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偏师征明

盛京。

曾经的沈阳中卫变换了数个名称,死丧了百万辽民,而今,已经当了十七年的建奴都城了。这里,不再叫沈阳中卫,而是在天聪八年的时候被皇太极改称为盛京。

近日的盛京格外热闹,欢腾的喜气在这座弥漫过无数汉家血泪的城市。

的确也由不得建州鞑子们不欢欣喜悦。

松锦大战,一举埋葬了大明最后的野战主力。

于建州打字们而言,三月,杀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俘洪承畴、祖大乐。不日,又得祖大寿这个抗清老顽固出降。

现在,那个建州儿郎痛恨得咬牙切齿的老臣孙承宗一力修筑的宁锦防线被拆烂得七七八八。四月,毁松山、杏山、塔山三城。曾经让建州勇士流下无数血泪的锦州城而今守在里头的反而是努尔哈赤七子——阿巴泰。

七月。盛京八角殿。

身着常服袍褂皇太极微微皱着眉头,面色似喜又恼。

喜的是,曾经骄傲的大明帝国悄然间软化了自己的膝盖。济尔哈朗三月奏报,明朝廷派遣兵部职方司郎中马绍愉前来议和。文印与奏书都已经由明朝降臣检验过了,确系都为真货。

但现在已经到了五月,却依旧还见到真切议和之人。当然,皇太极是不会知道历史上的这会儿马绍愉就该已经抵达盛京,开始这注定白跑一趟的议和之举了。

朱慈烺的出现与户部得出来的那笔钱粮好歹鼓舞了一下崇祯皇帝坚持抵抗的勇气,并未继续那个本来就不靠谱的议和之举。

议和会不会成,皇太极并不太关注。真议和了,敲诈一笔明朝廷是好事。议和不成,清人也并不畏惧战争。只不过,松锦大战斩获极众,收获巨大,现在尚未消化完毕。战事不轻,伤亡也不少,善后抚恤补充兵源都是压力。战与不战。皇太极还有些纠结。

现在,唯一有些让皇太极不开心的便是……议和尚未成功,倒是结果降臣开始惴惴不安。

方才,皇太极便收到了洪承畴与祖大寿等降臣上奏的文书……内容么。却也简单:请死。

话语是真切的,什么请死以促明清议和。可皇太极是这种没气度的人么?他这个虏酋不知多少人恨恨得日夜诅咒,却是所有敌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一个雄主。

少不得,现在得一番安慰的功夫对这文武降臣代表使上去。

“圣上。洪承畴、祖大寿求见。”殿外,当值的老太监声音柔和。

“宣!”皇太极道。

不多时。洪承畴与祖大寿步入八角殿。洪承畴身材消瘦,脸上却不再有当初的坚持。祖大寿却是个黝黑粗壮的汉子,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踏的当当作响,只是在进了八角殿后便悄然放轻了脚步。

仿佛是演练过一样,两人步伐一致,动作规整,拜见这位清国皇帝:“臣叩见皇上。”

“免礼。两位爱卿,何必这般多虚礼。”皇太极笑着,胖乎乎的脸上一脸和蔼。

两人战战兢兢起身。便齐齐高呼:“微臣请死,已全明人议和之事。”

皇太极听完,便大大摇头:“阵亡将帅因为穷困走投无路而投降于朕,那便是朕的臣民,绝无交还之例。崇祯皇帝连宗师被俘都置若罔闻,这般冷血之人,朕岂会信任,还让你们请死。真是荒谬。”

洪承畴轻叹道:“此前的确没有这般例子。只不过微臣知悉明廷有此议论,故如此请奏。”

“明廷君臣昏聩,难不成朕的大清也是一般的昏聩不成?”皇太极沉声着:“两位爱卿留在大清只管放心做事。我大清绝不是大明那般君臣昏聩之世。”

“皇上仁慈,微臣叩谢天恩。”两人又是连忙叩谢。

皇太极笑着说免礼,又喊来了都察院祖可法、张存言两人。这才正式议论起了与明朝议和之事。

见皇太极并不对两人避讳这军国大事,虽然知晓多半是装的。但洪承畴与祖大寿还是一脸感动地跪在一旁细心听着。

“那陈新甲派了个叫做马绍愉的道是要议和,但这般四个月过去了,却未见到人,只是传来一封书信。几位爱卿言下之意如何?”皇太极看向几人。

“皇上,臣以为这是明廷的拖延之法!”祖可法道:“大明内外交困,贼寇四起。国内压力极大。调兵遣将,频频败绩。听闻连皇室太子都出征了,可谓是穷困潦倒到了极点。现在我大军又松锦大战全胜,大明自然是要寻求解脱之法。眼见交战不成,便以图议和这般没本钱的事情。若是真议和,我大清可以移文要求以黄河为界,索要河北之地,试探明廷决心。”

皇太极点点头,没有说话。

张存言继续道:“黄河之北的土地恐怕明廷不会认可。朱家皇室有不求和之祖训,如此说去,主要是试探。若是明廷真有心求和,索要金银粮米,承认我大清疆域便可。或可与辽东互市,解国内愁困。”

此刻的大清虽然大胜无数,缴获了极多的金银人口,兵甲器械。但巨量的金银却并未让大清经济繁华,文明昌盛。极多的不事生产只知破坏的八旗军队消耗极大。加上国内治安败坏,对汗人残酷欺压而导致生产低效而艰难,以至于通货膨胀,时常要发愁粮荒。就算是全胜,也有沉重的抚恤善后压力。

听此,皇太极看向洪承畴道:“亨九先生以为呢?”

“微臣以为……明廷有拖延不诚之嫌。听闻那朱家太子颇多战绩,有转圜国内局势之机。臣祈皇上切莫坐视,或可遣一偏师入塞!”洪承畴深呼吸一口气,仿佛是什么东西沉沉坠落进深渊一样,沉声说着。

一旁,祖大寿看着洪承畴将满腹心智用在一国同胞身上,双目看去,全是陌生。但转而,祖大寿便响起了自己的身份,目光一阵黯然。

皇太极大笑:“好!拟旨!命饶馀贝勒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为副将,集结大军,征明!”(未完待续。)

ps:

感谢~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小牛%?打赏了?100?起点币

感谢月票~zyssyxn?投了?1?票

因为不同所以欣赏?投了?1?票

魔云星神ii?投了?2?票

第二十九章:争先恐后送钱第一百一十二章:兵强马壮第十章:微服出宫第一百六十章:一胜第四十一章:包围荷兰人第二十六章:是你们武士!第三十九章:误会与补偿第四十章:陈新甲的图谋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苍助我第七十九章:大权转移第五十八章:瘟疫爆发第七十一章:证明第三十章:海战 一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十四章:心机使诈第六十七章:预备登基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愿第四十七章:兵围盛京第八十三章:兴子天皇的另一个礼物第二十五章:众志成城第七十五章:索尼在哪里第三十五章:汉族的浩然正气第一百一十三章:孝庄的办法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书第二十三章:收复河间第七章:主动露底第二十章:嚣张使节王夫之第六十五章:拼杀第一百零四章:搅局者第六十五章:留学生第八十五章:水师检阅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三十章:大买卖第九十八章:与君再相见第十四章:首辅督师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一百二十四章: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八章:谁给谁下马威第十八章:战果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三十二章:错愕的刘宗敏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书第一百二十七章:强弱分明第八十七章:清丈田亩第五十五章:刺客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六十九章:缘分第七十九章:明军威仪第九十四章:再来一段佳话第七十八章:计谋布置第九十三章:消化胜利果实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150章:红衣娘子军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36章:东亚唯1强国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兰总督第52章:天罚1式火炮第九十四章:目标阿尔巴津城第一百一十三章:拉开帷幕第四十七章:再扩军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舆图第一百零四章:搅局者第十七章:激战黄海道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六十七章:明国骑兵第四十章:击败正黄旗第二十章:抓刘泽清要活的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时了第六十九章:铁骑的洪流第八十六章:领土扩张第二十二章:军火出口第三十二章:错愕的刘宗敏第三十章:连下两城第一百四十四章:损敌利己第八十五章:满清新皇第八章:虚实不清第八十六章:领土扩张第七十六章:名将李定国第七十九章:皇帝大婚 上第一百二十九章:卫国保家第八十九章:炒粮票第二十九章:抓捕第一章:天下不一样了第十五章:锦衣卫廉政公署要对你双规第六十八章:胜负将明第一百六十二章:决战李闯第九章:皇权下县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来第九十五章:这是雅克萨第二十章:从未屈服第六十二章:出征马六甲第五十七章:清浊分流第十四章:光明与黑暗第一百六十六章:扬名乾清宫第一百三十六章:萨尔浒突围第21章:老兵的最后1支箭第三十四章:卖国奸商第七十四章:舍我其谁第十七章:开封城里丁督师第四十二章:西班牙人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