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驻防河洲

“杀。杀。杀。”

随着三道响彻云霄的喊声,一支支的部队,整齐的从远处出现。

一门门的火炮,一挺挺的机枪,出现在队伍的最前列。

受邀参加观看的日军第六师团长福田,第六师团参谋长黑田,十一旅团长斋藤,还有第六师团少佐以上军官,看着渐渐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部队,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怎么样也没有想到,党军部队的装备,会是如此的精良。

“开始。”随着党军第一师参谋长叶正清的口令,部队开始进行各种战术演练。

炮兵团的三十八门火炮,全部加入到了作战之中。

工兵,炮兵,侦察兵,各个兵种互相的配合,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让观看演练的日军军官们,不由的皱了皱眉头,暗自庆幸当初没有和党军部队交手。

“福田,没有把你们留下,为我党军部队之憾。如果下一次,第六师团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孙某即便舍弃这颗脑袋,也要把你们留下来。”孙兴华看着一旁的福田,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气。

福田皱了皱眉头,不过他却没有说什么,他能够听得清楚孙兴华的意思,不过他是聪明人,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够和孙兴华有任何的争端。

东北的事情,福田已经清楚了,相对于济南来说,日本更重视得到东北这个基地,只要得到东北这个跳板,那么以后日本想要征服中国,就拥有了一个强大的跳板。

“孙师长,第六师团再次踏足中国之时,第六师团上下,一定见识见识党军部队的厉害之处。”第六师团参谋长黑田,冷冷的回敬了一句。

孙兴华却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自己的部队。

部队的演练,从早上进行到下午四点,随着部队演练完毕,各部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朝着济南车站行进,按照蒋校长的命令,党军部队要驻扎在甘肃。

福田等日军将校,则是返回了自己的师团部,准备第六师团回国的事情。

孙兴华的话,让这些日本将校十分的不舒服,碍于东北的事情,他们不得不忍耐,但是在这一刻,两支部队的仇恨,已经结了下来。

甘肃,这里并不是太平的地方。

自从二次直奉大战之后,国民军走南口,冯玉祥官拜西北边防督办,预备入甘,甘肃就不太平了。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端,更何况甘肃的人口,一直都不是少数的,并且也是复杂的,尤其是以**形成的马家军,一直都保持着各自的势力。

冯玉祥无疑是有野心的人,要不然倒戈将军的称号,也不会落在他的头上,冯玉祥到达西北之后,想的就是快速瓦解马家军。

历史上的马家军,分为三股,分别为马占鳌子系的甘马、马千龄子系的宁马、马海晏子系的青马。

民国军阀割据时,马家军的主要人物包括甘马的马安良、马廷贤,青马的马步青、马步芳、马仲英,宁马的马鸿逵、马鸿宾等人。

为了久控西北,把甘肃一分为三,青海班子,孙(连仲),孙(树勋)配搭马麒,宁夏班子,门(致中),吉(鸿昌)配搭马福祥(马宏逵之父,马鸿宾之叔。)。甘肃由刘郁忿掌控。

冯玉祥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单单一个甘肃,让刘郁忿一个人掌握,青宁两省还有马家军的人担任二把手,唯独一个甘肃,却只有刘郁忿一个外人独掌大权。

冯玉祥的国民军入甘,本来就引起马家军的不满,加上刘郁忿一个人大权在握,那么盘踞在甘肃的马家军,自然不甘心了。

“嗯?火车怎么停止了?”孙兴华放下手中的书籍,疑惑的询问道。

“报告师座,前方就是河洲了,不过河洲出于黑虎吸冯军的控制范围,如果我们贸然进入河洲,恐怕。。”参谋长叶正清急忙的走了过来,看着孙兴华说。

孙兴华笑了笑,这才想起不久前宋玲儿递过来的文件,当时他没有注意,现在想来,这份文件里面,还是有重要的事情的。

“黑虎吸冯军?”孙兴华无奈的笑了笑,仿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才会给部队起一个这样的番号。

“是的,这支部队是由马仲英一手创造,给国民军带来不少的打击。这次我部调防河洲,冯玉祥那里,恐怕也是有借刀杀人的打算。”叶正清看着孙兴华说。

原本甘肃马家军虽然对国民军有意见,但是还是忍让,不过1927年秋,国民军师长赵席聘任河州镇守使,征兵要款,触犯宗教禁忌,激起**人民的强烈反对。

1928年春天,冯玉祥的国民军与甘肃河州**发生矛盾,国民军大规模清乡,时马宝为马麒的宁海军一个营长,有病休养在河州老家,马仲英父亲马宝,作为请愿的代表,也被扣留送兰州,被国民军怀疑“通匪”而遭逮捕枪决。

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是请愿代表,历史上面只有那些大奸大恶之人,才会对请愿代表下手。

国民军的这手,彻底激怒了在军校学习的马仲英。

年仅十六岁的马仲英,结合几个军校好友,干脆就直接逃出了军校,袭击国民军补给部队,组建自己的部队。

到了现在,马仲英控制河洲,手握数万兵马。在孙兴华口里只有孩子才会起黑虎吸冯军的番号,正是年仅16岁的马仲英一手创办的。

在历史之中,在28年的夏末,西北军虎将吉鸿昌、孙连仲、佟麟阁等部,联合对马仲英发起攻击,奋战七昼夜,这才把马仲英击溃。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西北军众多虎将的全力攻击下,年仅十六岁的马仲英,并没有被他们全歼,而是带领残余一路撤退到岷州,到了28年十二月的时候,马仲英再次卷土重来,迅速进逼西宁,在遭到青海主席孙连仲部的阻击后,转而袭取湟源,然后退走河西。

这样的人物,除了用天才来形容之外,恐怕没有任何的词语,来形容他的所作所为了。

第145章 龙潭大战2第255章 风波再起第95章 突发事件第125致命一击第13章 军事演习第337章 西北第130章 共同对敌第128章 悍匪梁浩第193章 换装德械第288章 反攻4第233章 九一八事变(七)第216章 中原大战(十五)第365章 兽军第103章 军火商人第304章 刺杀第166章 校长亲临第392章 打援1第81章 关键时刻(三)第162章 初战日寇(三)第175章 中国希望第259章 长城抗战第368章 血夜第261章 长城抗战5第23章 两个方案(上)第130章 共同对敌第263章 长城抗战7第8章 总理北上第81章 关键时刻(三)第249章 报国疆场上(三)第371章 预备役第45章 棉湖大战(四)第152章 校长婚礼3第49章 棉湖大战(八)第157章 开赴河南第306章 关爱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73章 惠州之战(五)第385章 大同会战2第308章 入察第86章 实验一下第86章 实验一下第160章 初战日寇(一)第118章 占领村庄第10章 政治主任第121章 阻敌增援第89章 艰难选择第42章 棉湖大战(一)第199章 部队扩编(下)第306章 关爱第384章 大同会战1第62章 枪击事件第32章 援军到来(上)第156章 武器图纸第312章 霸业第199章 部队扩编(下)第184章 借刀杀人第173章 济南希望第310章 复仇第138章 平定福建(三)第2章 火攻西关第70章 惠州之战(二)第96章 校长囚徒第329章 攻坚第14章 三弟卫华第17章 重任在肩第215章 中原大战(十四)第338章 陕西第193章 换装德械第379章 万全县失守第119章 一番混战第265章 长城抗战9第275章 南天门5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第222章 少帅学良第91章 一颗棋子第96章 校长囚徒第324章 骑兵第120章 死守阵地第312章 霸业第368章 血夜第308章 入察第211章 中原大战(十)第301章 求婚第39章 淡水之战(三)第56章 广州平叛(一)第184章 借刀杀人第259章 长城抗战第237章 九一八事变(十一)第353章 浴血南口第305章 回甘第150章 校长婚礼第156章 武器图纸第394章 打援3第112章 急援前线第229章 九一八事变(三)第206章 中原大战(五)第331章 谋略第193章 换装德械第268章 长城抗战12第325章 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