他恭恭敬敬的向皇帝行了个大礼,然后老老实实趴在地上等待圣上示下。

杨嗣昌虽恩宠正隆,但从不张狂,不仅做事谨慎,还颇有能力,对皇帝更是格外恭敬,这样的臣子崇祯如何不喜欢呢?

“爱卿免礼!”崇祯一见到杨嗣昌心情就会莫名的好很多,就好像杨嗣昌是他的超级英雄似的。

杨嗣昌再度叩首,这才起身,恭恭敬敬的垂手站在一旁,站姿比干清宫的小太监还标准。

崇祯问道:“孙阁老的追赠和谥号礼部议出来没有?”

听到此话,杨嗣昌身躯一颤,道:“回禀陛下,礼部的初议是,追赠孙阁老为太师,至于谥号,臣觉得不必追谥。”

见崇祯面露疑色,杨嗣昌接着道:“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经纬天地曰文,危身奉上曰忠,内外宾服曰正,孙阁老在致仕期间身亡,朝廷不应赐下谥号”

崇祯闻言,叹息道:“此事就由礼部去办吧,建奴现在到何地了?”

杨嗣昌回道:“建奴镶蓝旗和正红旗三万大军正在保定府安州与太子殿下数万人马对峙,奴酋多尔衮领正白旗和镶白旗在黄河以北的山东境地,有渡河攻打济南府之意。”

崇祯道:“山东重地万不能失,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将奴贼大军封锁在黄河以北!”

杨嗣昌立刻躬身领命。

崇祯忽然道:“你刚刚说什么?太子有多少人马?”

杨嗣昌认真道:“数万人马,太子殿下亲领三万,正在安州与奴酋济尔哈朗对峙。”

崇祯皱眉道:“朕从未下旨让太子总督天下兵马吧?他为何有三万人马?是卢象升还是陈新甲的兵马归他管了?或者是关宁军?”

杨嗣昌道:“回陛下,都不是,三万人马是太子的天武军,自凤阳府北上而来的”

“他现在有三万人马了?”崇祯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杨嗣昌硬着头皮道:“陛下,不止三万,茅元仪领着一万人马在高阳,孙应元统领四万人马在真定府境内围剿建奴,皇太子此次北上一共带了八万人马!”

“什么!八万!!”崇祯大骇,忽然变得有些不正常了,他惊慌道:“他哪来这么多人马?啊!”

杨嗣昌道:“应该是近两年太子殿下在江南训练的,具体的情况臣不知”

崇祯此刻的心情有些乱,他曾经虽然听过太子在江南练兵的消息,但一直以为新建的天武军只有数千人,加上之前的勇卫营,最多一万人而已。

崇祯出于想彻底剿灭江南的流贼才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万万没想到这逆子居然练出了八万大军!

崇祯从龙椅上站起,他是真坐不住了,数万大明官兵被建奴打的四处躲避,而太子的天武军一万人就能将镶红旗的八千人马全部斩杀,此间的差距傻子都能看出。

现在天武军有八万之众,而且距离京师只有三百里,太子若是想提前上位,只怕是一个眼神就能解决了。

崇祯心中很是担忧,两年没见那逆子,也不知道他心长野了没?

看着有些不安的皇帝,杨嗣昌没有出声,只是安静的站在一旁。

良久,崇祯的步伐渐渐变慢,开口道:“我大明的精兵强将太少了,对上建奴的八旗军终究是寡不敌众,还需要广练精兵。”

杨嗣昌一听就立刻明白皇帝话里的意思了,他立马表态道:“陛下所言极是,我大明兵多而不精,实难与奴贼抗衡,臣觉得可在各镇抽练精兵,如一万中取一千,由各镇监军和巡抚分练,不多两年,便可得精兵数万!”

对于杨嗣昌的体贴懂事,崇祯越看越顺眼,觉得自己这次没看错人。

崇祯道:“这事爱卿好好规划一番,待击退建奴后再详谈,现在洪承畴和孙传庭到哪了?”

杨嗣昌回道:“已经到山西宁武关了,年前应该能到京师。”

“才到宁武关?同样是勤王入卫,怎么太子的人马不到二十天就到达战场了,他洪承畴一个月了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崇祯的语气中蕴含强烈的怒意。

杨嗣昌立刻道:“应该是陕西入境的路上有些山路崎岖难走,再有就是陕西距离保定稍远”

说这话的时候,杨嗣昌自己是不信的,从陕西到保定府相对于从凤阳到保定府,也就多了二百里路,天武军二十天就能到,而洪兵和秦兵预计要花两个月,说白了这就是差距。

好在皇帝不懂地图,不知道陕西距离京师到底多远。

果然,崇祯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还深有体会的点了点头,搞得自己好像去过陕西一样。

见皇帝脸色缓和了,杨嗣昌试探性的问道:“陛下,臣请问,皇太子的人马该如何分配?”

杨嗣昌问这话的意思并不是打算把天武军交给别人掌管,而是询问前线由谁总督指挥?让高起潜、陈新甲、卢象升三路各打各的,由兵部居中统战还是直接由皇太子全盘指挥?

谁都知道,现在想从皇太子手中拿兵权,不容易,别人又不可能指挥他一个当朝太子。

崇祯沉吟了片刻后,道:“前线由陈新甲督师,高起潜监军,太子那边朕会传旨让他回京的。”

崇祯心里已经打好了主意,借着过年的当口以父皇母后想念的理由召回太子朱慈烺,相信这个孝顺儿子应该不会拒绝的,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杨嗣昌再度体会到了皇帝的莫测,他接着道:“陛下,茅元仪的功劳您看该如何赏?”

崇祯皱眉道:“你自己看着办!”

见天子发怒,杨嗣昌暗暗心惊,只得躬身告退。

离开干清宫后,杨嗣昌虽然面色平淡,但内心已经乐开了花,无形中,他要办的两件事已经妥了。

感谢书友【猩红男爵】打赏的盟主!国庆后准备存稿加更了

(本章完)

916.第911章 废除太监制度?386.第384章 寒酸的盛京皇宫274.第272章 清军的绝死突围(加更)696.第693章 明军出海247.第246章 到处搞事情的献贼(加更)538.第536章 八旗军登陆日本1222.第1216章 大明远胜大清893.第888章 宣战1194.第1188章 莫非有人要造反?436.第434章 滚!769.第766章 英勇的汗王137.第137章 一文一武两汉奸289.第287章 望风而逃594.第592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1078.第1072章 意外发现172.第172章 不堪一击1183.第1177章 东归1029.第1023章 关原决战(2)213.第212章 贼首末路1279.第1273章 汉奸的抉择393.第391章 誓盟535.第533章 突发状况1333.第1327章 京师换防823.第820章 战歌起1305.第1299章 两军会谈709.第706章 连哄带骗447.第445章 军队大调整1310.第1304章 八皇会战(3)393.第391章 誓盟909.第904章 御驾回京(补更)1301.第1295章 盟国政变1343.第1337章 廷议809.第806章 朕要杀人了!1214.第1208章 刺王437.第435章 推行新政707.第704章 千里挑一286.第284章 针锋相对530.第528章 太子天威1078.第1072章 意外发现494.第492章 郑家的反应119.第119章 卑鄙的战法861.第857章 海外立国1196.第1190章 下诏狱594.第592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955.第950章 无敌舰队又败了69.第69章 勇卫营的弱点1355.第1349章 大同盟1011.第1005章 战前部署1232.第1226章 幕后主使508.第506章 郑家水师的真正实力1189.第1183章 国姓爷宴请95.第95章 三棱刺刀565.第563章 惨烈烤饷246.第245章 悲催的少帅9.第9章 向皇后借钱1190.第1184章 忠告1214.第1208章 刺王276.第274章 天雄军被围 天武军到来70.第70章 捷报入京城961.第956章 西班牙割地赔款730.第727章 自寻死路(补更)864.第860章 一边倒的屠杀418.第416章 收尾1148.第1142章 套路王170.第170章 剥皮实草1027.第1021章 幕府争端461.第459章 返回南京632.第629章 多尔衮的艰难抉择1076.第1070章 打脸!(补更,求订阅)609.第607章 化学战920.第915章 微服陕西80.第80章 晋商与徽商375.第373章 决战293.第291章 再度溃逃1133.第1127章 驼城战术865.第861章 新的时代50.第50章 收拢军心38.第38章 不长眼的光时亨1068.第1062章 通天神像1096.第1090章 虽远必诛!770.第767章 马拉松式追杀515.第513章 赐名 敲打56.第56章 谁敢问罪1228.第1222章 大明铮臣285.第283章 圣旨到1043.第1037章 班师回国1362.第1356章 百岁寿诞60.第60章 轰他娘的!1036.第1030章 奔逃(补更)632.第629章 多尔衮的艰难抉择370.第368章 明军阵中的大清皇帝1309.第1303章 八皇会战(2)1226.第1220章 你干脆把我废了102.第102章 部署再战1332.第1326章 杀功臣1283.第1277章 驸马阵前骂三桂600.第598章 内应953.第948章 里斯本海战(补更)1074.第1068章 劈头盖脸一顿骂555.第553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