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畴 三更完毕

“那谭泰忒不是东西,竟然拿摄政王的命令不顾,一听了些军功便奔出威宁营,结果被明君伏击了!”多铎一脸憎恶。

阿济格也想说几句出出气,心里头转了一圈却说不出什么,只好哼哧着喘着粗气,怒道:“回去便杀了这谭泰!”

“说了几回了,这是用人之际!眼下除非能让你们二人各领其部飞回沈阳,要不然……”多尔衮忧心忡忡道:“咱们倒是真的要中朱慈烺的算计了。看来,明人在盛京也是有细作的,这细作潜伏也是厉害,能将消息散播到谭泰跟前,将谭泰诱出了盛京城。要不然,谭泰知晓我军令,肯定也是不敢贸然出城一击的。”

多铎顿时明白了过来,道:“这般说来,明人手中也是有帅才啊。真不知道是那虎大威,还是徐彦琦。可这两人从前也不见如何厉害,怎的一到朱慈烺手底下就这么出彩。不仅一路突杀到威宁营,还诱出谭泰。话说回来,如摄政王所言,咱们眼下还得安抚人心,让谭泰好生在城内守城。要不然肃亲王那……”

这会儿的沈阳对于满清而言当然得好好守着,死死守着,就等多尔衮回援就能将皇家近卫军团扫平。

可是满清也不是铁板一块,谁都有自己的私心。比如谭泰的私心就是建功立业证明自个儿的本事。除了谭泰,现在还有实力守住盛京的自然就是豪格了,他名义上统领着损失惨重的正蓝旗以及正黄旗余部,是而今满清在盛京的留守大将。

多尔衮知道谭泰有心换码头,自然可以使唤得动谭泰。可相对而言,要下死命令让豪格不要出城作战,那效果就难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反过来此刻的顺治皇帝就在盛京城内也是一样。豪格怂恿着顺治皇帝让他允了出击,那沈阳安危就难说了。

比起谭泰,豪格那建功立业证明自己比多尔衮强的心思可就更加热烈了。

“眼下可如何是好……”阿济格有些懵逼,他是真听糊涂了。脑子里一股子浆糊,摇了摇脑袋,更是粘稠得发晕。

“是得好好想想办法……”多尔衮站起身,看着窗外大雨倾盆。却是以外看到一人穿越回廊大步走来。

多尔衮认出了来人,很快,伴随着脚步声响起,门外侍卫进来低声道:“殿下,洪学士求见。”

“对啊。我怎么把他忘了!”多尔衮既是惊喜又是懊恼。

一番等候,洪承畴走进屋内,虚礼不提。多尔衮仔仔细细打量着这个跟随大军重回大明的降臣,看着对方日渐增多的白发与皱纹,很是感叹一声道:“洪学士一路行军真是辛苦你了。可是军中谁对你有怠慢了?你只管与我说,我多尔衮为你做主!”

洪承畴这会儿正是准备着将预备的话组织出来,此刻一听多尔衮的问候,顿时鼻头一酸,认认真真行了个叩拜大礼,这才起身道:“臣下叩谢摄政王关怀。臣下在军中尚好。只是听闻一些军情,心中难耐疑惑又有一番话语计策,欲呈于摄政王殿前。”

“好,好。洪学士想到了什么,只管于我来说罢!”多尔衮大笑,心中隐隐期待。

洪承畴听此,斟酌一番,道:“臣下听闻最近军中盛传辽东有变,大军屯兵不前于此有关。为此,有一虑一策活能解摄政王心中所忧。”

多尔衮眉头一凝。但很快还是舒展看来,看着洪承畴道:“洪学士的听说没错。正黄旗谭泰听闻明军奔袭至太子河威宁营,于是擅自出兵,被明军一部伏击败退回了京师。战况不轻,损失不小。”

一个不轻一个不小,如果是用在形容自家的战果上,那当然可以用谦虚来理解。可此刻用在了敌军的战果上,那只能说还多有隐瞒,真相更加惨重了。

“臣下有一策。不过心有一虑未确证之前不敢乱言。还请摄政王准许臣下细读战报。”洪承畴又道。

多尔衮没有多言,很快便抽出袖子从里面拿出了一封战报,看着洪承畴道:“洪学士看吧。”

洪承畴仔仔细细地读了起来,待到其中一段话时突然念出了声:“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冒雨回京……

念到这里洪承畴就收了声,随后又仔仔细细默读两遍,然后转过身问向多铎道:“敢问豫亲王,这蓟镇下雨几时了?”

“已然两日了。”多铎不明就里,但还是配合地回答了。

洪承畴笑容浮现,道:“臣下在京师对十月天气也有些了解,后来经略辽东,亦是明白辽东气候。臣下观京师天候,料想不过再等一两日,这京师之中便能雨过天晴。可京师在南,辽东在北,**自南往北,却说明辽东十月之雨,恐怕非一两日可以停止啊。再加上京师官道众多,行途方便,纵然一时大雨滂沱,待两三日雨停了,路也就干了可以行走。可辽东之地……”

辽东那鬼地方可不是后世的东北,工业发达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这会儿的辽东可真是穷乡僻壤,让建州鞑子占据以后更是没做过什么修桥铺路的好事儿,如同蛮荒原始森林一样。一场大雨滂沱下来,就算皇家近卫军团认得官道。可三十年前的辽东官道现在如何还能用?

就算是现代高速公路三十年下来也破烂得不好行军了,更别说大明这会儿低劣的道路建设以及几乎不存在的道路养护。

“若我估料不差。这明军应是紧急行军,试图以远征奔袭威胁盛京来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只需这天气一如既往暴雨滂沱让明军迟滞几日,便足以让明军陷入缺粮少力之窘境。待这时,我大清兵临京师,书信一封,让那明廷杀远征之将议和。如此,摄政王只需将此信原样快马传于辽东,盛京之危自然开解。”洪承畴谈笑自若,仿佛是在书院之中讲学一样,言之有物,侃侃而谈。更是透着对朝廷的熟悉,挖空心思,妙策迭出。

只可惜,都用在了曾经同胞的身上。(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驻华使节们的信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九章:新东林党第十九章:双面间谍第六十一章:赢到了最后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随经济战第五章:李岩与红娘子第四十五章:阁下究竟是谁第四十二章:宣布大胜第二十五章:所谓正统第40章:来自日本90度的谦卑第六十八章:论战到来第一百零七章:时机已到第一百五十三章:百万军资第二十七章:伤兵归营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四十五章:明清对局第四十三章:多尔衮的烦恼 还有一更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一百四十三章:困兽左良玉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畴第三十五章:官军打来了第五十四章:激战第三十五章:碾压过去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十章:五十万清军第六十四章:抢马进行时第一百六十六章:扬名乾清宫第四十四章:炼铁之法第一百一十九章:激将第八十二章:烈士第六十二章:小鲜肉朱慈烺第三十章:决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九章:微服出巡第九章:皇权下县第八章:天津卫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五十八章:威胁第二十六章:秦府来客第七十三章:预言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归第二十四章:筹饷之策第十九章:双面间谍第十二章:雄心壮志 四千字大章第四十四章:女天皇兴子第八十二章:真会开玩笑第八十六章:归服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风知劲草第三十八章:如见神迹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观第十九章:胜利追击第三十章:龙归大海第一百一十章:天坛检阅第二十一章:天兵天将 起点正版我发红包第四十二章:小胜传捷报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畴 三更完毕第二十八章:访欧使团第九十二章:争先入籍第四十六章:将军,活不了几年啦第十五章:马德里的中国人第四十八章:找命门第一百四十一章:战略转进的清兵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十一章:第六十九章:缘分第十四章:光明与黑暗第11章:山海关内吴3桂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八十章:追杀第五十三章:趟浑水第二十五章:盐政改革第七十四章:一个单挑全部的获胜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场第八十四章:神兴寺第三十章:大明粮仓第19章:兵变 下第五十三章:自有谋划第二十一章:朝议平乱第二十四章:严酷军法第7章:1举多得第七十九章:皇帝大婚 上第一百六十章:战战战第八十二章:革新与扩军第三十五章:入国子监第十五章:锦衣卫廉政公署要对你双规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二十五章:捷报入南京第四十六章:海外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五十章:不平静第二十四章:筹饷之策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条件第五十章:论国是夺声威第四十章:一口毒奶第八十章:关庙立碑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九十五章:过洋牵星第一百一十一章:锦衣卫的关键情报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五十八章:便无回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