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九一八事变(二十)

沈阳,关东军司令部。

本庄繁和参谋长三宅光治,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来到了地图的面前,他们的目光都聚集在彰武这里。

梁浩的抗日先遣队,原本的人数就有四千多人,加上最近收编的部队、人员,抗日先遣队的人员,已经达到了六千多人。

这样庞大的人数,瞒过在东三省不过二万多人的日本人,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想要瞒过东北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叛变的东北军报告下,关东军司令部已经掌握了梁浩部队的所在。

得到情况的本庄繁,立即调动了情报部门,要求情报部门务必要掌握这支抗日部队的数量以及相关的动态,而本庄繁则是召集了参谋长和作战主任参谋,商议对这支部队围歼的作战计划。

шωш_ t t k a n_ C〇

虽然孙卫华毁灭了大一批兵工厂的设备和武器弹药,但是在东北军的手里面,本庄繁仍然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弹药,这些武器弹药,完全可以在组建两个师团。

关东军的作为,是没有得到日本政府批准的,日本政府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表现的十分冷漠。所以在双方开战之后,日本政府是没有给关东军任何兵力支援的。

不过现在看到关东军占取了很大的便宜,一些人开始坐不住了。

日本在朝鲜组建的朝鲜军司令官林铣十郎,第一时间和本庄繁取得了联系,林铣十郎的态度十分明确,朝鲜军支持关东军的行动。

这个支持,可不光口头上面的支持,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即九月十九日,朝鲜军就组建了混成39旅团,由朝鲜侵入到中国东北。

该旅团的编制,下辖两个步兵联队,一个野炮兵联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工兵中队,由旅团长嘉村达次郎指挥,协助关东军的作战。

当然,朝鲜军的做法,自然不是那样的大义凌然,他们到东北,八成也是为了占便宜来的,毕竟偌大的东北,一个关东军是吃不掉的。

更何况现在东北军到处逃溃,这个便宜不占,除非林铣十郎脑袋有问题。如果是几十万和关东军激战,就算借林铣十郎一千个胆子,他也未必敢派遣部队进入到东北来。

混成39旅团的到来,对于本庄繁来说,无疑是有了更大的底气。

现在得到了甘肃抗日先遣队的情报,本庄繁原本打算让混成39旅团攻击黑龙江省的计划暂时搁浅了,本庄繁此时已经做好了打算,利用混成39旅团,配属投靠过来东北军的两个团,一万多人的部队,吃掉这个抗日先遣队。

“我打算利用混成39旅团,配属两个投靠我们的东北军步兵团,一个战车中队,围歼彰武县的抗日先遣队。”本庄繁站在地图面前,看着三宅光治和石原莞尔说。

本庄繁这样的做法,也是有自己的死心的。

混成39旅团,毕竟是朝鲜军的部队,在日后总结战果的时候,混成39旅团取得的成绩,是要归功于朝鲜军的。

所以现在本庄繁的做法,是让混成39旅团的部队去围歼抵抗的中国部队,自己的关东军部队,则是趁机占取更多的地盘。

对于关东军来说,除了那股党军部队的死硬分子能够给他们带来威胁,其余的东北军部队,根本就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威胁。

至于黑龙江省,本庄繁有信心依靠关东军的部队,全面占领黑龙江省。

这样一来,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朝鲜军的战果是围歼了多少抵抗部队,而关东军的战果,却是占领了多少土地。

两个价值一相比,就能够得到谁的功劳最大了。

而对于日本政府来说,他们希望得到的,不是打死敌人多少,而是占领了多少的土地。

本庄繁也清楚,林铣十郎并不是好心帮助自己,而是看上了东北大批的武器,还有日后的取得的战功。

如果关东军真的和几十万的东北军打起来,恐怕朝鲜军未必会派遣部队帮助关东军作战,毕竟东北军的实力摆在那里。

“司令官阁下。”情报主任参谋新井匡夫走了进来,满脸带着兴奋的笑容。

“什么事情。”本庄繁急忙的询问道。

新井匡夫难掩脸上的笑容,急忙的汇报着说:“司令官阁下,彰武县附近的抗日先遣队,我们已经查看清楚了,他们大概有六七千人,武器装备十分的精良。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已经和洮南镇守使张海鹏取得联系,他有意归降我们。”

听到新井匡夫的话,本庄繁、三宅光治、就连一向稳重的石原莞尔,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张海鹏是东北军的元老,只要他投靠了日本人,那么情况就会变得对日本人十分的有利。

“幺西,你马上和张海鹏联系,只要他愿意投靠我们,我可以给他任何他想要的一切。”本庄繁自然不会错过这次的机会,急忙的说着。

“嗨,司令官阁下。”新井匡夫迅速的敬礼,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在新井匡夫离开之后,本庄繁又再次的部署了对抗日先遣队的围剿作战计划,这一次的作战计划,可是由三个人联合拟定出来的。

1931年九月二十二日,关东军司令部秘密下达了命令,抽调了两个投靠日本人的东北军步兵团,配合混成39旅团的作战。

得到命令的部队,迅速的向彰武县靠近,而在此刻的抗日先遣队,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他们仍然在打算围歼彰武县的日军两个步兵中队。

新民县,这里位于彰武县和沈阳的中央,是混成39旅团的必经之路。

为了掩人耳目,日军采取分路合进的办法,混成39旅团旅团部率领工兵中队,骑兵中队野炮兵联队,从沈阳路经新民县,赶赴彰武县。

混成39旅团的77联队,则是在旅团部左侧行军,混成39旅团的78联队,则是在旅团部的右侧行军。

至于两个东北军步兵团,则是跟随在日军旅团部后面行动,同时负责掩护上面关东军配发给混成39旅团的一个战车中队。

(今天更新一章,欠下九章了。最近心态不好,请见谅。)

第165章 撤职查办第355章 晚餐第203章 中原大战(二)第102章 朦胧之爱第236章 九一八事变(十)第108章 卫戍司令第222章 少帅学良第238章 九一八事变(十二)第390章 大同会战7第218章 中原大战(十七)第274章 南天门4第358章 首次空战第276章 南天门6第181章 乱中取栗(下)第206章 中原大战(五)第389章 大同会战6第322章 救援第148章 龙潭大战5第310章 复仇第57章 广州平叛(二)第185章 蒋冯战争第168章 济南司令第356章 龙虎台失守第115章 王牌对决第77章 党军军歌第367章 诱而歼之第242章 九一八事变(十六)第26章 防御寮步(上)第23章 两个方案(上)第319章 银弹第24章 两个方案(下)第395章 沉默第241章 九一八事变(十五)第300章 放人第317章 计策第6章 校长召见第249章 报国疆场上(三)第53章 晋升团长第247章 报国疆场上(一)第220章 甘肃乱局第292章 反攻8第110章 良禽择木第292章 反攻8第128章 悍匪梁浩第235章 九一八事变(九)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第76章 驻守惠州(三)第331章 谋略第261章 长城抗战5第12章 广州之行第254章 国之殇第38章 淡水之战(二)第140章 调离福建第112章 急援前线第147章 龙潭大战4第223章 年少轻率第341章 无家第18章 溃兵来袭第59章 广州平叛(四)第218章 中原大战(十七)第58章 广州平叛(三)第92章 开发投资第386章 大同会战3第145章 龙潭大战2第321章 迂回第248章 报国疆场上(二)第114章 制定计划第245章 九一八事变(十九)第16章 大战前夕第52章 棉湖大战(十一)第144章 龙潭大战1第92章 开发投资第149章 校长婚礼第124章 围歼援军第397章 阵亡第208章 中原大战(七)第311章 行动第158章 济南惨案第25章 占领寮步第135章 招抚人才(下)第128章 悍匪梁浩第303章 成婚第275章 南天门5第20章 攻击东莞(上)第200章 荣誉系统第229章 九一八事变(三)第278章 南天门8第72章 惠州之战(四)第383章 大同会战第201章 射日飞机第347章 动乱第140章 调离福建第3章 断其后路第246章 九一八事变(二十)第165章 撤职查办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343章 平息第180章 乱中取栗(上)第121章 阻敌增援第222章 少帅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