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调离福建

正如孙兴华所说的那样,蒋校长这一段时间,倒是没有想到孙兴华的党军部队,蒋校长现在所想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嫡系,控制苏浙宁沪,只有占领了这些地方,蒋校长才能够稳定自己的位置。

1927年二月,北伐军攻克浙江省会杭州,随即蒋校长的总司令部,也开始搬迁到杭州,并且从这里成立了北伐军总司令部。

从26年七月誓师,到26年二月,短短七个月的时间,北伐军击败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占领两湖,江西,福建等省份,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此刻蒋校长的声威,已经如日中天,似乎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蒋校长的地位。伟大的革命者各种称号,被扣到了蒋校长的头上。

虽然北伐军取得的进展很大,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北伐军的事业,已经全部的完成了,早在26年十一月的时候,张作霖的奉系军阀与孙传芳联系到了一起,张作霖组建安国军,号称30万大军,准备和北伐军抗衡。

杭州,北伐军总司令部。

蒋校长站在地图面前,看着宁沪的位置,眼睛里面露出了精光,只要拿下了这两个地方,那么蒋校长的位置,就可以稳定了下来。

“文白,辅国的党军第一旅,还是在福建吗?”蒋校长一旁的张治中说。

“校长,孙旅长的党军部队,仍然在福建担任防御。”张治中急忙的回答了一句。

蒋校长点了点头,看了看地图,脸上露出了笑容。

沉思了一阵后,蒋校长下达了命令:“命令,取消孙兴华福建安抚使职务,担任浙江临时省政府副主席,同时兼任宁(波)台(州)温(州)防守司令。党军部队即刻调往浙江。”

“是。”张治中答应了一句,随即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蒋校长这样做,完全是把孙兴华当成了自己的嫡系,浙江是蒋校长的家乡,驻守浙江的部队,一定要是自己信得过的部队,而孙兴华的党军部队,却恰好是蒋校长心目之中的合适人选。

虽然何应钦同时兼任着浙江省临时省政府主席,但是何应钦要指挥部队攻击沪宁,根本就无法处理浙江的事物,蒋校长任命孙兴华担任省政府副主席,其实就是要让孙兴华,代替何应钦管理浙江省。

福州,国民党省党部。

孙兴华接到蒋校长电文之后,就赶到了这里,和沈楠进行辞别。

蒋校长的一纸调令,让孙兴华十分的意外,尤其是省政府副主席的位置,以孙兴华的资历,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似乎还是有些不合适。

“蒋校长还是很信任你的吗,不过你毕竟是军人,应该在战场上面,夺取一些战功。”沈楠听到孙兴华要离开福建,前往浙江之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不用想就清楚,蒋校长虽然重视孙兴华,但是何尝又不是在防备孙兴华,自从福建战事落幕之后,孙兴华精锐的党军部队,就没有继续在前线作战,反而一直留守后方,孙兴华的职务,虽然看似提升了不少,但是都是虚职。

例如福建安抚使,临时省政府副主席,这些都是临时的职务,虽然看着职务很大,但是只要战争结束,这些职务就不会在存在了。

“党军部队扩编太快,现在已经有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另外旅部还有强大的直属部队,恐怕蒋校长那里,早已经知道。现在他不让我到前线去,就是不想党军部队快速的扩编,成为另一股可以压制他的力量。”孙兴华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说着。

沈楠皱了皱眉头,这件事情她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党军部队拥有太多荣誉,这样的部队不是一般人可以驾驭的,蒋校长恐怕也清楚,一旦任由党军部队发展,那么党军部队就会成为遏制他的一股力量,当初汪精卫想要依靠党军部队,遏制自己的嫡系,这件事情蒋校长可是有着很深的印象。

孙兴华缓缓的喝了一口茶水,仔细的思索这些事情。自己只是在福建开设了几个工厂,并且把梁浩一部分的枪械维修人员,调入到了深圳兵工厂那里,至于其它的事情,无非是利用功勋点,兑换一部分的武器。

“到了浙江,凡事都要小心一点。你在这里,有什么事情我还可以照应你一下,但是到了浙江,我可什么事情都不能照应你了。工厂的事情,你最好不要在出面。另外就是你们赚取了那么多钱,蒋校长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你们也应该拿出一部分,来支援蒋校长的革命。”过了一会,看着孙兴华没有说话,沈楠开始说了一句。

孙兴华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沈楠。

1927年三月,党军第一旅,在孙兴华的带领下,从福建出发前往浙江。与此同时,北伐军部队开始向宁沪一带挺近。

三月中旬,浙江杭州。

党军第一旅的部队,分散在浙江的四处,担任杭州警卫的,只有梁浩的特务营,楚龙的警卫连,不但担任党军第一旅旅部的警卫,同时还担任浙江省政府的警卫。

到了浙江之后,孙兴华倒是更加的轻松了,政务方面的事情,完全由临时政治会议主席张静江负责,军事上面的事情,完全由军事厅长周凤岐负责,孙兴华这个临时的省政府副主席,除了自己的党军第一旅,什么事情都不用管。

“孙兴华,这是大哥发来的电文。”省政府办公室里面,宋玲儿把一份电文放在了孙兴华的面前。

宋玲儿对待孙家三兄弟的老大和老三都很不错,唯独对待孙兴华,总是要摆出一副大小姐的样子,尤其是兼任了通讯连的连长之后,宋玲儿干脆就把通讯连搞成了自己的小王国,把自己的那帮姐妹全部的召集了过来。

不过孙兴华也不得不承认,宋玲儿招收的女兵,倒是在通讯方面,比男兵出色了很多,通讯连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让大哥看着办就好了。”孙兴华看了看电文,轻声说了一句

第363章 苦战第242章 九一八事变(十六)第107章 誓师北伐第198章 部队扩编(上)第74章 驻守惠州(一)第33章 援军到来(下)第320章 游说第52章 棉湖大战(十一)第22章 攻击东莞(下)第370章 党军第一军团第105章 桂系拉拢第258章 长城抗战2第248章 报国疆场上(二)第249章 报国疆场上(三)第110章 良禽择木第284章 南天门14第124章 围歼援军第365章 兽军第36章 团长照顾第251章 报国疆场上(五)第129章 初遇梁浩第388章 大同会战5第218章 中原大战(十七)第250章 报国疆场上(四)第200章 荣誉系统第38章 淡水之战(二)第31章 孤军奋战(下)第211章 中原大战(十)第100章 增兵湖南第255章 风波再起第167章 严词激辩第16章 大战前夕第180章 乱中取栗(上)第332章 民心第359章 大胆计划第336章 时光第237章 九一八事变(十一)第331章 谋略第345章 密商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263章 长城抗战7第139章 一心发展第44章 棉湖大战(三)第50章 棉湖大战(九)第148章 龙潭大战5第208章 中原大战(七)第183章 黄埔分校第227章 九一八事变(一)第281章 南天门11第128章 悍匪梁浩第228章 九一八事变(二)第262章 长城抗战6第328章 兵法第173章 济南希望第388章 大同会战5第252章 报国疆场上(六)第290章 反攻6第164章 初战日寇(五)第2章 火攻西关第120章 死守阵地第165章 撤职查办第349章 解决第51章 棉湖大战(十)第288章 反攻4第211章 中原大战(十)第192章 猎日坦克第265章 长城抗战9第165章 撤职查办第254章 国之殇第69章 惠州之战(一)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211章 中原大战(十)第200章 荣誉系统第7章 冤家路窄第363章 苦战第103章 军火商人第18章 溃兵来袭第32章 援军到来(上)第46章 棉湖大战(五)第32章 援军到来(上)第150章 校长婚礼第156章 武器图纸第31章 孤军奋战(下)第163章 初战日寇(四)第395章 沉默第305章 回甘第351章 七七事变第138章 平定福建(三)第291章 反攻7第244章 九一八事变(十八)第171章 威逼利诱第265章 长城抗战9第220章 甘肃乱局第70章 惠州之战(二)第9章 初见总理第19章 到达虎门第314章 闽变第323章 夹击第290章 反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