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南天门2

北平,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

何应钦站在地图面前,看着目前的局势,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党军部队撤往南天门,是何应钦愿意看到又不想看到的事情。

现在整个长城抗战的形式对于中国部队不利,中国部队虽然在人数上面占据优势,但是在武器和战斗力方面,却远远不是和日军相比的。

党军部队还好一些,但是其它部队,却远远不是日军的对手,东北军武器弹药虽然不错,但是在张作霖时期,东北军可以称得上是东北虎,但是在张学良时期,东北军的战斗力,远远不能和以前相比了。

事实再次的告诉我们,官二代富二代的能力,往往都不会是他们外表那样的优秀,退去那层神圣的光环,他们连普通人都不如。

“孙辅国回电了吗?”何应钦看着外面的副官,急忙的询问道。

当得到党军部队的情况之后,何应钦就急忙的给党军部队发去一份电文,询问孙兴华守住南天门的把握,除了询问这个情况外,何应钦先是命令,后是请求,让孙兴华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住南天门阵地,等待中央军十七军先头部队二十五师的到来。

何应钦到北平来,不但是接替张学良的指挥,而且还带来国民政府和谈的意愿,只要不是傻子,谁都清楚现在和日本全面抗战的后果。

“如果北平丢了,华北岂不是成为第二个东北。”何应钦看着地图,渐渐沉默了下来,华北不能丢,即便这里不属于蒋校长的地盘,但是这里也不能在他们的手上丢失,更何况张学良下野了,责任全部推到了何应钦的头上了。

何应钦是蒋校长的代表,所以华北不能够在何应钦的手上丢失。

张学良的下野,让他处于事情的外围,他不用在负任何的责任,甚至连热河丢失的责任,都已经扣在了蒋校长的头上了。

但是谁又能够清楚,丢失东北之后,华北是张学良的地盘,而热河省也是张学良的重点地盘,是张学良东北军丢失热河的。

也许,这就是军阀的好处,他们平常占据地盘,中央无法管辖到这里,但是地盘出事了,责任却可以完全推到中央那里去。

历史是不公平的,李世民弑父杀兄,却成为一代明君。刘邦,朱元璋这样的人物,却能够成为一个朝代的太祖。

也许,历史不是我们能够评价的,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何长官,党军部队孙总指挥电文。”一个挂着少将制服的参谋从外面快步走了过来,他知道现在何应钦十分在意这份电文。

“哦,快念。”何应钦急忙的说着。

参谋打开了电文,看着何应钦说:“人在阵地在。”

何应钦笑了,自从得到党军部队撤退之后,何应钦的脸上就没有任何的笑容,但是当他听到这五个字的时候,他的脸上出现了笑容,整个人仿佛放松了很多。

何应钦在24年的时候就和孙兴华相识,两个人从那个时候就开始长期合作,虽然一直何应钦多数都是担任正职,但是何应钦知道在军事方面,自己是远远不如孙兴华的。

蒋校长也曾多次在何应钦面前表示,如果孙兴华愿意进入中央系统,那么蒋校长兼任的参谋总长位置,是可以让给孙兴华来担任的。

要知道,在整个国民政府军事系统之中,统一指挥全国部队的不是军政部,也不是陆军总司令,而是参谋本部的参谋总长。

“给孙辅国回电,援军马上就到,在援军到来之后,党军部队可以撤回甘肃。”何应钦给少将参谋下达了命令。

当然这是蒋校长的决定,何应钦虽然是军分会的代理委员长,但是权力仍然掌握在蒋校长的。蒋校长虽然不想让党军部队无限制的扩大,但是也不想把国民政府这块招牌给砸了,毕竟不是头上有着国民政府不败之师的称号的,只有党军部队这一支部队。

从真正意义来上来讲,获得党军部队称号的,不过只有一个师,三个旅,六个团,除了这些部队外,还没有一支部队获得党军部队的称号。

而党军第一师团级以上的军旗,都是以国民党党旗为军旗,这和其它部队根本就不同,而两个保安总队,甚至连军旗都没有获得。

“是。”少将参谋回答了一句,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何长官,如果党军部队撤走了,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会更加的困难。是否请示蒋校长,在抽调另外的二十三路军参战作战?”副官小声的询问道。

何应钦摇摇头,并没有回答副官的话。

党军部队该做的,他们已经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党军部队自然没有必要去做。更重要的是蒋校长让党军部队完成的,他们已经完成了。

张学良下野了,华北自然要出现新的霸主,傅作义的晋绥军,宋哲元的西北军,还有残余的东北军,他们在前线抗战,但是同样的,华北新霸主的位置,自然是要从他们之中产生。

蒋校长的中央军也要来了,日本人也有心染指华北。狼多肉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掉一部分狼,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蒋校长答应让党军部队回甘肃,自然也有这个意思,党军部队掌握一个甘肃,已经是蒋校长的极限了,他不会容忍党军部队再次扩展自己的地盘,尤其是蒋校长在对党军部队无法插手的情况下。

何应钦是了解这些事情的,但是他不会把这些事情说出来,虽然副官是他的心腹,他也不会把这些重要的事情说出来。

副官似乎也知道自己多嘴了,急忙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吩咐勤务兵急忙把晚饭端上来,自从得到党军部队撤退到南天门后,何应钦连晚饭都没有吃,毕竟要是南天门在丢了,日军就可以直接来到北平城下了。

“给军政部发电,让他们给党军部队补充一部分的武器弹药和兵员。”何应钦看着一旁的副官说。

“长官,要不要先和委员长申请一下。”副官小心翼翼的介绍着说,虽然何应钦是军政部的部长,但是给党军部队这样的部队补给兵员和武器,总是要考虑一下。

第156章 武器图纸第321章 迂回第252章 报国疆场上(六)第177章 越乱越好第24章 两个方案(下)第257章 长城抗战1第67章 团部深谈第257章 长城抗战1第344章 召见第252章 报国疆场上(六)第160章 初战日寇(一)第48章 棉湖大战(七)第290章 反攻6第200章 荣誉系统第258章 长城抗战2第261章 长城抗战5第268章 长城抗战12第319章 银弹第353章 浴血南口第269章 长城抗战13第275章 南天门5第8章 总理北上第284章 南天门14第162章 初战日寇(三)第150章 校长婚礼第215章 中原大战(十四)第55章 校场训话第224章 绝不同意第308章 入察第272章 南天门2第71章 惠州之战(三)第380章 刺刀旅第303章 成婚第79章 关键时刻(一)第325章 求和第163章 初战日寇(四)第291章 反攻7第59章 广州平叛(四)第372章 军事会议第178章 坐山观虎第170章 迷雾阵阵(下)第54章 教导三团第319章 银弹第249章 报国疆场上(三)第238章 九一八事变(十二)第314章 闽变第18章 溃兵来袭第167章 严词激辩第202章 中原大战(一)第123章 伏击骑兵第44章 棉湖大战(三)第139章 一心发展第271章 南天门1第51章 棉湖大战(十)第351章 七七事变第151章 校长婚礼2第41章 淡水之战(五)第364章 打乱部署第53章 晋升团长第78章 奉命增援第219章 中原大战(十八)第44章 棉湖大战(三)第381章 荣辱第107章 誓师北伐第134章 招抚人才(上)第32章 援军到来(上)第193章 换装德械第358章 首次空战第308章 入察第303章 成婚第122章 慷慨就义第124章 围歼援军第119章 一番混战第326章 后路第249章 报国疆场上(三)第332章 民心第248章 报国疆场上(二)第99章 漏洞百出第1章 黄埔教官第315章 围攻第52章 棉湖大战(十一)第150章 校长婚礼第166章 校长亲临第131章 相谈革命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47章 棉湖大战(六)第365章 兽军第236章 九一八事变(十)第140章 调离福建第169章 迷雾阵阵(上)第22章 攻击东莞(下)第95章 突发事件第12章 广州之行第6章 校长召见第7章 冤家路窄第291章 反攻7第50章 棉湖大战(九)第215章 中原大战(十四)第310章 复仇第46章 棉湖大战(五)