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长城抗战9

夕阳在西方垂落,血红的光芒在为大地带来最后一点光明。

阵地上面的激战仍然在持续,对于保安第一团来说,他们承受太多的压力,一个加强旅团的兵力,不断的攻击他们的阵地,从战争开始,保安第一团的官兵们就没有休息过,他们面对的是日军无穷无尽的攻击。

波浪式的攻击战术,最大的优点就是给对手造成一个假象,仿佛自己这边的人数是永远打不进的,在心理上面摧残对手。

“准备上刺刀。”身居一线指挥的赵立军看到日军的敢死队后,直接下达了命令,他必须要这样做一次,只要打退了日军的敢死队,就可以鼓舞保安第一团的士气,同时也能够打击日军的士气。

部队士气对于战争,是有着很大影响的。人的意志,在某些情况下,是完全可以战胜钢铁的力量,而一支部队要成为精锐部队,就要有比普通人更加顽强的意志。

“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欺罔。矢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亲上死长,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第一体要壮,筋骨锻如百炼钢,暑雨无怨伤,寒冬不畏冰雪霜,劳苦是顾常,饥咽芘与糠,卧薪何妨,胆亦能尝,齐学勾践王。道德要提倡,礼义廉耻四维张,谁给我们饷,百姓脂膏公家粮,步步自提防,骄纵与贪赃,长官榜样,党国规章,时刻不可忘。大任一身当,当仁于师亦不让,七尺何昂昂,常将天职记心上,爱国国必强,爱民民自康,为民保障,为国栋梁,即为本军光。”

党军军歌在阵地上面响起,保安第一团虽然顶着是保安性质的番号,但是他们却一直拿党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随着日军敢死队靠近阵地,赵立军端着刺刀,第一个冲出了战壕。

在双方展开白刃战的同时,隐藏在双方后面的机枪射手,也开始展开了较量,轻重机枪的子弹,如同雨水一样,泼在了对方的部队之中。

不断有人倒在土地上面,不断有人痛苦的呼喊着。

没有人不怕死,只是有时候,一些人不得不去面对死亡。

党军部队比其它部队在各方面都要好一些,无论是在武器、军饷、食物、补给上面,党军部队都是高标准的对待。而他们也更清楚,军人的职责是什么。

孙兴华曾经说过,军人是国家的军人,不是某个人的部队,党军是国家的党军,其次是国民党的党军。

如果让孙兴华在国家和党派之间做选择,孙兴华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国家。

没有一句口号,他们有的,只是拿自己的性命,来捍卫这个国家最后的尊严。

日军的拼刺水平和射击水平,不是党军部队能够相比的,日军拥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不是刚刚成立几年的党军部队相比的。

但是在意志方面,党军部队不会输给日本人,这支逐渐成长强大起来的党军,在捍卫国家领土方面,他们不会有任何的退让。

“旅座,这些人。。。”保安第一旅的参谋长,站在高地上面,举着望远镜,不敢相信的看着远处的作战。

他从戎多年,根本就没有见过这样的军官。在作战的时候,军官不会冲在最前面,军官没有必要去这样做,尤其是国军的军官们。

“我始终都不明白,他们的背包上面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意义,现在我明白了。他们是中国的背脊。”蔡涛放下了望远镜,朝着指挥部走了过去,战斗进行到这种地步,他必须要向上面请示了。

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

当他们还是一无所有的学生,当他们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的时候,这样的誓言是可以轻易许诺的,但是当他们身居高位,当他们的生命变得重要起来,谁又能够守住这样的誓言。

可是,他们做到了。从古北口开始,到湘西雪峰山的最后一战,有太多太多的黄埔将领牺牲在这场卫国战争之中,即便没有去说,他们仍然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夜幕来临,黑暗在四周笼罩。

日本人退下去了,被他们寄予希望的敢死队,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也许用几年后蒋校长的话形容,那就是黄埔精神战胜了武士刀精神。

军官牺牲的更多了,甚至一些部队之中,上士在代理连长的职务。因为黄埔出来的军官,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会冲在最前面。

古北口村,前线总指挥部。

张智能把保安第一团的情况报告了孙兴华,此刻保安第一团能够继续作战的,只有五百多人,勉强凑成一个营,团长赵立军负重伤,已经送到后方紧急医治。

副团长战死,三个营长二死一伤,连排长阵亡了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里面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继续作战,其余的全部是重伤。

这样的部队,已经没有继续作战的能力了。

“在保安第一团的对面,大概拥有八千左右的日军,他们有几十门火炮支援,并且有坦克助战,第一团打的很惨。”马仲杰走到了孙兴华的身旁,汇报着情况说。

孙兴华并没有回答,他沉默的不是因为保安第一团的伤亡,而是那些阵亡的官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即便他是总指挥,他是官兵们的长官,但是他却不能够不在意那些官兵的生命。

“抽调党军第一旅第二团,让第二团迅速增援金山岭长城。同时给张钟麟发电,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孙兴华下达了命令。

保安第二旅的部队是预备队,孙兴华暂时不会动用这支部队。在张钟麟的装甲第二团到达之后,孙兴华会对日军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到时候反攻的主力,将是保安第二旅的部队,所以在张钟麟部队没有到达之前,孙兴华不愿意动用这支部队。

“另外阵亡官兵尸体尽量要全部搜集找到,运送到后方,阵亡官兵家属的抚恤金由省党部统一发放,另外联系一下沈主任,家境贫寒的家属,一定要多给与照顾。”孙兴华有些无奈的说着。

这是他唯一能够做到的,虽然伤痛,却没有任何办法,中日间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而大批的中国军人,是不可避免的要牺牲在这场战争之中。他们没有任何的选择,从他们穿上军装开始,就没有了选择。

第329章 攻坚第364章 打乱部署第162章 初战日寇(三)第350章 少帅第77章 党军军歌第301章 求婚第68章 二次东征第73章 惠州之战(五)第369章 功亏一篑第198章 部队扩编(上)第277章 南天门7第333章 杀贪第132章 深厚印象第86章 实验一下第196章 三家联盟(三)第198章 部队扩编(上)第72章 惠州之战(四)第337章 西北第71章 惠州之战(三)第32章 援军到来(上)第396章 调兵第157章 开赴河南第297章 参谋副总长第32章 援军到来(上)第300章 放人第365章 兽军第36章 团长照顾第8章 总理北上第154章 校长出面第106章 党军一旅第393章 打援2第105章 桂系拉拢第135章 招抚人才(下)第111章 以退为进第382章 成败第167章 严词激辩第314章 闽变第397章 阵亡第46章 棉湖大战(五)第124章 围歼援军第95章 突发事件第289章 反攻5第367章 诱而歼之第274章 南天门4第309章 伪军第372章 军事会议第158章 济南惨案第54章 教导三团第175章 中国希望第156章 武器图纸第235章 九一八事变(九)第69章 惠州之战(一)的387章大同会战4第297章 参谋副总长第82章 兄弟情深第111章 以退为进第54章 教导三团第370章 党军第一军团第119章 一番混战第170章 迷雾阵阵(下)第39章 淡水之战(三)第339章 南京第125致命一击第311章 行动第118章 占领村庄第66章 党军一团(下)第9章 初见总理第27章 防御寮步(中)第202章 中原大战(一)第191章 围歼马麒(下)第359章 大胆计划第170章 迷雾阵阵(下)第158章 济南惨案第297章 参谋副总长第371章 预备役第397章 阵亡第272章 南天门2第207章 中原大战(六)第310章 复仇第395章 沉默第89章 艰难选择第170章 迷雾阵阵(下)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103章 军火商人第369章 功亏一篑第317章 计策第119章 一番混战第360章 突变第219章 中原大战(十八)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34章 一座空城第329章 攻坚第60章 广州平叛(五)第62章 枪击事件第173章 济南希望第150章 校长婚礼第388章 大同会战5第322章 救援第357章 坂垣之胆第38章 淡水之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