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篡位

八月的盛京十分忙碌。

这个崭新帝国的首都汇聚着四方的资源开动了战争机器。依靠前阵子好不容易打下的辽西,清国对汉人的缺口终于得到了弥补。

有了汉人耕田打造兵械,八旗的满汉蒙古人们终于可以放下镰刀与铁锤,披上战甲,骑上战马加入战场。

八旗过半的军队都已经派出,在大清摄政王最信任的大臣豫亲王多铎的带领下进入了明国。无数满洲人们期待着这一支军队回国后丰收的景象。

位于摄政王府,多尔衮兢兢业业地批复着奏章。

他自负雄才大略,黄台吉在时武功赫赫,眼下进入顺治朝成为摄政王后亦是雄心壮志,想要有一番作为。

只可惜,这个世界里横空出示多了一个崭新的朱慈烺。历史已经悄然改变。多尔衮是不会知道朱慈烺穿越的,但明国的大不一样却是他亲身感受。原本蒸蒸日上的大清国忽然间就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多尔衮打入关内却搞得老巢丢失。惹得孝庄皇后不得不带着顺治皇帝出逃盛京,这才没有弄得被朱慈烺一锅端。

如此一个结局对于清国士气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对于多尔衮而言,这固然是颜面扫尽,可实际上多尔衮却有几分窃喜。这一战损失最大的是清国,一个锅里吃饭还有不同桌的,何况大清?头多尔衮带着大军入关有所劫掠,并没有被朱慈烺的兵锋所撼动。损失惨重以至于再也起不来的是豪格。

当年,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谭泰拜音图何洛会塔瞻等八人在太宗庙前发誓,要全力扶保豪格上台。索尼和鳌拜还在八角殿上动兵,局势剑拔弩张。

可伴随着清军主力被多尔衮调离,豪格留着正黄旗守盛京,朱慈烺杀来时豪格一战败落,这丢失的不仅是军心,更是多嫡的希望。

曾经在八角殿上对豪格拔剑怒视的索尼和鳌拜纷纷偃旗息鼓,豪格顺利被多尔衮圈禁。就此,两黄旗终于掌握在了多尔衮的手中。

清国的内乱苗头也就此被掐掉,权柄终于归于多尔衮的手中。

被朱慈烺攻入的盛京一片荒凉,除了四周的城墙,整个城内宛如核战争后的末世,里面能拆掉带走的基本上都被带走了。

这几乎是一片废墟。

在这废墟之上,多尔衮建立起了自己掌控的大清,也顺势推出了嘉与维新。

多尔衮深切明白,想要治国平天下,亦或者维持帝国国力,就必须解决满汉问题。于是多尔衮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改革。

第一,省刑罚。不论盛京内外,事无大小,已觉未发觉及已结正未结正之刑狱,悉予宥免。同时禁止违谕兴讼者。第二,薄赋税。自顺治元年为始,除正赋外,一切加派尽行蠲免。同时禁止官吏朦胧混征暗派。第三,惩贪官。如发现贪官污吏加耗受贿等事,朝闻夕奏,予以严惩。第四,禁扰民。凡役使归顺人民及占据市行与民争利者,都经迅速改正。第五,禁投充。新附军民中凡力能自赡者,均各安本业,不准令其投充为奴。

经过多尔衮一番治理,大半年后,清国不仅重新组织了多铎入关,国内也终于有了一番喘过气来的感觉。

摄政王府里,批阅了一会儿奏章的多尔衮起来松了松筋骨,却发现下人来报:硕托与阿达礼求见。

这两人都是多铎的亲信,在多铎的阵营里仅次于亲兄弟的多铎与阿济格。

而且,阿达礼与硕托还是伯侄关系。

硕托成名很早,因为与皇太极的关系很糟糕,多次被罚银,降爵于是积极跟随多尔衮,也是因为他,代善不敢轻举妄动的公开表态反对多尔衮。因为,硕托在两红旗的威信仅次于岳托付和萨哈璘,岳托和萨哈璘已经过世,所以,硕托的便十分关键。

阿达礼则是皇太极生前的头号亲信萨哈璘的儿子。因为阿达礼曾经在皇太极的宠妃宸妃病故其间喝酒玩乐,被差点削去爵位,阿达礼的生母多次被皇太极责罚,所以,阿达礼怀恨在心,就成了多尔衮的亲信。

阿达礼本人在当时的家族中地位是很显赫的,10岁就袭封郡王,领有萨哈璘生前的牛录,和多铎等人相平。

今日这两人求见,顿时让多尔衮感觉到了紧要。

很快两人便进了摄政王府的书房。

两人都是身材粗壮,典型的满洲将官气质,一身勇武,又有上位者的气度,藏着狡黠。不同的是,硕托是伯,年长一些稍显沉稳。阿达礼则眼放精光,一见多铎便眼珠子不断转悠,显得心思极多。

两人入内,一番见礼落座,气氛有些奇怪的沉默,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多尔衮开腔打破了沉默:“你二人来定然是有事情罢。巧了,我也有桩喜事。拜音图的弟弟巩阿岱告发济尔哈朗,刚刚上奏了。我打算罚济尔哈朗五千两银子,将济尔哈朗踢出去。他一向怪话多,这会儿还不老实,正好正一正人心。”

“摄政王这一招干得是出气,可要是真如此,那也太小家子气了罢!”阿达礼见此,顿时格外激动:“眼下多铎在明国打得局势大好。趁着那朱慈烺打李自成去攻近京师。这大好关头,应是尽早定下大事啊!”

硕托目光灼灼,那大事是什么显然不言而喻。

多尔衮表情沉了下来,他感受到了两人的急切,有些棘手。

要知道,此前多尔衮推福临上位就惹得两人大为不满,觉得多尔衮这是丧气了。眼下要是不安抚好,恐怕会让他们更加不可控,做了什么超出控制的事情。他看向硕托,这位阿达礼的伯伯应是沉稳一些。

却不料,硕托笑道:“摄政王的名号难道就满足了我大清的墨尔根戴青不成?豪格战败,索尼与鳌拜都是泄了气,摄政王还担忧什么?我两红旗上下,已然决意不惜刀兵了!”

“现在就篡位?”多尔衮凝眉看着两人,他明白两人在说什么。

只是,多尔衮还未决定。

...

第二十八章:夸耀武功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四十三章:京师钢铁厂第四十六章:将军,活不了几年啦第一百二十九章:美人如玉第四十二章:功勋卓著 贺小不长老加更第二十七章:激情燃烧的皇帝第十三章:关税主权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五十五章:不抛弃不放弃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十七章:锦衣卫何在第七十八章:决斗第五十三章:自有谋划第五章:李爱卿学坏了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三十三章:秦侠出府第八章:天津卫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一百一十章:天坛检阅第八章:新儒者第六十章:顺义公主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畴第八十五章:加税涨工资第八十六章:归服第五十八章:瘟疫爆发第四十四章:边镇光复第五十四章:奇兵突现第四十二章:李香君与君第一百二十四章:百年畅想第十四章:最高级的利益捆绑第三十八章:如见神迹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七十八章:太平洋东岸的中国海盗第七十一章:路见不平遇侠女第一百零六章:海西边疆直隶州第五十八章:揉捏日本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苍助我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八章:虚实不清第150章:红衣娘子军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忧虑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二十三章:天赐良机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三十八章:战备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四章:皇家近卫军团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五十一章:飞熊营动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杀第十八章:战果第四十五章:为何而战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国第一百五十六章:后路之军第六十章:开封攻守第二十六章:技术储备第一百一十二章:划分天下第二十二章:一日灭其国第六十四章:一个巴掌一个枣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一百二十三章:杀机惊现第五十七章:拖天狗下水第六十三章:高奏凯歌第一百零六章:怎么这么能打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国已灭第四十七章:再扩军第七十五章:截胡第150章:红衣娘子军第四十四章:女天皇兴子第十一章:刚正面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师第二十章:抓刘泽清要活的第三十九章:乔三爷的故事第四十一章:德川义直第五章:海外开发第二十章:最强战营踏征程第一百零五章:行进射击第一百五十九章:决不辜负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一百七十章:心尖荡漾第八十四章:神兴寺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达第一百三十二章:并肩作战第四十五章:复仇马尼拉第十七章:新考成法第七十章:铁骑突出刀枪鸣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见第一百章:真不谦虚第八十五章:京师大学堂第七十章:剑拔弩张大政殿第三十七章:敌我虚实第二十章:抓刘泽清要活的第五十九章:三军将士何在?第十八章:乱战第五章:一派荒唐第六十章:体量碾压第一百四十一章:围军之中第六十一章:拐走战舰第五章:占领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