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弟卫华

时间已经到了1924年十二月,自从孙总理北上之后,黄埔军校的一切,都已经恢复了正常,廖仲恺拿着孙兴华缴获的财物,给黄埔军校增加了不少有用的东西,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双鞋子,而不用在穿草鞋了,而二期的学生们,一周也能够品尝到荤食的味道了。

而孙兴华的工作,却更加的忙碌了起来。教导第二团的部队,已经开始进行组建,由王伯龄担任团长,教练部军事教官顾祝同兼该团第一营营长、林鼎祺兼该团第二营营长,金佛庄兼任第三营营长。

原本第二团的组建,和孙兴华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由于教导团第三营出现逃兵问题,金佛庄被校本部降职免级,由教导第一团三营长王俊接任教导第二团三营长职务,教导第一团三营长的职务,则是由副团长孙兴华兼任。

当然,蒋校长让孙兴华兼任这个三营长,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在孙兴华兼任三营长的同时,作为整个党军部队装备最好的手枪队,则是调归到了校本部,改由校本部直接指挥,孙兴华手枪队队长的职务,蒋校长则是以孙兴华兼职过多,免去了孙兴华手枪队队长的职务。

这件事情让第一团的团部领导们很不爽,毕竟手枪队的强大火力,他们是见识过的,现在被改由校本部指挥,教导第一团可是失去了一支精锐部队。

不过蒋校长但是大方,直接把孙世宇援助的六门美国75MM野炮,分别配属给两个教导团,并且拨给了教导第一团六十发炮弹,这才堵住了教导第一团团部领导们的嘴。

由于教导第二团开赴黄埔岛进行训练,黄埔第一团奉命撤出黄埔岛,到黄埔岛对岸鱼珠炮台一带进行驻扎。

而身为黄埔战术副总教官,黄埔教导第一团团副兼三营长的孙兴华,最近都是在黄埔岛和对岸鱼珠炮台来回跑。

教导第一团三营驻地。

孙兴华坐在营部里面,仔细的思考着武器装备的问题,现在自己部队的支援武器有两门法式37MM步兵炮,两挺重机枪,每连有轻重机枪各一挺,但是这样的火力,仍然让孙兴华不满足,孙兴华想要利用智能电脑,提供更强大的火力。

上次组建手枪队的时候,孙兴华已经利用智能电脑,为手枪队提供了武器,但是之后想要在继续提供武器,必须晋升职务,或者手枪队的武器,出现损坏,智能电脑才会提供,要是想要无限制的提供武器,那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智能电脑将军芯片启动,目标锁定中。。”

“孙兴华,目前职务:营长。武器提供中。。”

“警告,此次操作将扣除10功勋点,现在功勋点为0。日后需要补偿20功勋点,是否继续操作?”

“我靠,不是吧,还要双倍赔偿。”孙兴华听完之后,心里忍不住说了一句。

不过犹豫了一下,第一次东征马上就要开始了,没有点好家伙,恐怕很难坚持下去,毕竟杨希闵,刘震寰这两个老军阀,自从孙总理北上之后,就不和黄埔军校一条心了,他们是不愿意看到党军部队强大起来的。

孙兴华知道战争的大概时间,他可不知道,第一次东征作战,教导团虽然打出了威名,以少胜多,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尤其是教导第一团,更是付出巨大的伤亡。

“营长,各连长到了。”第三营党代表蔡光举走了进来,看着孙兴华说。

孙兴华点了点头,看了看刚从外面走进来的三个连长。

一连长沈健,黄埔教官,毕业于保定军校。

二连长胡伟,黄埔一期毕业生,投考黄埔前,担任许崇智部营长职务。

三连长董天勇,黄埔一期毕业生,投靠黄埔前,担任谭延闿部副团长职务。

三个连党代表,也全部是一期生毕业,而且和孙兴华关系都还不错,分别是杜聿明,宋希濂,关麟征。

这三个将才,都是孙兴华特意争取到的,不过他们资历过浅,又没有向董天勇,胡伟那样担任过军官的经历,所以全部担任了连党代表。

“既然大家都来,我也就直说了。东边的陈炯明不安静了,恐怕大战早晚还是会发生的。我已经制定了部队训练大纲,你们都要按照大纲进行训练。至于装备的事情,我尽量给各连加配。”孙兴华看着六个军官说。

六个军官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都清楚,现在部队之中的美式装备,都是孙兴华父亲孙世宇援助的,现在这个营长要给部队提供装备,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党代表,你来记录一下。”孙兴华看着一旁的蔡光举说。

蔡光举有些疑惑,不过迅速的拿出纸笔,等待着孙兴华的命令。

“步兵班:正副班长两名,装备汤姆逊冲锋枪。步兵六名,装备春田步枪。机枪射手二名:装备勃朗宁自动步枪。”

“步兵排:下辖三个步兵班,排部人员4:装备勃朗宁自动步枪1,柯尔特手枪2。”

“步兵连:下辖三个步兵排,一个机炮排(人员30):法式37MM步兵炮2门,勃朗宁重机枪2挺。连部人员8:汤姆逊冲锋枪2,柯尔特手枪6.”

“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人员60):两门75MM野炮,勃朗宁重机枪4挺,勃朗宁自动手枪4挺。营部人员20:汤姆逊冲锋15,柯尔特手枪5。”

“全营人员500人。”

几个军官互相看了一眼,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就连记录的蔡光举,也不由的看了看孙兴华。

“营长,这些装备。。”蔡光举显然有些不敢相信,看着孙兴华说。

“我们营现在只有三百多人,各连还需要征召兵员。武器装备的事情你们不用管,你们把兵员招足了,剩下的事情我自然会解决。”孙兴华看着军官们说。

“是,营长。”六个军官站了起来,纷纷敬礼说。

“都回去准备吧,征召兵员的事情,你们都要给我保密,不许拉壮丁。”孙兴华严肃的说着。

“是。”军官们立即敬礼,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党代表,我到广州去一下,顺便把武器全部拉回来。”孙兴华看着一旁的蔡光举说。

蔡光举点了点头,虽然他有些疑惑,但是毕竟孙兴华还兼任着副团长的职务,他也不好说什么。

开着缴获商团的卡车,孙兴华直接到了广州,孙兴华之所以到广州,第一就是找大哥孙建华借钱,另外就是消除部队军官的疑虑,孙兴华总不能突然变出一大堆武器给他们吧。

到了洋行之后,孙兴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直接被带了进去。

但是接待孙兴华的并不是孙建华,而是和自己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比起孙建华来,倒是多了一些痞气。

“二哥,你怎么来了。”孙卫华看着面前的孙兴华,一脸兴奋的说着。

孙兴华笑了笑,却没有在说什么。

“二哥,父亲这次让我报考黄埔,你可一定要帮我,父亲已经给我发来电文了,如果我不去黄埔,父亲就要我到别的地方去,反正不能回到他的身边。”孙卫华表情有些沮丧,一脸哀求着说。

“振国,你年纪也不小了,整天游荡也不是个事情。报告黄埔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学习一下,完全可以考入到黄埔的,到了那里,你要改掉所有的坏习惯。”孙兴华无奈的说着,毕竟面前的这个人是自己的三弟,孙兴华犹豫后,还是决定教育教育他。

“算了,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吧。”孙卫华看着孙兴华长篇大论的教训自己,迅速的朝着里面走了过去。

“大哥呢。”孙兴华看着孙卫华想要离开,急忙询问道。

“还不是生意上面的事情,对了,大哥给你留下三千块大洋,他知道黄埔缺钱,你生活很艰苦。”孙卫华似乎想起了什么,停止了脚步,看着后面的孙兴华说。

孙兴华脸上露出了笑容,有了这三千块大洋,自己招募新兵的事情,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了,不过看着面前的三弟卫华,孙兴华无奈的叹息了一下,恐怕即便考入了黄埔,孙卫华的本性,也未必能够改变。

从这里拿走三千块大洋之后,孙兴华急忙赶回了驻地。

第281章 南天门11第3章 断其后路第379章 万全县失守第284章 南天门14第330章 赎人第162章 初战日寇(三)第50章 棉湖大战(九)第353章 浴血南口第388章 大同会战5第52章 棉湖大战(十一)第26章 防御寮步(上)第122章 慷慨就义第369章 功亏一篑第178章 坐山观虎第209章 中原大战(八)第320章 游说第165章 撤职查办第39章 淡水之战(三)第297章 参谋副总长第169章 迷雾阵阵(上)第204章 中原大战(三)第4章 英雄救美第212章 中原大战(十一)第20章 攻击东莞(上)第157章 开赴河南第251章 报国疆场上(五)第11章 特别官佐第276章 南天门6第9章 初见总理第392章 打援1第132章 深厚印象第86章 实验一下第127章 突袭永定第79章 关键时刻(一)第82章 兄弟情深第224章 绝不同意第276章 南天门6第85章 机要秘书第267章 长城抗战11第316章 獠牙第109章 校长密电第256章 司马台长城第384章 大同会战1第388章 大同会战5第124章 围歼援军第198章 部队扩编(上)第210章 中原大战(九)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152章 校长婚礼3第165章 撤职查办第180章 乱中取栗(上)第9章 初见总理第379章 万全县失守第33章 援军到来(下)第318章 迷局第310章 复仇第290章 反攻6第95章 突发事件第350章 少帅第227章 九一八事变(一)第358章 首次空战第114章 制定计划第341章 无家第95章 突发事件第392章 打援1第382章 成败第358章 首次空战第121章 阻敌增援第188章 威胁兰州第179章 修生养息第40章 淡水之战(四)第202章 中原大战(一)第314章 闽变第188章 威胁兰州第320章 游说第256章 司马台长城第312章 霸业第70章 惠州之战(二)第225章 校长态度第277章 南天门7第277章 南天门7第110章 良禽择木第338章 陕西第166章 校长亲临第194章 三家联盟(一)第190章 围歼马麒(中)第323章 夹击第341章 无家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第343章 平息第75章 驻守惠州(二)第365章 兽军第158章 济南惨案第94章 购买武器第159章 校长阻拦第363章 苦战第326章 后路第215章 中原大战(十四)第154章 校长出面第190章 围歼马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