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天下的第十魁首,太玄的第十魁首

随着赤衣貂寺将手中的圣旨轻轻一抛

那由青玉为轴的金黄色圣旨便悬于虚空,散发出一道道金光。

金光浮现,隐约可见一尊白玉螭虎在其中若隐若现,一颗颗金色的文字浮现在殿宇上方,令在场众人俱都双手持玉笏,躬身行礼。

便是两位龙王以及那陈家家主陈探圣亦是如此。

唯独有方才还坐在红椅上闭目养神的姜白石此时终于睁开眼睛,他脸上也多出一些诧异。

可那诧异也不过转瞬即逝。

这位执宰大伏许多年的老人上前一步,想了想目光又落在一旁的大柱国苏厚苍身上。

今日始终无言的苏厚苍眉宇亦有舒展,他朝着姜白石摇了摇头,笑道:“圣君不曾前来,便由首辅大人诵读敕封圣旨。”

姜白石并不推脱,却只见这位不曾修行的老人招了招手。

“倒是找到一位好主人。”

一旁清史台大儒李慎却忽然冷笑一声,直接了当道:“和陈家家族所为,实在有辱大儒二字。

二人看着陆景一步步走向前列的背影,李慎忽然有些担心起来。

陆景笑着摇头:“需锋芒时露锋芒,需疏狂时露疏狂……可既然是读书人,却不该抛却谦恭二字,需持礼时自然要持礼。

他忽然意识到此时的陆景已然不是一位寻常的十八岁少年。

令在场这些官吏更加不知所措。

却不知陈家亚圣何时才能参悟学问,自闻圣崖出关,也许只有他早日出关,河东八大世家才会体面上一些,否则所谓儒道世家难免变作无耻之家。”

一旁的季渊之却忽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品评二字出口,季渊之、李慎目光忽然间变得微妙起来。

于是这两位龙王不再去看陆景,他们俱都转身,朝向帝座,静静等待崇天帝来临。

“陆景,少年得名而骄,因功而纵,不是一个好兆头。”

“看来大伏圣君对我龙属亦有不满。”

这时的陈元都也面色苍白,低头不语。

河东世家千年传承,不过如此,文翰公陈探圣,也不过如此!”

苏厚苍曾经也是河东世家公子,也许会……

为君者,臣下有功,自当赏赐。

此时这太干殿中,几乎汇聚了满朝文武。

季渊之神念流转。

圣君,上朝了。

陈家家主面色难堪,眼神有些僵硬,等到首辅大人姜白石诵读完那圣旨,众人躬身接旨之后,他心中忍不住自言自语:“少年立功,却封为国公,这未免太过了些,治国如烹小鲜,若是火势太大,往后必定封无可封!”

陈探圣微微拂袖,同样侧过身去,不愿看陆景。

披白玉螭虎朝服,盖圣君六玺。”

殿宇中再度变得冷清。

敖寒关正皱着眉头,看着沉默不语的陆景,脑海里突然传来风住壑的声音。

陆景想了想,刚要侧身步入众多朝臣中。

“陆景气骨分明,气魄锋锐,便是修成的剑魄也以无畏为名。

偏偏是一位少年,竟然有可以撼动世家声名的气象,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陈探圣面色难看到了极点。

只是陆景呼风唤雨之后,河东世家就已落入下风……

那一位端坐帝座许多年的圣君在近些年来看似昏庸,无为而治。

今日圣君封我为国公,探圣公一身清贵,却不过添为文翰公一职,乃是三品的散官……既如此,探圣公见我这一位新任的国公,又为何不行礼?”

先生之称看似寻常,在儒学中却代表着极大的礼敬。

可今日,陆景得封国公,他这一句品评便如同一把血淋淋的长刀,出乎意料却又轻而易举的刺入河东八大世家躯体中。

季渊之与李慎对视一眼,俱都点头。

而那陈家家主陈探圣全面露异色。

陆景似乎想到什么,对那陈探圣道:“知礼而不持礼,知功而不敬功,于天下生民有益而不谢……

在朝文官俱都静默不语,甚至忘了祝贺陆景。

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如今陆景做下这等品评,朝会之后,陆景方才那番话将如白鹭一般自太玄京中散开,飞往天下四方。

“李慎!”

“便是几位皇子包括七皇子在内、少柱国、南国公、褚国公也不过与你同列。”

李慎沉默二三息时间,道:“我却觉得陆景要比那剑甲商旻要好上许多。

便是南国公、褚国公两位国公也在此列,其余受爵的老臣、清贵的散官散将、文翰之官、清史台言官,又有全程诸如六部尚书、各司中正、御史大夫等等诸多大伏文武都低头躬身听旨。

满朝文武,在这与北秦连年的战事里,大伏国公也不过区区三位。

“品评、品评!”

可陆景不同,陆景在这太玄京中有颇多羁绊,他看似气性清冷,但看他所作所为却是一副热心肠,并非绝情绝性之辈。

于是,陈元都的目光不由落在大柱国苏厚苍身上。

“看来在圣君眼中,五方海龙属还不如陆景重要。”

“此乃……我陆景对于河东世家、对于探圣公的品评。”

只可惜这陆景已然成势,当下也许只有太冲龙君布局,亦或者那位烛龙出手……”

可是赏赐之法却还要仔细斟酌,最忌讳的便是步履太过匆忙,使之后封无可封!

陆景功高不假,可他之前并无官身,年岁又太过幼小,不过刚刚及冠,此时封他为国公,那往后若他再立下大功,又该如何赏赐?

任凭这些大人们如何无法理解,那圣旨上的册封制命,已然自从太书阁首辅大人姜白石口中道出。

东海龙王敖寒关、南海龙王风住壑也都站起身来,这两位前来太玄京兴师问罪的龙王此时就站在人群中,眼见许多大伏朝臣此时俱都向陆景行礼祝贺,一时间终于反应过来……

姜白石的声音虚弱无力,却又字正腔圆,可偏偏这些声音便如同一道道雷霆一般,炸响在这殿宇中,炸响群臣的耳畔。

陈探圣额头终于冷汗遍布。

此肱骨少年,当食天禄,今封陆景为景国公,景者!景行可仰曰景;法义而齐曰景;明照旁周曰景,封远山道太华城为景国公邑城,食邑八万户,由工部尚书周兕于养鹿街兴建景国公府,容景国公纳门客二十人,收护卫军三百人,加黄金二十万两,一品宝丹一颗、一品东土山精八百斤、天禄火种一颗,一品玄功一部。

“陆景名头正盛,他对河东世家、对我的品评,将和那册封国公的消息一同传遍天下!”

又有李慎轻声道:

“先生,你如今是国公之身,这朝堂中能站在伱前面的,便只有太子、大柱国、首辅大人三人。”

陆景不曾犹豫,他向季渊之、李慎恭恭敬敬行礼:“晚辈谢过两位先生。”

时有呼风唤雨之功,此功可传千秋万世,可立碑立祠。

陈家家主回过神来,脸上的异色越发浓重。

陆景身上有太多的光环,他拯河中道于大灾祸,令数千万河中道生民有了归家的希望,令天下百姓有了吃饱肚子的希望,令河中道不再成白骨之地……

远山道太华城,食邑八万户!

苏厚苍浑然不理会陈元都的目光,心中自言自语。

这样的人物,于这天下,绝不缺拥趸,更不缺崇敬他的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圣君依然是那位崇天帝,仍然是那位梦中游仙境,端坐天上帝座三百年,百万仙人于帝座下俯首的不世君王。

此乃……厚赏!

大伏建国二百余年来,不过只出了十八位国公。

风住壑心中苦笑,可她仔细一想,又有些泄气:“十八岁之年,映照斩龙台、鲲鹏元星……再给他三五载光阴,只怕天下龙属就要仰他鼻息而活。

人间多磨难,却并非一世之过,再加上天上有仙人服饰,地上又出了一位千年难得一见的大烛王,似乎令崇天帝隐去了光芒,可崇天帝之锋锐即便数十年不曾绽放,依然令两位龙王遍体生寒。

天上那份青玉圣旨顿时落入他的手中。

既然他在太玄京中有这般多的牵绊,又如何会离开太玄京?”

“青玉轴,食邑八万户,门客二十、护卫军三百,还有那诸多的赏赐。”

那剑甲是因为其姐身亡,不愿再信这大伏满朝文武,更不愿信太玄京,这才离京而去。

延续至此朝,便只有南国公、褚国公二人尚在玄都中,除了这两位国公之外,尚且还有一位夏侯国公此时还远在西域,辅佐长公主。

“十八岁之年由此明悟,以霹雳手段对小人,持礼对先生……书楼教的很好。”

陆景随意一笑,不理会已然有些歇斯底里的世家主。

季渊之说到这里,闭口不言,沉默下来。

而今日,一位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却得了“景”之一字,受封景国公之位……甚至食邑八万户,身披白玉螭虎朝服,这实在令他们心绪不平。

他在太玄京中,只信他的姐姐,只信圣君。

反之岂不是如同豺狼一般,得志便猖狂。”

自陆景杀尽西云龙宫之后,他击打登闻鼓开始,河东世家与书楼的理念之争似乎已被摆上台面。

一旁原本正在沉思的陆景,似乎被季渊之与李慎的话惊醒,他微微侧身面向陈探圣,嘴角露出些许笑容,笑道:“方才探圣公曾与我说过,君子读书,当持礼而行,当知天地君亲师,当知君臣二字。

众人肃然起敬。

一旁的季渊之似乎看透了陈探圣眼中的难看,他微微侧头,眼里有些惋惜,看着陈探圣道:“探圣公,你且仔细想一想,以陆景的功绩,便是封一个国公又能如何?

我素知河东世家与书楼的理念之争,可君子之争,应当以道义为目的,应当使用道德之手段,守道德之规,即使要争,也要持礼而争。

风住壑思绪闪烁,却终究不愿再去看陆景。

反倒是陈探圣面色微变,这位原本还持有几分气度的世家主猛然间大怒,道:“陆景!你何德何能,也敢品评我河东世家,品评我陈探圣?”

兴建景国公府、赏赐诸多财宝,身上披白玉螭虎朝服……

门外那西域弥国年轻的弥生王以及舞祀将军,有些好奇的看着陈元都。

季渊之显得有些意外,眼中含笑道:“我听陆景先生方才话语,还以为先生少年得志,难免疏狂。”

呼风唤雨的权柄之下,陆景在这天下的名望,只会越来越高,高到……无以复加!

除此之外,陆景依然是最为年轻的国公,十八岁的国公从古未有,又是书画双绝,三试魁首,他那一纸人贵三千言也会因他身份拔高,而更广为流传,也许会将陆景的名望推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这两把刀剑,是苏厚苍得自阳劫海。

不过二三息时间,这条灵潮之后才继任东海龙王的真龙也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可哪怕是这些向来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的贵人们,此刻也有些不知所措。

陈探圣正要说话。

“圣君敕谕陆景,泱泱大伏四甲子,少年辈出,然鲜有功于亿万生民者!陆景南风斯玄、俊于容,敏于才,盛于元神、武道,年少以有先生之实,为皇子少师。

可紧接着,陈元都便看到苏厚苍眼里带着欣慰,注视着陆景腰间呼风唤雨两把刀剑。

这般少年若能持身而上,对人间自然大有裨益,可他终究太过年轻,若稍有不慎养出心魔,只怕又是一位毅然离开太玄京的剑甲。”

两位龙王对视一眼,不知他们做何打算,却隐约可见他们眼中还含着深刻的担忧。

河东世家先是派遣杜若杜衡二位家主前往河中道,探圣公又亲自前来太玄京,以自身大儒之名责问陆景,这实在是……”

风住壑思绪及此,忽然惊出一身冷汗。

正在此时,殿外已然破晓,在那破晓的晨光中,一位黑衣的青年独身一人缓步走在宫道上,来临太干宫。

季渊之想了想,颔首道:“但愿如李慎先生所言。”

“再长些年岁,希望他成为天下的第十魁首,身在太玄的魁首。”

第286章 救千万残魄脱困,为河中道谋取万世第54章 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少年第380章 人间生灵所求,不过是一个‘生’。第154章 天上天关,刀气如龙第257章 这杯酒,为陆景先生送行第306章 我花开后百花杀第288章 行远路者,遇强人夺财,杀之无罪!第160章 古辰嚣又怎会向人赔罪?第106章 京中赤狮,南府命案第305章 当此关头,谁会助你?第156章 公子,挨了打,莫要说出去第7章 水榭考校,预测吉凶第271章 有了佛珠 袈裟,尚且挡不下陆景的一第316章 且入玄都拜我第333章 杀一个北秦第二第23章 镇一处妖邪林,灭一座淫妖肆第15章 银光乍泄云与雾,惊落青竹七十支第336章 天上不需吹灰之力,人间便死三位天第163章 太枢阁前,殿试榜文第265章 剑光冷,血溅龙宫,风雨直落西云海第269章 鲲鹏展翅九万里,背负青天,激起浪第280章 于元神种下计都 罗睺第58章 洞妖命格,人不如鬼!开会迟了,更新推迟,通宵更出来。第43章 元吉在上,书楼有庆第185章 凤冠霞帔,诰命之身第345章 笼鸟上天犹有待,病龙兴雨岂无期第215章 他可出一剑第401章 帝相?天下就真有无缺的天才?第309章 着白玉螭虎,景国公上朝明天更新喔第193章 四先生的剑骨 剑气 神火第389章 何不闹一个天翻地覆?第124章 剑气扶光,曾许人间第一流第260章 陆景执律,诏令河中道第219章 玄衣剑甲,天下无二第188章 生子不养,养而不公,薄情寡义也第398章 可敢来大荒山上饮酒?第7章 水榭考校,预测吉凶第257章 这杯酒,为陆景先生送行第177章 日出扶光,东君高照第82章 那与南禾雨有婚约的少年第144章 势如雷火动天穹,古音神韵破虚空第165章 云开雾明,天上星光落玄都第206章 一箭如流光,飞入横山府!第273章 少年如将军,杀出一个快意恩仇!第398章 可敢来大荒山上饮酒?第14章 玄妙大明王,落子吉与凶第268章 莲厄,我在等你第139章 小人生邪念,如鬼!第212章 只想要看遍天地的刀客第82章 那与南禾雨有婚约的少年第10章 少年气度,伏如虎卧,起如龙舞第245章 仙慧之人陆景第51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第28章 青玥心意,骨如金铁今天爆发,晚点更新。第259章 做人有什么好的?不如做仙!第326章 臣……需要一柄更好的剑第185章 凤冠霞帔,诰命之身第235章 拔刀斩蛟龙……你是太玄陆景?第245章 仙慧之人陆景第41章 佩剑书生,一气吐出剑光三千里第223章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第213章 我有一剑,可以借你一用第348章 以尔等神通 气血,养一道睥睨天下的羊了。第160章 古辰嚣又怎会向人赔罪?第401章 帝相?天下就真有无缺的天才?第392章 照星九重斩苍龙羊了。第338章 世子持神枪第379章 一人怎能镇封百鬼?第318章 登天,阆风城中第244章 却不知天下七境中,何人能胜我?第126章 鬼域之所第179章 执律前来,问一问齐国太子第79章 纯阳渡雷劫,寿可达三百载(加更3/3第178章 本是桀骜少年臣,不敬鬼神不敬仙第275章 天上仙人可有良善者?第305章 当此关头,谁会助你?第297章 天下的第十魁首,太玄的第十魁首第6章 南家小姐来了第83章 凡俗少年,如何能入二层楼?(第一更第409章 南风眠提头登山 武道魁首只身赴玄都第122章 此等天骄入我掌中,大善!第276章 圣人者,眼见天下之变,愤而起身,第39章 京中贵公子 南海渔女与蛟龙第54章 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少年第295章 殿宇中有腌臜妖孽狂吠,故而入殿一第55章 陆景从容思虑,修身塔中论天骄第112章 少年一朝露华光,太玄也要映昭芒(第372章 帝星斩仙第137章 皇子少师,少年盛气陆神远成绩汇报与说明。第406章 天上断脊之犬要吠吠,地上无敌王爷第203章 陆景字帖,河中之事第338章 世子持神枪第283章 第十元星第164章 雨师公子,你又藏了什么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