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千古奇书《山海经》

随着秦震手中翻动的书页,羽东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光芒!

《山海经》他可不是没读过,其中各个版本的插图他也不是没看过。可是秦震手里的这本古籍……却和他之前所见过的任何一部《山海经》都有所不同……

“这、这本书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羽东颇有些惊奇的问道。

秦震莫名其妙的回道:“从我爸那啊……”

“……那令尊又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羽东问的一脸严肃认真。

这倒让秦震九德有些迷糊,于是稍稍想了想,便结结巴巴的回道:“大概……大概是从他爸那吧……”

“……”

“怎么了?这本书有问题啊?”秦震不解的看着羽东,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羽东从秦震的手里接过那本书说道:“这……似乎是最古版山海经,我都没见过。这上面的山川地理图,和我所见过的完全不同。这应该才是最接近原著的……”羽东如获至宝一般的捧着那本书,小心翼翼的翻动着。

秦震一听,这才率性笑道:“哎呀,就这点儿事儿啊?!你可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我爸有偷窃国宝的嫌疑了呢!你甭管了,明儿一清早,我就去问他这书哪来的。诶?要不你和我一起回去吧?到时候有什么问题你就直接自己问,也省的我从中传话了。”

羽东抬眼看着秦震稍稍愣了一下,似乎是有些犹豫。

如果是寻常百姓的朋友兄弟之间,一起回趟家问点儿事,或者互相拜访一下父母、在一起吃顿饭,这完全就是很正常的事。就好像秦震和顾杰吧,他们彼此到了对方的家里。几乎就属于喊一声就直接自己推门,饭熟了就直接自己落座的那种情况。

彼此不分你我,两家也是交情甚好。

可是羽东就不一样了。他的身份地位特殊,再加上他从小也没有过这种感受和经历。所以稍稍考虑了一下之后。他还是婉言谢绝道:“那样有些太冒昧了,还是由你去问问吧。等这次咱们回来之后,我定会再去家中拜访……”

“行行行了,你快别跟我来官方的这一套了!这套对我可不好使。哎哟嗬,夏羽东,哈哈,看不出来你小子还会说两句客气话啊?我一直以为你就是那副冰山德行,到死也变不了了呢!”秦震大笑的调侃着羽东。

秦震估计这爷们儿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沟通交流的方式貌似都有些问题,所以这才让秦震自己去问的吧!

不过既然这样,秦震也不再强求,他只是不太理解的又对羽东说道:“这本书吧,我在做保护措施的时候也曾经翻看过,里面都是一些很难看懂的怪异图画,其内容比任何一版的《山海经》都更加晦涩。有时候往往两三个字就概括了一大段……要说这古人说话也是真简练啊!不过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羽东连头都没抬,一边翻看着书页,一边问道:“你既然都不知道它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你还费时费力的做了那么严密的保护干什么?”似乎羽东是不太能相信。秦震“无知”到了这样的地步。

没想到,秦震倒也真说实话。他理所当然的回道:“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我就觉得我爸给我的这本书有年头儿了,肯定是足够老!所以我就给它稍加保养。准备赶上个合适的机会就直接出手了啊!这他娘的又不是是兰亭序,不卖了换钱还等什么?”

羽东苦笑了一下说道:“万幸你没赶上合适的机会,这本书真的帮了我们大忙了。而且其价值根本就是不兰亭序能够比拟的。”

“啊?真的啊?”秦震的眼睛里冒出了一丝独属于商人的“欣喜”光芒。

“嗯。据说《山海经》最早版本是西汉时期的刘歆校注的,不过早就已经佚失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晋朝大风水家郭璞作注的版本。可是那山海图却已经不再是最早的山海图了。我相信,秦始皇对寻仙之道的深信不疑,绝对不仅仅是因为轻信了方士、术士的片面之言。他信的,不是徐福,而是《山海经》……”

秦震听后觉得羽东说的十分有道理,马上就跟着激动的接道:“对啊!人们都说始皇帝太愚昧。轻信了江湖骗子的谣传。可我就不信,这千古一帝。横扫六合的嬴政,他能是个智商为负数的人?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胆识和谋略。又怎么可能统一了中国?所以我坚决支持你的这个观点!秦始皇的寻仙之道不是信了骗子,而是他信了《山海经》!”

这样似乎也就能解释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径,为什么独独只有《山海经》幸免于难了。

“是,所以正因如此,要想找到当初秦始皇所到过的踪迹,就必须有古版的《山海经》做参考。一地之差,就会让我们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准儿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羽东说道。

“那、那这个算是古版的吗?要是算的话,咱们得带它一起上路啊!”秦震很认真的看着羽东。

羽东点了点头说:“这本书还真得带上,就交给你了吧!好好研究研究黄渤海附近的区域。”

秦震也是没想到,羽东直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可是想想自己似乎冲锋陷阵也不是多在行,钻研钻研古籍可能会更适合自己一些……所以秦震也就欣然的答应了下来。

可是他手中的这本古籍,和如今人们能看到的《山海经》真是完全不一样。所以秦震还是颇有些疑惑的问道:“诶,之前我也看过如今的《山海经》,那一上来不就应该是南山经、东山经、中次一经之类的吗……可是你看这本,根本不是一个套路啊!”

秦震觉得还是“不耻下问”一些比较好。好不容易羽东亲自指派了一个任务,到时候这“文职”要是再完成不好,好像就有点儿没法交代了。

羽东这时候翻阅着这本非常非常厚的古籍,悠悠说道:“原本的《山海经》应该是由四大部分组成的。你看,这本书就是这样的顺序。虽然没有标注,但是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这第一部分是帝禹时代的《五藏山经》,第二部分是夏代的《海外四经》,第三部分是商朝《大荒四经》,最后是周朝的《海内五经》。文字看似简单干练、朴实无华,但内容却是非常详细,把上古时期的地理描写的非常清晰。”

秦震愣愣的看着羽东手上的书,心里不禁苦闷道: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哪里“清晰”呢……

那上面的地图,和如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简单的线条都能勾勒出上古蛮荒时期的气息……

不过既然羽东说有用,那秦震就负责研究它就是了。好在也不是全部都要看,将黄渤海附近的看明白就差不多了。

渤海古称沧海,没有什么太离奇的变化。总不至于像喜马拉雅山那样,有着沧海桑田的转变。

只是一想到那禹王九鼎,秦震就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登登”乱跳。那种大海捞针的无助感,真是让他有些抓狂。

所以这时他打了个哈欠抱怨道:“哎!也不知道禹王爷当初收了九州的铜,有没有私下克扣啊?会不会它铸造的鼎就像九个暖壶一样大小?羽东,你想没想过那东西要真是就那么大点儿的话,咱们该怎么下渤海去找……”

“不会的。”羽东斩钉截铁的说道。

“为什么?”秦震诧异羽东为什么如此断定。

接着就听羽东说道:“《战国策》中描写过‘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九万人挽之,九鼎八十一万人。”

秦震大吃一惊道:“什、什么意思?一个鼎需要九万个人才能拉得动??你看你看,我就说吧!这些古籍,你就算想相信,都没办法相信!”秦震无奈的摊着手,似乎根本就不相信羽东刚才所叙述的史籍资料。

这也难怪,在商周时期,人口密度总不会和现在的中国一样。弄出来八十一万人,就为了拉九个鼎,这确实有点儿扯。八十万人连航母也拉得了了。

不过羽东这时却说道:“你又忘了,传说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必定是通过现实所折射出来的。也许九鼎并没有大到如此地步,但是这绝对可以证明了两件事。一,周灭商之后,确实得到了九鼎这是真的;二,九鼎的体积重量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如果九鼎非常小的话,那传说就会往更小上夸张,绝对不会朝着相反方向夸张。”

“呃……好吧。”秦震觉得羽东分析的确实有理,也就没再反驳。

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禹王铸造九鼎是为了代表九州,如此镇国重器,他没道理收了九州的牧贡之铜,却造出了九个暖水瓶大小的东西……

在这方面,秦震觉得自己可能确实是想多了。)。

第62章 九层之台(上)第91章 离奇的失踪第124章 血染佛台第59章 异种血婴第134章 浮针投影第146章 心中的日月第188章 连城之璧第78章 傻狍子第156章 囚禁第97章 观天之道第117章 特殊武器第146章 雷霆之怒第161章 大漠终歌第41章 最后的午餐第68章 南诏塔第74章 落水第218章 生死一战第221章 罄竹难书第20章 九鼎九德第42章 忘川九重天第130章 兔子和草第36章 夜宿第102章 惊人真相第46章 炎寒两极第203章 日月之殿第44章 泽水困第113章 惊魂八百米第136章 吴老二的箱子第67章 君临天下第160章 神山混战第84章 行走山涧第120章 上龙第198章 九首相柳第120章 障月阿修罗第2章 押离太子庙第34章 百鬼夜行第202章 藏刀第69章 佛光普照第127章 崛起第104章 秦震的退位第167章 太子扶苏第85章 玉碗第127章 忐忑不安第134章 浮针投影第148章 上古凶兽第149章 较量第62章 冰雪神迹第144章 重回人间第178章 邪魅惊艳芮俊天第16章 鬼门关第14章 夜半惊魂(一)第200章 暗夜如殇第10章 大漠落日第116章 摧毁第29章 奇怪的老树第106章 推测第2章 神秘的老人第160章 一梦南柯第75章 商议第51章 四重天---幻境第146章 心中的日月第22章 异变第113章 杀人乐声第162章 巅峰对决(上)第17章 奔赴苗寨第94章 魔鬼的海第81章 愉快的出发第219章 万念俱灰第46章 幻相第124章 血染佛台第3章 再见飞来寺第15章 五虎将第161章 深海碎尸第146章 雷霆之怒第51章 摄心幻境第54章 南迦巴瓦第74章 落水第89章 万物皆有灵第29章 神秘的任务第52章 命悬一线第25章 厉鬼迷魂第104章 神奇的九第128章 大难不死第198章 香巴拉王座第104章 秦震的退位第46章 幻相第45章 迷雾第161章 杀出重围第126章 美人鱼第100章 夜第4章 九州传说第139章 视觉暂留第98章 恐怖古刹第80章 出口第129章 洛子峰秘境第227章 生死与共第106章 纳粹遗骨第131章 707研究所第152章 山有扶苏第138章 惊奇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